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蛟龙出水--台湾成功企业管理模式-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影响力”。他认为:“唯有家庭生活和谐美满的人,在工作上才有奋斗不懈的精
神”。

    这种“严谨”的作风,一直影响着东元。如今,东元上上下下所表现出来的
“纯朴”,有些“乡土风味”。但却是“脚踏实地,实干精干”的精神,它一直
带动了东元永无止境的成长。

    1985年62岁的林长城董事长,回忆1956年时在中兴桥下100 坪的工厂里,虽
然员工仅有40人,资本额只有新台币200 万元,却是台湾五家制造马达的公司之
一。当时生产马达的公司,计有新三东、天丘、清正、大同及东元。

    在当时,根本没有所谓“行销”观念,投入生产时,并没有事先把握充分的
市场。

    于是五位创业的伙伴,连最坏的打算都考虑到了。为了使经营风险降至最低,
在经过彻底的检讨后,决定前往台中一带,专卖日本人留下旧机器的市场,寻找
旧机器。

    “旧机器在经过彻底的整修后,一样可以使用”,林长城说。创业的前五年
是一段艰苦岁月,除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之外,还要跟削价的日货竞争。

    为求突破日货的强大竞争压力,东元除不断地提高品质之外,也朝向马达的
生产技术——研制专用机的方面下功夫。

    如此,合乎世界水准的东元马达,建立了东元的金字招牌。销售市场也不断
地扩张,三重旧厂已不敷使用,遂于1964年兴建新庄新厂。“这是第二代的东元”,
林长城感慨地说。该厂采用自动加工的自动化专用机,一个人操作三台机器。

    东元在迈入第二代之后,朝向多元化方向经营。1968年前后,东元马达的市
场占有率高达44%,营业额的成长率开始缓慢下来。而公司内的技术人才经验丰
富,必须充分发挥,同时台湾国民所得逐年增加,生活水准日渐提高,林长城表
示“为了能使东元的产品深入每一个家庭”,并以马达的电机、机械技术为基础,
经过高阶层的慎重检讨后,决定迈向大众化的电器化与电子产品发展。

    首先想到的,就是东元的黑白电视机与电子计算机,并在第二年,电子计算
机率先外销美国、德国和英国,轰动了台湾工业界,这就是“商业上讲求先机”,
东元的确比他家快了半拍。

    但是,东元的黑白电视机起步较晚。为了力求下一个新产品一定要比别人早,
东元综合电子计算机与彩色电视机的技术,不断地研究,终在 1978 年,又开发
出台湾产第一台的电脑显像器,并于1979年创下外销的纪录,这是东元的第三代
产品。

    林长城表示,每一种产品,都必须一贯作业生产,并附有自动检验设备,才
能提高质量信赖性,这是生产工程中必备的条件,因此在东元的发展过程中,不
断地投资关系企业,生产有关的零组件。

    □东元目标管理据中华征信所“1984年版TDP500”的研究报告显示,东元之
所以能列居台湾民营企业排名的第19名,公民营企业混合排名的第46名,外销成
绩第19名,在电工器材业的第5 名,因素虽多,追根究抵还是在于“技术与管理”

    的灵活运用而获得相乘效果。

    “只有彻底实施目标管理,才能让东元每一位员工都全心全力地投入生产,
并贯彻执行公司的经营方针”。秉持着这个信念,东元自1966年导入“目标管理”
以来,凭着一股工作的热情与追求卓越的人格,成绩斐然,是有目

    共睹的事实。

    多年来的经验,已经把目标管理变成全公司2600名员工的品质、交期、成本、
库存、销售、服务、开发的具体目标,也就是地地道道的“东元目标管理”。

    “一定要全面实施”,这是东元推行目标管理的座右铭。实施初期,先培养
种子队,并让每一位员工参与目标的制订,展开漫长而周详的教育工作,一步步
地推展到公司的每一个角落。

    在瞬息万变高科技竞争中,根据景气预测与市场评估等各种手段,东元订定
了长期讨划书(五年)与中期计划(三年),再确定年度经营方针,每年订定实
施计划,使之更具适用性。

