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当时股市灾难性的下跌爆发于十月十九日,十月二十六日出现最悲观最恶劣的时刻,其实当时股市的顶部早在十月一日那天便出现了。 十月一日那天,恒生指数最高曾一度升上3968点,其后市场呈现好淡争持,但全日大市仍上升6。09,以3949。73收市。自这天后,大市便没法再重睹这高位了,不过市道尚未下跌,投资气氛依然炽烈,虽然这段期间美股己现跌势,但港股却摆脱外围跌市的影响在高位争持上落。
在十月十九日爆发大跌前一个交易日,即十月十六日星期五当天,市场已初露跌市玄机。当天恒生指数一度跌逾百点,跌市最凌厉在中午的一段时间,那时市场全无利淡消息入市,大家不知道大市因何下跌,只知道就是下跌。午后市道出现反弹,这反弹令不少投资者对后市继续抱有信心,才会被接踵而来的狂泻杀个措手不及。当日全日指数只下跌45。44,而期指仍高水达107。1(现货月份),远期月份的溢价更高逾200点;报章引述证券业人士的看法,极大部分都继续看好后市,认为市底稳好,下周便可反弹回升。只有极小部分认为只受到美国加息的影响,调整之势或会持缤,但似乎没有人敢对后市看淡。
股市狂泻
八七年十月十九日星期一,当日天清气朗,写字缕职员如常上斑,工厂工人一如往日照常开工,香港没有不利的经济新闻出现,中英关系空前良好,可是当日香港股市却出了乱子。十点钟联合交易所刚开市,强大的拋售浪潮便告出现,所有蓝筹股纷纷低开好几个价位,接着沽盘排山倒海般出现,二、三线股份跌幅更见凌厉,许多股份牌下更只有卖家,没有买家。市场只有卖非但不跌,竟还逆市上升,十时十五分(开市后十五分钟)恒生指数已跌去120点,接着市场喘定下来,沽盘稍收敛,普遍股价企定于低位,十一时正恒生指数弹升了二点多,接下来另一轮沽售狂潮又再涌现,十二点钟指数再跌去约140点,报3524。64。我当时身处于经纪行里,记得当时不少股民互相询问:「到底发生了甚么事?」「香港陆沉吗?」大家都找不到解释的理由,若说受到美股大跌的心理影响,但港股的反应却较美股更加激烈,似乎是有点过分。
然而,当时最困扰市场视线的要算是置地的表现了。当时置地被收购的传言不时在市场流传,在大跌市前夕,此说更是甚嚣尘上,有说日本财团出价每股十三元以上全面收购,有说刘銮鸿有意狙击,令到置地股价在大跌市中逆流而上,使不少投资者寄以憧憬,忘记做好跌市的预防措施。
由于跌市实在过分,而且市场全无看淡的理由,于是十二点过后,一些经纪行开市执平货,使股市轻微反弹23点,以3547。90收市。
恐慌性拋售
中午时分,中环一如往昔,各酒家食肆依然人头涌涌,但可以看到许多人面上都失去了笑容,神情相当凝重,银行的股票报价机前站满了人,电台、电视台都以头条来报导这宗新闻,传播媒介不但把消息传了开去,也把恐慌传了开去。此外,不少人把噩耗告知亲友,恐慌迅即间蔓延至香港每一角落。 下午二时三十分股市重开,卖盘排山倒海般涌至,连「跌市奇葩」置地也告不支而下跌,整个下午短短一个钟头,恒生指数再跌185点,许多股票甚至是蓝筹股均只有卖
家,买家牌下空无一人,股民欲沽无从、欲哭无泪,市场投资情绪就在这一日内从绝对乐观转为极度悲观。
当日港股十大上升幅度最大的股票只有一只,就是「百利达熊债券(九二年期)」,全日升幅为8。33%,十大跌幅之首的股票就是「港澳发展九六年认股证」,跌幅高达32%。 期指市场二度停市,虽然股市满目疮痍,但期指市场就更加不堪一击。由于期指市场有停板制,所以早上当市场下跌超过150点时,期交所便按照规例将之停板,下午复市后,期指叫价大幅跳落,接近三点时,现货和十一月份期货再跌180点和150点,市场再作第二次停市。据当日出市的交易员忆述,当时湛博土在期交所里目睹市场惨况,脸色铁青一片。
由于跌市由美国方面引起,因此当日晚上虽然香港股市经已休市,但投资者依然人闲心不闲,一方面看伦敦港股的报价,另一方面则等待美国股市开市的变化,股市就是当时每一个人生活的唯一元素。
