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盗墓传奇-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一件器物铭文的释读,知是宋景公为其妹(勾敔夫人)所作的媵器(陪嫁品),于是有学者认为此墓为吴君夫人墓。但亦有学者认为仅凭这件铭文不能断其为吴君夫人,也不是吴墓,应是一座楚墓,墓主为一个楚国的贵族夫人。到底谁是谁非,未见分晓。




盗贼如狐(3)




  属于战国阶段的大型墓葬主要有三处。一处是河南辉县固围村的魏君墓。固围村大墓共有三座,一字排开,旁边还有两座陪葬墓,墓地约于1929年被盗墓贼侵扰。1937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进行过发掘,因抗战爆发未能完成。195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再度进入墓区进行勘察,发现墓葬封土之上有建筑遗迹,台基、柱础、散水及筒瓦、板瓦、瓦当等皆可辨识。经发掘得知,每座墓均为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墓室遭盗墓贼劫掠,棺椁已腐,人骨尚存,只残存一点零星的铜器和陶器。研究者根据九件一组的陶鼎,推断墓主为诸侯一级的人物,应是魏王的陵墓。此种论断遭到了一些学者的反对,认为此地距魏国都城大梁较远,魏王不会远离都城葬到这里。此墓墓主问题遂成为一桩悬案。

  第二处是河北平山的中山王墓,从已发掘的两座墓葬看,亦为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墓上的建筑和固围村大墓相仿,墓室全部被盗墓贼洗劫,只留下一块名为“兆域图”的陵墓设计图,可能是盗掘时认为无用吧。另外,墓中发现盗墓贼使用的工具、兵器和生活用具,其中铁䦆7件,铁锄2件,均出自盗洞中。在墓主人的棺椁旁则发现铁斧5件。考古人员发现,凡出于盗洞中的盗墓工具大都完好,有的因击砸建筑壁柱石而遭毁坏,遂被遗弃于柱石之下。从遗弃的工具推断,当为一个较大盗墓团伙所为,或许是兵匪所盗也未可知。所幸的是,还有一间椁室旁侧的两个单独的器物坑没有被盗,从中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随葬器物。

  中山国是古代北方狄族所建之国,其疆域大致是现在的保定和满城县南部到石家庄市的南部。公元前314年,中山国曾乘燕国之危,对其讨伐,夺地“方数百里,城邑数十”,战利品无数。公元前296年,赵国、齐国、燕国联合灭掉了中山国。在欢庆胜利的同时,三国军队按照惯例对失败国“毁其宗庙,迁其重器”,盗掘了中山国的王陵。

  第三处是河南淮阳的楚顷襄王墓,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占领楚都,楚顷襄王率残兵败将逃往安徽寿县。这一番血与火交织的惊心动魄的周折,成为著名的历史事件。顷襄王死后,葬于今河南淮阳。经发掘得知,墓为“中”字形,北去40多米还有一座一边有墓道的“甲”字形大墓,其墓规模更加宏大,据推测可能是顷襄王之母怀王夫人墓。两座墓葬皆为夯土板筑的台阶一级一级内收,两墓的两边均有大型车马坑。发掘时考古人员发现有不止一个盗洞从封土深入地下,直至穿透墓室。待发掘到底部时,方知墓内铜礼器等珍贵物器被盗一空,只出土一些陶器等残物。好在顷襄王墓的车马坑尚未被盗掘,发掘所得随葬车23辆,泥马20多匹。而怀王夫人墓的车马坑,则出土了随葬车8辆,泥马24匹,狗2只,另外还有一些精制的车马饰。

  春秋战国之后的秦汉时期,随着封建王朝的大一统和不断强盛,陵墓的规模空前庞大,厚葬之风又烈。但这些陵墓最终也难逃被盗掘的命运。秦始皇陵面积之大令人咋舌,而据文献记载,其先后几次遭到盗掘,并留下了众多传说。西汉诸皇陵在赤眉军攻入长安后,悉数被掘,无一幸免,而其后,汉文帝的霸陵,汉武帝的茂陵,以及汉宣帝的杜陵也曾多次被盗掘。东汉皇帝的陵墓,在东汉末曾被董卓及吕布指挥的军队大规模盗掘,破坏殆尽。除皇陵外,众诸侯王及一些名人冢墓也多被盗掘,如长沙王吴芮冢、梁孝王墓、刘表墓等,甚至汉代大儒董仲舒之母的衣冠墓也未能幸免。

  当世人在为马王堆汉墓出土女尸的防腐术感到惊叹,为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再一次击节叫好之时,有谁会想到,这座墓葬也曾遭到过盗掘。