    三年前,东元在洞察到电脑科技的一日千里,配合东元的创造力与适应力,
毅然将重电、家电与资讯三个事业的长期目标,订定为“FA”(工厂自动化)、
“HA”(家庭自动化)与“OA”(办公室自动化),而积极展开业务拓展工作,
而这些长期目标,也正是政府推行中的策略性工业项目,因此东元的前途相当光
明。

    □制订长期发展目标东元已踏入自动化的领域,目前更积极发展独特性产品。
1983年9 月在该公司技术导向的经营原则下,不断埋首研究,推出自动化所需的
E 型机器人,负责装配工作,嗣后并接替工业技术研究院制造技术,移转完成搬
运工作的L 型机器人。

    1984年双十节的台湾电子展览中,东元展出了自力开发成功的磁碟机,而与
日本科宝(COPAL )技术合作,也已成功地开发出第一部国产印表机。开发新产
品,是东元不断追求的目标,进军国际电子资讯产品市场,更是东元电机公司发
展方向。1983年1O月即正式启用一座电脑生产的工厂——桃园观音电子厂,奠定
外销市场更坚稳的基石。

    该公司观音厂的生产设备全部采用自动化作业,目前专门生产电脑终端机、
显像器,印表机及磁碟机的生产线及厂房也将陆续扩建。把电脑的运用技术带进
工厂,运用电脑作为控制中心的自动化技术,生产电脑周边设备。

    它的整厂设计观念,则是从原料投入、加工程序、装配、检测装置,及各工
作站间的搬运工作、产品包装等步骤,要能相互联系,自动控制。另外,在管理
方面,各项自动化设备的工作情报,则由电脑控制互通而及时处理,作为生产管
理的依据,使全工厂的人工、物力作最佳的有效运用。

    该厂生产线自动化的特色,是基板零件自动搬运及省工省时。采用一套环型
旋转式输送架,日本人称之为(CAROUSELS )——旋转木马,以先进先出的观念
设计为五层,平均每26秒可搬运一台显像器,仅需4 位操作员,一天可搬运4500
台显像器,比自动化前,每台搬运需耗时2 分40秒,需用11位操作员,一天仅能
搬运2000台的工作能量提高数倍。

    东元观音厂最大的特色,是将包装作业完成了连贯作业。传统的包装方式搬
运流程,占用空间、消耗人力甚巨,且包装材料繁杂琐碎,加上人为疏漏难予控
制,许多工厂往往畏难而不愿改善。东元在考虑避免包装不良影响产品质量及产
能的原则下,投资1300余万元,透过经济部工业自动化技术服务团七位工程专家
的协助规划及辅导,委由国内一家包装机械厂承制完成,使国内电子厂包装作业
迈向了自动化的起点。

    固然,采用自动包装作业,投资所费不少,但人工足足可省去5/6 ,包

    装的时间大大节省,无形与有形中刺激产量大幅提高。

    由上观之,包装线配合不上生产线的作业,非但耗用大量人力及时间,也限
制了一座工厂的生产力。东元观音厂自动化包装作业的成果,说明了工厂在迈向
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所代表的意义是何等的重要。

    东元的年度计划,是于每年的11月由总经理召集经营会议决定的。在决定之
前,幕僚作业做得相当详尽,并事先征求各部门主管的意见,由上而下、由下而
上地相互沟通,以确定具有挑战性而能够达到目标的数据,作好人力、物力、财
力的最佳搭配,使每一位员工都以最有效率的作业方式,挑战“最佳”的经营绩
效。

    而目标管理的成功,不可否认地与东元的“附加价值比率法”分配奖金有密
切关系。东元的附加价值,由员工、股东及税金三分天下,其中员工可得的大约
是40%。因此在总营业额不变的前提下,只要提高生产力,减低成本费用,员工
的奖金就滚滚而来了。难怪东元的生产力年年提高,每年提高1O%左右,堪称为
成长中的一流公司。

    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创业以来,以“科技的东元,可靠的东元”为最高的
经营指导原则,不但夜以继日地引进最新科技,改善既有产品,同时也“快半拍”
地开发新产品,创造了今天的成就。虽然具有可爱的“乡土风味”,却是一个脚
踏实地的正派经营公司。“技术”与“管理”的双管齐下,更奠定了稳健的基石。
上自创办人偕林波士先生、现任董事长林长城先生、副董事长黄茂雄先生、总经
理张火山先生、协理黄常祐先生,下至每一个员工,都能坚守岗位,贯彻执行自
己的任务,使东元追求“企业是社会公器”的理念顺利达成。

