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1-本草品汇精要-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味如山药同猪肉煮食更良亦可蜜煎【色】或绿或黄或红按(王祯农书云)浙中一种阴瓜宜阴 
地 
种之秋熟色黄如金皮肤稍浓可藏至春食之如新疑此即南瓜也【味】甘【性】温【禁】多食发 
香港脚黄胆不可同羊肉食令人气壅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菜部
内容:x无毒x 
苦瓜主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生生编)子主益气壮阳(本草纲目)【味】苦甘【名】 
锦荔 
枝癞葡萄 (李时珍曰)苦以味名瓜及荔枝葡萄皆以实及茎叶相似得名【地】苦瓜原出南 
番 
今闽广皆种之【苗】(周宪王曰)锦荔枝即癞葡萄蔓延草木茎长七八尺茎有毛涩叶似野葡萄 
而 
花又开黄花实大如鸡子有皱纹似荔枝(李时珍曰)苗引蔓茎叶卷须并如葡萄而小结瓜长者四 
五 
寸短者二三寸皮上痱 如癞及荔枝壳状熟则黄色自裂内有红瓤裹子瓤味甘可食其子形扁如瓜 
子亦有痱 南人以青皮煮肉及盐酱充蔬苦涩有青气按(费信星槎胜览云)苏门答剌国一等瓜 
皮 
若荔枝未剖时甚臭如烂蒜剖开如囊味如酥香甜可口疑此即苦瓜也【时】五月下子生苗七八月 
开小黄花五瓣如碗形【色】青色【味】苦【性】寒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水菜部
内容:x无毒x 
石花菜主去上焦浮热发下部虚寒 原【名】橘枝(李时珍曰)并以形名也【地】(李时 
珍 
曰)石花生南海沙石间【苗】高二三寸状如珊瑚有红白二色枝上有细齿以沸汤泡去砂屑沃以 
姜醋食之甚脆其根埋沙中可再生枝也一种稍粗而似鸡爪者谓之鸡脚菜味更佳二物久浸皆化成 
胶冻也(郭璞海赋)所谓水物则玉珧海月十肉石华即此物也【味】甘咸【性】大寒滑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水菜部
内容:x无毒x 
龙须菜主瘿结热气利小便(本草纲目)【名】一种石发似指此物与石衣之石发同名也【地】 
( 
以醋浸食之和肉蒸食亦佳【味】甘【性】寒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水菜部
内容:睡菜主心膈邪热不得眠(本草纲目)【名】瞑菜 绰菜 醉草 懒妇葳【苗】(李时珍曰) 
按嵇含草木状云绰菜夏生池沼间叶类茨菇根如藕条南海人食之令人思睡呼为瞑菜(郭宪洞冥 
记)有却睡草食之令人不睡与此相反也(纲目云)按苦菜龙葵皆能使人不睡却睡之草其此类 
乎 
【时】(段公路北户录云)睡菜五六月生田塘中土人采根为盐菹食之好睡【味】甘微苦【性】 
寒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芝部
内容:x有毒x 
皂荚蕈主积垢作痛泡汤饮之微泄效未已再服又治肿毒初起磨醋涂之良(本草纲目)【用】 
(李时珍曰)生皂荚树上木耳也不可食采得烘干备用【味】辛【治】肠风泻血皂荚树上蕈瓦 
焙 
为末每服一钱温酒下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芝部
内容:x无毒x 
葛花菜(本草纲目)主醒神治酒积(太和志录)【名】葛乳【地】(李时珍曰)诸名山皆 
有之 
惟太和山采取云乃葛之精华也秋霜浮空如芝菌涌生地上盖蕈类也【色】其色赤脆【味】苦甘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芝部
内容:x无毒x 
鸡 主益胃清神治痔(本草纲目)【名】鸡菌(李时珍曰)南人谓为鸡 皆言其味似之 
也 
【地】(李时珍曰)鸡 出云南生沙地间下蕈也又广西横州出雷菌遇雷过即生须疾采之稍迟 
即 
腐或老故名作羹甚美亦如鸡 之属此数种其价并珍【苗】高脚伞头土人采烘寄远以充方物点 
茶烹肉皆宜气味皆似香蕈而不及其风韵也【味】甘【性】平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芝部
内容:x无毒x 
舵菜主瘿结气痰饮(本草纲目)【苗】(李时珍曰)此即海舶舵上所生菌也亦不多得【味】 
咸甘【性】寒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芝部
内容:x无毒(陈藏器曰)苦竹肉有大毒x 
竹蓐(本草纲目)主一切赤白痢和姜酱食之(孟诜)苦竹肉灰汁炼过食杀三虫毒邪气破 
老血 
(陈 
本草 
作竹肉因其味也【地】(孟诜曰)慈竹林夏月逢雨滴汁着地生蓐似鹿角白色可食(李时珍曰) 
此 
即竹菰也生朽竹根节上状如木耳红色(段成式酉阳杂俎云)江淮有竹肉大如弹丸味如白树鸡 
即 
此物也惟苦竹生者有毒耳【禁】(陈藏器曰)竹蓐生苦竹枝上如鸡子似肉脔有大毒以灰汁煮 
三 
度讫然后依常菜茹食之炼不熟者戟人喉出血手爪尽脱应别有功人未尽识之耳【味】甘咸【性】 
寒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芝部
内容:x无毒x 
石耳主久食益色至老不改令人不饥大小便少(吴瑞)明目益精(本草纲目)【名】灵芝 
【地】 
(吴瑞曰)石耳生天台四明河南宣州黄山巴西边徼诸山石崖上远望如烟(李时珍曰)庐山亦 
多状 
如地耳山僧采曝馈远洗去沙土作茹胜于木耳佳品也【味】甘【性】平【合治】泻血脱肛石耳 
五两炒白枯矾一两密陀僧半两为末蒸饼丸梧桐子大每米饮下二十丸 

