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存筹出这笔钱的目的自然是想赚这中间的差价。
不过——
这个好机会让徐存只赚两、三亿美元,是远远满足不了徐存的那巨贪婪的心地!
因此,徐存准备动用外汇杠杆这把双刃剑来玩场大的。
如今的徐存早已不是刚来香江时的那个孤家寡人——现在,徐存手下可是有一大批军师、谋士、干将。其中最厉害的就是何朝琼、袁天帆、郑海权,还有一个让徐存最信任的梅爱方。
有这些人为徐存效力,徐存自然不需再为琐事操心——徐存只要把握方向,其它的事自然有人帮他干。
郑海权仅用一天时间就帮徐存找出了能给徐存提供最优越条件的银行——花旗银行。
郑海权所找的花旗银行可不是香江的花旗银行分行,而是位于纽约市公园大道三百九十九号的总行。
以不带已抵押给中银集团的美丽华酒店旧翼和金钟二段这两块地皮的皇图置地做抵押,花旗银行愿意给徐存提供七亿美元的贷款。
得知徐存准备动用至少十亿美元做美元与港币之间的外汇,花旗银行愿意给徐存提供十四倍杠杆。
最大杠杆只有十四倍,这未免让徐存有些失望。
不过——
对此,徐存倒也能理解——虽说,正规有监管的外汇交易,美g最大的杠杆是五十倍,英g最大的杠杆是一百到两百倍,但这都只是在资金不大的情况下。就拿徐存的这十六亿美元为例:要是给徐存的这十六亿美元配一个一百倍的杠杆,就变成了一千六百亿美元了。是问,在八十年代初,有几家银行能拿得出来这么一大笔钱,尤其是在短时间内?而且,如今的港币极不稳定,天知道港币能不能贬到日元那种程度?
后来,徐存又亲自去找了宋黎辉谈了谈——碍于霸业银行跟中银集团的盟友关系,宋黎辉召开股东大会商议一番之后给了徐存一个二十倍的杠杆,不过同时又给徐存设置了五亿美元的上限,而且止损线设置的极为保守。
九月初,徐存、何朝琼、郑海权以及一个七十四人团队开始在中银集团总部的至尊级操盘室内建仓,在一比九点四时开始扫港币。
转天,徐存、袁天帆、梅爱方以及另一个八十二人团队飞往纽约。
同天,徐存等人在花族银行总部的至尊级操盘室内建仓,也是在一比九点四的时候开始扫港币。
……
中英第二轮谈判一开始,英g就坚持“主权和治权分离”的立场,即“在承认中g对香江的主权的原则下,由英g大体上像过去那样管治香江”。
而中g则坚持主权和治权不可分割的立场,所谓“主权属中、治权属英”,实质上是否定了中g的主权,是以一项新的不平等条约来代替旧的不平等条约,是中g绝对不能接受的。
所以,第二轮谈判很快就不欢而散了。
然后是第三轮谈判……
第四轮谈判……
中英双方在香江主权上始终谈不拢。
因为谈判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前景很不明朗,香江人心浮动,港币汇率及股市急速下滑。
对此,英g政府与港英当局不仅不采取措施稳定局面,反而推波助澜,借机大打“经济牌”,向中g施加压力。
导致美元与港币的比例迅速攀登到了一比九点六,反应到外汇市场上就是到处都在抛售港币。
如此形势,让徐存横扫港币出奇的顺利,以至于没等到美元与港币的比例攀登到一比九点六,徐存手上就没有资金了。
尔后,徐存便将苏苹小队和另外五支六人小队留下来保护梅爱方和袁天帆,而他本人则先返回香江了。
……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章 就因为一个封杀令?
