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小企业之中的任何一家都谈不上吸引人,但是,它们合在一起却形成了另一股蜿蜒流入老人河的支流。斯科特·费策公司收购的一个主要企业——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很显然是巴菲特最喜欢的一个企业。不过,他也很喜欢科比真空吸尘器公司。
伯克希尔公司越来越多的子公司开始尝试电子商务。斯凯说:“最近,我和沃伦谈论的首要话题是零售业是否也需要进入因特网。”斯科特·费策公司,是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一只硕大的“现金牛”。自从1986年伯克希尔公司斥资3.15亿美元收购斯科特·费策公司以来,它的年收入平均以5%的速度在增长。因此,巴菲特不断地称赞它是一个资本效率的典范。1998年,斯科特·费策公司净资产是1.12亿美元,税后净利润是9650万美元,它的净资产收益率达86%。更加令人惊讶的是,巴菲特13年来一直在利用它赚钱,总额超过了10亿美元。
在2000年伯克希尔公司年报中,巴菲特这样写道:“1985年,我们收购了斯科特·费策公司,我们不仅得到了一家优秀的企业,还得到了拉尔夫·斯凯这样一位杰出的首席执行官。那时,拉尔夫已经61岁了。那些十分关注年龄而不是能力的公司,应该从拉尔夫的才智那儿受到启迪。”
正文 1。投机的人不会长久获利(1)
TXT书库 txtsk 更新时间:2009…12…12 13:21:42 本章字数:914
巴菲特说:“在别人贪婪时恐惧,而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巴菲特认为,市场是由投资者组成的,情绪比理性更为强烈,贪婪和恐惧会使得股票价格在公司的实质价值附近起伏。巴菲特反对那些热衷于短线操作的人,他认为,急功近利的短期炒作是一种投资误区,只能赚小钱而不能赚大钱。作为一个股票市场投资者,你一定要做一个理性的人。
1。投机的人不会长久获利
不要关心股价涨跌的差价,而要专注于评估公司股票内在的价值,寻找那些价格明显低于价值的股票,低价买入,长期持有,知道价格回归于价值,这种根据价值进行决策的行为才是真正的投资。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被投资者尊为偶像,这个世界上如果还有传奇的话,那么巴菲特算是活着的一个。为什么巴菲特会得到如此广泛的认同,其实就是由于巴菲特在创造其投资神话的过程中,一直坚持着这样一个原则——要投资而不要投机。巴菲特认为那些天天看着股价,进行短线炒作的人,实际上就是一种投机行为,他们决不会在股市上最终获利。
众所周知,巴菲特不是靠在股市上低买高卖、炒作股票成为巨富的,恰恰相反,他一贯坚决反对投机炒作。有些投资者,幻想通过炒作每年从股市上赚个30%,甚至更多,若干年后,自己也能成为像巴菲特那样的亿万富翁了。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巴菲特控股的上市公司的平均收益率,确实在几十年的漫长时间里,保持了23.6%的增长速度,但这种增长不是靠市场炒作获得的,而是靠扎扎实实的业绩得来的。
美国的一位基金经理仰慕巴菲特的大名,于是专程拜访。经过详细面谈后,这位基金经理大失所望。他下结论说:“巴菲特是一个业余选手。”这句评价的含义是,巴菲特不是股市中人,他的舞台在股市之外。其实,这个评价是非常准确的,对巴菲特来说,主要是个实业投资家,股市只是他收购中意公司股权的一个场所。这样一个“业余选手”能创造神话,在他扎扎实实的投资外,还有一个别人难以比肩的地方,那就是他控股多家保险公司,从而拥有充足的源源不断的现金。他运用非凡的投资才能,将这些巨额现金转化为巨额现金收益,由此循环往复,造就了“巴菲特神话”。
正文 1。投机的人不会长久获利(2)
TXT书库 txtsk 更新时间:2009…12…12 13:21:42 本章字数:1107