续集卷之九果部
榔梅
内容:x无毒x 
榔梅主生津止渴清神下气消酒(本草纲目)【地】(李时珍曰)榔梅出均州太和山相传真 
武 
折梅枝插于榔树誓曰吾道若成花开果结后果如其言今树尚在五龙宫北榔木梅实杏形桃核道士 
每岁采而蜜煎以充贡献焉榔乃榆树也【味】甘酸【性】平 

续集卷之九果部
榔梅
内容:x有小毒x 
龙荔生食令人发痫或见鬼物(纲目出桂海志)【名】(李时珍曰)按范成大桂海志云龙荔 
出 
岭南状如小荔枝而肉味如龙眼其木之身叶亦似二果故名曰龙荔【时】三月开小白花与荔枝同 
时熟不可生啖但可蒸食【味】甘【性】热 

续集卷之九果部
榔梅
内容:x无毒x 
五敛子主风热生津止渴(本草纲目)【名】五棱子 阳桃(李时珍曰)按嵇含草木状云 
南人 
呼棱为敛故以为名【地】(李时珍曰)五敛子出岭南及闽中闽人呼为阳桃其大如拳形甚诡异 
状 
如田家碌碡上有五棱如刻起作剑脊形皮肉脆软其味初酸久甘其核如柰以蜜渍之甘酢而美俗亦 
晒干以充果食又有三廉子盖亦此类也(陈祈畅异物志云)三廉出熙安诸郡南人呼棱为廉虽名 
三 
廉或有五六棱者食之多汁味甘且酸尤宜与众果参食【时】五月熟一树可得数石十月再熟【色】 
色 

续集卷之九果部
榔梅
内容:x无毒x 
五子实主霍乱金疮宜食之(出潮州志)【名】(李时珍曰)五子树今潮州有之按(裴渊广 
记 
云)五子实大如梨而内有五核故名【味】甘【性】温 

