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才不是大文豪-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我只服钱大,太特喵厉害了,居然骂了半个文坛。”

“半个?呵呵,明明是所有人!没看到那句话吗?当代作家大多毫无骨气,只知模仿外国,偏偏还模仿的四不像!”

“这位真是叼,卧槽,居然朝文坛开炮。”

“我算是看出来了,钱大这是斗士啊!妈蛋,到哪都搅动风云,不翻天动地绝不罢休!”

……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些看热闹的毫不担心钱浩,要么幸灾乐祸,要么佩服钱浩的胆气。

总而言之,他们在等事情的进一步发展。

相比这些人,钱浩的朋友,像刘一坤就颇为担忧。不过,他也惊叹不已。

“好个钱浩,怪不得,怪不得啊,原来早就计划好了。”

对于钱浩的计谋,他隐隐有点看出来,心里直觉惊悚。这也不奇怪,其实不止是他,不少人都看出点苗头。

楚仁就是,饶是见惯风雨,也有些心惊胆战。

“欲革新文坛吗?”

他瞧着钱浩的单章,眼镜推了四五次,仍然不敢相信。过后,他才长叹一声。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呐。只是这革新,不是那么容易的……”

确实不容易,文坛之弊六十余年,哪有那么容易革除?

昔日也有豪迈之人,欲以一己之力革文坛之弊。

结果呢?

人家李秋云,号称百年未有之天才,获得国内外诸多大奖,可还不是失败了。

到如今,因为这事,他的作品都被禁了。圈外人,大多不知其名。

如此人物都失败了,钱浩凭什么成功?

更何况,不止这一个人失败了。二十年前,上面一人,想自上而下革新文坛,结果……

丢官的丢官,坐牢的坐牢,流亡国外的流亡国外。

唉,不提也罢。

想到这些往事,楚仁担忧不已。

不可否认,钱浩也是天才,甚至不比李秋云差。可有这前车之鉴,他真的能成功?

楚仁持悲观态度,完全不看好,即使现在钱浩名声在外。

相反,他很想劝钱浩,劝钱浩放弃这种愚蠢的行为。不是害怕连累自己,是怕钱浩因此毁掉。

文坛天才不多,大师不多,真材实料的不多,他不想钱浩就这么“牺牲”。

他怕这个,他怕汉家文化无人继承,无人发扬。

只是,想到钱浩以前的话,他的这个心思就彻底破灭。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儒如此,继真儒大道,我又如何能劝?”

不能劝!

真正的儒生,不是满嘴谎言,不是满嘴三纲五常,甚至不是君权神授。

真正的儒者,是为民请命,是道在人在,是虽千万人吾往矣!

楚仁毕竟真儒士,心思通透之后,一改往日和蔼,傲然道:“人间正道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虽则玉石俱焚,也在所不惜!

抱有如此刚烈想法的人,虽然不多,但还是有不少的。

如王习,察觉钱浩意图,当即抚掌大笑:“快哉,真我汉家好男儿。我虽衰,亦当尽力。”

察觉钱浩意图的,除了钱浩的朋友,还有其仇视者,以及不相关者。

仇视者,如吴学光,乍一看到单章内容勃然大怒。可随后,他就猛地一惊,觉察情况不对。

这钱浩再狂,再没脑子,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得罪整个文坛。除非,除非……

想到这里,他心里一惊,不禁睁大眼睛。

莫非,真是如此?

不待深想,他迫不及待的找其他人,想把自己的猜想倾吐。

第355章江湖从此风波恶

作协官方扣扣群。

在使用社交工具方面,他们倒是不落人后,也搞起一个扣扣群。

吴学光来不及深想,想到那一点,立刻跑到群里发言:

“诸位,钱浩的单章你们看了吗?”

起初,没人出现,过了两分钟才有人冒泡。

看来这个群不活跃,平时恐怕都没人聊天。确实如此,这群等级森严。长辈说话,小辈发个偷笑的表情,都可能招来斥责。

这不是夸张,因为这事真发生过。

冒泡的叫林英,是位老作者,一心闭门造车写大作。

今天,他难得出来。

“不知道,他的单章有什么好看的?”

