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代2007年第2期-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后,海涅布告亲戚:“我已经娶了七年来天天打架的玛蒂德。”
  全巴黎都认为这场婚姻是个错误。错误源自著名记者贝尔纳。海涅1827年去慕尼黑途中路过法兰克福,在那里结识贝尔纳。说起来是老朋友。可海涅甫到巴黎便与贝尔纳激烈论战。海涅文笔著名尖刻,而当时名气比海涅大得多的贝尔纳也绝不温柔,加之坎贝为增加海涅文集印数煽风点火,两位德国最著名记者遂成死敌。
  海涅经常与人决斗。幼时,犹太儿童海涅备受欺负。童年决定性格,成年海涅对侮辱十分敏感。他着意用决斗培养自己的勇气。
  1821年,从波恩大学转到哥亭根大学刚一学期,海涅就因同学骂他为犹太佬而要求决斗。哥大立刻责令海涅休学半年。他只好转学柏林大学。不到一年,海涅便再次因决斗而离开了“要喝很多葡萄酒才能提高情绪”的柏林。
  1844年,海涅在马克思主编的《前进》报发表名诗“教义”,中有名句曰:“敲起鼓来,你不要畏惧!”我深信海涅这句话是写给自己的。
  海涅一生锱铢必较,以牙还牙。
  既不符合犹太教,也不符合基督教。更不符合费厄泼赖。
  可是,符合海涅!
  德国诗人普拉滕骂海涅为“恶臭的犹太佬”,海涅马上在《旅行心影录》第三部《卢卡浴场》中揭发他是同性恋。
  揭人隐私,在当时和现在都非常不道德。
  但公正。
  海涅迎娶玛蒂德,恶评如潮。最典型评论来自马克思。海涅去世后他写信给恩格斯说,“那头母猪”终于“把可怜的海涅折磨死了”,她完全欺骗了海涅,“海涅的遗体还停柩家中等待下葬,那些皮条客就到门口接走了满脸无辜的玛蒂德。”
  简直难以相信革命导师马克思说过如此恶毒的话。可我有德语原文为证。
  当然,玛蒂德也确实不招人喜欢。
  她动不动就歇斯底里大发作,在地上打滚,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哭鹦鹉去世跟哭妈妈去世一样情真意切。非常喜欢孩子的海涅自嘲说“既然我知道生孩子不是我的特长”,那么就干脆娶了个“孩子,真正的孩子”。
  他的意思是他捡了个便宜。
  更有甚者,不懂德语的玛蒂德还偷偷问来客海涅是否真的很有名。海涅听见后,居然手舞足蹈大喜曰:“她爱的是我这个人!”面对朋友夸奖海涅,玛蒂德回答说:“不不,他的诗肯定没那么好,因为他自己都对他的诗不满意。”至死,玛蒂德不知海涅乃德国文学万年探花。她的盖棺论定是:“大家都说海涅充满奇思妙想,而且写过美丽的书,可我真的一点都感觉不到。我只好相信大家的话。”
  没一个亲戚朋友喜欢这个从街上捡回的“既无思想又缺教育”的太太。
  可是,海涅喜欢。
  玛蒂德目无任何道德规范,一切以海涅欲望是瞻。奥地利著名剧作家格里帕策登门看望海涅时,他正跟两个灰衫女拥被高卧,其中包括玛蒂德。
  而且,玛蒂德还烧得一手绝妙好菜。
  作为妻子,玛蒂德双管齐下,食色双全。
  男人,会对自己的婚姻要求更多吗?
