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才不是大文豪-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人开始还不在意,可听到《送别》,顿时精神一震。

这歌,真绝了。

这只是开始,当他们看到王习等人竞相吟诗,顿时为之心折。倒不是那些诗多好,而是王习等人的风度,让他们敬佩又向往。

待到钱浩击盘而歌,他们更加震动,满眼都是羡慕之情。

这兰亭多好,如果隐居其中,该是何等的享受啊。可惜,这等事,他们也只能想想。

在外人艳羡之时,钱浩他们还在尽情享受。

嬉游,饮酒,吟诗……

心中尘气,一扫而空。

这个时候,白梅等人早已无话可说。就算他们心中不快,对钱浩的才华也是佩服不已。

出口成章,篇篇都是那么优秀!这等人物,恐怕只有大诗人才能媲美吧。

要说在场的,有谁毫无感觉,那必定是王镜。

他坐在树荫下,看着这些人喝酒吟诗,极其无聊。没办法,谁叫他对诗词无感呢。

无聊之后,他就翻新闻,看看这事火了没有。

他来就是蹭热度的,自然不在意其他,就在意这事。不过很可惜,这话题虽然还很火,但诗会的情况还没传开。

也是,钱浩特意不让记者过来,否则恐怕早就传开。

看到还没传开,王镜心中大呼失策,连忙打开手机录像。

“我尼玛,这要是没有视频,哪能火起来!”

没多久,他录下钱浩敲盘吟歌,急急忙忙准备上传微博。

“啊哈哈哈,有这视频还怕不火?”

打开微博,他二话不说,立刻把视频传上去。然后,他就等待评论,想看看反响如何。

可是,他刷新几次,看到评论就傻眼了。

“老王,你速度太慢了。”

“没错没错,你看看网上,这视频早就有了。”

“噫,老王不是说去现场吗?”

……

怎么可能,明明没有记者,怎么有人比他还快?

他当即环视一圈,想发现同样录像的人。很快,他看到华车,悄悄摸过去。

“我尼玛,你丫速度好快!”

华车吓一跳,回头一看,松口气得意道:“那是,这事我长干。上次盛世年会,你知道吗,就是我直播的……”

王镜眼睛一亮,这华车全程录下来,那他还瞎忙乎什么?

不用忙正好,录像也累啊。

想着,他拍拍华车的肩膀,鼓励几句,接着就上网查看新闻。

“哇咔咔,这下肯定火了。”

第352章兰亭集序

火,这是不必质疑的。

华车视频一上传,龙空就率先沸腾。不过,与以前不同,他们起初的着眼点并不在钱浩。

以前,但凡有新闻与钱浩相关,他们都首先关注钱浩。

可这次,这些码农们,第一眼看的是纳兰轩诺、楚仁、王习等人。他们看着这些人,满眼羡慕,恨不得化身其中。

安浮生在办公室,都不由艳羡,感叹道:“饮酒作诗,真是自在啊。”

不羡饮酒,不羡作诗,独独羡那份闲情。

不是身闲,是心闲。

这些诗人,名成功就的只是少数,大多数也得为生活奔波。可在这视频里,他们的笑不染风尘,他们的衣襟带着山野气。

安贫乐道!

这么一个词,在安浮生脑海出现。贫而且乐,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乐道。

乐于道者,方能安于贫。

龙空不过前奏,视频一火,立即被人传遍网络。

前世有人隐居终南山,只闻消息不见人都能火一阵,何况这颇为盛大的兰亭诗会?

久居城市的人,身心俱疲,乍一看到视频,顿觉自然之气迎面扑来。

他们惊喜,他们艳羡,他们遗憾不已。

“唉,隐居山林多好,可是哪有那么容易。”

“早就想回农村了,可是要讨生活,不行啊。”

“谁说不是,在老家多好,空气清新,鸡犬相闻,日子很慢很悠闲。这城市,不说了,不说了……”

“好想回家,看看我妈。”

……

重土难迁。

恐怕谁都没想到,诗会的视频,居然引起许多人的思乡之情。即使城市出身的人,也对农村山林向往不已。

或许,几千年的农业文明,把人们对大自然的喜爱,都深深烙进了骨子里。

思乡之情,不独网友们产生,那些名人也有产生。

不过,这些虽然让兰亭诗会更火,但到底只是一般,没有多么夸张。但就在这个时候,国外传来一个消息,顿时把兰亭诗会推到了风尖浪口。

原来,就在这个时候,逃亡国外的一个政治。犯,居然主动要求回国自首。

记者询问,他声音低沉的回道:

“我家就在江浙,看到那个视频,又听到那首《送别》,我一下子就哭出来了。

我老了,不想再飘荡了,宁愿死在故土的监狱里。

我想起……”

看到这则新闻,网友们目瞪口呆。

我勒个去,要不要这么夸张!