  1972年,当考古人员在发掘马王堆一号墓,即出土女尸之墓时,曾连续发现了三个盗洞。这三个盗洞,两个呈方形,一个呈圆形。三个盗洞的发现,令当时的发掘人员心灰意冷,凭以往的经验,只要盗墓贼“光顾”过,此墓几乎空空如也,就连考古大师夏鼐也萌生了退却的念头。




盗贼如狐(4)




  1951年,夏鼐大师曾率湖南考古调查发掘团,在长沙调查、发掘了几百座墓葬,但结果证明,多数古墓均遭盗掘,完整者实在是凤毛麟角。为此,夏鼐大师曾在其发表的《长沙近郊古墓发掘记略》一文中,以抑郁的调子和淡淡的感伤写道:“我们所发掘的最大的一墓,长5米,宽4.2米,大多是木椁墓,椁木保存的程度不一样,有些只剩下放置棺木的漕沟的痕迹,木质已完全腐朽不见,有些椁木保存得非常完整,盗掘者须用锯或斧把椁盖的木板切一缺口才能进去。”又说:“这次我们所发掘的西汉墓葬,仅有两座大墓内木椁保存比较良好,但也只有平铺墓底的地板及其下的枕木保存较佳……墓道向北,墓穴深度距地面8.8米,……后半是主室,室中是一个长10.8米、宽6.8米的木椁,放置木棺和重要的殉葬品。前半分为两室,贮藏陶器等,可惜这墓已被盗过好几次了。……另一木椁大墓是在伍家岭,这墓的主室也曾被盗过了……”当年夏鼐大师曾亲自到马王堆勘察过,并有发掘的念头,但鉴于已被盗掘的事实,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直到20年后由于挖防空洞才又迎来了发掘的机缘。

  因为墓葬遭到破坏,马王堆一号墓属于抢救性发掘性质,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必须发掘到墓底,并弄清墓内的一切情况。所以,盗洞出现后,考古人员在大骂了一通盗墓贼后,又挥动工具发掘下去。当他们挖到一米多深时,在一个方形的盗洞中,发现了一只胶鞋底,显然这是盗墓贼的遗留之物。为了弄清盗洞出现的年代,考古人员将这只鞋底拿到一家科研单位做了鉴定。结果被认定为1948年左右上海的产品。由此可见,盗墓的年代不远,但盗墓者究竟是谁,至今也未搞清楚。

  后来的发掘证实,一号墓虽遭盗掘,但值得庆幸的是,盗墓贼并没有成功。否则,马王堆女尸——这个举世皆惊的考古发现,特别是那具神秘的女尸都将会成为泡影。这是墓主人的幸运,更是当今人类和后世子孙的大幸。

  继秦汉之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战乱不断,不少名人陵墓在当时即被盗掘,还有一些在后世遭到不测。由于史料的缺乏,许多情况未能尽知,单就有记载的被盗掘的名人墓就有刘备墓、孙策墓、东吴大将吕蒙墓、诸葛亮之兄诸葛瑾墓、东晋大臣桓温墓、南朝陈武帝陈霸先墓等。

  唐朝的皇陵集中于关中。十八陵除唐高宗的乾陵之外,其余的如高祖献陵、太宗昭陵、中宗定陵、睿宗桥陵、玄宗泰陵、肃宗建陵、代宗元陵、德宗崇陵、顺宗丰陵、宪宗景陵、穆宗光陵、敬宗庄陵、文宗章陵、武宗端陵、宣宗贞陵、懿宗简陵、僖宗靖陵等全部被五代后梁的静胜军节度使温韬盗发。

  五代时期的帝王陵墓被人盗掘的也为数不少,后人有记载的就有晋王李克用墓、南汉王刘䶮墓等。

  北宋九帝,除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国所掳,囚死于漠北外,其余宋太祖永昌陵、宋太宗永熙陵、宋真宗永定陵、宋仁宗永昭陵、宋英宗永厚陵、宋神宗永裕陵、宋哲宗永泰陵七座皇陵都集中于河南巩县(现河南省巩义市)。巩县东依虎牢关,南屏嵩岳少室山、太室山,北靠九曲黄河,伊洛河横贯全境,“山水风脉”俱佳。但这并不能使皇陵摆脱厄运。北宋灭亡后,诸皇陵先是被伪齐皇帝刘豫派兵大肆盗掘。金朝末年,宋太祖赵匡胤的山陵又遭盗贼发掘,从中盗走玉带、宝器等物。金朝灭亡后,蒙古人的铁蹄又踏进了巩县宋陵,将陵园“尽犁为墟”,只留下几尊巨石雕刻。比之北宋,南宋六陵(宋高宗永思陵、宋孝宗永阜陵、宋光宗永崇陵、宋宁宗永茂陵、宋理宗永穆陵、宋度宗永绍陵)的情形更为悲惨。