  相信我,海涅很爱玛蒂德。单为让玛蒂德学文化,海涅就花了一万法郎,相当于今天65万人民币。海涅说:“什么是钱?钱是圆的,而且滚着滚着就不见了。但教育会长存,永垂不朽!”海涅还出资让玛蒂德在私立学校学了两年家政和社交。玛蒂德不仅没学成贵妇,她连德语都没学会。因此海涅很少带玛蒂德参加上流社会聚会。正如歌德对伍碧丝。与伍碧丝不同的是,因为玛蒂德的孩子脾气,海涅一般不在家待客。
  海涅爱情的另一证据是:他比歌德还要嫉忌。他视一切倾慕玛蒂德的人为情敌。有个大学生死盯着玛蒂德胸部看,挨了海涅劈头盖脸一记耳光。舞蹈老师上课抱玛蒂德太紧,直接被海涅扔出窗户。有个小海涅17岁的友人之弟(大玛蒂德一岁),上楼梯时弯腰偷看走在前面玛蒂德的大屁股,结果当场被海涅骂得狗血喷头。
  玛蒂德有只宠物鹦鹉,婚后玛蒂德呵护它超过海涅。才子海涅遂投毒将鹦鹉毒死。玛蒂德伤心欲绝,茶饭不思。海涅这个倒霉的凶手,不得不再花巨款给老婆买鹦鹉。但他故意挑了只很难看的。玛蒂德从此远离鹦鹉。
  还有海涅学者从不说的一件事。我想了很久,觉得有责任告诉读者:
  海涅每周一都要打老婆。为什么必须每周一,迄今是谜。
  玛蒂德婚后迅速发胖,35岁时,中等身材的她体重达90公斤。海涅嫉忌依旧。胖太太玛蒂德有两大爱好:搬家和花钱。海涅在巴黎共搬家16次,偏爱香榭丽舍向北至蒙马特区的山坡,邻居先后有乔治·桑、肖邦、李斯特、柏辽兹、戈蒂埃、缪塞和油画《自由女神引导人民》作者德拉克洛瓦等。
  海涅真诚爱着玛蒂德和巴黎,但他依然是个恋家的孩子,名句“夜里只要想起德国,我就无法入睡,通宵无法合眼,我的热泪滑坠”被称为海涅爱国铁证。海涅当然爱国。但他写下这些诗句时,想念的是一别十二年的母亲。此时,在柏林结识的好友威廉·洪堡已官居普鲁士国王宫廷总管。他多方争取海涅回国,均被国王断然拒绝。洪堡只好写信警告海涅:入境就会坐牢!
  海涅此生未再踏入普鲁士一步。
  1843年,海涅汉堡探母,并与坎贝签订独家出版合同。因为害怕被捕,海涅像席勒回乡一样东躲西藏,一个半月即回巴黎。这时,德国诗人法雷斯勒本等出版政治诗大卖,法诗人的“德国,德国高于一切”还成为德国国歌,至今。
  政治诗祖师爷海涅深受刺激。他以此次回德见闻为素材,重出江湖,出版《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Deutschland。 Ein Wintermaerchen)。海涅长诗一般。他的剧本也不咋个。他是玩儿短跑的,因为急等稿费挥霍。这部长诗,在海涅后期作品中要算一个异数。
  而且是怎样的异数啊!它第一章开门见山:“我要给你们作一首新歌,更好的歌/哦朋友,我要向你们放歌/我们一定要在这人世间/建立我们的天国。/我们要在人世间享福/再也不愿做饿殍/……是的,人人都能吃到甜豌豆/只要豆壳一裂开/至于天国/我们把它/留给天使和麻雀!”
  马克思认定共产主义是人间天国,恩格斯马上大声武气表扬曰:“德国当代诗人中最杰出的一个,亨利希·海涅参加了我们的队伍,发表了宣传社会主义的诗歌。”
  163年过去,没有任何一个宗教真正在地上建立了他们信誓旦旦的天国。
  而且,海涅位列德国诗人亚军,也并非靠了恩格斯这句话。
  才子海涅在这部长诗中祭出吹雪无情剑,再度化身问斩暴君的战士。他恶狠狠地向封建公侯们宣布:“我不是羊,我不是狗,我不是大头鱼和枢密顾问我永远是一只狼,我有狼的牙齿和狼的心。”
  等于骂枢密顾问是狗。等于把枢密顾问歌德也骂将了进去!
  他曾说过:“我承认,我划破了些东西,咬坏了些东西,我承认我不是绵羊。不过,你们要相信我,如果那些备受赞扬的乖乖羊有了老虎的利齿和爪子之后,他们也绝不会像现在这样温顺。”
  诚然。没有爪牙的虎狼,也只能作个温顺的乖乖羊。
  海涅逐章批判德国的书报检查、关税同盟、骑士制度和国家分裂,尖锐抨击普鲁士政府、资产阶级、奴颜婢膝的市侩、虚伪的宗教和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把德意志36个诸侯国比作“36个粪坑”,认为必须暴力清除,绝“不能用玫瑰油和麝香”。
  这部把德国骂得一无是处的长诗媲美精神原子弹,发表后海涅致信坎贝:“您知道,我从不自吹自擂。不过这次我深信,拙作引起的轰动定会比时下最流行的小册子更大,它一定会获得一部经典作品应有的传世价值。”
  确实不是自吹自擂。《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终成德国文学史政治抒情诗空前绝后之作。
  很多文学史说,这部长诗“受到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决定性影响”。
  1844年汉堡探母之后,海涅在巴黎结识了马克思。确实,“海涅最出色的政治抒情诗都是在与马克思交往时期创作的”。马克思主编的《前进》首先连载《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还发表了海涅政治名诗“教义”、“颠倒世界”、“路德维希国王赞”、“中国皇帝”和“新亚历山大”。富于战斗精神的《新诗集》也于1844年出版,海涅还曾为马克思参与主编的《德法年鉴》撰文。
  1844年,海涅在《前进》发表不到三百字的“西里西亚织工之歌”声援织工起义。这是无产阶级劈面掷到脑满肠肥的资产阶级脸上的铁券檄文:“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我们织进去三重的诅咒/我们织,我们织!/一重诅咒给那个上帝……他对我们只是愚弄和欺骗……一重诅咒给阔人们的国王……他榨取我们的最后一个钱币/还把我们像狗一样枪毙……一重诅咒给虚假的祖国/这里只繁荣着耻辱和罪恶/这里花朵未开就遭到摧折/腐尸和粪土养着蛆虫生活/我们织,我们织!”
