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增长理论-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在政治上得不到提升,不能涉足某些高等的社会职业(军事、行政、科学等),因此,
发挥其精力的最好出路是在商业上有所成就。大多数教派的宗教戒律还可禁止多数教派
的教徒从事某些活动(贸易、放债)、禁止处理某些物质或生物(混合肥料、皮革、猪
只),也不准利用有利可得的机会,如果少数派怀有不同的偏见,它就能以借多数派不
屑一顾的那些机会中兴旺发达起来。在少数派开始站住脚时,少数派的教规并不一定比
多数派的教规更有利于经济增长,因为时间本身会影响这种差异。
    少数派要使自身适应生存,它的教规也将改变。
    另一方面,肯定不是所有的少数教派都会在经济上兴旺起来。因为有不少的少数教
派在经济成就方面反而落后于多数教派,如加拿大的罗马天主教徒或印度的穆斯林。只
有在多数教派更热衷于其他问题时,少数教派才转向并在经济事务方面大显身手。但在
多数教派有实利主义倾向时,少数教派很可能脱离经济事务而努力尽可能保持自己特有
的生活方式,它反而可能培育各种专业或技艺,要不也可能故意采用敌视经济进步的教
规。
    这也有助于着重说明,我们讨论的这种现象实质上不是宗教现象,它适用于少数派,
不管把它们联结在一起的是什么。宗教在这些事例中往往最为明显,因为宗教是把少数
派结合在一起的重要因素。不过形成局面的最基本的因素是,少数派,不管是宗教的、
不是宗教的,不仅擅长于多数派要做的事而且擅长于多数派不大重视的事。
    我们因而对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归结为,有些宗教的教规比其他宗教的教规同经
济增长更具有一致性。如果一种宗教把重点放在物质价值、劳动、节约和生产性投资、
诚实经商、进行实验和承担风险以及机会平等方面,这种宗教就有助于经济增长,反之,
要是对这些事情采取敌视态度,必将抑制经济增长。当然,教规也许完全有效,人们并
不总是按照他们皈依的宗教教规行事。估计神职人员的举止规定得比较严格,如上一章
里曾提到,据说有些宗教劝诱一大批人隐退到宗教秩序之内(如西藏),宗教不是使许
许多多富有创见的人脱离经济事业就是用使其他产出降低非常之多的办法(如神职人员
本身不得从事农业、制造业和其他经济事业)来强行制止经济增长。除了神职人员,人
们不大注意那些同经济利益相矛盾的教规。但是宗教布道的力量很强,往往足以阻止人
们去作明明对他们有利的事——如不能宰杀圣牛,不能清除被神化了的压迫者。
    现在谈第二个问题:宗教是否具有约束经济活动的独立作用,或者说宗教是否仅仅
反映出经济的条件?显然,宗教信仰是随着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改变而改变的。宗教的
教义不断地加以重新解释,使之适应新的形势。因此,有些人甚至认为,宗教既不妨碍
也无助于变革。如果今天的宗教教义同某些变革不相容,这仅仅是因为这种变革的基本
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尚不具备。一旦条件具备,就会产生变革,宗教教义也会改为支持
新的现状。根据这种观点,几乎任何宗教都能使本身去适应几乎任何政治上或经济上的
革命。因为神职人员中总会有些人愿意重新解释教义,不管是出于信服,出于无所适从,
还是出于怀有抱负。这些神职人员在革命后开始掌权,把反对的人赶下台,使教会纳入
一条轨道。要不,在不太极端的情况下,或是由于神职人员看到人们愈来愈不理会信条,
或是由于他们自己看到信条同变化着环境毫不相干而对信条加以修改。
    这种看法似乎太简单。首先,即使宗教的教义确实总是为经济利益让路,仍然不能
就此认为这些教义就不限制变革,因为这些教义既可使变革速度放慢,也可歪曲变革的