华尔街股市甫开市便因为外国股市的大跌而大跌,所有投资者心情都一片沉重。大家都知道明日港股将会因美股的下跌再下跌,而美股又再因外围的下跌又再下跌,形成恶性循环。
当晚电台电视台频密报导美国股市最新市况,气氛显得十分紧张,结果当晚美国杜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狂泻508点,创下美国百多年来单日最大跌幅纪录。当日各大报章都以套红和粗黑体头条报导美国股市市况,相信当时许多投资者看到新闻之后都一筹莫展,等待十点开市时宣判死刑。
股市停市四天
原来当日清晨时分本港联交所已立即召开紧急应变会议,在十点钟开市时终于作出决定,宣布为了令投资者保持冷静,以及积压大量未清理的交收,因此联合交易所停市四天。
这公布令人感到相当愕然,然而相信当时不少股民皆拍手赞好,认为这是英明理性之举,令到恶性循环暂止。尤其是当日世界各地股市均大幅暴泻,日本日经平均指数大跌 3836点,伦敦金融时报指数大泻250点,澳洲股市狂跌510点,香港股民更庆幸这停市可使自己逃过大难。 在这停市的四日里,有关股市的新闻并没有因停市而静下来,每日各大小报章的头条均离不开股市,有些报章甚至加印号外版,尽可能以第一时间报导美国股收市情况。
不过,周三华尔街股市大幅回升160点,于是有些人开始提出疑问:停市四天是否太长?是否有损香港成为金融中心的声誉?而法律界人士李柱铭更指联交所停市不合法。
李福兆开始面对舆论界的压力,但他依然坚持要在下星期一才恢复市场买卖,并认为若因美股回升草率复市,那么美国再跌是否又再停市?他还认为周二若非明智决定停市,股市已是「遍地尸骸」了。
至于港府方面,也同样作出支持联交所做法的言论,财政司翟克诚在该星期的立法局会议中就说过:「政府认为股市停市四日的决定是十分适当的,政府亦不会彻查今次事件是否涉及个人利益。」港府认为这项决定完全符合社会人士以及投资者利益。
这停市四日除了清理股市积压的交收,令投资者保持冷静,以及引起社会的争辩之外,最严重的其实是期指市场面临崩溃的危机。由于涉及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港府聘请伦敦主要商业银行之一的Hambros Bank Ltd。出任顾问。
这四天无股无市的日子很快便过去了。相信当时每一个股民的心情都不好过,大家都不知道复市当日市场将会怎样,而自己又应该怎样去面对。
虽然在复市之前,各方面均已作好应变措施,除了专家都力陈本港经济表现良好,股市不应再跌之外,银行公会亦把最优惠利率调低一厘至七厘半,希望能够藉此以稳定市场。
灾情惨烈
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六日,一个阳光普照的朗日,社会的一切活动一如往。中环也是一般的繁忙,并没有因这股市风暴而褪色,但每一个走在中环的人似乎都有一种灾难一触即发的感觉,尤其是股民当时的心情,更是非笔墨所能够形容。
当日的开市时间较住常迟了一个钟头,十一点正,甫开市全市只有沽家而没有买家,卖家跳价求售,无人敢螳臂挡车入市买货,蓝筹股最先有零星买盘入市挂入,一般所承的第一手价就是当天全日的最高价。十五分钟过后,恒生指数已跌去650余点,十一点四十五分大市更跌近900点,接着才稍见反弹,但早上收市时恒生指数还是下跌了845。04。
午后市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再度转劣,市场拋风四起,投资情绪悲观到极点,斩仓盘入市,投资者为拋售而拋售,结果全日大市共跌去1120。70,以2241。69收市,跌幅共达33%,创下全球最大的单日跌幅纪录。现货期指市场更是四度跌停板,翌日一份报章头条报导这宗新闻,就以「山崩地裂」一词形容这跌市的灾情。
接着,港府宣布了一连串的救市措施,其中包括豁免上市公司买回自己股份的限制,外汇基金、赛马会、汇丰银行等均入市买股票,希望能产生带头作用。