这人虽然很少关注时事,但钱浩的大名,他还是知道的。并且,他对钱浩很不感冒。

吴学光看到林英,心中躁动渐渐平静,略恭敬写道:“林先生,这钱浩又发狂言,我看着觉得不对劲。”

林英皱着眉头,还没回话,另一个人冒出来。

孙静,徽州作协主席,语不惊人死不休。

“没错,我算看出来了,这钱浩恐怕要对文坛开炮。”

在他之后,作家们纷纷出现。

“这人当真狂妄,居然大言批判文坛前辈。”

“不错,好大的胆子。”

“又是一个李秋云,哼,绝对不能姑息。”

……

官方群里,作家们纷纷出现,你一言我一语,真是好不热闹。就是平时不敢冒泡的小辈,也同仇敌忾,与吴学光等人一起指责钱浩。

他们一损俱损,自然不可能置身事外。

就在这些作家指责钱浩,商量应对策略之事,外面也讨论的风起云涌。

知乎,号称精英论坛。

在往日,钱浩在这边也挺火,但远不如今天。

今天,钱浩绝对是最火的话题。

“怎么看钱浩?”

这是问题,下面一堆回答,其中得赞最高的排在第一。

“这个问题,其实很早就有了。说实话,这真是一个打脸的问题。

我很早就关注了,虽然没答,但答案基本都看了。一开始,大家都贬低钱浩,比如赤帝的答案,就说钱浩不过网络作家,写的都是垃圾。

后来呢?

哦,他的脸肿了。

钱浩开始写武侠,写的极好,一力拔高了武侠的地位。

另外插一句,在写武侠之前,钱浩的真实身份曝光,让人震惊不已。实际上,这个问题开始问的是钱某人,后来才改成钱浩。

真实身份曝光,知友们都傻眼了。因为钱浩本人的身份,真的,在知乎太圈粉!

这个时候,评价两极分化,一方极为推崇钱浩的国学,称之为三百年来一人尔。另一方也推崇钱学,但觉得都是大话,虚头巴脑。

著名的钱四句,也就是那个为天下开太平,被这些人喷的体无完肤。这些人主要的观点,就是钱浩口出狂言……

可今天,他们又脸肿了。

因为钱浩真的践行自己的话,和文坛干上了!

和文坛干,这是何等的气魄!六十年,也不过出了三个人。相信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哪三个吧。

别的不说,这一次,我力挺钱浩!”

这么一个答案,不过半天,获赞已经破千,而且还在快速增加。

而在这个问题下面,还有许多答案,不乏大v名人。

比如知乎网诗五人,全都毫无例外跑来盛赞钱浩。

“三百年来诗词一人尔。”

“钱师才华横溢,必定复兴我汉家文化。”

“不求得千金,愿得钱师句。不求得美人,愿得入钱门。”

……

追随者,力挺者,摇旗呐喊者,几乎络绎不绝。

而这,不过缩影而已。

网上的呼声,作家们并不知道,或者说并不在意。

事实上,就是钱浩对上文坛,他们也不甚在意。在他们看来,李秋云都不行,区区一个钱浩又算什么?

是以,在他们心中,怒远远超过惊。

可能文坛平静太久,乍遇此事,他们居然有点兴奋。

过了半个小时,他们才逐渐冷静,想出应对的策略。

“钱浩只是小疾,我们可以让旗下刊物攻击他。另外,那什么盛世中文网,我们也可以封了。”

这计谋,吴学光轻描淡写的道来。

其他人也不甚在意,都没有惊动上面,直接投票同意了吴学光的提议。

唯有郑童,一言不发,都没有冒泡。

这些人三言两语定下计谋,也不管郑童来没来,当即便各自行动去了。

吴学光在家中,兴奋不已,自言自语道:“钱浩啊钱浩,看你这次还死不死。”

他与钱浩仇怨最深,是以现在最兴奋,毕竟要报仇雪恨了嘛。

可是,他才和上面联系,高兴的表情就阴沉下来。

“盛世不能动。”

上面的人话很少,就这么一句,但却让他恨的牙痒痒。怎么回事,一个公司而已,怎么就不能动?

吴学光不知道,杨大志打蛇上棍,早就通过各种影视版权结交一大批权贵。也就是说,即使钱浩被打倒,盛世也不会随之倒闭。

当然,影响肯定有。

虽然封不了盛世,但吴学光气愤之后,还是抖擞精神对付钱浩。

他先打电话通知魔都作家,让他们明天在作协旗下发表文章。文章主旨就一个――

诋毁钱浩!