续集卷之九果部
榔梅
内容:x无毒x 
波罗蜜瓤主止渴解烦醒酒益气令人悦泽(本草纲目)核中仁主补中益气令人不饥轻健(本 
草纲目)【名】曩伽结(李时珍曰)波罗蜜梵语也因此果味甘故借名之安南人名曩伽结波斯 
人 
名婆那娑拂林人名阿萨 皆一物也【地】(李时珍曰)波罗蜜生交趾南番诸国今岭南滇南亦 
有 
之【苗】树高五六丈树类冬青而黑润倍之叶极光净冬夏不凋树至斗大方结实不花而实出于枝 
间多者数十枚少者五六枚大如冬瓜外有浓皮裹之若栗球上有软刺 颗重五六斤剥去外皮壳 
内肉层叠如橘囊食之味至甜美如蜜香气满室一实凡数百核核大如枣其中仁如栗黄煮炒食之甚 
佳果中之大者惟此与椰子而已【味】甘香微酸【性】平 

续集卷之九果部
榔梅
内容:x无毒x 
无花果(食物本草)主开胃止泄痢(汪颖)治五痔肿痛煎汤频熏洗之取效(朱震亨)叶 
有小毒 
主五痔肿痛煎汤频熏洗之取效(朱震亨)【名】映日果 优昙钵 阿驵(李时珍曰)无花果 
凡数 
种此乃映日果也即广中所谓优昙钵及波斯所谓阿驵也【地】(李时珍曰)无花果出扬州及云 
南 
今吴楚闽越人家亦或折枝插成枝柯如枇杷树实出枝间【时】三月发叶如花构叶五月内不花而 
实【质】状如木馒头其内虚软采以盐渍压实令扁晒干充果食熟则紫色软烂甘味如 而无核也 
按(方舆志云)广西优昙钵不花而实状如枇杷又(段成式酉阳杂俎云)阿驵出波斯拂林人呼 
为底 
珍树长丈余枝叶繁茂有子如蓖麻无花而实色赤类 一月而熟味亦如 二书所说皆即此果也 
又有文光果天仙果古度子皆无花之果并附于下【味】甘【性】平附录文光果出景州形如无花 
果肉味如栗五月成熟天仙果出四川树高八九尺叶似荔枝而小无花而实子如樱桃累累缀枝间六 
七月熟其味至甘宋祁方物赞云有子孙枝不花而实薄言采之味埒蜂蜜古度子出交广诸州树叶如 
栗不花而实枝柯间生子大如石榴及楂子而色赤味甘醋煮以为粽食之若数日不煮则化作飞蚁穿 
皮飞去也 

续集卷之九果部
榔梅
内容:x无毒x 
沙棠果(本草纲目)主食之却水病(出山海经)【地】(李时珍曰)按吕氏春秋云果之美 
者沙 
棠之实今岭外宁乡泷水罗浮山中皆有之木状如棠黄花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味】甘【性】平 

续集卷之九果部

内容:x无毒x 
(本草纲目)主止渴悦色益气(苏恭)【名】燕 婴舌 山葡萄 野葡萄 藤名 
木龙 
【地】(苏颂曰) 子生江东实似葡萄细而味酸亦堪为酒(李时珍曰) 野生林墅间 
亦可 
插植蔓叶花实与葡萄无异其实小而圆色不甚紫也诗云六月食 即此其茎吹之气出有汁如通草 
也【苗】苏恭曰 蔓生苗叶与葡萄相似而小亦有茎大如碗者冬月惟叶凋而藤不死藤汁味甘 
子味甘酸即千岁 也(陈藏器曰)苏恭注千岁 即是 妄言也千岁 藤如葛而叶背白子赤可 
食 
藤斫断通气更无甘汁详见草部千岁 下(李时珍曰)苏恭所说 形状甚是但以千岁 
则 
非矣【味】甘酸【性】平 藤主哕逆伤寒后呕哕捣汁饮之良(苏恭) 
止渴利小便(本草纲目)【治】呕 厥逆 藤煎汁呷之○目中障翳 藤以水浸过吹 
气 
取汁滴入目中去热翳赤白障【合治】五淋血淋木龙汤用木龙即野葡萄藤也竹园荽淡竹叶麦门 
冬连根苗红枣肉灯心草乌梅当归各等分煎汤代茶饮【味】甘【性】平 根主下焦热痛淋 消 
肿毒(本草纲目)【治】根治一切肿毒赤龙散用野葡萄根晒研为末水调涂之即消也○赤游风 
肿 
忽然痛痒不治则杀人用野葡萄根捣如泥涂之即消【合治】男妇热淋野葡萄根七钱葛根三钱水 
一钟煎七分入童子小便三分空心温服 