  以此诗论,德国政府定海涅为“卖国贼”,其实还不算不讲道理。
  因此种种,在巴黎,海涅与马克思确实志同道合。否则马克思也不会公然违反绅士风度,在海涅死后跳出来如此恶毒评价玛蒂德。
  但是,海涅并非马克思“终生不渝的密友”。
  首先,海涅在巴黎并非只有一个密友。巴尔扎克、乔治·桑、贝朗瑞、雨果、肖邦、李斯特、大仲马和柏辽兹,个个都是密友。还有拉萨尔,这个在国际共运史上与伯恩斯坦、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并肩、“高唱三和两全、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和民主、自由、人权之类欺骗性口号,推行货真价实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背叛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小丑”和“剥削阶级的走狗和帮凶”。“小丑”、“走狗”和“帮凶”,都是革命后辈封的。当时他们可都是密友。拉萨尔跟马克思,比海涅还密。
  一年后,法国政府迫于普鲁士压力将马克思驱逐出境。海涅也名列被遣返名单,只因他拥有法国居留权才免于遣返。分居法英的海涅和马克思,联系大大减少。从思想上说,此时的海涅和雨果、歌德、席勒等一大批著名作家都被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血雨腥风所吓倒,他们都悄悄地从思想上离开了革命,海涅说:“革命是一场不幸,不过一场走火入魔的革命是更大的不幸。”
  实际上,海涅一直刻骨仇恨专制制度和暴力。1817年,德国瓦特堡大学生游行要求统一德国并焚烧“非德意志书籍”,直接导致1819年8月德意志公侯制订卡尔斯巴德法令,解散所有学生团体,向大学派出督学并限制新闻自由。
  “革命的儿子”海涅当时即谴责这场学生运动,并于1821年在作品“阿曼索”中写道:“这只是开始。在开始焚书的地方,他们最后会焚人。”
  一百多年后,纳粹屠杀了600万犹太人,大多数烧于焚尸炉。
  焚书和焚人并非希特勒首创。这是人类历史上反复出现的事情。
  人类历史只是证明,焚书者,焚人者,必遗臭万年!
  海涅比歌德席勒高明的地方,是他预见到共产主义思潮终将席卷全世界。1841年他就写道:“共产主义拥有的宣传语言每个民族都懂:这种地球语言的要素就像饥饿、嫉忌和死亡一样清楚明白。”但他在政论文集“卢台齐亚”(Lutetia,拉丁文的“巴黎”)法文版前言中却写到:“最大的忧虑和恐惧是未来将属于共产主义。”他说,在共产主义世界“街边小商贩将用我的《歌之集》做成纸筒来为那些贫穷的老大妈装咖啡或者鼻烟”。
  海涅洞见共产主义是传统文化天敌。在《自白》(1845)中他坦承:“作为一个艺术家和学者,一种隐秘的恐惧更让我窒息:共产主义的胜利会威胁到我们整个现代文明和多少世纪以来历尽艰辛获得的成就,威胁到前人最珍贵工作的成果。”这时的海涅已不再无条件敬佩人民,他说:“如果独立的人民握了我的手,我会去洗手……备受称赞的人民其实难符,他们有时跟别的统治者一样暴戾……而且人民陛下也并不明智;它甚至可能比其他统治者更愚蠢……巴黎是这样,耶路撒冷也是这样。”他预言:“未来嗅起来充满俄罗斯皮革、血腥、抛弃上帝和很多很多的殴打。我建议我们的孙子带着厚厚的背皮出生。”
  海涅没有孙子。
  回顾20世纪国际共运史,方知海涅预言功力超过古希腊德尔菲女先知。

  从思想上说,海涅从未成为共产主义信徒。他那些讴歌革命的诗篇,只是小资产阶级对革命的模糊憧憬,在淋漓的鲜血面前一碰即碎。他并不反感自己钟爱的马车被巴黎革命者拖去筑了街垒。但是,他确实反感专制与暴力。在这个方面,梅林的评价比较中肯:“海涅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发现了共产主义,并且一再预言共产主义在未来必将无可阻挡地取得胜利,他颇为预言成真而感到自豪;然而他却一直对共产主义心存疑虑。”
  因此,海涅并非“终生受到马克思的影响”。
  事实上,我怀疑有谁能终生影响海涅。
  谁能终生影响一个天才?