效果。也许是这些教义终将改变,但同时它们能把变革拖上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总
之,变革主要来自人们的所作所为,而且这也主要是人们信仰什么的结果。宗教渗透在
我们的信仰中,因为宗教的教导(不管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在我们还是孩提的时代
便开始了。我们在晚年自己学到的东西,往往由于辩论或论证而记不住,但在孩提时代
吸收的东西却很难抛掉。
    即使宗教不能阻止全部变革,也肯定能减弱变革的速度和效果。
    更根本的是,我们不能接受总是先有经济变革才引起宗教变革,而宗教变革从来不
会引起经济或社会变革的结论。并不是说,如果经济利益和宗教教义发生冲突,经济利
益永远占上风。印度教的牛多少世纪以来一直是神圣的,尽管这同经济利益完全相悖。
或者再举一个例子,西班牙未能抓住并利用发现新大陆带来的经济机会,如果不考虑到
宗教信仰和态度就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正是这种信仰的态度妨碍了西班牙同别国
的竞争。一个国家要是热衷采纳同经济增长不相容的宗教教义而且不容异说,那就可能
窒息自己的经济增长。或者另作选择,改变一种新的信仰,才有可能成为引爆经济增长
的火花。

    (二)奴隶制

    奴隶制的制度应予以特别探讨,因为它在人类历史上存在过那么长的时间。从经济
增长的观点看,奴隶制有些明显的坏处,然而它却往往是大繁荣的基础。现在,我们可
参照在本章前几节里讨论过的原则来考察一下这种制度。
    在谈奴隶制的坏处时,我们先谈谈刺激的问题。奴隶因效率低和不心甘情愿而恶名
昭著。一匹马,如果对它细心照料,也会乐于为爱它的主人的需要全力以赴。在这方面,
有些奴隶像马,但大多数奴隶不像。这种差别是出自他们的人性,出自他们对那种利用
他们的劳动使别人致富的制度的正义反抗意识,出自他们痛恨约束的自由感。即使多数
奴隶出于满足,总是有少数奴隶具有强烈的作人意识,并以这种情绪感染其他人。如果
奴隶同一位主人私人接触密切,个人的联系可使这种关系平安无事;但是如果奴隶受雇
于大规模企业,奴隶彼此间接触多,而同主人没什么接触,肯定他们会对他们的状况不
满,会报之以消极怠工。接着便会是主人和奴隶之间一场实力较量,每一方都将在这场
较量中探寻能走多远。由此可出现某种“均势”,在“均势”中就什么是各方的“传统”
权利与义务达成默契。其后,奴隶们便在这种传统的范围内尽可能少干活而不会受到惩
罚,绝不多干。
    在有些制度下,奴隶生产的全部产品归主人所有,而在另外一些制度下,法律或习
惯都允许奴隶有些自由时间和财产,供他们自己支配。在后一种情况下,奴隶通常在属
于自己支配的那一部分上比为主人工作的时间里要勤劳和有效率得多。有些主人看到这
一点,便限制奴隶自由支配的时间,借口是奴隶的体力会消耗殆尽,从而无力完成他应
尽的义务。另一些主人看到这一点,就付给他们报酬来改变他们的劳动权使之成为奴隶
生产的一个百分率,这样奴隶制便可以不知不觉地变为分成制。奴隶如果仅仅把产品中
的百分之多少付给主人,他们干活肯定地比把他们生产的一切都交给主人时要有效率。
    其次,奴隶制不仅影响奴隶,而且影响奴隶主本身的心理状态。因为奴隶主极可能
养成损害经济增长的对劳动的看法。劳动受到轻视,因为只是奴隶干的。甚至把管理奴
隶的事情也交给雇来的管理者。男女奴隶主们自己沉迷于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要不就
沉迷各种活动,不管这些活动多么高尚,却同生计无关。他们搬出自己的庄园,住到繁
华的城市中等等。因此,他们丢掉了寻求新的经济机会并从中获利的能力;甚至失去适
应不断变化的条件以避免灾难的能力。奴隶经济的奠基者也许是一些生气勃勃的人,他
们创建了在他们那个时代条件下产生大量财富的社会结构;但是他们的子孙后代就很不
同了,随着条件改变,经济也渐渐衰退。
    奴隶经济也遭到没有纵向流动之害,而且因为奴隶制对于为贵族劳动的意愿日益减