巴菲特致富的核心武器是投资,而不单单是长期持股。巴菲特笃信投资,一贯反对投机,对证券分析师更是不屑一顾。他鼓励长期投资,但其前提是这些企业真正值得长期投资。巴菲特完全不会接受投资风险,只有在确认没有任何风险的前提下才会出手。他认为,如果一项投资有风险的话,你要求再高的报酬率也是没用的,因为那个风险并不会因此而降低。巴菲特只寻找风险几乎接近于零的行业和公司。他在给股东的年度报告中明确说:“我不会拿你们所拥有和所需要的资金,冒险去追求你们所没有和不需要的金钱。”这从他2005年的一项投资中就可以看出。
2005年5月24日,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中部美洲能源控股公司宣布,将以94亿美元从苏格兰电力公司手中收购美国西北部最大的电力供应商太平洋公司。此次收购是自1998年买下通用再保险公司以来巴菲特最大的一笔买卖。根据协议,中部美洲能源控股公司将支付苏格兰电力公司51亿美元现金,其余43亿美元将转化为净负债和优先股。交易完成后,苏格兰电力公司将向股东派发45亿美元的红利。拥有太平洋公司后,美洲能源控股公司可将其在美国6个州的160万客户扩展到俄勒冈州和犹他州,并将打造一个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的能源巨头。
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股神的再度出击,好事者不无居心地宣称:巴菲特的投机开始了。表面上看,巴菲特在国际油价一路狂飙、能源危机一触即发、供给冲击卷土重来、滞胀魅影若隐若现的微妙时期染指敏感的能源业,的确有点跟风炒作的嫌疑。而最新经济数据显示,能源市场回暖让这种嫌疑似乎得到了更多时效性的支持。在美国劳工部2005年5月18日公布的报告中,美国本年4月份的CPI上升了0.5%,升幅高于经济学家预期的0.4%,通货膨胀抬头的原因是4月份美国能源价格上涨了4.5%,为2003年3月以来的最大月增幅。
但深入分析,巴菲特进军能源业并不能算是追涨杀跌的投机行为,本质上看,这不过是巴菲特美妙投资的最新案例。投资和投机这两个不易分辨但又迥然不同的经济概念,在巴菲特的哲学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和区分。
第一,投资看重的是长期内的稳定回报,而投机仅仅是短期内对风险因素的技术性套利。如果巴菲特在原油期货市场上一掷千金、几进几出获取巨额利润的话,那么这种榨油机式的行为绝对可以说是对能源市场的投机。但事实上巴菲特并没有试图利用能源衍生金融产品的价格波动而牟取暴利,他是通过投资、经营基础产业的形式增加能源市场的供给,以促进能源市场价格稳定的手段,谋求长期的、整体行业的成长性获利。这种目光长远的投资战略绝非鼠目寸光的投机者所能想出的。
正文 1。投机的人不会长久获利(3)
TXT书库 txtsk 更新时间:2009…12…12 13:21:43 本章字数:747
第二,投资追求的是“双赢”发展路径,而投机在利用风险的同时,创造了更多的经济不确定性。能源市场近几年来的价格波动,用市场眼光来看就是“供不应求”的直观体现,巴菲特进军能源行业无异于给“看不见的手”提供了助力,供求在趋于平衡的过程中,不仅减轻了能源风险的负面影响,也给巴菲特旗下公司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投机势力擅长的不过是损人利己的方式,在推波助澜、兴风作浪获得暴利之后抽身而出,只留下身后满目狼藉的一池碎萍。至少,巴菲特从来没有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市场的崩溃和大多数人的痛苦之上,这一次也不例外。
其实,进军能源业不过是巴菲特投资哲学的一个最新范本罢了。以股神著称的巴菲特曾将其在股票市场的生财之道总结为:“当我投资购买股票的时候,我把自己当作企业分析家,而不是市场分析家、证券分析家或者宏观经济学家。”巴菲特从不名一文到富可敌国,自始至终都是在资本市场上寻找着价值被低估的股票,而他对利用技术分析、内幕消息的投机行为总是不屑一顾,这种可以称之为过于自我的投资理念却让他长期获利。
巴菲特在股市的成功,倚仗的是他对“基本面”的透彻分析,而非对“消息市”的巧妙利用。正是因为有巴菲特这样老实本分的投资者,使得美国的资本市场成为世界上最稳定、最成熟、最有活力的金融市场;而作为经济“晴雨表”的美国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又反过来对经济产生了良好的反馈作用,成为美国经济长期保持强势的根本保障。