  不过,海涅倒是深受玛蒂德影响。因为,他缠绵病榻。
  以如刀诗歌笑傲江湖的海涅,其实一生都在与疾病贴身肉搏。他从小罹患偏头痛,疼起来连鹅毛笔都拿不住。到巴黎六年,还未认识玛蒂德,刚过30岁的他便病况恶化,脑部供血不足,视力急剧下降。
  痛苦是伟大之母。海涅拒绝投降。到巴黎两年后,他在给女友安凡根的信中发誓:“重病缠身,但我仍在工作。我绝不弃剑,直至委顿于地。”海涅一言,驷马难追。此后他坚持写作整整20年!这场壮怀激烈的肉搏战,让海涅去世前两年自矜:“我给世界带来伟大!”
  而且是怎样的伟大啊!海涅常因胸腔无力喘不过气来而失去知觉,长期卧床带来的慢性肠胃炎又让他大便失禁,经常放屁,屋里恶臭一片。

  这个恃才傲物、红袖添香的风流才子,需要怎样的勇气才能活下去!
  婚后不久,四十岁的海涅左眼皮下垂。一年后,右眼视力下降,再过一年,字母都看不清了。这时,给朋友写封信等于受刑。
  而海涅,就在这时候写下了《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1845年,左眼皮完全闭合。因为眼皮闭得太紧,海涅甚至无法流泪。
  1848年2月,法国二月革命。3月,海涅预言已久的德国革命终于来到柏林起义!威廉四世虽保住王位,德国却确定了黑红黄三色国旗,象征自由、民主和统一。沿用至今。同月,维也纳起义,十分欣赏海涅才华,却联手德国严厉查禁海涅作品的奥地利名相梅特涅黯然下台,奥地利引入民主制度,废除新闻检查。1848年海涅应约拜访女友,需要别人背他上楼。是为海涅最后一次出门。
  1848年5月,海涅,德国文学天才榜万年老三,瘫痪。
  据海涅自己记载,他那天正参观卢浮宫准备撰写艺术评论,突然瘫倒在美神维纳斯像脚下:“我久久躺在她脚下嚎啕,足以让石头落泪。女神充满怜悯地俯视着我,却显得如此无能为力,好像在说‘你没见我没胳臂,帮不了你吗?’。”
  这个故事充满古希腊悲剧回肠荡气的厉美。
  这故事是海涅杜撰的。他并非突然瘫痪。到巴黎后他的两个手指头就瘫痪,然后眼、嘴逐步瘫痪。婚后他嘴唇麻痹,说不清楚话,甚至咽不下东西。1847年9月,随着视力急剧减退,海涅先是双腿、继而下半身瘫痪。
  这个“革命的儿子”被钉死在床上,眼巴巴看着近在咫尺的1848法国二月革命的疾风暴雨掠过史上最大拐点。海涅的绝望,可想而知。他自此再未写过政治诗。瘫痪三月,他在给法国朋友的信中说:“我完全瘫痪,无法站立,只能卧床。当世界奔忙、万物激荡时, 被钉死在一张床垫上,生不如死。故乡传来的消息让我倍加痛苦。现在正是我全情投入,创制毕生巨作的时候,可上天却让我动弹不得。我甚至无法回应绝望朋友求助的呼声。”
  剧痛如蛆附骨,安睡一夜已成奢望,海涅在给妹妹的信中希望自己尽快死去。生命留给他的,实在已经太少:无力再登临美丽山峰,不能再亲吻美女红唇,甚至无法与朋友一起大快朵颐吃盘煎牛肉;他的口舌瘫痪,无法啃咬,只能像鸟儿一样吃小粒食物。任何声音,包括邻居弹钢琴、玛蒂德与女厨子和维修工吵架,甚至街上过马车,都是切割神经的钝锯。钟爱莫扎特的海涅,此时连小提琴都不能入耳。因此,海涅家窗帘长垂,静寂无声,光线昏暗。
  还未彻底瘫痪时,如想活动,风流才子海涅就四肢着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