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蒙古部落之一。
②见《元朝秘史》八二节蒙文。
③见《元朝秘史》八六节蒙文。
④案不儿罕?合勒敦;《元史》作不里罕?哈里敦;就是现在的大肯特山。
⑤《元朝秘史》作孛斡儿出;《元史》为博尔术;因常见;故从《元史》。
⑥阿鲁剌惕;《元史?博尔术传》作阿儿剌氏。乃蒙古氏族之一;其始祖亦为孛端察儿。
⑦见《元朝秘史》九三节蒙文。
⑧原注云:Jaty…Su(俄语为Semirechie)——“七河地方”;就是包含着天山山脉的西北面;和准噶尔隘口(DsungarianGate)的地方。实际上位于今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二国境内。
⑨关于PresterJohn的传说;可参阅《马可波罗游记》(Yuleandcordier;vol。I;pp。230…237)和《鲁勃洛克行记》等书。
⑩关于“安答”;可参阅王静安先生的考证。据《观堂集林》卷十六《蒙古札记》“安答”条说:“《秘史》记成吉思汗、札木合。幼年初做安答时;互易髀石骨头。及攻克蔑儿乞;又互易带马;重新作安答。是安答者;必以易物为订交条件。故《亲征录》云;安答交友之物;其诂致确也。此亦契丹旧俗;《辽史?圣宗纪》;上与斜轸于太后前;易弓矢鞍马;约以为友。统和元年;又与麻都骨世勋;易衣马为好。开泰四年;与夷离毕兵部尚书萧世宁;定为友契;以定君臣之好。同上《道宗纪》阻卜酋长余古赧及爱的来朝;诏燕王延禧相结为友。大安二年与蒙古结安答之俗;完全相似。则蒙古语中‘安答’一语;或即自契丹语出也。
11见《元朝秘史》九五节。
《成吉思汗传》第一部分 第四章 成吉思汗的勃兴(1)
帖木真偕同合撒儿和别勒古台;携带着孛儿帖的貂裘;到当时在土兀剌河畔宿营的王罕那里去。王罕很客气地接待其安答(义兄弟)的儿子。他很欢喜他们所献呈的礼物;并允许帮助帖木真替他去集合已经离散了的亲族和部众。
回到家里;还有更好的消息在等待着帖木真。老铁匠札儿赤兀歹来献呈他的儿子者勒篾;并且说道:“你当初在迭里温孛勒答黑地面生时;我曾经与了你一个貂鼠里儿的袱;者勒篾儿子也曾带了来。为着幼小上头;我仍抱回去养了。如今这儿子交与你;备鞍子、开门子。”①说了这些话后;便将者勒篾给了帖木真。者勒篾的赠予;不只使帖木真得到了直接的利益;不只使他满足了做贵族的感情;而且也使他觉察他是真正在走向成为一个正式游牧贵族的道路上了;而他的周围也已开始承认他是草原贵族的一个有力成员了。
稍后;帖木真又遭遇着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再饱尝一次游牧领主生活的不幸。这一次他表示自己的慎重竟到了怯懦的程度;可是又碰到了环境的转变;遂使知道怎样去忍耐着等待机会的帖木真;终于成了胜利者。
脱黑脱阿所率领的兀都亦惕?篾儿乞惕氏的一群篾儿乞惕人;因为也速该掠去其族人的未婚妻;意欲替他报仇;所以就在某一天突然前来侵袭帖木真的营帐。帖木真的部众还以为他们的敌人就是泰亦赤兀惕部;所以他们大家都立即骑上了马;同时帖木真自己也来不及注意到他的妻子孛儿帖没有马匹可乘;就急忙驰到不儿罕?合勒敦山里去了。帖木真的妻子和其继母——就是别勒古台的生母;便都被篾儿乞惕人俘掳了去。
帖木真在这里隐伏了若干时日后;便差遣其部下去探听动静;得知篾儿乞惕部已经远去;他便走下山来;椎胸仰天祝告道:“我的小性命;被不儿罕山遮救了;这山久后时常祭祀;我的子子孙孙也一般祭祀。”②说完后;帖木真便解下他的带子;挂在头颈里;脱下他的帽子;挂在手里;于是椎胸(向日)拜了九拜;将马奶子洒奠了。这就是在那时候崇拜他们神圣对象的蒙古习惯:至于解带和脱帽;乃是表示他们对于至上意志的完全服从;因为帽和带是蒙古人日常穿戴在身上的;这就是他们自身个人自由的象征。