可见,投资才是巴菲特致富的真谛,而并非是投机。只有投资者明白了这一点,才不会只表面化地记住了“长期持股”,在被套牢后,索性学起了巴菲特,做长期投资者了。没有了投资这个前提,或者说前提错了,盲目的长期持股损失可能更为惨痛。
正文 2。急功近利不可能赚大钱(1)
TXT书库 txtsk 更新时间:2009…12…12 13:21:44 本章字数:1094
急功近利的短期炒作是一种投资误区,只能赚小钱而不能赚大钱。
——沃伦·巴菲特
每年伯克希尔公司举行股东大会都会有很多基金经理参加,其中不少是巴菲特的崇拜者,他们一方面希望在股东大会上能和巴菲特面对面地交流,另一方面则希望从巴菲特对股东的谈话中拾得有用的只言片语,分析出巴菲特的投资动向。但结果往往令他们失望,巴菲特不但没有向他们推荐股票,反而向他们推荐了所谓的“省钱的办法”——购买巴菲特所投资的公司的产品。巴菲特从不给别人推荐股票。因为他明白,即使是一只好的股票,长线持有可能赚钱,但短线炒作则可能赔钱。即使自己再有神力也不可能预测短期内股票的升降。巴菲特奉行的是长期持有的原则,他从不进行急功近利的短期炒作。
巴菲特说:“急功近利的短期炒作是一种投资误区,只能赚小钱而不能赚大钱。”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过分追求短期炒作主要是由于缺乏基本的投资训练,行为容易趋向简单化操作;获利目标不明确,往往有太高的期望;心理素质差,在风云多变的股市面前,常常不知所措,从而陷入追涨杀跌的旋涡。从理论上来说,投资者要想通过短线投资取得良好的收益,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要准确把握住出、入市的时机;第二,要跟得上市场热点的切换;第三,信息要及时、准确;第四,要有足够的时间投入。通过对这4个条件的分析,就可以看出,急功近利的短期炒作是非常危险的投资行为。
第一,短期炒作的关键在于快进快出,在较频繁的买卖中迅速赚取差价。这一操作特征要求投资者对入市时机的掌握水平非常高。要知道,影响股价的因素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如果稍有疏忽,就会掉进股市的陷阱,前功尽弃,甚至是血本无归。股价市场的变化莫测,每一个贴近市场的人都会有切身的体会。宏观的、微观的、国内的、国外的,任何一个不期而至的消息,都有可能彻底改变股市的走势。面对如此变化多端的市场,试图去驾驭它的人,不仅要有超人的胆识,无畏的勇气,更要有精明过人的头脑,有能刺穿万物的火眼金睛。试想,有谁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第二,对于要跟上市场热点的切换这一条件,要想达到,也有很大的难度。如果抓不住市场热点,说不定一套就是一两年。如何才能抓住市场的下一个热点呢?如果你数一数过去的市场热点,就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序列。因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是难上加难。凯恩斯说:“了解大众普遍接受的标准,是在股市选美大赛中胜出的必要条件。”但过去的历史告诉我们,股市上投资者的群体心理似乎很难把握。试图去找下一个市场热点,将把人们推向比解决第一个问题更为艰难的境地。
正文 2。急功近利不可能赚大钱(2)
TXT书库 txtsk 更新时间:2009…12…12 13:21:44 本章字数:909
