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增长理论-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者从另一方面说,其努力一无所获的时期还有其它原因。但由于我们不具备对这些心
理现象加以评价的手段,所有这些都纯属推测。这些我们已在第三章第5节(二)中讨论
过了,在此不再就此多说什么了。
    从垄断出发的论点是以下列两种说法为基础的,即垄断使投资减少,和垄断的程度
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提高。我们已经在第三章里讨论过第一种说法,并看到了认为它正确
的理由。第二种说法则较有争议,用来支持这一说法的论点有两个:首先,有人说技术
进步使一般公司的规模长期扩大。一般公司在相继的每个世纪内不断扩大是有其技术上
的原因的,就这个意义来说,这个论点无疑是正确的,但不够充分。
    为了证明垄断不断扩大,人们必须说公司规模比市场规模扩大得快,而这一点并不
明确。由于运输的实际成本长期趋于下降,而人口趋于增加,所以长起来潜在市场的规
模趋于扩大。市场的规模从乡村扩大到世界。这种趋势虽受到关税和货币方面的限制的
影响,但我们在这里不能说存在着什么长期的趋势,这些限制时而扩大,时而缩小,如
果我们回顾过去若干世纪的经济史,我们所能说的差不多只有这些了。
    其次是有人认为,金融资本家势必占主导地位。根据这一论点,“在开始阶段”,
典型的资本家是一心致力于自己的工厂,致力于生产和销售自己工厂产品的实业家,而
在“最后”,在资本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金融家,这些人也许从未进过工厂,但他们致
力于创立控股公司,企业兼并、联合公司,子公司和其他金融帝国。因此,即使在技术
发展不足以实行垄断的地方,金融家们略施计谋照样会产生垄断。可以认为这些金融资
本家的崛起是必然的,因为是他们,也只有他们,爱钱如命,唯利是图。农民爱土地,
因此也就容易在自己的土地上过多地投资而使自己破产。同样,实业家也非常爱听自己
机器的轰鸣;喜欢自己的雇员,产品,或者一砖一石,并在某种程度上让情感影响自己
在金融方面的聪明才智。只有那些经营货币的职业金融家才爱钱如命,并且因此才免于
落入其他人难以逃避的陷阱。因此,这种论点认为,对工业的控制权将不可避免地转到
金融家手中,此外,随着市场扩大到全球,金融家之间的垄断安排也将成为世界范围的。
实际上,这种论点是一些人在专门研究了德国工厂工业的兴起之后提出的,在德国,银
行在实行工业主义方面所起的作用比其他国家大得多。这种论点是自相矛盾的。人们可
以说,“开始时”工业筹措资金依赖于资本市场。实业家很容易落入金融家手中,但是
在资本主义的“后期阶段”工业以未分配利润的形式产生大量储蓄,资本市场比较起来
不是那么重要了,实业家也不那么依赖外界的支持了。随着工业的发展,情况非但不是
工业落入金融投机家之手,相反,情况似乎是工业企业的管理者变得越来越不受外部金
融家的控制了。
    撇开这些推测不谈,我们无法回避一部分工业企业多年来确实被垄断这一事实。这
对于所有工业企业来说也许确实是一种自然趋势,只不过有的工业企业比其它工业企业
受这种趋势的影响更大。一个明显的因素是我们已经提到过的逻辑增长原则;每一种新
兴的工业都要经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取代其前身之后,又会进入增长缓慢的时期。
当它进入增长缓慢阶段时,与市场相比,大公司要扩大比较容易;如果大公司不把小公
司完全排挤出市场,他们至少得奉行一种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政策,因为他们明白市场
增长较为缓慢时,任何争夺市场的斗争都必然要付出很高的代价。这是工业可能从发明
家手中转到官僚手中的阶段,是管理人员接管的阶段,是重要的技术革新结束的阶段。
但是,符合每一个工业部门实际的情况不一定符合整个经济的实际。因为新兴工业不断
地相互提出挑战。如果一个工业部门多年后被垄断,失去了对革新的兴趣,这也许正是