李福兆遭指责
十月二十六日傍晚,香港联合交易所召开记者招待会,在这招待会之前,社会已有部分舆论向李福兆提出质询,会中一名外籍记者直率地质问(当时没有一个中文报章记者敢提出同样问题)有关股市停市四天的决定是否合法?李福兆老羞成怒,伸出右手食指直指向该名记者的位置,以英语怒斥该名记者,还以拳头敲击抬面,要求该名记者道歉。
「这是恶意诽谤。」李氏高声反驳。
「讲出你的姓名,我要我的律师纪录下来。」
「我现在就给你一张告票。」
「控告他,带他到警署去,把他送到警署去。」李氏怒不可遏。
当时联合交易所的其它高层职员试图劝李福兆冷静下来,但他们失败了。一众记者和电视台录像队把该名澳洲记者半拖半拉离开交易所的会议室这招待会就在喧吵声中结束。
十月二十九日,一分西报以头版位置刊登了一篇名为「癌肿正蚕食香港的金融心脏」的文章,毫不留情地批评李福兆这次停市行动,并称这个癌肿已严重伤害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美誉。在此之前,立法局议员李柱铭更在立法局会议上要求李福兆为关闭交易所的错误决定而辞丢联交所主席的职位。
李福兆其后的命运怎样?大家都知得一清二楚,我不想在此落井下石再作月旦。从股灾的爆发到李氏的收场,我不禁想起罗贯中的一阙词:
「……世事成败转头空,青山依照在,几度夕阳红!」
第二辑 股灾灾情实录
八二置地
每一次股市大跌之后,定必带来经济衰退(也许我们可以说股市走在经济的前头,因预期经济衰退而下跌),经济衰退令到百业萧条,房地产市道也受到影响。全世界最大的地产集团O & Y就是因为世界经济年来持续的不景气,结果令到该集团面临倒闭的危机。
这件事不禁令我想起八二、八三年置地的处境,当时港股从1;800点暴泻下来,经济陷入衰退,物业市道亦因为过分的投机而下跌,当时相信谁也不会料到,置地──香港这家历百年不倒的最大地产集团,竟陷入一次财政危机!
此事要从八二年二月十二日开始说起。当日中午是「香港地王」的投标截止时间,这地王位置就是现在的交易广场现址,地政测量处列为「港岛内地段八六六八号」,占地十四万四千多方呎。这地王投标的条件十分苛刻,投标者须先付二亿元按金,中标后三十日内再缴付八亿元现金作为「首期」,三个月内缴付地价至总额的六成,余下的地价三十个月内付清。
那时候,本港地产已现跌势,九龙湾工业用地投标价不断下跌,中环商厦也供过于求,租率已下跌二成,而且最优惠利率仍处于十六厘的高水平。 招标结果只有三票投标,而置地竟然出价四十七亿五千五百万港元,第二标的投标者是长江实业,传闻出价二十七亿至三十亿之间,第三标则是新鸿基地产及恒基兆业,出价约二十五亿,结果置地「勇」夺地王!
当时来说,置地的出价创下本港开埠以来投地的最高纪录。由于当时股市持续下跌,地产市道不振,加上期间中资以低价投得美梨道停车场地皮,故此置地的出价便引来议论纷纷。有谓置地志在必得,因为置地一直都垄断性占有中区大部分贵重地皮,为免第三者「冷手执个热煎堆」,所以不惜出高价夺取。亦有谓置地有意托价,由于当时工业以及住宅缕宇价格大跌,只有商业大厦所受的影响最轻微,置地以高价夺得这幅地王,相对来说稳定了置地在中区其它物业的价格,同时也稳定了租值。
置地是一间极富经验以及历史悠久的大地产集团,没可能计错数,个中原因至今仍非我们局外人所能够明了。当时置地在港以大好友姿态出现,除了买地之外,还收购香港电话公司和港灯公司,也许他们对香港前景过分乐观了一些。
可惜股市和物业市道的淡势进一步恶化,因此令到置地的财政陷入困境,当年置地的全年业绩就亏损了五亿多元,而且沉重的利息支出使人担心置地可能会「置诸死地」,有报章的软性专栏说,置地的利息支出平均计算,每一分钟就派了一千元出街,其利息的负担可想而知。
在这情况下,置地股价当然是如断线纸鸢般下跌,最低潮时股价跌到只有一元多,其时有人作了个这样的譬喻:「烟民每日吸一包香烟,就烧掉三股多置地。」
当时怡和大班纽璧坚先生,不知道是否因为这样挂冠而去?
