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79、[历史小说] 刺明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起点vip2011.10.17完结)-第6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多的人口,只有向更远处的山西、河南、陕西等地想办法了。

张准的目光,慢慢的落在河南省的地图上。

河南是典型的混乱之地,四战之地,只要是天下大乱,河南肯定会受到波及,而且往往是战乱最厉害的地方。各方势力都会反复的争夺河南,以抢占中原的有利地形。几乎每次朝代更替,河南都是主战场,秦末、汉末、隋末、唐末、宋末、元末,统统是这样。可想而知,在明末这个时候,河南人民,到底有多么的痛苦。

都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这里面的蜀,换成豫也是一样的。认真的说起来,河南的战乱,要比四川的战乱,厉害得多了。张献忠屠四川,有很大的艺术夸张成分。但是,河南人民,在官军和起义军之间,却是被反复的梳来梳去的。能够活下来的,早就成为铁条了。

作为中原的繁华富庶之地,河南的人口,本来就很多,至少是山东的三四倍以上。即使是经过战乱,河南的人口,依然不少。要是可以吸引大量的河南移民到来,显然是可以大大的改善山东的人口现状的。特别是山东的兖州府,和河南的归德府就是接壤的,河南的难民,只需要从兖州府进入山东境内就可以了。

问题是要怎么做呢?

让董淑嫣再次去拐卖人口?恐怕是不行了。河南这个地方,局势真的非常复杂,朝廷军队很多,地方军阀也很多,还有几个比较受人瞩目的王爷。其中,福王是最引人瞩目的,拥有的军队和实力,也是最强的,它所在的洛阳附近,也是官军力量最强的。

此外,陕西起义军也会经常到河南来。甚至,各地活跃的马贼,都有可能在河南这里烧杀抢掠。在这样的兵荒马乱一片中,让董淑嫣去招收流民,真是太危险了。几百人的队伍,要是遇到大股的敌人,根本不够看的。张准当然不可能让自己的女人去冒险。更何况,闻香教在河南,好像也没有什么根基。

“藐山公,你说,我在开封府竖个牌子,就说大量接收当地的难民,凡是愿意迁徙到山东来的,都有免费田地和粮食补贴,保证他们衣食无忧,你说效果会怎么样?”

张准忽然似笑非笑的说道。

“恐怕还得玉麟你亲自出面才行。”

张慎言委婉的说道。

这个时代,因为战乱,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可以说是降到了最低点,单凭一些口号,一些宣传主张,就要大量的河南人民,拖家带口的迁徙到山东,只怕是不现实的。因为,在河南的大部分地区,官府的控制能力,要比北直隶还强一些。同时,由于官府的有意识的宣传,河南的民众,对张准,对虎贲军,还是有些不了解的。

想要获得更多人的信任,必须张准亲自出面,亲自承诺,才能给人们一点点的安全感,才能吸引到他们离开家乡,迁徙到山东来。此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想办法打碎当地官府对民众的控制。说到如何采取暴力手段,那就是张准的强项了。

事实上,张慎言估计,只要张准亲自出现,河南当地的官府,只怕就要尿裤子了。在官府的有意识的宣传里面,张准可是前所未有的恶魔,没有人不害怕的。

“行我去!”

“我顺便看看沿途的秋收!”

张准沉吟片刻,爽快的说道。

这种唱黑脸的事情,除了他自己,还真是没有其他人可以做的更好。看来,自己是有必要到河南去转一圈。正好,他可以从登州府一路向西,检查一下秋收的情况。

每次粮食丰收的时候,张准都要亲自下去走走的,看到沉甸甸的粮食归仓,他就会觉得内心安定很多。在这样的乱世,粮食和武器,缺一不可。皇太极现在最痛苦的,大概就是粮食了。

说干就干,张准一路从登州府向西巡查过来。莱州府是开发最早的,粮食的收成自然是最好的,张准仔细的检查过,发现这里的水稻平均亩产量,已经达到了每亩三百五十斤左右,比去年大约提升了三十斤,可喜可贺。

有些特别高产的稻田,亩产量已经超过了五百斤。只可惜,这样的稻田,数量太少了。而即使是这样的亩产量,和江南水乡也还是有差距的。江南最好的水稻田,亩产量可以达到七百斤的水平。