帖木真以洒奠祈祷奉献于神后;便着手筹谋解除他自身的灾祸。他把这件事进行得这样巧妙;遂使扎木合?薛禅和王罕允许给他以帮助;并向夺去孛儿帖的篾儿乞惕部宣战了。札木合?薛禅是帖木真家系里的一个亲族。因为他是属于札答剌惕或札只剌惕氏族的;他的神话上的祖先孛端察儿;也同样是帖木真那个氏族里的祖先。札木合是一个有才干和有活动力的人;在他的周围聚集着相当多的贵族臣僚和平民;他的部众里面;还包含着应该属于帖木真的人员;因为这些人们原来是被也速该?把阿秃儿所集拢的。当他们二人年纪还幼小的时候;札木合常常跟帖木真往来。有一次;当他们二人在斡难河冰上游戏(掷髀石于冰上;乃是距离较远的游戏)的时候③;曾互相交换髀石结盟为义兄弟(安答)。所以帖木真对于说服他父亲的安答和他自身的安答——王罕和札木合薛禅——给他的援助;并没有多大的困难。况且这两个人也对蔑儿乞惕部很早就抱着极深的怨恨了。
帖木真和其部下在参加王罕和札木合对抗蔑儿乞惕部的战役里;获得了辉煌的战果。帖木真的妻子孛儿帖也得到了解放。蔑儿乞惕部人和其部长脱黑脱阿皆四散飞逃;遗留下的一大批战利品;都落到胜利者的掌握中。
据蒙古方面的记录说:“原曾来不儿罕山围绕了三遭的那些三百个人们;尽绝殄灭了。他们的其余妻子们;可以做妻子的做了妻子;做奴婢的做了奴婢。”④
因为帖木真不愿意蔑儿乞惕部完全溃灭在王罕和札木合的手里;所以一等到他的妻子安全回来后;便设法停止追击蔑儿乞惕部。这次战役;对于帖木真可称为特别成功。因为他正拟从札木合那里重获其原来的部众;这事显然便将成功了。但是最重要的;便是帖木真在这次战役里大大地表示了他自身的才干。由于共同作战的结果;遂使他有机会能够和许多氏族的成员去发生关系;同时他也开始成为一般人谈话的中心。当他向保护者道谢时;在他的语句里一再指明“天”就是他的最高保护者:“王罕父亲;札木合安答;因你二个与我做伴;天地与我添气力;男子的冤仇得报。”⑤
从征讨篾儿乞惕部归来后;帖木真和札木合一起在斡难河上一个叫豁儿豁纳黑?主不儿⑥的地方宿营着。在这里;他们从战利品中互相交换着礼物;由此去巩固他们旧日的友谊。他们在茂密的树荫下面举行着筵会;一到夜里他们二人便共衾而寝。在札木合的营帐中;帖木真有机会能够和许多氏族的人员和领袖会面。他不顾札木合薛禅和他的友谊;却很喜欢倾听札剌亦儿(Jalair)⑦氏族木华黎(Mukali)⑧的言语。木华黎告诉他;说是同样在这个豁儿豁纳黑?主不儿地方;同样在这棵茂密的大树下面——恰巧是他们和札木合薛禅举行着筵会的地方;蒙古部最后戴着汗号的忽图剌;当他被选举为汗的时候;便在这里跳舞和狂欢。从这时候起蒙古部便日见衰落;其后就再没有什么汗了。但是“长生天”将不至于丢弃它所选择的氏族——天裔氏族。一再纠集其全体同族的英雄;将从蒙古部里崛了起来;成为一个最强大的汗;同时还要向着他的敌人复仇。帖木真就是来做这个汗的。木华黎觉得这就是“长生天”的天命。因为这件事已经被众人成为谈话的资料了;就是像木华黎自己的父亲般那些老人家们也坚信着这种传说。同时大家也都一致确信;由于上天的保佑;帖木真将成为汗;并发扬光大他的氏族。
帖木真和札木合薛禅在一起住上了一年半。这就有足够长的时间使帖木真去理解他自己的前途必不能和札木合相并立。他渐渐相信木华黎从前所讲的言语;由于他自己的倨傲性质;遂不得不朝着这个方向进行。他确信自己在实际上乃是被“上天”所指定去复兴其氏族的伟大和成为蒙古汗们的继承者的。并且他也开始理解到当他有了可信赖的帮手作为他有力的工具时;那末他的宿愿就能达到了。于是他便抱着野心去纠合他的氏族;同时并聚集着那些了解和同情他见解的一切草原贵族。想起年青时代的悲惨情景;他便不由得渴望着游牧领主的自由和富裕的生活起来。因为他感觉到他自己出身的高贵和人品的正直;实在有资格担当得起这个任务。他对札木合薛禅已经认识了,他跟他自己有着不同的志向。