抱歉哈,那章得等明天早上了,停了一整天的电,晚上七点多才来。
潘迪声祖籍广东潮州,其父潘锦奚早年家贫,靠省吃俭用,拥有艺林、金轮两家钟表行。
潘迪声从小便接受良好的教育,大学毕业回到香江,他并未像一般富豪子弟那样参与父辈的企业管理,而是从父亲钟表行的最低层——售货员做起。
六个月后,潘迪声又飞往日内瓦,在瑞士著名的钟表珠宝店chopard当了十八个月学徒。
十八个月的学徒经历,不仅使潘迪声掌握了手表工艺,更重要的是,他学到了瑞士人如何经营高档钟表及贵重珠宝行的经验。
一九八零年,潘迪声带着自己创业经营的全盘想法回到香江。然后,他向父亲借了一百万美元,在香港最高级的购物中心中环置地广场开设了一家迪生钟表珠宝店,开始了他靠名牌、精品创业的传奇故事。
中环是香江的高级商业区,租金昂贵。潘迪生以瑞士高级手表——劳力士、萧邦等及名贵珠宝为号召,在港人心中树立起名牌的观念。
因为八十年代初,香江只有少数消费者懂得享用名牌产品,潘迪声在香港老牌英文报纸《南华早报》上买下整整八个版面,前五版用来祝贺香港市民圣诞快乐,后三版则刊登自己所卖名牌产品的广告。
广告刊出后,吸引了香港众多专业人士的注意;迪生公司一举成名。
一九八一年迪生公司开设了第二间分店。
同年潘迪声开始进军高级时装业,他采取的办法是购买外国名牌服装香港专营权。他首先获得了charlesjourdan时装的专营权,在香港开设了两家jour、dan时装店。
一九八二年,潘迪声又进一步购得jourdan体育用品在远东(不包括日本)的专营权。
一九八三年,潘迪声又取得polo/ralphlauren产品的专营权。
短短几年时间,潘迪声成为香江拥有最多世界名牌专营权的个人,迪生公司也以经营名牌而闻名于港,受到众多中产阶级的青睐,潘迪声的生意也做得越来越红火。
半岛酒店。
潘迪声、洪斤宝以及因徐存倒向内地而弃梦工厂而去的岑健勋在喝下午茶。
潘迪声看着洪斤宝道:“洪先生,咱们打交道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所以我就直说了,我想跟您合伙开一家电影公司。”
潘迪声想成立电影公司,可不是心血来潮——潘迪生认为,电影是一种大众化娱乐,就是经济衰退、消费力下降时,也不受影响。此外,透过影片中著名影星的衣着打扮,迪生公司所代理的世界名牌可以得到有力的推广,起到一种间接的广告推销作用。这样一举两得的生意,潘迪声自然是愿意做的。
洪斤宝直言不讳道:“潘先生您快人快语,那我洪某人也不藏着掖着了,我手上有宝禾公司,还在嘉禾兼职,偶尔也会去新艺城、梦工厂客串两部电影,我实在想不到跟潘先生您合伙开公司有什么必要。”
岑健勋微笑道:“潘先生能找洪先生您合伙开公司,怎么能不打听清楚洪先生您的情况?
先说洪先生您的宝禾吧——你的宝禾除了在成立时拍了一部《鬼打鬼》以外,再无产出。这几年,您一直都在以导演和演员的身份帮嘉禾拍电影。
再说嘉禾——这两年,受徐存的刺激,邹先生也致力往好莱坞发展,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好莱坞那个无底洞,是问嘉禾能有多少资金给旗下的子公司拍电影?据我所知,洪先生您今年除了在《诛仙》中友情客串了一个小角色以外,一直都没开工。
最后再说新艺城——由于,梦工厂被台弯封杀,邵氏大量减产,嘉禾致力往好莱坞发展,背靠金公主院线又与台弯曾经支持徐存的学者和龙祥达成战略合作伙伴的新艺城崛起已成必然之势。不过,新艺城的当家人毕竟不是您洪先生,今年新艺城连着开了《最佳拍档女皇密令》、《圣诞快乐》、《全家福》等多部大制作,其主创团队都是以麦加、石添、黄白鸣为主,其中可曾有洪先生您或者是您手下的那些兄弟参与?
梦工厂嘛,其实不说也罢,以我对徐存的了解,只要您一天是嘉禾的人,徐存就不会力捧您!”
停顿了一下,岑健勋又道:“潘先生,我不用多说,洪先生您也一定也很清楚,他有钱,很有钱!而且,潘先生想透过影片中著名影星的衣着打扮推广他所代理的世界名牌,就一定不会吝啬电影的制作费。再说一句诛心之言,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潘先生对电影一点都不了解,也没时间管电影公司的事,所以你们二位成立的电影公司得完全依仗洪先生您!”