继续向西,青州府和济南府,就要差一些了。青州府播种的水稻面积很少,只有不足五十万亩。平均亩产量,只有三百一十斤左右,比莱州府要少了足足四十斤。济南府的水稻播种面积,超过了一千万亩,可是平均亩产量一样不高,甚至不足三百斤。

济南府知府田枫说起这个事情,就感觉非常的惭愧。粮食生产,一直是他重点主抓的,可惜济南府的确太大了,他无法面面俱到。水稻的平均亩产量不高,最大的原因,就是各地的产量严重不均衡。有的亩产量超过四百斤,有的只有不足二百斤。

不过,有个好消息,就是随着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种植技术的不断推广,到明年,济南府的水稻平均亩产量,肯定可以超过三百三十斤。同时,在明年一年的时间里,济南府可以开垦出超过五百万亩的稻田。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期待你们的喜讯!”

张准握着田枫的手,大力的鼓励说道。

山东西面的东昌府,面积比较小,水稻的种植面积,同样不大。今年的秋收,东昌府的水稻平均亩产量,大概是三百四十斤左右。总的来说,亩产量还是相当不错的,可惜,播种面积太少了,只有不足一百万亩。

东昌府还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可以开垦的耕地,都已经基本开垦完毕,因此,想要在增加田地面积上做文章,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只能在提高亩产量上努力。对于张准来说,想要指望东昌府在粮食生产上作出大的贡献,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了。

崇祯九年,山东全境的粮食秋收产量,总数大约是200亿斤,其中,缴纳的赋税,大约是24亿斤,折算为石,大约是1300石左右。这就是张准得到的数据。基本上,这样的数据,已经没有什么水分了。按照每石粮食大约一两五钱银子计算,光是秋粮的收入,就有大约2000万两白银。

当然,这些都是理论上的数值,实际上,是根本不可能兑换这么多的银两的。在山东境内,因为粮食的丰收,粮价已经不断的下跌,一般的市场价,每石粮食也就是七八钱银子而已。但是如果对外销售,就要卖到一两五钱以上了。可惜,要对外销售粮食,必须获得张准的书面批准,否则,是要受到严肃处理的。

当张准来到兖州府的最西面的时候,已经是好多天以后的事情了。在兖州府,张准最先见到的,就是宋应星了。宋应星在兖州府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水稻种植的改良技术。山东六府,最适合种植水稻,水稻播种面积最大的,就是兖州府。因此,宋应星这段时间里,一直都在兖州府蹲点。

宋应星积极钻研的水稻栽培技术,只要能够将每亩的水稻产量提升五十斤,那都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兖州府、淮安府、扬州府三地的水稻播种面积,超过了八千万亩,每亩提升五十斤产量,粮食总产量就可以提升四十亿斤,这个数字可是相当大了。

张准关切的说道:“宋应星,遇到什么困难没有?”

宋应星急忙回答:“大人,暂时还没有。”

张准热切的说道:“要是遇到什么困难,你随时来找我。”

宋应星自然是满口的答应了。

和宋应星会面以后,张准并没有立刻离开兖州城,因为,这里还有一个最大的麻烦没有解决。兖州府最大的麻烦,当然就是曲阜的衍圣公家族了。

上次高弘图、张慎言、乔允升一起来见自己,张准已经明确的表示,衍圣公家族想要保住自己的田地,就要公开的发表声明,和朝廷断绝关系,并且拥立虎贲军。但是,在信息反馈回去以后,并没有立刻收到回音。显然,孔胤植是在犹豫。

“夏菲斯。”

张准忽然叫道。

“大人有什么吩咐?”

夏菲斯急忙过来。

“孔家的情况怎么样?”

张准面色冷峻的问道。

“孔胤植已经闭门谢客三天了。”

夏菲斯冷冰冰的说道。

“三天?”

张准自言自语的说道。

在这个年代,闭门谢客,有几种意思。第一种,是真的被聒噪了,不想被打扰。显然,孔胤植不会是这一种。第二种,就是闭门思考事情。第三种,则是掩人耳目。无论是哪一种,都说明孔胤植已经心动了。

嘿嘿,只要心动就好。在利益和虚名之间,相信孔胤植是会做出聪明的选择的。当然,要是衍圣公家族一条死路走到底,张准不介意送他们一程。夏菲斯带领的暗影司,可能开张的第一桩脏活,就是为衍圣公家族送行。

“你留下来,继续监视孔家!”