八七置地
八七年股灾前,在市场「奋勇作战」的老股民相信记忆犹新,当时股市已全线滑落,唯独是一只置地竟是逆市上升,使不少投资者错误判断市势,结果招致损失。有关置地被收购的消息,八八年后己完全沉寂下来。在此之前,有关这公司的消息甚多,增添本市炽热的投资气氛。
置地易手的传言,可追溯至八七年年中,当时日资财团与恒生银行力争中区旧消防地段,日资初露觊觎本港地产的野心。七月时,市场开始传出日本某银行有意买入「怡策」所持的置地,收购价每股大约八元。但这消息很快便沉寂下去,没有进一步的发展。
十月期间,收购置地的消息突然甚嚣尘上,而且有不同的版本,众说纷纭。其一是说另一日资财团想以每股十三元的价格收购置地;另一种说法是:本地几间华资大地产公司,有意联手买入置地,收购价更高达十六元。
当时世界股市已开始从高峰回落,但港股却因置地事件而分散了投资的注意力,大家只热中于「借艇割禾」,趁这消息赚取投机之利,忽略了市场存在的危机。结果不少投资者都在十月股灾蒙受严重损失。
股灾过后,市场虽然满目疮痍,但传言并没有因而灰飞烟灭。直到八八年四月,由于已过了半年,有意收购者可避过以去年大跌市前之最高价对置地进行全面收购,于是消息又再广泛流传。
当年五月四日,有关收购置地的若干行动,又传再度部署,令置地股价由八元三角升至公元五角,翌日一度升至九元,以八元九角收市,两天共升六角,当时股灾后,仅半年,市场投资气候仍差,因此,已是相当可观的升幅了。
当时,市场有传闻谓华资财团由于没法遂收购之愿,故有意把所持的置地股份售与一日资大财团。但谣言很快地被怡策的行动所粉碎,五月六日,怡和、怡策和置地三间公司同时宣布停牌,稍后怡策宣布以每股八元九角半的价格,购入长江、恒基、新世界及中信四间公司共拥有的8%置地股份,耗资十八亿三千四百万元,消息公布后,大市急挫。
置地一系股份复牌后,同样难逃大跌厄运。
怡策这次购回置地股份,以长实为首的一方有一项很特别的协议,就是承诺七年内这几间公司不购入置地或怡和名下任何一间公司1%的股份。这附带条件引起当时市场议论纷纷,不少人认为这是怡和大班凯瑟克对本港前途信心的明证,但当时我却持不同的见解,在一份月刊中为文指出,「这协议只是令到凯瑟克面对九七问题,更加可以进退自如而已!」原因是这七年的协议只是限制了长实、新世界和恒基不得大量买入怡和系的股份,但假如怡和意欲出售自己手上的股票,那是可以随时出售给任何公司的。
最近,怡和更改本港的第一上市地位以及置地出售皇后大道中九号物业,一再证明怡和对九七的香港毫无信心,当时我的分析是正确的。
当年的「七年之约」,期满之时刚好是一九九五年,距离九七不足两年的时间,华资大户会否在九五年时又再策动另一次「买地」之战?怡和安排协议期满刚好在九七之前,是有心还是无意?
优膀劣败、股海淘汰
每一次股市大崩围之后,定必有许多上市或非上市的公司倒下来,被淘次出局,七三年的一次如是,八一年的跌市亦然。七三年大跌市后倒闭清盘的上市公司甚多,只可惜资料现在不少经已遗失,记忆所及,当时的「香港天线」、「山帝国」等都是其中的例子,由于那时候市场监管不善,上市公司的要求不严格,至令许多缺乏实力的公司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