这么做的不止吴学光,孙静也是这么做的,其他作协主席也是。

可以肯定,明天消息出来,肯定引起巨大的波澜。毕竟,文坛不比诗坛,名声盛大,几乎世人皆知。

作协之中,也有人心向钱浩,第一时间把消息透露出去。

当然,他们不是瞎透露,而是透露给熟识的人。不过,他们熟识的人又透露给熟识的人,一下子就把消息闹的人尽皆知。

钱浩的朋友们得知,或忧虑,或着急,又或淡然一笑。

他们的反应,倒也有相同的地方,比如都第一时间通知钱浩。

晚上七点,钱浩正在码字,手机嗡嗡响个不停。

他一看,一下子傻眼了。

“我勒个去,怎么回事,怎么这么多电话!”

来电显示,孙贤,刘一坤,纳兰轩诺……

太多太多,他的朋友几乎都打来了,这让他很是疑惑。

难道是单章的事?

第356章急剧而下

回拨几个朋友电话之后,钱浩终于明白怎么回事。

原因,居然真是单章。

他料到单章会引发震动,杨大志的反应也给他打了预防针。但事到临头,单章引起的影响,还是让他大为震动。

“没想到,真没想到,那些人的反应居然这么大。”

对于文坛的反应,他也有些吃惊。不过,很快他就释怀了。

人家不是傻子,他那么多策划,现在又近乎挑明,难道还想瞒天过海?这些混文坛的作品不行,但却人老成精,一个个精明的跟贼似的。

文坛的反响,只是他吃惊的一方面。而且,这还不是他最吃惊的,他最吃惊的是文坛的能量。

这文坛平时不显山露水,死气沉沉,好似垂垂老矣。可是,他方一露出獠牙,这睡狮居然就惺忪的睁开眼睛。

只是睁眼,就让他悚然。

文坛的事,他已从楚仁、王习那里有所了解。

“别看文坛不管事,实际上文学的事,它几乎处处插手……”

“李秋云,马未名,这两个人你恐怕不怎么了解……”

楚仁与王习把文坛的事,事无巨细,全都告诉了他,令他震惊不已。他确实没想到,文坛居然还有如此惊心的内幕。

“革新文坛,看来不是那么容易。”

乍一听到,他的脸色都变了。

这文坛细节他不知道,但李马二人,他还是了解一些的。尤其是李秋云,他曾翻墙全面的查看过。

这李秋云,在国外,可谓当代华夏名声最大的文人。

可是,这样的一个人,居然也失败了。不仅如此,他还落得个如此下场,国内封禁,知道的人寥寥无几。

想到这一点,他就表情严峻,心情格外沉重。

毕竟,他不如李秋云。

但很快,他的表情就冰消雪融了。

“有点难度才有意思,否则轻易通关,人生还有什么期待?”

他双手撑着书桌,脸上露出桀骜的笑容,眼中则满是跃跃欲试之色。

抛却心中沉重,他再一想,觉得自己不如李秋云,但脑中作品远超李秋云。

呵呵。

那么多大作,他不信,不信搞不定区区一个文坛。

“暴风雨,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喃喃一句,他复又充满斗志,埋头开始码字。

文人的战斗,说到底,最锋利的武器还是文字。世间文字三万个,个个都是利刀刃。

决胜负,决生死,就在这些文字里。

钱浩全心全意码字的时候,外面的讨论声更加激烈。这一次,情况很诡异,尤其是各个圈子。

比如武侠圈子,平日都尊钱浩为大宗师,可今天却一片沉默。

发声者,寥寥无几。

倒是网文圈,诧异的一致对外,所有人纷纷表明立场,力挺网文之王钱浩。

不过,网文圈上层,却也是诧异的沉默了。

就是安浮生,也被杨大志勒令不许声援钱浩。大约风雨飘摇,大家都敏锐的感受到,一时不敢随意站队。

事实上,只要不傻,就知道该怎么站队。

钱浩,文坛?

这么明显,还需要选择?