弱所具有的影响,这一点特别有害。在自由经济中,处于政府、企业或知识界的领导阶
层不断把下等阶层出身的聪明人吸收到他们的队伍中来充实自己。奴隶经济则使自身不
存在这种优势,除非它鼓励奴隶解放。有些奴隶社会确实使奴隶容易赎身,或鼓励奴隶
主赐于自由;而有些奴隶社会则敌视奴隶解放,特别是在奴隶的来源越来越少的时候。
一些奴隶社会也因奴隶制延续到什么程度成为对自由民或他们子孙后代的障碍而不同。
如果奴隶同主人种族不同,即使经过多少代,奴隶的子孙后代也很难被接纳进入最高的
社会层。纵向流动的重要性,按要填补的领导职位数字比例来说,取决于奴隶主的数量
有多少。因为,如果奴隶主的数量充足,他们将把充分的流动性提供给他们自己的各阶
层以保持最高阶层的活力,虽然整个社会必将不能迅速进步,因为它不能充分利用奴隶
制束缚下大批人的聪明才智。
    其次,如果有充足的奴隶劳动力可资利用,就不会有推动发明或节约使用劳动力的
刺激,因而也得不到由于单位劳动产出增长而常有的经济增长,尽管劳动量增加总产出
当然会加多。有人由此想到,希腊科学在其后期发明了玩具而没发明有用的机器,这就
是因为奴隶制的存在泯灭了使用机器的刺激。这两种说法都已受到批驳。无论哪种情况,
这种论证的方法在按照商业方针管理的奴隶经济中说不通,如新大陆的种植园。因为在
那种情况下,为节约奴隶劳动力和节约其他生产成本付出的费用是一样的。只要人们能
以出售剩余产品,或能以消费这些产品,或能以出售不再需要其劳务的奴隶,奴隶制中
就存在着推动采用节约劳动力办法的刺激作用。在奴隶主业已拥有他们为达到自己的目
的所需要的全部奴隶或者不是按照严格商业方针施行的奴隶制经济中,这些条件就不具
备。家奴的存在,有别于商业奴隶制,也许会阻碍发明创造。在这种社会里,奴隶们如
果是自由的,也许会有所发明创造或采用新技术以减轻劳动或增加剩余产品;在奴隶制
下,不同的是新技术的采用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要减轻劳动或改善工人的命运。
    再者,奴隶社会不如自由社会灵活,因而不能适应变化着的环境。例如,环境的改
变也许使得一个社会有必要改变它的谋生之道;对其主要出口的需求也许已经改变,供
应也许由于突然发生某种新的植物病害而受到影响,因此必须着手从事新的行业,这就
要发展新的产销结构,学习新技艺。乍一看,似乎奴隶经济应当比自由经济灵活,因为
奴隶主具有法律权力可以靠革命来实现大改变。而事实上,奴隶主的权力是受传统制约
的,这些传统已经形成,规定了他们同奴隶的关系。譬如,传统则规定,不得派家奴到
地里去干活,不得让学当木工的奴隶去采石场干活。确切地说,因为奴隶制不靠合同,
它所依靠的是在主人和奴隶之间什么才算公平的种种概念;这是一种身份经济,因此比
有限期的合同经济更少灵活性。再有,灵活性还会因为主人和奴隶之间的关系而减少。
在不断变化的经济中,不同的企业所受的影响不同;有的应该收缩,有的应该扩充。要
是有良好的奴隶市场,扩充的企业就可能从那些正在收缩的企业那里购买奴隶,但这种
交易过程会受到奴隶同他们主人之间的个人关系的阻碍,也会由于奴隶所有制给社会和
政治带来的威望和特权使主人不肯同他们的奴隶分手而受到阻碍。灵活性的差别只是一
种程度上的差别。所有的经济都是不灵活的,都对变化着的情况反应迟钝。但是似乎有
些根据可以使人认为,自由经济比奴隶经济反应要快,果如此,因为条件不断变化,奴
隶经济就不大可能生存和发展了。
    另一方面,说奴隶制效率低并不是要否认在特定的地方奴隶制可能是某些行业发展
的唯一途径。我们所比较的是自由民和奴隶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内的劳动。而在找不
到自由民只有奴隶可资利用的地方,这种比较就不适用了。西印度群岛在17和18世纪要
是没有奴隶制就发展不起来巨大的制糖业,因为当时没有可资利用的自由民。而且,即
使有自由民可资利用,就是说该国有自由民存在,而从有足够数量的人愿意按拟议的工