又停顿了一下,岑健勋再道:“因此,只要洪先生您跟潘先生合伙开电影公司,那么您和您手下的那些兄弟就再也不用愁没有电影可拍了。”
岑健勋是一个很好的说客——短短的几句话,岑健勋就把洪斤宝说动了。
想了一会,洪斤宝看着岑健勋道:“卷毛,咱们也合作过好多次了,就算不是朋友,也能算是熟人,你给我交个底,你这么积极撮合我和潘先生,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犹豫了一下,岑健勋照实答道:“潘先生有意让我成为你们组建的公司的总经理。”
听了岑健勋的回答,洪斤宝叹了口气,然后看着潘迪声摇了摇头道:“这样啊,那真是太可惜了,我不能答应跟潘先生您合伙开电影公司。”
洪斤宝刚刚的意动全被擅于察言观色的潘迪声看在眼中。
所以,在洪斤给出答复之前,潘迪声一直认为洪斤宝一定能答应跟他合组电影公司。
因此,突然听见洪斤宝拒绝了,潘迪声下意识的就问道:“为什么?”
洪斤宝看了岑健勋一眼,道:“徐先生已经对卷毛下了封杀令,有卷毛参与的任何电影和电影公司都得不到梦工厂的任何资源。”
潘迪声很不解的说道:“就因为一个封杀令?”
洪斤宝纠正潘迪声道:“就因为徐先生的一个封杀令!”
不想得罪潘迪声这个大金主的洪斤宝冲潘迪声解释道:“以徐先生的实力封杀一个电影公司,这个电影公司在香江是绝不可能生存的,除非是像邵氏那样可以完全自给自足的电影公司,就连嘉禾、新艺城、永盛都得仰仗梦工厂的一些资源,更何况咱们将要成立的新电影公司?”然后,洪斤宝一脸歉意的对潘迪声又道:“真对不住了,潘先生,我是绝不会跟徐先生对着干的!因为那样的话,即便是我,在香江电影圈也混不下去了。”
……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一章 ‘浪’得虚名
…
九月中旬。
电影圈传出来了一个消息——由潘迪声出品、洪斤宝执导、洪斤宝、林仔祥、叶德闲、杨子琼主演的电影《猫头鹰与小飞象》正式开机。
这个消息对于洪斤宝、林仔祥、叶德闲的一众铁粉来说,只是有一部他们很期待的电影开机了。
但徐存从报纸上看到此事之后,却知道大名鼎鼎的德宝电影公司就要诞生了。
然后,徐存就在《猫头鹰与小飞象》中找岑健勋的名字,想要以岑健勋为由将德宝这个有实力的电影公司扼杀在摇篮之中。
可惜——
在《猫头鹰与小飞象》策划人的位置,只有午玛一人——岑健勋的名字根本没像上一世那样出现在《猫头鹰与小飞象》这部电影之中。
对此,徐存不由得大失所望!
不过——
想到德宝最有名的电影《皇家师姐》系列以及德宝的第二任掌舵人都在梦工厂旗下,徐存又自嘲的一笑——以梦工厂如今的实力,还用在乎一个小小的德宝吗?
尔后,徐存就把注意力放到了进入自己办公室的人身上。
来人叫叶志名,是个极具传奇色彩的男人!
叶志名是以在西贡炒卖及租售过游艇发得家,在美g做过假发赚过百万,之后又大搞石油生意,结果赔了个精光。
尔后,叶志名以四万元搞缤缤牛仔裤建立了逾十亿港币的牛仔裤王国。
同一时期叶志名又搞缤缤电影公司,连续拍了多部排进香江年度票房榜前十的电影,被誉为是香港新~浪潮电影的大本营。
随后,缤缤电影公司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因为没有自己的院线,缤缤电影公司的影片没法排到好档期。
为了突破瓶颈,缤缤电影公司跟双南院线合作,结果不但缤缤电影公司因为被台弯当局禁映而被盘予邱德根及陈松青。就连缤缤牛仔裤也因为失去了台弯市场,一下子元气大伤。
在这之后,叶志名搞北海渔村又赚了不少钱,然后想东山再起的叶志名再次集资千万搞桥咀岛度假区——结果,倒霉的叶志名又碰到了香江地产大崩溃。
徐存之所以答应见一见因搞桥咀岛度假区而赔得一无所有的叶志名,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叶志名有一个‘浪’得虚名的妹妹——一代艳后叶欲卿。
当然了,徐存见叶志名也不全是因为叶欲卿,还因为叶志名拿来的方案引起了徐存的兴趣。
请叶志名坐下了之后,徐存道:“叶先生为什么找我合作做录像带发行生意?”
