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4月13日,3个集团军的先遣部队都已抵达易北河或穆尔德河一线。布莱德雷立即准备实施第二阶段作战计划,阻止德军向阿尔卑斯山和挪威逃窜。由于艾森豪威尔最终决定不打柏林,而让苏军夺取柏林,布莱德雷把注意力转向南部,准备摧毁希特勒在阿尔卑斯山的防御阵地。他决定让已抵达莫达尔河一线的巴顿继续向东南推进,直抵林茨和多瑙河。德弗斯掩护巴顿的右翼,穿过纽伦堡和慕尼黑向东挺进。
到4月26日,巴顿的3个军已全部抵达多瑙河畔。2个军渡过河,分别向林茨和萨尔斯堡进军;1个军留在北岸。在巴顿的右翼,德弗斯的第6集团军群向东南推进,抵达奥地利边境。布莱德雷调整部署,让海斯利普的第15军担任范弗里特第3军的任务,攻占萨尔斯堡和伯希伯特斯加登附近的希特勒秘密隐蔽所。几天后,克拉克指挥第15集团军群从意大利向北进军,在布伦内罗山口与布莱德雷的部队会师。4月25日,霍奇斯的第1集团军先头部队在易北河畔的托尔高地区同苏联乌克兰第1方面军胜利会师,东线和西线两战场联结在一起,将德国分割成两半。布莱德雷对第12集团军群的第1集团军赢得首先与苏军会师的荣誉,感到由衷的高兴。
此时,盟军和苏军在所有战线胜利进军。
4月26日,美军与苏军在易北河畔的托尔高正式会师。
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军向苏军和盟军远征军无条件投降。
欧战至此结束。
5月17日,艾森豪威尔在兰斯司令部会见了应约而来的布莱德雷,转交给他马歇尔打来的一份电报。电报说:杜鲁门总统点名让布莱德雷回国接受退伍军人管理局的工作。布莱德雷认为此职对他是大材小用,但考虑到日后前程,他还是接受了。次日,艾森豪威尔复电马歇尔,表示布莱德雷愿意到退伍军人管理局工作,报效国家,为退伍军人服务。
6月2日,布莱德雷从巴黎经亚速尔和百慕大群岛飞抵纽约。他妻子玛丽专程从华盛顿赶来迎接他。此后他参加了一系列庆祝胜利和凯旋的活动。6月7日他飞抵华盛顿,拜访了马歇尔和杜鲁门总统,了解了他的新任务。6月8日,陆军部长延森专门为他安排了一次记者招待会。
6月9日,布莱德雷与妻子飞回家乡莫伯利。他的女儿和女婿特意从新墨西哥州罗斯韦尔空军基地赶来陪他参加各种庆祝活动。
当布莱德雷飞抵阔别12年的故乡时,全城出动,前来欢迎他。这一天被称为“布莱德雷将军日”,场面热烈,动人心弦。以后几天,布莱德雷在家乡参加各种庆典。6月13日,布莱德雷飞回华盛顿,走马上任。7月中旬,他应杜鲁门总统的邀请,又飞往柏林参加几天的庆祝活动。
第五部分: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窝囊”将军 花甲退休
年表
1893年 生于美国密苏里州。
1911年 考入西点军校。
1915年 军校毕业后到步兵第14团任职。
1920年 西点军校任数学教官,后任副教授。
1924年 本宁堡步兵学校深造。
1929年 重返本宁堡步兵学校任教官。
1933年 在利文沃思堡指挥与参谋学院深造。
1934~1938年 再次到西点军校任学员团团长。
1939年9月 被调到作战部任参谋。
1940年 在马歇尔手下任助理参谋长。
1941年2月 任本宁堡步兵学校校长。
1942年2月 先后担任步兵第82师和第28师师长。
1943年2月 在北非任美军第2军副军长、军长。
1943年4~5月 他率部参加突尼斯战役,攻克609高地,占
领比塞大港。
1943年7~8月 率部参加西西里岛登陆战役。
1943年9月 任美军第1集团军司令。
1943年10月 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开设第1集团军司令部,
并参与制定诺曼底登陆计划。
1944年6~7月 率美军第1集团军参加诺曼底登陆战役。
1944年8月1日 任第12集团军群司令。
1944年12月 率部在阿登地区击退德军战略性反攻。
1945年2~3月 突破“齐格菲防线”,渡过莱茵河,在盟军
第21集团军群的密切配合下歼灭鲁尔德军
重兵集团。晋升为四星上将(临时军衔)。
1945年8月 任退伍军人管理局局长。
1947年4月 晋升为正式四星上将。
1948年2月 任美国陆军参谋长。
1949年8月 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1950年9月 晋升陆军五星上将。
1953年 退休。
1981年 在纽约辞世,终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