这个大政治。犯,居然、居然特么自首了?而且还是因为那个视频?

有这么神吗?

顿时,网上掀起巨大的讨论声,热度一下子上升一个夏季。而在这讨论声中,《送别》也跟着大火。

网友们纷纷发言,希望龙腾娱乐快点放出单曲。

这首情声并茂的歌,一时间风头盖过《饮酒》,就是钱浩也被扔到一旁。

王镜看到这情况,心底狂喜,暗自大笑:“啊哈哈,还有谁,还特么有谁!”

这厮自鸣得意,觉得自己想了个巨牛叉的点子。

大笑之后,他连忙拨通公司电话,吩咐道:“赶紧的,趁着这个时间,把那首《送别》放出来。”

于是,《送别》放出来。

大火。

火的速度,堪堪追平钱浩的歌,可见这件事现在多火爆。

毕竟童真一点名气没有,《送别》火成这样,完全靠自身质量和曝光率。当然,也因为童真唱的好。

《送别》的火爆,钱浩尚不知道。

此时此刻,他正与朋辈敲杯饮酒,高歌一曲,乐的不知何处是吾乡。话又说回来,即使他知道,恐怕也只是淡然一笑。

现在的他,已经不在乎什么热度。动不动想搞个大新闻的心思,也逐渐淡薄了。

兰亭诗会,逐渐接近尾声。

众人兴起而来,尽兴而去,全都面露笑容。

诗会的影响力,现在还不算大。虽然很有热度,但大多数人只是看个热闹,并没有真的受其影响。

而这热度,也不是钱浩的目的。

不过,他也不担心。热度有了,影响力肯定也会有。他相信不用这久,这兰亭诗会就会影响力一大批人。

那种影响,改变人思想的影响,才叫做影响力。

酒已酣畅,杯盘狼藉,钱浩已经做好回去的准备。可这时,众人忽然拉住他,七嘴八舌说个不停。

“哎,这事还没完,钱师怎么能走?”

“没错,没错,兰亭集序还得写呢。”

“这集子火不火,可还要靠小钱老师。”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的钱浩哭笑不得。不过,倒也提醒了他,还有一篇序没写。

也就是,他早就打主意的那篇序――兰亭集序。

可惜,可惜啊!

他的毛笔字远不如王羲之,这倒是无法恢复这篇序的魅力了。然而,这一点,他却是毫无办法。

诚然,他也从小练习毛笔字,也算写的不错。可与王羲之比,那还是差之千里啊。

虽然字不如王羲之,但他还是没有犹豫,决定以这篇序结束这次诗会。

他有些微醺,却还是灌一大口酒,振声道:“笔来。”

声音朗朗,远近皆闻。

纳兰轩诺一喜,连忙取来笔墨纸砚。诸葛成风也一喜,连忙扫去石桌上的杂物。

孙贤取来抹布,将石桌擦拭干净。楚瑶则接过笔墨纸砚,整齐的摆在石桌上。

钱浩灌了几口,一手拿着酒坛,一手执笔,笔走龙蛇的书写起来。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开头几句,他做了修改,否则时间不符,原因也不符。

时间和原因的修改,并不影响全文,文章还是一样的优秀。这篇文章虽然因为字出名,但实际上,它的内容也很不错。

简而言之,这是一篇优秀的古文。

钱浩半醒半醉,不管旁边众人的震惊,依旧全心全意书写《兰亭集序》。

字不多,半饷之后,他便书写完毕。

抚掌,搁笔饮酒。

第353章余波

八月,钱家村。

钱浩坐在屋檐下,穿着宽松的衣服,对南山而饮。

他家的地理位置不错,背倚青山,面朝溪流。溪流对面是钱家村小村,小村也背倚青山,不过却面对大路。

这么看来,还是他家的地理位置好。

距离兰亭诗会,已经过去十天了。若不然,他也不可能悠闲的坐在门前,沐浴余晖,缀饮清茶。

隔溪大道,村人归家,或赶着牛,或扛着锄头,钱浩看的入迷。

过了好一会,那些人消失,他才清醒过来,想起那天兰亭诗会的事。

想着想着,他不禁微喜。

这诗会办的不错,不仅彻底整合了诗坛,还有将诗词发扬光大的趋势。出这么一份力,得到这样的结果,他哪能不高兴?