  明十三陵与清东、西陵,或遭火烧,或遭盗掘,特别是清东陵,除顺治皇帝的陵墓未遭盗掘外,其他的全部为兵匪盗掘洗劫一空,酿成了中国文明史上的大悲剧。




伍子胥掘墓鞭尸(1)




  公元前506年,楚国都城郢。

  刚刚成为楚国新的主人的吴王阖闾,正在被占领国的王宫里举行一场盛大的宴会。“成功了,终于成功了!”吴王不禁长出了一口气。吴楚之争80年,其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胜负难分,而今终成定论,这岂非天命?想到这里,吴王慢捻稀疏的胡须,志得意满地笑了。他不由得抬眼打量四周,这座王宫还算豪华,至少比吴国的王宫要显得宽敞。而左右两边,依次坐着他钟爱的文武大臣。这真是一个惬意的良宵啊!

  “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来,让我们为大王干杯,为吴国的强盛干杯,为我们的胜利干杯!”不知是哪位大臣率先起身,众大臣纷纷向吴王敬酒。吴王来者不拒,每次都是一饮而尽。在微微的醉意中,吴王宣布,今日免除君臣大礼,大家不要拘束,尽兴享乐。

  众大臣听罢,更为高兴,一时间觥筹交错,好不热闹。正当大家酒酣耳热之时,一群妙龄少女飘然而至,各自轻扭细腰,跳起了楚地舞蹈。在异国他乡,酒足饭饱之余,欣赏战败国的舞曲,就如同押解着敌国的俘虏,其中的滋味自然是妙不可言。有了歌舞助兴,众人劲头更足,场面更加热闹。

  吴王阖闾同众大臣一样,完全陶醉于巨大胜利所带来的喜悦之中。正在这时,一阵不和谐的音调钻进了他的耳朵。这声音由弱到强,终于演变成了号啕大哭,完全盖过了歌舞之声。

  “何人如此大胆,敢败本王之兴!”吴王不由心头火起。“停!”随着吴王的手势,所有的声音都停了下来,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那个正伏案大哭的人身上。

  只见那人起身来到堂前,面对吴王,匍匐在地,但仍痛哭不已。吴王虽然喝了不少酒,但受这一意外冲击,头脑已完全清醒,他已经知道这哭者不是别人,正是十几年来为吴国的强盛立下汗马功劳的爱将伍子胥。

  “今楚国已平,万众皆欢,你为何啼哭?”吴王的怒气已消了大半,心平气和地问。

  伍子胥止住哭泣,磕头答道:“吾王有所不知,吴虽破楚,但亲手加害我父兄的楚平王已经死去,而继位的昭王又潜逃在外,不知其下落何方。我父兄之仇,现在还没报万分之一,这怎不使我辛酸落泪?”

  “是呵,既然那楚平王人都死了,你怎么还在这里悲悲戚戚,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人死不能复生,你说该咋办?”尽管阖闾心中有些憋气,但为照顾面子,只能顺便搪塞一句。

  子胥重新抹把泪,又吸了一下鼻子,然后上前拱手施礼,咬着牙关,恨恨地道:“请大王批准我率兵将挖掘楚平王之墓,然后开棺斩首,方可泄我心头之恨!”

  阖闾瞪大了眼睛望着子胥,似是突然顿悟又有些不太理解地笑着说:“我以为你要弄个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不就是掘个死人坟吗?这抛坟掘墓的事可是你过去的拿手好戏呀,今天对你来说还不是轻车熟路、小菜一碟?你想一想,整个楚国都是咱的一亩三分地了,甭说把死了的人再掘出来,就是把没死的人埋进去,那还不全看你乐意不乐意,喜欢不喜欢,答应不答应?这事就随你的便,爱咋弄就咋弄去吧。”

  阖闾一席话,使子胥大为感动,当场垂泪谢过,退到席旁继续饮酒。待熬到宴席散罢,子胥迫不及待地冲出宫来,找到手下一帮情报人员兼恐怖分子,四处探访楚平王墓葬的所在位置。经过一天一夜的努力,总算访得此墓匿藏在东门外寥台湖之中。子胥率人根据线索来到湖边寻觅,但见烟波浩淼,湖水茫茫,没有人能确切地说清墓的具体位置。子胥挑选了几名受过特种训练的一流恐怖分子,在湖内湖外又连续寻觅了三天三夜,仍然没有发现一点可疑线索。子胥徘徊湖边,两眼渗着血丝,不禁捶胸顿足、仰天长叹道:“看来是老天故意跟我作对,不让我报这个血海深仇呵!”