续集卷之九
附录诸果一十九种
内容:○(李时珍曰)方册所记诸果名品甚多不能详其性味状既列于果则养生者不可不知因略 
采 
附以俟知者 
津符子(李时珍曰)(孙真人千金方云)味苦平滑多食令人口爽不知五味 
甘剑子(李时珍曰)(范成大桂海志云)状似巴榄子仁附肉有白靥不可食发人病北人呼 
为海 
胡桃是也 
杨摇子(李时珍曰)(沈莹临海异物志云)生闽越其子生树皮中其体有脊形甚异而味甘 
无奇 
色青黄长四五寸 
海梧子(李时珍曰)(嵇含南方草木状云)出林邑树似梧桐色白叶似青桐其子如大栗肥 
甘可 
食 
木竹子(李时珍曰)(桂海志云)皮色形状全似大枇杷肉味甘美秋冬实熟出广西 
橹罟子(李时珍曰)(桂海志云)大如半斗碗数十房攒聚成球每房有绛冬生青至夏红破 
其瓣 
食之效甚出广西 
罗晃子(李时珍曰)(桂海志云)状如橄榄其皮七种出广西 (顾 海槎录云)横州出 
九层皮 
果至九层方见肉也夏熟味如栗 
子(李时珍曰)(徐表南州记云)出九真交趾树生子如桃实长寸余二月开花连着子五 
月熟 
色黄盐藏食之味酸似梅 
夫编子(李时珍曰)(南州记云)树生交趾山谷三月开花仍连着子五六月熟入鸡鱼猪鸭 
羹中 
味美亦可盐藏 
白椽子(李时珍曰)(刘欣期交州记云)出交趾树高丈余实味甘美如胡桃 
系弥子(李时珍曰)(郭义恭广志云)状圆而细赤如软枣共味初苦甘可食 
人面子(李时珍曰)(草木状云)出南海树似含桃子如桃实无味以蜜渍可食其核正如人 
面可 
玩(祝穆方舆胜览记云)出广中大如梅李春花夏实秋熟蜜煎甘酸可食其核两边似人面口目鼻 
皆 
具 
黄皮果(李时珍曰)(海槎录云)出广西横州状如楝子及小枣而味酸 
四味果(李时珍曰)(段成式酉阳杂俎云)出祁连山木生如枣剖以竹刀则甘铁刀则苦木 
刀则 
酸芦刀则辛行旅得之能止饥渴 
千岁子(李时珍曰)(草木状云)出交趾蔓生子在根下须绿色交加如织一苞恒二百余颗 
皮壳 
青黄壳中有肉如栗味亦如之干则壳肉相离撼之有声(桂海志云)状似青黄李味甘 
侯骚子(李时珍曰)(酉阳杂俎云)蔓生子大如鸡卵既甘且冷消酒轻身王太仆曾献之 
酒杯藤子(李时珍曰)(崔豹古今注云)出西域藤大如臂花坚硬可以酌酒文章映彻实大 
如指 
味如豆蔻食之消酒张骞得其种于大宛 
(音间)子(李时珍曰)(贾思勰齐民要术云)藤生交趾合浦缘树木正二月花四五月 
熟如梨 
赤如鸡冠核如鱼鳞生食味淡 
隈支(李时珍曰)(宋祁益州方物图云)生邛州川谷中树高丈余枝修而弱开白花实大如 
雀卵 
状似荔枝肉黄肤甘 

续集卷之十木部

内容:x无毒x 
香主头疖肿毒碾末麻脂调涂七日腐落(本草纲目)【名】兜娄婆香【地】(李时珍曰) 
香江淮湖岭山中有之【苗】木大者近丈许小者多被樵采叶青而长有锯齿【质】状如小蓟叶而 
香对节生其根状如枸杞根而大煨之甚香【用】(楞严经云)坛前具列小炉以兜娄婆香煎水沐 
浴 
即此香也【味】苦涩【性】平 