是以,平日惟钱浩为尊的网文圈,主要还是上层,也随之分崩离析。

最多的,自然是中立者,比如一大批中大神。

就是杨大志,也沉默的选择了中立。

当然,在此之前,他打电话给钱浩了。

“钱浩,这件事盛世没办法公开支持你。说句悲哀的话,今天盛世支持你,明天盛世就要倒闭。”

钱浩也知道文坛的能量,沉默片刻,淡淡的笑道:“嗯,我知道。”

谈不上不痛快,他有些理解杨大志,但心里还是产生一丝疏离。

杨大志已经算好了,唐豆得知内部消息,第一时间和钱浩划清界线。

不过,他也没撕破脸。

“对不起,我要养老婆孩子。”

在大神群,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而且,这答案带动许多人,让许多人借之退出大神群。

退出,只是为了和钱浩划清界线。

钱浩码完字,得知这个消息,又潜水翻翻大神群消息,不禁感慨万分。

“好个文坛,这才放出风声,居然就有这样的影响。网文圈算是最服我的,居然也分崩离析,还这么快。

啧啧,不错,很不错。”

彻底放下顾忌的钱浩,看到如此糜烂的情景,不仅没有沮丧,反倒充满了斗志。

就在此时,安浮生打来电话。

“耗子,圈内的事,你知道了吗?”

说这话,安浮生有些迟疑,生怕打击了钱浩。

不料,钱浩闻言一笑,“知道了,倒是有趣,不知道接下来又会怎样。”

“……”

安浮生无语,情况如此之糜烂,钱浩居然还这么淡定!

不,那已经不是淡定了,那简直就是一点也不在意。这么大的事,他居然如此随意!

钱浩比他想的还淡定,居然还打趣道:“怎么,你安浮生也要养家糊口?”

言下之意,莫非你也要置身事外?

实际上,钱浩没想拖安浮生下水,不过开个玩笑。

可是,安浮生却哈哈一笑,淡然道:“杨总编确实让我闭嘴,可惜了,我孑然一身,不需要养家糊口。”

“呃。”

钱浩先是愕然,随即眼中荡开笑意。

不过,他也没多说什么。

眼看网文圈都这样,钱浩也懒得了解其他圈子。其实,他觉得不必再了解了,网文圈都这样,其他圈子还能好到哪里?

话又说回来,网文圈已经算好了。虽然有一大批人不支持他,可只有极少数落井下石。

其他圈子,那可就说不准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钱浩没有沮丧,反倒充满干劲,将码出来的《三国演义》第一章传上去。

不过,事到临头,他突然停下来。

“就这么传上去,那有什么意思呢。”

他喃喃细语,把章节又删除,只留下一首开篇词。

没错,就是前世杨慎的大作,也就是那首《临江仙》。

这个世界没有。

对于这首词,他相信,肯定能一炮而红。那效果,绝对强过直接上传第一章。

现在的境地,他必须调动一起力量。这场战役,可不像之前的那么简单。

文坛,太强大了。

第357章一篇词

《临江仙》传上去,钱浩就关电脑休息了。

未来的日子肯定风横雨狂,他必须保持充沛的精力。

说不定,他发表《三国演义》的同时,还得发表《水浒传》呢。

钱浩那边休息,王习这边却还无法入睡。他自从知道钱浩的计划,就一直精神亢奋。

这不,这么晚了,他还在笔走龙蛇的写毛笔字。

写罢,他慨然一叹,弃笔仰看窗外明月,“二十年前胆怯,未随马未名奋起,这次该当尽力了。”

叹声如月光,飘渺不定,流溢整个院落。

窗前独立许久,他才回到书房,再次查看网上消息。

此事,他一直跟进。

轰!

看到最新消息,他不禁脑袋一炸,整个人都恍惚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看到这首词,他再也无法关注其他消息,一直木讷的读着这首词。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与他反应一般,楚仁晚间看到这首词,也一下子睁大眼睛。

随即,吟咏不已。

“浪花淘尽英雄,可是你还是选择当英雄。”吟咏数遍,王习才脸色复杂的叹道。

在家中,楚仁也感慨不已。

“非大彻大悟,岂能写出这样的事?可是,看透而仍不放弃,这莫非就是大勇?”

什么是勇敢?

看到自己的结局,仍然一步一步迈过去,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