第三,要有准确及时的炒作信息。在庄家建仓的初期介入,在发生重大重组之前持股,无疑是每个短期炒作者的梦想。而市场也确实在不断创造这样的故事:当巨额的利润在人们不经意之间来到;当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创造如此丰厚的利润;当简简单单的付出,就获得惊人的回报时,人们很自然地修正了自己的行为方式——追逐内幕消息、剖析庄股动向的游戏就这样开始了。在公司公布下一期业绩之前,内幕消息的打探取代了对盈亏的预测。在每种股票的异动中,人们注意的不再是企业的经营变化,而是主力的动向。当股票有庄家介入时,每个人几乎变成了圈中人,低买高卖的市场操作,也演变成了与庞大庄家的明争暗斗。在这场争斗中,每个人都想获胜。但现实非常残酷,很显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玩得起这场游戏。当市场的不规范造就了一批欲操纵市场的弄潮儿时,这注定是一场少数人玩的游戏。有素质的圈内人决不会将有价值的消息传出去,因为他无法知道下一轮的扩散会以什么样的速度增长。当消息满天飞时,那些急功近利的短期炒作者就会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他们不知道到底该相信哪个消息,这样,他们自然就成了这场游戏的牺牲品。巴菲特说:“一个谣言加一百万足以使投资者破产。”有时谣言是华丽的,足以使人相信它的权威性;有时谣言是善意的,因为它来自投资者的朋友,但这不过是使误会显得美丽一些罢了,最后倒霉的还是投资者自己。
第四,时间问题。就算某人胆识过人,身手不凡,但他在时间上能有真正的保障吗?投资是一个复杂的分析和抉择过程,人们在做每一项投资决策前,需要从技术、市场、企业、政策等制约股价走势的方方面面进行考虑,这需要付出相当的时间和精力,要想在短时间内做出周全的考虑几乎不可能。对有些人来说,或许工作压力不大,炒股的时间非常充裕,但这决不是大多数人的境况。既要频繁进出,又不想耽误工作或学习,必然会掉进自己设置的怪圈。除非炒一把就走,但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似乎少之又少。
对于许多短期炒作的投资者来说,很少有人能够同时做到上述4点,既然满足不了确保短期炒作成功必备的基本条件,还要致力于短炒,这样的投资者就已经把自己置身于远离成功的危险境地了。
正文 3。独立判断,别被他人左右(1)
TXT书库 txtsk 更新时间:2009…12…12 13:21:45 本章字数:1221
你看过技术分析师鼓励他的孩子以他的技术分析法选股投资的吗?但他们可能会鼓励孩子学他当技术分析师,尤其是当你明白这个行业可以不停地吸引到还未烧到手的人一试,而且每个课程你都可以每人收取几百、甚至上千元的学费。每个技术分析师都深懂期货经纪人也懂得的致富秘诀:只要自己不玩肯定发达。
——沃伦·巴菲特
2000年伯克希尔公司的年报中,巴菲特说:“困难的是摆脱旧思想的束缚,而不是新思想的运用。”
在人们的记忆中,20世纪80年代被认为是改变了财务管理界的10年。电脑程式交易、举债收购、垃圾债券、衍生性金融商品和指数期货,如人们所预料地震惊了许多投资者。在基金经理人之间的那些界限已经变得模糊,基础证券研究在弹指之间已经被电脑所取代,黑箱作业取代了经营访问和调查,自动化代替了直觉。今天,一般投资者已经变得不再容易被蛊惑,并且与金融市场疏远了。随着大多数的基金经理人无法再为他们委托人的投资组合增加资产价值,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到消极的指数投资为何如此受到欢迎。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数十年中,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投资方法,如小资本化、大资本化、成长法、价值法、动态法、主题法、产业循环法等,都曾证明它们在投资上是有益的。但有的时候,这些方法也不管用,无法使它们的追随者突破瓶颈。
巴菲特则是个例外,他还没有经历过投资策略无效的时期。他的投资绩效被广泛证明是持续的领先者。当投资者和投机客都分心于寻找更好的投资策略时,巴菲特已经悄悄地聚集了一笔数十亿美元的财富。自始至终,他都将投资当作一种企业经营活动,而以一般常识作为他的投资哲学。巴菲特对投资的独特认知,使他对证券分析师、技术分析师、基金经理人、财务顾问等持不屑一顾的态度。以下是巴菲特态度的具体体现:
第一,巴菲特不相信证券公司的报告
证券分析师的工作,就是将所有股票列入三个等级之一:应该买入的好股、应该继续持有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