  正在他绝望之时,忽有一苍老声音在耳边响起:“伍将军可是为寻找平王之墓而叹息乎?”子胥大吃一惊,转身望去,只见一白发老翁立于面前,随即答道:“是呵,你这老不死的怎么知道此事?”老翁微微一笑道:“你小伍子这点心事,在楚国可说是路人皆知,况老朽乎?只是我还想知道你为什么非要掘平王墓不可。”




伍子胥掘墓鞭尸(2)




  子胥听罢此言,再细看眼前的老翁,觉得非同寻常百姓,像是有点道道,遂立即转变态度,躬身施礼道:“老人家,刚才多有冒犯,实在是因寻平王之冢不得而口出妄言,还请您老多多包涵。至于说到为什么非要掘平王之冢,那是因为这平王禽兽一般弃子夺媳,杀忠任佞,灭我宗族。他与我,杀父害兄之仇不共戴天。在他活着的时候,我没能将他的狗头砍下来,而他死之后,我也要枭其头,戮其尸。只有如此,才消我恨,并报父兄于地下……”子胥说着,涕泪俱下。

  老翁望着子胥那悲痛之状,脸上露出同情之色,随之说道:“我今天就成全你这个宿愿吧。这平王到了晚年,自感一生所作所为罪孽深重,天怒人怨,因担心死了之后有仇人发掘其墓,便将墓葬之所秘密选建在这一大湖之中。如要掘墓,非得想个排水办法不可,否则很难成功。”老翁说着,携子胥一同登上寥台,遥指东边远处一地方道:“平王之冢就在其下,具体就看你怎么操作了。”子胥听罢,立即命几个善水的特工人员潜入湖中,于老翁所指的位置实施打捞。经过一番上下左右、来来往往的折腾,终于发现了埋在水下的石椁。子胥看罢神情大振,再命一个营的兵士用麻袋装满泥沙,用船运往石椁之处,投入湖中,在墓坑四周垒成围墙。在将墙内之水设法舀干之后,命有经验者凿开石椁,只见椁内包有一棺,几十名军士将棺抬出来打开,却发现棺内只有衣服帽子及铁块数百斤,别无一点皮毛显现。正当大家疑惑不解之时,老翁走来说:“这是一件疑棺,专为迷惑盗墓者而设,真正的棺材在它的下面。”在老翁的具体指挥下,军士们掀开厚重的石板,果然看到有一棺伏卧于空旷的墓穴中。子胥立即命特工人员将棺劈开,将里边盛放的尸体拖出,并运到岸边。因此尸入殓前用水银专门做了防腐处理,故虽埋入地下几年,但整个身子从上到下,仍同刚死去一样鲜亮而富有弹性。子胥一看,正是楚平王之身,立刻怒气冲天,从一军士手中夺过九节铜鞭,蹦着高儿,嘴里喊着“狗日的,看鞭!”开始鞭打其身,直到整具尸体骨断筋折,方才住手。子胥一边收鞭,一边围着楚平王的尸体转了两圈,仍觉不解其恨,便抬起左脚踩住尸腹,右手两个手指插入眼窝,愤然呼道:“楚平王,你活着时枉长了一对狗眼珠,不辨忠佞,听信谗言,残害忠良,杀我父兄,真是死有余辜。现在我代表世人正式判处你的死刑,并给予碎尸万断的补充处分。”言毕,两个手指用力插入平王的眼窝,一扭一勾一挑一拽,将二目刷地抠了出来。紧接着,又弯腰弓背,双手抱住平王已经有些脱发的头颅,两臂一用力,咔嚓一声扭了下来,西瓜一样摔在地上,随后连踢三脚,直至踢入波涛滚滚的湖水中。最后,子胥下令随行军士将楚平王的棺椁、衣帽、尸身等,全部捣毁、砸烂,弃之于荒野。当这一切做完之后,子胥长嘘了一口气,心想这下总算彻底解除了这些年来郁积在心中的深仇大恨。正待转身让手下弟兄撤出现场回府,心中怦然一动,突然觉得此事有些跷蹊,便上前问道:“你老汉怎么知道平王之冢的具体方位,又何以知其有诈,莫非你是什么神仙或妖魔鬼怪不成?”

  对方笑笑道:“我老汉今天不瞒你小伍子说,本人既不是神仙也不是白发老怪,而是一石匠尔。昔日平王曾令我们石工五十余人为其建造疑冢于此,待冢成之后,恐我等泄露其机,乃设计将诸工杀之冢内,独老汉命大私逃得免。这些年来我只有暗地里望冢而怀恨,不敢稍有造次。今听说你专门请示吴王并获特批欲掘冢报仇雪恨,我也就趁机给予指点。一来我也有恨要雪,二来我想今日事成,你小伍子再吝啬,但身居高位,资财丰厚,说什么也得给几个大钱,我也好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