它会被某个生产出竞争产品的新兴工业取而代之的原因所在。只要新产品不断涌现,那
么即使各个工业部门变得更加垄断化,在新人的管理下的整个经济也不会那样。
    但是也可能发生这种情况,经济变得更加垄断化首先并不是由于企业家的行为所致,
而是由于社会对这种行为所作出的反应所致。竞争制造出了自己的敌人,因此辩证地看
也可能将自己扼杀。竞争使弱者、效率低下者、因循守旧者和倒霉者受到损害,由于这
些人的人数远比与他们命运相反的人多,因此要组织许多人对竞争观念抱敌对态度是比
较容易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心怀不满的首推农民、小商贩、手工业工人和小实业家。
熟练工人也因其技术不断受到技术革新的威胁而充满敌意。因此,经济增长刺激了各类
同业公会和工会的建立,其目的在于用施加垄断压力的方法来抵制各种变革。它们还得
到了政治家的帮助,这些政治家毫不犹豫地通过立法,保护在他们看来是大多数人的利
益免受被他们视为仅是富于进取精神的少数人的利益的侵害。当今的哲学家们也使他们
的哲学适应似乎是时代的需要;牧师们呼吁回到中世纪的“平衡的”社会;经济学家发
现并抨击竞争论点的缺陷;律师们则寻找法律上的漏洞,使垄断协议得以通过。在这场
论争中,竞争的观点并非注定要失败,因为人们已经尝到了经济增长的成果的滋味,这
个事实本身就使人们意识到:
    普遍利益与局部利益并非一回事。尽管如此,增长给自身带来了如此巨大的阻力,
以致在有些情况下它们同样有可能产生放慢革新和重新投资速度的作用。下面让我们再
来研究一下以随着经济的增长收入分配方面的变化为基础的那些论点。我们先研究一下
理论,然后再研究一下事实。如果在充分就业时,分配的变化使得消费欲望与国民收入
相比有所增长,那么我们可预料结果将是用于投资的资源的比例相对下降,从而导致国
民收入相对停滞。但是,认为消费倾向的加强会刺激投资,储蓄的不足可通过发放信贷
加以弥补的观点是可以争论的。因此,面对持续的通货膨胀(其间无疑有时会发生衰退,
这种衰退有助于维持人们对于货币价值的信心),必须维持投资的水平。相反,人们也
一直在争论说,如果经济增长的结果就是相对于消费的储蓄额增加,那么,随着收入的
增加,一个国家将会发现越来越难以处理其储蓄,并且极易受到长期萧条的影响。在本
章前面几节(第二节(一)和第三节(三))中我们已经谈到了这些论点,并且看到由
于这些论点是以假定消费与投资之间有较为固定的关系为基础的,因此不能按表面价值
接受。但是,指出下面这一点是合适的,那就是正像维多利亚时代大多数经济学家把储
蓄不足视为对他们那个时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威胁一样,也许大多数当代经济学家也认为
储蓄过剩更有可能阻碍美国经济的增长。
    如果再让我们看看事实,那么我们要问的一个有关问题是:既然高额利润与高额储
蓄是互相联系的,那么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利润会发生什么情况?在本章的前面一节
中,我们已经看到,在经济增长的各个阶段,当劳动力可从其他经济部门以不变的实际
工资吸收到经济的资本主义部门来时,相对于国民收入的利润就增长。一旦资本积累赶
上以前从农业、家庭服务业、小商小贩,由女性组成小家庭、临时性行业或增长的人口
中获得“剩余”劳力时,工资就随资本积累的增长而增长,没有任何证据说明在这个方
向或那个方向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长期变化。在早期阶段,利润的增长并不抑制投资,而
是恰恰相反鼓励投资。既然可得到劳动力,资本积累也并不改变资本与就业劳动力之间
的比例,因此利润率也不会出现下降的趋势。在随后的阶段,当劳动力紧缺时,如果革
新没有不断提供投资的新机会,利润率将下降。更多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李嘉图,
马克思和凯恩斯等)曾预料在这一阶段,利润率将下降而不是上升。与当今流行的观点
