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间谍的种种传奇知识%2b含各国间谍机构-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动了60余名最精干的特工,他们潜入爱尔兰,以“接力赛”的方式先后换了12辆车,再设法混过了爱尔兰与英国边境,最终成功地将“赌注之刀”连同他的家人接回伦敦。 

“007”卧底25年 

“赌注之刀”是爱尔兰共和军军事行动部最高领导人弗雷迪·斯卡帕迪奇。25年来,此人一直被英国政府和情报机构描绘成杀人如麻的恐怖首领。然而,他的真实身份是英军的超级间谍,是英国政府25年来揳在爱尔兰共和军心脏内最大的、最致命的一枚钉子。 

斯卡帕迪奇的传奇间谍生涯始于1978年。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年轻人是真正的爱尔兰共和军志愿者,后来被英国情报机构招到旗下。加盟英国情报机构的斯卡帕迪奇在爱尔兰共和军内部的地位也不断飙升,很快就干到了爱尔兰共和军北方司令部安全总管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斯卡帕迪奇负责挑选想参加爱尔兰共和军的人,并有权审查潜伏在英国政府各机构内部的爱尔兰共和军间谍。 

为了巩固加强斯卡帕迪奇在爱尔兰共和军内部的地位,英国政府和情报机构给了斯卡帕迪奇一个连“007”都不可能有的特权———可以杀害英国军警和百姓。据初步统计,为了掩盖真实身份和传递情报,斯卡帕迪奇先后实施超过40次的谋杀和暗杀活动,倒在他枪下的有英国警官、士兵、普通平民和恐怖分子。 

007的缔造者——伊恩·弗莱明

美国最权威的间谍机构在冷战期间展出了收集的间谍用品和间谍电影用品,这出乎意料的展出使得人们透过间谍装备对整个间谍史窥见一斑。实际上沿着二者的足迹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前一位横跨两个世界的人。他的工作对间谍的性质以及间谍在文艺和影视上的形象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就是詹姆斯·邦德的缔造者——伊恩·弗莱明。

伊恩·弗莱明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最著名的小说家,但没有人意识到在二次大战中,他曾在英国海军情报处供职,他当时看到的许多装备后来都在他的小说里有所体现。

在伊恩·弗莱明所构思的小说中,就有获取德国密码机解码本的任务,“残忍行动”是伊恩·弗莱明为获取解码本而策划的行动。它将帮助英国破译人员解读神秘密码,对大西洋战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行动包括训练英国间谍讲流利的德语,让他们驾驶一架轰炸机,然后在英吉利海峡上空坠海。让穿着德国军服说着德语的飞行员进入救生艇,这样他们当然会发报说飞机坠毁了,正在海面上漂着,要德国鱼雷艇来营救他们,按计划,弗莱明是行动的指挥。登艇之后,他们会降伏船员,拿到密码本。最初阶段,上述这些也显示出弗莱明的智慧和创造性,战后,他把这些优点转向了另一个有利可图的冒险行动,最终塑造了小说中的特工人员——詹姆斯·邦德。弗莱明想为他笔下的特工起个普通的名字,书桌上面有一本他最喜欢的书——西印度群岛的鸟类,作者叫詹姆斯·邦德,于是主人公的名字就起好了。他的名字应该简短有力,能在他的脑海里形成战后的缩影,而这正是詹姆斯·邦德在他全部作品中的性格定位。

007的性格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弗莱明为美国情报机构工作的经历。缩写为OSS的战略服务办公室是中央情报局的前身,创立于1942年,负责人是威廉。弗莱明被派往美国帮助威廉草拟新谍报机构的建议书。

弗莱明为威廉写了两份备忘录,其中一份谈到了他对为OSS服务的间谍人员的设想。他提到间谍的年龄应该在40到50岁左右,他经验丰富,游历很广,能讲多种语言。

弗莱明同时在构思完美的间谍形象,他把这些品质都赋予了小说中的人物詹姆斯·邦德。弗莱明从军事和情报背景中仔细勾勒出了他笔下的英雄。

另一个更为有趣的说法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有一套密码被英国海军情报机关破译了,代码是0070。要知道伊恩·弗莱明了解这个情况,而且印象深刻。他有可能以此作为间谍詹姆斯·邦德的代号。