    □回馈社会东元的股东、员工、经销商及客户,都能够在东元夙夜不懈的经
营下,分享合理的利润。并在东元“一流人才,一流产品”的企业精神下,“言
行一致”,获得社会大众的信赖,而成为股票上市公司中形象最佳、业绩最佳、
最具潜力的优良公司之东元的新产品开发,从东元E 型机器人开始,已踏进了第
一步。旋经新科技产品,将一个接一个地诞生,一步接一步地把东元带进“自动
化”产品的境界,同时也将为台湾工业自动化尽一份心力,回馈社会,贡献人民。

    二、裕隆集团——台湾汽车业的龙头

    □裕隆的沿革与背景目前全世界最富有的人是日本人堤义明,他在日本以独
裁管理方式和对体育的爱好而深受人们注意。前于此人们竟不知道他是世界首富。
53岁的堤义明,继承了他父亲的大部分铁路和房地产生意,在 1987 年他控制的
公司有7O家、雇有职工35000 人。堤义明的家约为189 亿美元,名列当年世界亿
万富翁名单的榜首。

    而在台湾一提到大富豪,人们自然会想起王永庆、吴舜文等人。吴舜文是台
湾1985年度纳税排行榜的冠军。

    吴舜文是包括十大股份有限公司的裕隆集团的董事长,女,1912年 11 月5 
日出生,原籍江苏省武进县。吴家是江苏的世家,以纺织业而闻名。吴舜文的丈
夫严庆龄家也是一纺织大家。

    吴舜文曾获圣约翰大学政治系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研究硕士。

    曾任高等考试委员会委员,台湾政治大学及东吴大学教授,新埔工专首任董
事长及第一任校长,国际妇女会第一任华籍会长,国际崇她社台北分社创造社长
等职。曾获国际妇女协会最高荣誉勋章,并曾当选为台湾第一届十大杰出企业家
之一。目前,吴舜文是裕隆集团所属友联车材制造、台文针织、中华台亚、裕器
工业及中华汽车等公司董事长,裕隆汽车及台元纺织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
铸管厂公司常务董事,世界女童子军会常务董事,台湾区棉纺工业同业公会常务
理事。

    吴舜文是台湾赫赫有名的女企业家及教育家,对台湾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
献。她所经营的台元纺织公司是台湾具有代表性的纺织工厂,1979年起外销业绩
每年都超过一亿美元;自台湾政府于1969年起奖励外销绩优企业以来,已连续15
年获外销绩优最高奖。除了经营企业以外,吴舜文对教育工作也有浓厚兴趣,同
时她对社团活动十分热心。每次举行义卖济贫工作,她都出钱出力,但近年也遇
到不少麻烦。

    裕隆集团核心人物吴舜文与其夫严庆龄在上海时就开始从事纺织及机械工业。
1949年将上海纺织厂的机械设备拆迁到台湾,设台元纺织厂。此后,严庆龄前往
欧洲考察,深感欧美与日本在战后迅速复兴,交通运输工业方面的深厚基础,是
一个重要原因。1952年回台湾后即筹设汽车制造工厂,第二年9 月成立裕隆机器
制造公司,并在台北县新店大坪林兴建铸造工厂、机械工厂及办公大楼,开始生
产柴油发动机。1956年扩大投资,改名为裕隆机器制造厂公司,并与美国Willys 
Mo…tor Inc进行技术合作,生产吉普车,同年1O月造出了台湾第一辆自制汽车。
1959年她又与日本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签约,合作生产汽油卡车,1964年更名为
裕隆汽车制造公司,随后大卡车、小轿车均上市,而使台湾步入汽车工业时代。
该公司目前有三义及新店二厂,汽车月产超过11000 辆,但目前设备利用率仅50
%左右。中国铸管厂公司创立于1954年元月,是裕隆汽车公司、台元纺织公司、
台文针织公司的转投资企业,是岛内规模较大的铸铁制管厂之一,生产螺旋螺栓
压圈式伸缩接合铸铁管、压力管与承口式灌铅接合铸压力管。台元纺织公司前身
是1955年由台元纺织厂,当时由上海迁来时仅20000 枚纺锭,800 名员工,经营
3O余年,已完成由纺纱到制衣一体化作业,居台湾棉纺业界领导地位。1977年吞
并原有关系企业——元生纺织公司,1978年6 月又收购复新纺织公司,使台元纺