因为他看到札木合的关心是为着平民;这就是为着构成蒙古社会最低层的人们而关心。也就是说帖木真的观点是贵族化的;而札木合却是民主的。⑨他们在不久以后所发生的争执;这实在是毋庸惊奇的。关于成吉思汗在一生中的重大转折点,《秘史》里这样描写着:“帖木真、札木合一日自那营盘里(在豁儿豁纳黑?主不儿)出发时;正是夏四月十六日。帖木真、札木合一同在车前头行走。行走间;札木合说:‘我们如今挨着山下;牧马的得帐房住。挨着涧下;放羊的放羔儿的喉咙里得吃的。’帖木真噤声立住;落后,等他的母亲诃额仑到来时;将札木合前头的言语说了;道:‘那言语我不曾省得;也不曾回他话;特来问母亲。’他母亲未言语;孛儿帖说:‘札木合安答;人们都说他好喜新厌旧。如今想是对我们厌了。恰才的言语;莫不是有图谋我们的意思吧。我们休〔停〕下;就连夜兼行着;还是善分离了好。’帖木真道:‘孛儿帖说得是。’依着不曾〔停〕下〔当札木合停下时〕;连夜兼行。那夜兼行到天明;看呵!札剌亦儿种的人??再乞颜种的人??再一种巴阿邻(Baarin)⑩的人;豁儿赤、兀孙老人??与蔑年巴阿邻11种的人一圈子,全都〔随着帖木真〕来了。”12
《成吉思汗传》第一部分 第四章 成吉思汗的勃兴(2)
札木合所说“牧马的”;就是指富人的意思;也就是指游牧社会的上层阶级;这就是说“草原贵族”。所说“放羊的和放羔儿的”;就是指他所同情的“平民”——“合剌出”(Harachu;解释见前)。帖木真不仅不懂得札木合的婉转表示;而且反觉得他的言语含有敌意。及听到他的妻子孛儿帖批评札木合“喜新厌旧”的言语后;就加强他和民主倾向的札木合闹分裂的决心;因为他已经是一个违反自己利益的伴侣了。
帖木真和札木合的分裂可以说这就是大多数贵族家庭向他看齐和参加到叛离者幕下来的一种信号。各氏族的个别贵族也开始参加到他那里来;甚至连全家族和全氏族也“举帐”到他那旁边宿营了。现在到帖木真那里来的这些人们里面;有他父方的伯父答里台?斡惕赤斤,有主儿乞氏族(Jurki)13的族长,有大名鼎鼎合不勒汗后裔的最古支派,有帖木真的从兄忽察儿和蒙古部最后的汗、英名赫赫的战士忽图剌汗的儿子阿勒坛?斡惕赤斤。在这些贵族里面的一部分人是为着帖木真的为人、才干和操守所吸引来的。因为显映在他们的眼睛里面;俨然以为帖木真是一个理想中的草原战士;是一个处在贵族氏族的领袖地位去领导他们得到胜利;并去征服富饶牧地、家畜和熟练牧者的最适宜人物。另外;还有一部分人;深信帖木真是被“上天”预命来做大君主的。巴阿邻氏族的豁儿赤;当他来参加帖木真的时候;说道:“天地商量着国土主人教帖木真做;我载着国去送与他。神明告我;教眼里见了帖木真;将这等言语告与你。你若做了国的主人呵;怎生教我快活?”14但是其他一部分人——忽图剌合罕的儿子阿勒坛;似乎就是这里面的一个——因为看到帖木真对于他们的危险性很少;所以便决心去推戴他;他们希望帖木真将成为他们掌握中的一种柔顺工具;因为他们里面的大多数;比也速该?把阿秃儿的儿子的出身更为高贵。
犹豫不是没有的;仅在忽察儿、阿勒坛和其他最高的贵族阶级人员已经表示了拒绝被选做汗后;大众方才去决定推戴帖木真的。15这事据《蒙古秘史》里面的记载说:“阿勒坛、忽察儿、撒察别乞(Sacha…Beki;合不勒汗的后裔);众人共商量着;对帖木真说:‘立你做合罕。你若做了合罕呵;众敌在前;我们做前哨;凡掳得美女妇人并好马;都取来与你。围猎野兽呵;我们首先出去围将野兽来与你。
如厮杀时违了你的号令;并无事时坏了你的事呵;将我和妻子家财分离了;废撇在无人烟的地面里罢’。这般盟誓了;立帖木真做了合罕;号成吉思。”16
蒙古的贵族;阐明了他们对于他们的合罕和领导者的关系;并立下了效忠的誓言;同时也提出了他们的要求(就是与上面所说的言辞相同的要求):游牧君主的义务;就是去获得草原游牧民认为合宜的一切事物——美丽俘虏、骏马、丰饶的狩猎地——和领导其僚友得到胜利;若由此而获得利益的贵族战士;也应该将他们捕获品里面的最好部分;献呈给他的汗。