资到计划的行业里干活这个意义来说,就找不到可用的自由民——尤其是如果他们有了
所需要的全部土地,并从土地上得到他们认为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就更是这样。奴隶制
基本上适用于劳动力缺乏的条件;如果劳动力同资源相比是充足的,通常雇佣自由劳动
力和愿意挣工资的劳动力更合算。哪怕在因自由劳动力缺乏而使奴隶制有利可图的地方,
有些类型的生产对奴隶制比其他制度更合适得多。因为奴隶劳动是不情愿的,它只是用
于易于监督的地方。
    例如,在农业上,它只适合于那些每亩地要求有相当多的劳动力的作物,这样的地
方一个监工就能看管一大批奴隶——
    如甘蔗、棉花、烟草或茶叶,而不是小麦、咖啡或牧畜。这也是矿山、工厂和摇橹
船之所以甚至在把其他职业都让给自由劳动力的情况下也一直同奴隶制联系在一起的原
因,事实就是,把大批人集中在一小块地方便于监督。奴隶劳动不心甘情愿的另一个后
果是,它不适于那种工人必须认真运用手工技艺的行业。有些受到主人优待的家奴成为
高级手工艺者。
    往往可以发现,凡是奴隶有手艺的地方,主人都是认真按比例同奴隶分享奴隶的收
入,甚至允许奴隶按约定的数目保留挣来的一切,这样奴隶就有了干好手艺活的经济刺
激。总的说来,由于奴隶劳动效率低,奴隶制无法同自由劳动竞争,除非自由劳动力缺
乏。
    说奴隶制效率低也并不否认在这一基础上可以建立起高度的文明。奴隶们的劳动产
品可以养活一个有闲阶级,就像古希腊那样,这个阶级可以使其本身具有哲学、雕刻和
其他自由人应具有的学识,并且反常地可能成为解放人的精神和才智的先驱。奴隶制并
不总是产生这种影响;西印度群岛的种植园主文化普遍受到蔑视,尽管南部各州的文化
水平较高,一般说来,新大陆奴隶制创造的财富都被骄奢淫逸的生活浪费掉了,对人类
的进步毫无贡献。而且,甚至在奴隶制基础上产生的灿烂文化,其益处也是大大受到限
制的;受益的是奴隶主而不是奴隶。始终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认为如果大多数人作为奴
隶受到细心照料,而不是任他们胡乱来,他们的情况就比较好;就像另一些人所说,家
马总是要比野马的情况好。我们在这里无需探讨这种论点究竟怎样,因为我们的兴趣不
在于是这种而不是那种生活方式可取,我们的兴趣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
    最后,应当指出,一种奴隶经济不管它在一段时间里多么繁荣,它势必没落,因为
奴隶的人口通常自身无法更替。只要能从外部得到廉价的奴隶来源,奴隶经济便兴旺,
一旦这种来源被切断,奴隶经济便衰落下去。因此,只要有连绵不断的战争或奴隶的侵
袭,从中可以俘虏大批的人并卖为奴隶,奴隶经济便可繁荣。但当实现和平或废除奴隶
买卖时,奴隶制便趋向消亡。罗马帝国的经历就是这样,当边境一实现和平,罗马的奴
隶经济立即开始没落,牙买加也是这样,它的没落不是始于1834年废除奴隶制,而是始
于在此之前近30年废除奴隶买卖的时候。
    切断奴隶的来源必定马上会使奴隶人口下降。因为受奴役的男人比女人多,即使妇
女有足够的女孩子替代她们自己(她们并没有),多出来的男人死掉时,奴隶人口也必
然下降。
    这样,经过一代人之后,人口的自然繁衍有可能产生新的平衡,因为男性和女性的
出生数量大体相等,但是即使这样,奴隶人口也不会自己繁衍。
    如果有这样一个国家,它很长一段时间不从外面移入奴隶,所有的奴隶都是在本国
出生的,那么可用来干活的奴隶人口大约只有三分之一。这便是西印度群岛在废除奴隶
制之前那里的甘蔗种植园主所报告的比例数字。其余的奴隶都是儿童和照料子女及丈夫
的母亲;经常还有大批人声称有病要不就利用奴隶制固有的漏洞逃避干活。这样低的比
例不应引起人们大惊小怪,因为我们知道,哪怕在自由社会里,据人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