而且,诗会的影响,远不止这么简单。

国外,不仅是华裔,还有其他国家的诗人,一时全都尊中华诗坛为领袖。

比如东瀛的大家渡边营口,七十多岁了,早就退出诗坛。可这次,他居然站出来,盛赞钱浩:

“钱君如太白,当重振诗坛,我东瀛诗人务必追随之。”

越南、大韩等国诗坛也发话,毫无意外,全都尊钱浩为诗坛领袖。以前,他们可没有服过中华诗坛。

尤其是东瀛,杰出者层出不穷,有中兴古诗之象。

兰亭诗会本就火爆,出现这么一档事,顿时如火上浇油,更加火爆。这也不奇怪,钱浩凭一己之力,使诗坛重返领袖之位――

试问,谁人不骄傲?

特别是圈内人,听到这个消息,全都忍不住抚掌叫好。

如此一来,钱浩的位置再也动摇不了。别说诘难者,别说文坛,就是上面也不管用。

上面能废除他会长一职,却废除不了他的影响力。即使他们在国内封杀他,也不管用。

想到这戏剧化的事,钱浩不禁摇摇头。

谁能想到,诗会居然有这么大影响?

莫说别人,就是他自己也没想到。他办诗会,也不过想彻底整合诗坛,顺带宣传一下诗词。

结果……

再次想到结果,他又不禁想起另一件事。也是诗坛的事,但是却是现代诗圈子。

那个圈子很多诗人,看到钱浩出任中华诗词协会会长,一下子整合诗坛,又扬名国外,顿时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一些人更是高呼:

“钱会长现代诗也好,应该也做我们协会的会长。”

关键是,这样的呼声,居然得到许多人响应。可想而知,现任会长的脸色……

即使那会长同意,上面也不会同意任命。

上面的人不傻,钱浩已经这么出名,再让他出名还得了?他们需要文人,但不需要控制不了的文人。

可惜,以钱浩的性格,加上他的大志,上面恐怕控制不了。

到时候,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后悔任命钱浩?

总的来说,这次诗会,钱浩还是很满意。忽而,他又想到诗会的事,有些哭笑不得。

这诗会大火,不仅促使龙腾那几个歌手大火,还让兰亭跟着火起来。

这不,短短十来天,那里的游人就增加了几倍。

要不要这么夸张?

他听说此事,颇为哭笑不得,但更让他哭笑不得的还在后面……

其他风景区负责人听说此事,居然纷纷邀请他。

邀诗。

钱浩婉拒,他们还不罢休,居然对钱浩说:“钱先生,你们诗会以后肯定还有。这样吧,到时候我们风景区赞助,只要你们来我们这里举办就行。”

“……”

乍听这话,钱浩一下子就傻眼,继而就哭笑不得。这些风景区的负责人,还真是什么招都能想出来。

虽然无语,但他没有拒绝。

诗会以后肯定还有,而在那些风景区举办,他也能趁机拿出相关诗词。

这倒好,两不耽误。

除了这些好事,他还有个疑惑。那就是这次诗会,居然没人跳出来逼。逼。

这倒奇怪,听说冯涛鼓动吴学光等人,怎地一点动静也没有?