续集卷之十木部
笃耨香
内容:x无毒x 
笃耨香主面黧 同白附子冬瓜子白芨石榴皮等分为末酒浸三日洗面后敷之久则面莹如 
玉(本草纲目)【地】(李时珍曰)笃耨香出真腊国树之脂也【苗】树如松形其香老则溢出色 
白 
而透明者名曰笃耨盛夏不融香气清远土人取后夏月以火炙树令脂液再溢至冬乃凝复收之以瓠 
瓢盛置阴凉处乃得不融杂以树皮者则色黑名黑笃耨为下品【时】夏融冬结 

续集卷之十木部
附录
内容:胆八香(李时珍曰)胆八树生交趾南番诸国树如 木稚叶鲜红色类霜枫其实压油和诸香 
之辟 

续集卷之十木部
肥皂荚
内容:x微毒x 
肥皂荚主去风湿下痢便血疮癣肿毒(本草纲目)【地】(李时珍曰)肥皂荚生高山中【质】 
其树高硕叶如檀及皂荚叶五六月开白花结荚长三四寸状如云实之荚而肥浓多肉内有黑子数颗 
大如指头不正圆其色如漆而甚坚中有白仁如栗煨熟可食亦可种之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 
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相感志)言肥皂荚水死金鱼辟马蚁麸见之则不就亦 
物 
性然耳【味】辛【性】温【治】肠风下血独子肥皂烧存性为末糊丸每服一钱米饮下○便毒初 
起肥皂捣烂敷之甚效玉茎湿痒肥皂一个烧存性香油调搽即愈【合治】下痢噤口肥皂荚一枚以 
盐实其内烧存性为末以少许入白米粥内食之即效○风虚牙肿老人肾虚或因凉药擦牙致痛用独 
子肥皂以青盐实之烧存性研末掺之或入生樟脑三四钱○头耳诸疮眉癣燕窝疮并用肥皂 存性 
一钱枯矾一分研匀香油调涂之○小儿头疮因伤汤水成脓出水不止用肥皂烧存性入腻粉麻油调 
搽○ 梨头疮不拘大人小儿用独核肥皂去核填入沙糖入巴豆二粒扎定盐泥包 存性入槟榔轻 
粉五七分研匀香油调搽先以灰汁洗过温水再洗拭干乃搽一宿见效不须再洗○癣疮不愈以川槿 
皮煎汤用肥皂去核及肉膜浸汤时时搽之 

续集卷之十木部
相思子
内容:x有小毒x 
相思子主通九窍去心腹邪气止热闷头痛风痰瘴疟杀腹脏及皮肤内一切虫除蛊毒取二七枚 
研服即当吐出(本草纲目)【名】红豆(李时珍曰)按(古今诗话云)相思子圆而红故老言 
昔有人 
没于边其妻思之哭于树下而卒因以名之此与韩凭冢上相思树不同彼乃连理梓木也或云即海红 
豆之类未审的否【地】(李时珍曰)相思子生岭南【质】树高丈余白色其叶似槐其花似皂荚 
其 
荚似扁豆其子大如小豆彼人以嵌首饰段公路北户录言有蔓生用子收龙脑香相宜令香不耗也 
【色】半截红半截黑【味】苦【性】平【治】瘴疟寒热相思子十四枚水研服取吐立瘥○解中 
蛊毒必效方用未钻相思子十四枚杵碎为末温水半盏和服欲吐抑之勿吐少顷当大吐非常轻者但 
服七枚神效【合治】猫鬼野道眼见猫鬼及耳有所闻用相思子蓖麻子巴豆各一枚朱砂末蜡各四 
铢合捣丸如蓖麻子大服之即以灰围患人面前着一斗灰火吐药入火中沸即画十字于火上其猫鬼 
者死也 

续集卷之十木部
胡颓子
内容:x无毒x 
胡颓子(本草拾遗)主止水利(陈藏器)○根主煎汤洗恶疮疥并犬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