叶志名可是有准备而来——听了徐存的问题,叶志名立即答道:“我找徐先生您合作做录像带生意有四个原因。第一、徐先生您很有钱。第二、徐先生您很有名。第三、梦工厂和凤凰台有很多电影、电视剧的版权。第四、只有徐先生您才能进入内地市场。”
徐存不置可否的道:“叶先生,你能给我解释一下你的这四个原因吗?”
叶志名微笑道:“当然!徐先生您如果看过我的计划就应该清楚,我准备将录像带发行到整个亚洲甚至是欧美,这么大的生意没有一大笔资金做本金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成的,老实讲现在的我是拿不出来这么多钱的。而钱还只是一方面,没有徐先生您的名气支持,就算有再多钱,我的录像带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打入各个国家的市场,尤其是内地那个半封闭的市场。至于梦工厂和凤凰台有很多电影、电视剧的版权这条就不用说了,做录像带发行尤其是做欧美录像带发行怎么可能离得开版权?总而言之吧,我认为与您合作做录像带发行一定能赚大钱!”
今年,派拉蒙发行《星际迷航2:可汗怒吼》的家用录像带,定价三十九点九五美元,比之前的电影录像带的均价低了四十多美元。由此,家用录像带市场的价格竞争加剧,连带推动了录像机的普及。
而仅仅是两年后,消费者在购买和租赁电影录像带上花的钱就超过了去影院看片花的钱。
可以说,叶志名的眼光非常准,时机把握的非常好——现在正是做录像带发行最好的时候!
最难得的是,叶志名竟然还把眼光放到了内地市场。
八十年代中期,录像以“厅”的方式风靡内地——录像厅遍布中g的城乡社区,它的票价比电影院便宜,虽然电视荧光屏比银幕小得多,毕竟能看到大量电影院里没有的片子,所以它吸引力甚至还在电影院之上。
因此,如果真能打开内地的录像带市场,其利润绝对非常可观。
不过——
要想打开内地录像带市场有两个很大的难题。
第一个、现在的内地没有足够多的录像机。
第二个、走正规渠道,不可能将内地不让播的电影以录像带的形式送进内地。
听完叶志名的解释,徐存直接将这两个难题问出来:“你怎么解决内地没有足够多的录像机以及将内地不让播的电影以录像带的形式送进内地?”
叶志名答道:“第一个问题好解决,日本船井电机研究出了一台成本相对较低的录像相,用这个录像机打开内地市场再适合不过了。第二个问题其实也不难解决,咱们可以一边以徐先生您的关系在内地做正规的录像带发行、一边再在内地以做母带的方式扶植内地人做非正规的录像带发行。”
上一世,船井电机在中国组装录像机,远销北美。很快,创始人船井哲良成了日本电子工业中最早的亿万富翁。
以做母带的方式扶植内地人做盗版也是一个不错的思路,徐存记得九十年代中期vcd和dvd就是用这种方法打开的内地市场。
所以,叶志名给的这两个解决方案的确能解决打开内地录像带市场不得不面对的两个难题。
听完叶志名的回答,徐存道:“我若是想收购船井电机有没有问题?”——内地的录像机市场也是一大块肥肉,一向贪婪的徐存怎么可能把这块肥肉给船井电机?
听了徐存的话,叶志名大升知己之感——叶志名也想收购船井电机,兼做录像机生意。
因此,叶志名立即道:“我若是不体现出我的价值,也没资格跟徐先生您合作,收购船井电机一事就交给我吧。”
……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二章 烈女怕缠郎
…
梦工厂影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