007电影以及小说中的工具

弗莱明对这些工具很感兴趣。他与非常聪明的供给部门官司员查尔斯建立了合作关系。查尔斯的任务是为英国谍报人员的侦察和监视工作提供恰当的工具。

他经常在弗莱明的建议下创造出各种工具,包括隐秘的指南针、秘密武器,能藏在手杖里的微型照相机,还有收藏地图的方法,特殊的伪装设备,以及如何把英国空军的军装瞬间变成平民服饰等等









玛塔。哈丽

玛塔·哈丽,这个艳绝一时的尤物,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广为人知,被世人津津乐道。有关她的故事被写成文章,拍成电影,出版成书,很多人还对她本人进行专门的研究。她的知名度没有随岁月的增长而消磨,反而被世人追捧为全世界古往今来最著名的间谍之一。她的绝世美貌和她的旷世传奇留给世界一个永恒的话题。谈起玛塔·哈丽,人们的眼光里和语言中充满艳羡、迷离、叹息、嫉妒……1905年4月的一天傍晚,巴黎东方艺术博物馆举行了一次特别的演出。大厅里挤满了观众,一位名叫玛塔·哈丽的舞女,表演着一种神秘莫测、奥妙无穷的〃印度婆罗门艺术〃舞蹈,越到后来越急遽狂野,令人眼花缭乱的手部动作快得令人咋舌。观众们如醉如痴,如癫如狂,完全被这位舞女的风姿给迷住了。

    玛塔·哈丽一举成名,第二天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毫不吝啬地给了她最抢眼的版面并配以巨幅艳照,她成了轰动一时的人物,开始频频出现在最时髦的游乐场、音乐厅、贵族沙龙和大企业主的私人聚会等场合,除却美艳之外,玛塔·哈丽还显露出天生的非凡智慧。她的影响渐渐向整个欧洲扩展,上流社会竞相吹嘘自己和玛塔·哈丽有私交。名门望族之后、政治家、百万富豪纷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这正是欧洲上空阴云密布的日子。玛塔·哈丽接受了一项任务:利用她超凡脱俗的魅力,为德意志帝国服务。1910年,她被派到离瑞士边境不远的勒拉赫一所特别侦察学校接受了几个月的培训,从此,玛塔·塔丽的人生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也给她充满传奇的人生注入了更多令人唏嘘的神秘光环。

  在特别侦察学校培训后,玛塔·哈丽更多地出入在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地的声色场,每到一处,总能引起轰动。当然,玛塔·哈丽在巴黎独宅的欢宴也常常通宵达旦。黎明时分,就在来宾们醉意朦胧的时候,玛塔·哈丽似乎无意间聊开了政治。她就像一束艳丽的热带花朵,预感到风暴即将到来,温柔的花瓣不住地颤抖,一双描成青色的眼睛惊恐无助地盯着男人们红晕的脸庞,喃喃地说她害怕那场即将到来的战争。来宾们赶忙争先恐后地安慰玛塔·哈丽,喋喋不休地告诉她法国军队究竟是如何不可战胜的。

  这些谈话的内容呈送到了德国总参谋部。基于对谈话内容的分析,德国人对法国同行的意图有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概念,这就是〃1917战略方案〃,即法国在战争条件下将会进行防御,而不是进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了。玛塔·哈丽又接到新的指令,德国方面命她收集法国的军事情报。下命令者还交给她一些中立国的邮政信箱地址,以便她发送密码情报,30000法郎则是她的一部分酬劳。玛塔·哈丽选中了她的第一个目标,她很方便地弄到接近前线地区的通行证,然后就迅速赶往维特尔。玛塔·哈丽在这儿整整呆了七个月,她偶尔会在晚上到附近一家军官俱乐部的小酒馆消遣一下,她跟军官们打得火热,她所需要的情报,他们在喝葡萄酒的时候会滔滔不绝地讲出来,她只须竖起耳朵听就可以了。

  60岁的海军上将是个好色之徒,他一眼见到玛塔·哈丽就对她的美色垂涎了上了。玛塔·哈丽不久就到了他的身边。海军上将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与玛塔·哈丽调情上,做梦也没有想到美艳绝伦的玛塔·哈丽竟然会是德国的间谍。