张准沉声说道。

“明白!”

夏菲斯冷酷的回应。

张准离开兖州城以后,继续西进,很快来到了曹县。这里是山东和河南交界,站在山东的境内看河南地面,感觉是一片的荒凉。在千里镜的里面,一个人影都没有看到。

根据向导的介绍,因为河南的战乱,已经很少看到有耕种的人群出现了。就算偶尔有人出现,要么是零星的官军,要么是零星的陕西起义军,要么就是马贼了。反正,普通百姓出现的机会很少。

“哒哒哒!”

忽然间,有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什么人?”

“戒备!”

独孤猎立刻吼叫起来。

第871章福王?天上掉下来的大蛋糕啊!吃吧

张准举起千里镜一看,原来是西边来了一股零散的骑兵。他们的身上,没有统一的服装,显然不是官兵。可是仔细一看,又会发现,他们肯定是一伙的,相互间的行动和互相掩护,都相当的纯熟,绝不是一群乌合之众。

这伙人只有十几个,人数很少,可是每个人看起来都相当的彪悍,神情也是相当的冷漠,一看就知道是身经百战的人物。看样子,他们似乎是受到了敌人的追击,才会向这边逃跑过来的。要是没有猜错的话,他们应该和陕西起义军有些联系。

“站住!”

“什么人?”

独孤猎带着狙击手,迅速的将对方包围起来。

那些骑兵仔细的看看虎贲军的装束,又看看自己的后方,看起来并没有十分的慌乱。在虎贲军的枪口下,他们并没有立刻举手投降,也没有立刻反抗,而是沉静的坐在马背上,仔细的打量着前方的虎贲军士兵。在虎贲军观察他们的同时,他们好像也是在观察虎贲军。

这个细节引起了张准的注意。显然,对方是有备而来的,而且极有可能是冲着虎贲军来的。他的目光,落在对方的首脑人物身上。带领这十几名骑兵的,乃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身材不算魁梧,神情却十分的彪悍,裸露的肩头上,还有明显的伤疤。

在张准打量那个年轻人的时候,那个年轻人仿佛同样是在打量张准。片刻之后,他似乎对身边的人说了些什么,跟着就跳下马来,举起双手,示意自己并没有恶意。紧跟在他的后面,其他的骑兵,也都统统翻身下马,跟在年轻人的背后。

“你们是什么人?”

独孤猎立刻上前去和对方交涉。

张准在后方远远的看着,一直没有吭声。很快,独孤猎就派人前来报告,说对方自称李过,是李自成的侄子。他是奉李自成的命令,到山东来找张准的。结果,他们在路过河南的时候,遭遇到官军的围追堵截,好不容易才来到这里。

“李过?”

张准自言自语的说道。

对于李过这个名字,张准当然不会陌生。他的确是李自成的侄子,被李自成当做儿子一样来看待。他和刘体纯、郝摇旗、刘芳亮、张鼐等人一起,是李自成的骨干部下。在李自成死后,起义军的残部,大部分都跟着他。

在清军大举入关以后,李过曾经和李定国、孙可望一起,和南明朝廷合作,一起抗击清军。可惜,南明朝廷内部,实在是太混乱了。李过伤心失望之下,率军转战各地,结果不幸病死。在他死了以后,起义军继续由高一功带领,在夔东等地抗击清军。

“后面的追兵是哪个?”

张准派人将独孤猎叫过来,仔细的问道。

“李过说是左良玉。”

独孤猎回答。

“左良玉?”