截然不同的是,这些人中的大多数认为这将抑制而不是刺激投资。在经济发展史的早期
阶段,利润也许会因此而下降,但在过去的100年间似乎并没有出现利润率长期下降的情
况。这里同样要对政府的行为加以考虑,如果政府有什么长期趋势的话,那就是对利润
征税,并刺激消费,但是在“成熟”的经济里这会抑制投资还是刺激投资有待于进一步
讨论。
    事态的发展也未能实现卡尔·马克思的另一预见,即无产阶级的日益贫困。在马克
思的理论体系中,尽管知识的增长和资本的增加,使生产率得到了提高,但实际工资仍
然保持在仅能餬口的水平上,(周期性的波动除外)。技术进步的所有好处都为资本家
所享有。资本家的利润与工资相比相应增长。我们已经看到,这种分析适用于资本主义
的早期阶段,但并不适用于资本积累赶上了劳动力供应的资本主义后期阶段。马克思同
时还预料工业日益垄断化将通过使小资本家破产并取而代之而使资本家的队伍缩小,无
产阶级的队伍扩大。
    这将增加失业后备军,使工资水平受到威胁并扩大各阶级之间的差别。就阶级差别
而言,实际情况恰恰与此相反,经济的增长产生了一个庞大而多样化的中产阶级。事实
上,中产阶级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社会差别,以至在先进的工业社会几乎人人都自认为
属于中产阶级的这一部分或那一部分。此外,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机械的扩大应用将代
替劳动力,并造成不断增加的技术失业。所有这些因素加到一起,加剧了工人阶级的苦
难,工人阶级不断受到只能餬口的工资和失业人数不断增加的双重压力的刺激,而且由
于阶级差别的意识日益强烈而团结一致,总有一天他们会揭竿而起进行成功的革命。由
一场革命结束一种社会制度,这种可能性始终存在,而不论这种革命究竟原因何在。在
资本主义制度的后期阶段工人的生活更舒适了,而不是像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更加悲惨;
然而马克思认为这种苦难是革命的原因也同样可能是错误的。在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的
经济中,与100年前相比,工人阶级现在都享有更大的经济与政治权力。谁也不知道他们
会如何行使这种权力:他们也许会接受资本主义制度,仅对其加以改良(如实现更大程
度的社会稳定,或向弱者与不幸者提供社会保险);他们也可能由于限制主义,过度征
税或有损信心的敌对言行而摧毁这一制度。谁也无法预见,有哪种经济制度不会因为内
部意见分歧而发生停滞,导致这种结果的可能性始终存在,并且是经常产生的。另一方
面,收入分配与内乱之间并无明确的联系。因此,即便我们能够预见与工资相比利润将
发生什么情况(而这一点我们无法做到),我们还是不能就此推断这将使社会更加协调
或更加意见不一。
    我们现在来看看另一些论点,这些论点是以对人口随着经济的发展将发生什么变化
这一点所做的预见为其基础的,在这方面也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不同学派。根据一派的观
点,经济增长必然引起人口增长,而人口增长又反过来使自然资源枯竭,森林被砍伐,
土壤遭侵蚀,矿物被采挖一空,实际上产出可能减少,人们可能死于饥荒,否则就必须
以不利的贸易条件增加食品的进口来应付人口的压力。那时人口与资本流向条件比较好
的地区,国家陷入停滞状态。历史上有过许多这样的例子,例如19世纪后半叶人口与资
本从英伦三岛的外流。但是,并不能认为人口必定增长到自然资源的极限,正如我们在
下一章中将要看到的那样,死亡率的长期下降不久就使导致出生率下降的社会力量发挥
作用。因此,在国家出现任何意义上的人口过剩之前,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之间实现平
衡并非不可能。
    正是这种可能性使与之对立的学派感到不安。根据这一派的论点,经济的增长必然
随即引起人口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出现绝对下降,从而引起难以应付的后果。不论是由