  就在上将在浴室里对美好时光无限憧憬的时候,玛塔·哈丽抓紧时机,拿出微型照相机,以最快的速度拍下了海军密码本中的全部内容。

  玛塔·哈丽的行为引起了法国反间谍机关的注意,紧接着,她被监视起来。法国人发现,玛塔·哈丽每个月定期到巴黎去一到两次,每次到巴黎,她必定要去拜访荷兰、瑞典和西班牙驻法国大使。法国著名的反间谍第二局秘密拦截并搜查了三国大使的邮件,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每位外交信使的公文包里都有几封玛塔·哈丽发往国外的信件。

  玛塔·哈丽向法国人表白她同样可以为法国人做事,告诉他们:她在柏林偶然听到过一位上校说,法国潜艇早就开始运送走私武器到摩洛哥马赫迪亚港,为什么盟军不去拦截呢?她甚至主动提出,她可以去比利时布鲁塞尔,以自己的交际能力去说服德国著名的干将比辛克将军,让他向法国缴械……她的建议如滔滔江水绵绵不断,一个比一个诱人。

  法国人一时间相信了这位交际圈的女明星,决定派她去诱降比辛克将军,并把一份在布鲁塞尔的法国间谍六人名单交给了她,安排她到了布鲁塞尔。然而,玛塔·哈丽却把六名法国间谍的名字和住址交给了德国的反间谍机构。

  玛塔·哈丽是在荷兰驻巴黎的使馆前被捕的,然后被长期拘禁在圣拉扎尔监狱12号监房。1917年7月24日,玛塔·哈丽被带上了军事法庭。法庭强调,她长期从事服务于德国的间谍活动,导致17艘盟军船只被击沉,造成50000多名法国士兵阵亡。此外,玛塔·哈丽还出卖了6名法国秘密间谍,向敌方报告法、英军队的情报,骗取美国军官拟议中的盟军坦克应用方案,还促成英国巡洋舰在奥尼克群岛被击沉,海军元帅基奇纳勋爵同时遇难。

玛塔·哈丽拒绝承认自己是间谍,可她依然被判处死刑。
  1917年10月15日早晨是玛塔·哈丽与这个曾带给她花天酒地的生活、恣意纵情的狂欢与成为人瞩目中心的美妙感觉的世界诀别的时候了。她仔细梳理了头发,化了淡妆,乘上一辆带蓬卡车,从监狱被带到文森射击场她的刑场。

  排枪射击的闷响打破了秋日清晨的宁静,玛塔·哈丽,这位美艳绝伦的舞女、交际明星、巴黎人的宠儿,人类历史上少见的女谍,在刑场上香消玉殒。有人看见,就在枪决前,她还向行刑队送去了飞吻。









商业间谍
盗机密致巨额损失,以谍制谍自保 

高科技发达让商业间谍“如鱼得水”,以此更易窃取企业内的商业情报。所谓商场如战场,尔虞我诈是必然的事,若以正当渠道收集商业情报无可厚菲,但还是有商家罔顾职业道德和法律,安排商业间谍窃取竞争对手的商业机密。 

高科技发展迅速,促使商业间谍能籍重科技窃取更多的情报,因此有人估计,因此造成的商业损失高达每年1000亿美元,相当于2005年全球付费搜索引擎市场营销100亿美元的10倍。 

有调查显示,名列《财富》(Fortune)全球1000强的大公司,平均每年发生2。45次的商业间谍事件,损失总数高达450亿美元。其中,位于硅谷的高科技公司首当其冲,发生的窃密案件中,有54%个别损失高达1。2亿美元。 

令这些企业惊讶的失窃损失数字,促使它们不得不加紧防范,规定员工不得向外透露企业的情报,如IBM公司更在新员工加入时的宣誓书上,特别注明不要在何场合谈论技术秘密,参加任何活动不能触及秘密,有人问起必须拒绝,若无法回避问题宁可退出有关活动。 

有些公司则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以谍制谍,特别聘请反间谍人员入驻公司,宁愿花费每小时50英镑至1万英镑不等的费用,严逮潜伏的商业间谍,防止工业机密外泄而造成惨重的损失。 

保障利益不受损,立法对付商业间谍 

在今日科技与商业发达的社会,间谍的眼睛隐藏在某个角落搜索秘密,若没有法律制衡,将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商业间谍的身份是秘密,有人当宝,有人视如蛇蝎,这种又爱又恨的角色,最终唯有以法律的紧箍圈将之套实。 