实际上,吴学光等人不是不想跳出来,奈何诗会气势太盛,他们知道跳出来也没有。

于是,他们便憋着一口气,准备等风头过去。

这一次,不止吴学光一个人,而是足足有十几个省级作协主席。没错,他们意识到情况不对,联合起来,准备好好做一场。

却不想还没出师,计划就夭折了……

他们哪能不恼,全都憋着一口气,准备等风头过去。

风头差不多了。

在诗会十几天之后,诗会热度也就消减乃至冷却。十几天已经很火了,其他同期的话题,早就已经消失不见。

见此,他们露出狰狞的笑容,准备好好教训钱浩一顿。

可他们才露出獠牙,就不由愣住了。

“怎么可能,我去你妈……”

素来文雅的作协主席,居然都差点爆粗口,可见他们有多憋屈。

原来,钱浩见吴学光等人没有动静,一番思考居然主动出击。之前,他宣传《三国演义》,这会儿却是派上用场了。

《三国演义》这书,他本打算七月发布的。但因为诗会的事,他不得不延迟到八月。

那个时候,读者其实就已经不期待,觉得这书恐怕没发布就太监……

延迟一事,让他们更加笃信。

可不想,这八月末,钱浩居然又更起这本书。

“卧槽,钱大能不能不要这么任性,专心更神雕不行吗?”

说到神雕,广大的读者心都碎了。这本书,因为杨过这个角色,楚客也有追看。

当他看到小龙女,他也忍不住拍案而起。

不仅如此,他还打电话给钱浩,扬言钱浩不改就揍……

愤怒的人多了去,包括安浮生、总管这些人。当时钱浩在魔都,筹备诗会,差点被众人围殴。

有读者提到神雕,其他读者也跟着纷纷出动,都劝钱浩不要开《三国演义》。

有些铁杆粉丝为了抵制《三国演义》,居然揭钱浩老底,说之前那两本历史怎么差。

钱浩听到,忍不住苦笑,随后就撇嘴,“不开?哼,我开了你们恐怕就要求更了。”

对于《三国演义》,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第354章大为震动

不管读者如何抵制,钱浩还是决心开更《三国演义》。

不仅开更,还要很高调。

他在书的开头,写了一个单章,内容就两点。一点是开书的缘由,以及和郑童的赌斗;另一点则是评论郑童的书。

确切的说,是批判郑童的书,所有的书。

不,不止郑童一个人,而是涵盖现代大半名作家。所有的书,他没有一一点评,却辛辣的指出其共通的缺点。

这单章一出,根本不需要钱浩传到微博,就有其他人主动扩散。

讲真,这单章不亚于一道惊雷。

李豹、安浮生、总管等人乍一看到,都有种胆战心惊的感觉。其实,不止他们,所有看到的人都震惊不已。

杨大志最夸张,蹭地一下站起来,满脸都是惊悚。

“这是做什么,钱浩这是做什么?”

声音很大,他以为是喃喃自语,其实已经接近怒吼。

不怪他如此失态,实在是钱浩这举动太惊人。炮轰文坛,责难所有作家!

这,不是想死吗?

杨大志急了,眼睛都红了,在办公室走个不停。如果对方不是钱浩,他恐怕都把那单章封了。

不,书都封了。

不不,连作者号也一起封了。

可对方是钱浩,他不敢这么做,也不愿这么做。他立即打电话,钱浩一接通,就歇斯底里的说:

“钱浩,你到底搞什么!你不爽郑童,你可以搞他,你干嘛批判整个文坛!”

他很暴躁,弹灭没抽两口的烟。

“删了,快删了。”

大约因为心情,他的语气很生硬,就和吵架差不多。

钱浩没有生气,淡然一笑。

这单章的影响,他也想到一些,却没想到这么惊人。便是杨大志,都变得如此暴躁。

暴躁只是表现,实质是恐惧。

须知传统作家瞧不起网文,网文从业者也大多不待见传统作家。可杨大志这位网文先行者,居然如此畏惧文坛!

由此可见,国内的文化“****”有多严重。

精准的说不是****,而是权力对文学的干预。

不过,那又如何?

钱浩的信念没有动摇,一点也没有。革新迫在眉睫,他必须高举大旗。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他不是多么伟大的人,只是拥有伟人们的作品,怎么能碌碌庸庸?

他能平庸,那些作品却不能!

想到这一点,他的心里涌起高尚的情怀,有种“天下为任”的崇高责任感。

为此,他前去鹿战家,走在路上都觉得腰板笔直。

一个上午,单章风波终于传开,波及了整个文学的江湖。网文作者和读者,大多看热闹不嫌事大,对钱浩的举措佩服不已。

“作者我只服钱大,太特喵厉害了,居然骂了半个文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