    织公司纺锭达21。3万锭。因采用更先进的机器设备,加之纺织业近年来不大
景气,所以员工减至6000人左右。为突破产销及技术瓶颈,1984年严庆龄为配合
汽车工业之发展,于是与台元纺织公司、第一钢缆公司及日本发条株式会社共同
投资,组成友联车材制造公司,生产弹簧、钢板、汽车座椅及汽车水箱,以供应
裕隆汽车制造公司为主,部分供应其它汽车厂。同年,吴舜文为配合其纺织事业
相关体系的发展,由台元纺织公司与裕隆汽车制造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台文针织
公司,生产针织布匹与成衣。中华汽车工业公司于1969年创立,与日本三菱自动
车株式会社开展技术合作,生产小型及大型客货车;1975年5 月裕隆汽车、台元
纺织及台文针织等公司参与投资,正式引入裕隆汽车体系,除生产小型及大型客
货车外,并于1985年推出8OOcc 小轿车,以增加产品系列的广度。

    1972年,为发展岛内高级精密工业,严庆龄邀裕隆汽车制造公司、台元纺织
公司及台文针织公司共同投资创立营光光学仪器公司,生产夜间观察仪器、映像
加强管及星光仪。该公司于1974年底开工生产,并与美国全录公司开展技术合作。
但是因为质量不理想而无法打开市场; 198O 年因经营不善,停止营业。

    1970年初,裕隆汽车制造公司与日商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及浅野齿轮工作所共
同投资,设立三光齿轮制造公司。后来因为中日建交,日方撤退了在台资本。1974
年初,严庆龄对该公司进行改组,与美商台亚公司(DANA)CORP合作,生产后轴
及变速箱,并将公司改名为中华台亚公司。

    为了保证企业发展中所需的土地能顺利取得及使用,裕隆集团于 1977 年设
立裕元开发建设公司。1978年6 月裕隆汽车制造公司又与日商关东精器株式会社
共同投资,成立裕器工业公司,生产汽车仪表板。此外还有一个裕盛工业公司,
原名裕盛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于1969年4 月29日创立,原与美国西屋电机公司实
行技术合作,生产金凤牌冷气机;1979年公司更名,改与日本某厂商进行技术合
作,设有木栅、中和、三义三个厂,产品主要是汽车用玻璃,其次是汽车用安全
带、故障标志。目前,裕隆汽车制造公司又成立大规模研究发展中心,员工60余
人,朝汽车工业连锁企业迈进。

    裕隆集团的发展策略是复合式多元化发展,身跨汽车、纺织及建筑三大行业,
其中汽车及纺织为两大支柱。在汽车制造业中,以裕隆汽车制造公司为核心,友
联车材、中华台亚、裕器工业、“国货汽车零件”及裕盛工业等公司为其卫星工
厂,呈垂直发展的态势,而中华汽车工业公司与裕隆汽车制造公司又呈水平发展
的态势;在纺织业中,台元纺织公司与台文针织公司又有垂直的关系。除此以外,
还投资于大南客运、欣欣客运等公司。

    □管理规模与业绩在组织方式上,裕隆集团过去以裕隆汽车公司与台元纺织
公司为核心,对其他连锁性企业转投资,从而形成一个母子型企业集团。自严庆
龄几年前去世后,裕隆汽车公司独居核心地位,是集团中唯一的股票上市公司;
而其关系企业本身又有关系企业,形成极为庞大而复杂的关系网,但各家都是独
立经营,因此没有设立总管理处。

    在管理方面,目前的核心人物是吴舜文,她身兼裕隆汽车、中华汽车、友联
车材、裕器工业、台文针织、中华台亚、台元纺织等七家企业董事长,并担任裕
元开发、裕盛工业及中国铸管三家公司的董事。裕隆集团在某些公司如中华汽车
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