帖木真称号的构成;和名闻整个世界的“成吉思”一语的字义;它的解释实在是颇感困难的。这里只是一种稍近似的推测;就是说被当时蒙古珊蛮教徒所崇拜的“光明精灵”的一种名称。17这种推测;由于事实的证明;大多数人都认为帖木真是被“上天”所“预先注定”的。同时帖木真自己也好像很相信“长生天”是在关心着他的命运似的。帖木真从传布这样的一个观念中;所得到的利益是不用多说的。他一来能够好好地利用他本身的任何机会;二来又能够把它紧紧抓住不使轻易失去。
新选汗的第一事业;就是去组织他的“帐殿”或“行宫”。18帖木真从历尽艰难的经验上;深知草原和丘陵地带的游牧民对于互相奇袭是这样地容易。他十分了解必须设定一种既可移动;又可成为军队组合点一定中心的安全避难所;也可以说这就是初期游牧帝国的城堡。他组成了一种箭筒士19和带刀士20的小扈从队;他们的责任就是整天侍立在他的“帐殿”左右。他更进一层从事组织羊群马群的保护和照管2122;并进行着骑马的训练23——这是对于游牧社会最基本的职务。他也设置着常备使用的人员;依照着他的意思和需要;好像“箭一样地差遣到四方去。”24
即使他们采取了复杂组织事业的外貌和立刻产生了明显的结果;对于那个时代和那个地方;无论如何这些措施或许以为是没有意义的。中央亚细亚的游牧民;常常为了他们的极度短视和懒惰而名闻世界,因为游牧民族的整个生活;由于他们不知道任何种类的继续劳动;所以使他们都倾向了这方面。
帖木真在登上汗位后不久;就想起了他的二位老部下;要想去鼓励他们和恩赏他们;因为这就是他的性格:帖木真生性严峻;但是对于做事勤劳的人士却常常以豁达宽厚的态度去对待他们。他对博尔术和者勒篾二人说:“我以前无伴当时;你们二人首先与我作伴;我心里忘不了。如今就做了这里众人的首长罢!”又对集合在他周围的战士和贵族说:“你们众人离了札木合;想着来我跟前;若天地护佑呵;你们老的们;久后都是我吉庆的伴当。”25
注释
①见《元朝秘史》九七节蒙文。
②见《元朝秘史》一○三节蒙文。
③帖木真和札木合幼年时在斡难河冰上游戏的事;在《秘史》卷三所见的Shiya(髀石);恐怕就是见于阮葵生《蒙古吉林风土记》中如下的记事:“罗丹;鹿蹄腕骨也;旧俗;以蹄腕骨;随手摊掷为戏;视其偃仰横侧为胜负。小者以;大者以鹿;莹泽如玉;儿童妇女;围坐摊掷以相乐;以薄圆击之;则曰怕格。又有较远之戏;趋冰上;以中为胜;名曰撒罕。”案Shiya就是指上文的“撒罕”。又见于杨宾《柳边记略》里所说宁古塔童子的游戏;称作“噶什合”的;恐怕亦是这个东西。
④见《元朝秘史》一一二节蒙文。
⑤见《元朝秘史》一一三节蒙文。
⑥豁儿豁纳黑?主不儿(KorgunakJubur)的主不儿;那珂通世解释为河原;但是《秘史》里皆旁作“川”;意为草原、原野。
⑦案札剌亦儿(Jalair)部《亲征录》和《元史》皆作“札剌儿”部。《元史》有时亦作“押剌伊儿”部。为蒙古部族之一。在斡难河畔游牧。剌失德分札剌亦儿部为十部(见《史集?部族志》;多桑《蒙古史》第一卷末附录二)。
⑧木华黎(Mukali)这个音译乃是根据《元史》而来的。《元朝秘史》作“木合黎”;因为木华黎常见;故从《元史》。
⑨对于帖木真为贵族主义者;札木合为民主主义者的说法;据波贝(Poppe)所说;乃是采取巴托尔德的见解的。然后来作者在其所著的《蒙古社会制度史》里面已改变了这种见解。
⑩见《元朝秘史》;一一八、一一九、一二○节蒙文。
11巴阿邻(Baarin)氏族《亲征录》作“霸邻”;《元史》作“八邻”。为蒙古氏族之一。住地与朵儿边部(Durban)相近。参阅《史集?部族志》;元明善《淮安忠武王碑》(《元文类》卷廿四)。
《成吉思汗传》第一部分 第四章 成吉思汗的勃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