张准不由自主的皱皱眉头。

对于左良玉这家伙,张准的确是一点好感也没有。左良玉名义上是朝廷的军官,身上挂着一大堆金光闪闪的的职衔,其实为人处事要比流寇更加的可恶。要说明末的军阀里面,最凶残的人是谁,左良玉就算不能排名第一,也绝对可以排名前三。

左良玉最大的本事,就是抓壮丁和杀良冒功。为了扩展自己的军队,左良玉只要看到合适的青年人,就强行的拉入队伍里。每次围剿起义军,他都要残杀四周的无辜百姓,当做是流寇的人头上缴。因为这个缘故,卢象升曾经狠狠的贬斥过他。

偏偏因为他麾下兵力众多,朝廷还对他屡屡破例,除了无关痛痒的申斥几句之外,再也没有任何的处罚措施,结果导致此人一直都是飞扬跋扈,无法无天的,几乎没有哪个总督高官能够镇住他,即使是洪承畴和孙传庭都不行。

张准有点搞不明白,左良玉明明是在湖广剿匪的,怎么突然间就跑到了河南来了?难道说,陕西起义军又开始转战河南了?唉,说起来,陕西起义军的战斗,还真是蛮有意思的,看他们的战斗路线,简直就跟旅游似的,哪里都去。

“哒哒哒!”

正在思索的时候,忽然间,西面又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左良玉的追兵来了!”

李过向张准有点紧张的说道。

他的紧张,不是因为左良玉的到来,而是因为张准会不会将他交给左良玉,又或者是直接交给朝廷。在和虎贲军接触之前,李过对张准的了解,还真是不多。

“你们到后面去。”

张准挥挥手,面无表情的说道。

他和陕西起义军,其实没有什么交情,双方从来没有过高层的往来接触。不过,李过既然到了他这里,他当然不会将其交给左良玉或者是朝廷。李自成的麾下,其实是有不少能人的,张献忠的麾下,同样如此。要是可以将这些人招揽过来,虎贲军的人才就更加的多了。李自成和张献忠或许不能留,他的手下人才,要是允许的话,还是要尽可能的留住。

左良玉的军队,大约有三四百人,同样是清一色的骑兵。他们气势汹汹的追到虎贲军的面前,被独孤猎等人拦住,为首的军官很嚣张的大声叫道:“前面是什么人?为什么拦路?”

刘芒向前喊道:“我们是虎贲军这里是虎贲军的地盘!”

此言一出,那些原本有些凶悍的朝廷官军,都不敢再有凶悍的表情。有的人还悄悄的向后退了退,以免引起虎贲军的误会。都说人的名树的影,左良玉的麾下,就算没有和虎贲军打过交道,也是知道虎贲军的威名的。别的不说,单是虎贲军在北直隶将鞑子打得哭爹喊娘的,就足够他们忌惮了。鞑子的厉害,他们又不是不知道。

片刻之后,朝廷军队中出来一个军官,向刘芒拱手行礼,沉声说道:“我们要抓捕流寇,还请贵军通融。”

刘芒看了看张准,张准摇摇头,刘芒就大声回应:“我们没有看到什么流寇,你们去其他地方吧山东地面,是我们虎贲军的地盘,你们要是擅自闯入,后果自负!”

那些朝廷军队,只好悻悻的退走。不过,他们并没有走远,而是在附近继续游弋,看起来,应该是在等大部队的到来,又或者是等更高级人物的到来。这个李过,引来的麻烦还不小嘛!

“李过,怎么回事?”

“谁在你的后面?”

张准慢慢的收回目光,面色冷峻的问道。

“左良玉本人。”

李过面无表情的回答。

显然,这个李过,对虎贲军还是很警惕的。即使是进入了虎贲军的队列以后,也丝毫没有放松警惕。他尽管没有握着武器,却始终和自己的部下靠在一起。而他的部下,也都十分的自觉,组成扇形,将李过包围在中间。要是虎贲军有什么动作的话,他们肯定会迅速的掩护李过撤退的。当然,前提是张准允许李过撤退。

李过有这样的反应,张准觉得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尽管张准率领的虎贲军,曾经接受起义军开出的第三十七营的称号,可是在公开的场合,从来都没有打出过这样的旗号。起义军里面,没有人相信张准,包括李过在内。

从最根本的原因来说,他们和张准的利益,其实是冲突的。无论各自的口号是什么,其实,大家都在争夺天下,争夺皇帝的宝座。可是,最后能够坐上皇帝宝座的,只有一个人而已。既然只有一个人可以坐上这个宝座,其他人肯定就要退让了。问题是,谁愿意退让呢?李自成和张献忠,就因为这个原因,屡屡发生冲突。现在加上一个张准,那还得了?

张准沉声说道:“李过,你来见我,有什么话要转达?”

李过谨慎的说道:“闯王让我问问你,有没有兴趣一起攻略洛阳。”

张准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