于经济变得更加缺乏弹性,还是由于人们不像以前那样勇于承担风险,经济变得不那么
富于竞争性,还是由于投资机会减少,他们担心这些后果将导致经济的长期停滞。
    经济变得更加缺乏弹性是由于每年新进入劳动市场的劳动力减少。在任何一种经济
制度中,供求关系总在不断变化,因此行业和职业之间必须进行劳动力的再分配。如果
这种再分配意味着让一部分人改变他们已经从事的工作,而不仅仅是把新就业的人吸收
到那些最需要他们的职业中去,那么进行这种再分配就较为困难,因此,预计每年都吸
收大批新劳动力的行业比每年吸收劳动力比较少的行业的经济更富有弹性。这一因素的
重要性可能被夸大了,但是在任何情况下,在任何一个提供相当充分的就业机会的经济
中,都有大批的劳动力流动。那些据说缺乏劳动力的行业之所以缺人,往往是由于留不
住雇来的劳力,而不是由于无法招到足够的新工人。
    当然,任何经济都会发现,不同职业之间突然进行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都是困难的,
例如由战争,或战后余殃所致的那种转移,但是仅就平时所要的一般边际转移而言,每
年招收或不招收大量的劳动力是否会对局势产生很大差别,这一点颇值得怀疑。
    还需要再加以说明的是,在一个稳定的经济里,投资风险增大的问题。在一个人口
年增长率为2%,实际收入增长率亦为2%或更高的国家里,是不会在投资上犯大错误的。
如果企业家对任何一种行业的投资多投了10%,这种行业会暂时陷入萧条,但是在5年或
更短的时间内,需求就会赶上供给,并有某些缺货利润可赚。资本的自然贬值使供应减
少,收入与人口的增加则使需求增加,这两者使投资方面的失误得以纠正。如果人口不
增长,失误只能靠资本的贬值和人均收入的增加来纠正,那么这将是个长期、痛苦的过
程,因此,一切投资的风险也就更大。这把我们直接引到了第三个论点。如果不鼓励承
担风险,那么经济就会变得不是那么具有竞争性。
    企业家们会比在需求一直在迅速增加的经济中更急于就分享市场作出安排。承担风
险的减少与垄断的扩大这两种因素都阻碍了投资,因此也促成了长期的停滞。然而人们
也可轻而易举地反过来论证说,当市场不再扩大时,争夺市场的斗争将激化。依靠演绎
出来的论点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而且也没有适当的论据可以做出明确的判断。
    由于人口增长速度放慢减少了投资机会,因此预计投资也会下降。为了安置增加的
人口需要部分投资:新的住房,新的农业区,新的道路,更多的交通设施,更多的工厂
等等。因此,当人口增长率下降时,投资机会也相应减少。但是,关于人均收入增长率
是否下降的问题切不可与保持充分就业的问题混为一谈。如果困难仅仅在于人们的储蓄
超过了使人均资本保持不断增长所需要的水平,那么这个困难可通过增加消费,不鼓励
储蓄等措施加以克服。政府可增加影响储蓄的税收种类,减少影响消费的税收种类,或
者用剩余的储蓄扩大它自己在住房,道路,医疗设施等等方面的开支。只要措施得当,
人们可以平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会使人均收入增长率提高,因为一些资本不再需要用来安
置增加的人口,这些钱现在可用来增加人均资本。在另一方面,如果人均资本增加,资
本的利润率将下降,除非有大量的革新涌现,而这可能影响人们投资的意愿(如果人们
认为投资取决于高消费,而不是取决于高额利润,如果利润率的下降提高了与利润有关
的其他收入,从而促进了消费的倾向,他们就会更愿意投资)。关于长期增长的大多数
论点最终回到革新的源源涌现上来,回到是否有理由认为源源涌现的革新会枯竭。
    因此,有关人口的论点是不能使人信服的,我们无法满怀信心地说,在发展的后期
阶段人口的增长将超过资源的增长。恰恰相反,危险也许在于发展的后期阶段将导致人
口数量稳定或下降。对于这种威胁一旦成为现实将会有多大的危险,我们同样不得而知。
表面上看起来,我们希望人口增长率的不断下降可使人均资本增长得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