美国早已有反商业间谍的法令,不少国家也在积极研究其可行性,但商业竞争情报就像是红红的大苹果,忍不住诱惑的商家还是暗中咬一口。美国于1996年针对工商业间谍产生的争议而制定“经济间谍法”(Economic Espionage Act of1996),避免国家的安全由于商业机密外泄而带来严重影响。以商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角度而言,这项法令在某个程度上制止商业间谍情况越演越烈,这相信是第一个较为具体的间谍法律。 

这项法令未出炉之前,美国各州依照习惯上的不正当竞争禁止原则、契约不履行及侵权行为等法律标准,处理商业间谍案件。由于各州的法律大相庭径,甚至有些州属根本没有相关的法律,造成各州的执法人员对付商业间谍时捉襟见肘,无法有效的保护这类商业案件的受害者。因此,适用于全美的“经济间谍法”实在是对国家与商业运作带来重要保障。 

美国于1996年制定“经济间谍法”,避免商业间谍外泄该国企业的商业机密,同时确保国家安全。 

“经济间谍法”未拟定之前,美国国内商业机密的案件堆积如山,国内强力诉求的声音酝酿着“经济间谍法”的出现。 

众所周知,美国与前苏联为首的两大国际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利用军事间谍较劲。冷战结束后,能与美国在政治和军事抗衡的国家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战争——商业竞争。美国是当代科技的领头羊,世界各国同样积极的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各国企业对于科技渴求的目光都射向美国企业,有者甚至有计划的窃取,有者则在国家政府的支持下,挖掘美国的科技秘密。一旦这方面的企业机密遭窃取,不只影响企业而已,连带的国家安全亦可能受到波及,因此“经济间谍法”被视为可减少国家与企业方面的损失,而且能杀一儆百。 

这个法案生效之后,遭商业间谍侵害的企业经营者,有权力要求联邦调查局介入调查,以更快速和有效的方式保护其商业机密。商业间谍一旦被定罪,可被处于15年的有期徒刑或50万美元罚款。该条法令属于美国联邦法中的第18号法典,其第1831条文详细指出,任何意图或故意以各种方式提供商业机密,并有利于外国政府、机构或代理,都会在此条文下定罪。 

只要是窃取或未经授权就占有某企业的商业机密,以不同的手法如携走、隐匿、诈欺、骗术取得商业机密,并未经同就以重制、复制、笔记、描绘、摄影、下载、上载、删改、毁损、影印、重制、传输、传送、交送、邮寄、传播或转送商业机密的人,都能被治罪。 

不只是个人或商业间谍在“经济间谍法”下受控,多人共谍窃取商业机密,或是任何组织犯上这个罪行,都可遭起诉。其中,组织犯下这个罪行的罚款有机会高达1000万美元。 

在未有“经济间谍法”前,其中一种对付间谍的方法是引用知识产权的法律。实际上,企业的商业机密与知识产权的定义有一定的区别,一个企业要证明某人或某组织侵犯其知识产权,必须主动搜集证据再将之提供上庭。反之,保护商业机密的“经济间谍法”则授权于业者,要求动用国家资源,即由美国联邦调查局负责调查。 

美国“经济间谍法”制定之后,成了全球各国对付商业间谍的蓝本,但也让一些外国商家,如中国踩到这个地雷。在这条法案推行后,首4宗遭起诉的案子中,就有2宗案件是涉及中国驻美国的企业。 

无论如何,世界各地对于商业间谍法律多数持赞同立场,唯目前类似美国般出现较为完整的商业间谍法案并不多见。在这个工商业发达和迅速发展的社会,制定类似的法案实不容缓,因为这将能避免企业或国家不必要和无可估计的损失。











红朝新贵族.俞某出大陆! 
安全部外事局局长.居然逃之夭夭 中共海外间谍作业.遭受重大打击 此人之父“启威”.毛泽东的“前辈” 
法新社北平二日电 


此间高度可靠的消息人士今天说,一名中共高级情报官员一月间向西方国家投诚,使中共的海外间谍作业遭受重大打击。
消息人士说,这名“官员”名叫俞真三,投诚前不久才升任中共“国家安全部外事局局长”。

消息人士说,自从一九四九年中共窃踞大陆以来,俞真三是中共向西方投诚阶级最高的“官员”。

消息人士指出,咸信俞真三知道中共海外间谍人员的姓名。

中共“国家安全部”专司情报与反情报工作,一九八三年成立后,接管了“公安部”部分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