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经-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不威严。
  如果这种威权不确立,即使是胜利了也要终归失败。所以说,将帅指挥,部队就得服从,将帅指向哪里,部队就得拼死向前。这样,阵势虽然纷乱,士兵听到的虽然是一片喧器,然而队伍却不会乱;战场上虽然一片混沌,但是阵势部署周密,应付裕如,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被攻破。这就是指挥大军作战的方法。
  士卒既已受了训练,战法熟悉了,武器锋利了,将军于是手执帅旗在众人面前宣誓'有虞氏在国中告诫,夏后氏在军前宣誓,殷则在军门外宣誓,周在即将交战时宣誓,周的誓言说:“呜呼!普天之下,皆是大王的土地;四海之内,皆是大王的臣子。现在某国以武力践踏仁、义、礼、智、信,抛弃天、地、人的正道。今天,我有此大军,要替天去讨伐。服从命令效力的,及时奖赏。贪生怕死的,就地诛杀。生死富贵,在此一举。希望诸位都要尽力尽心'。在这样的时候,将士同仇敌忾,气冲云天,即使是赴汤蹈火,也没有做不到的。这就是军训的方法。 
天时四七
  天时、地利、人和,是取胜的重要保证。孙子说:“知天知地,胜乃天究。”所谓得天时,就是要了解自然,把握自然,利用自然,在最适宜的自然条件下制订规划,采取行动,从而取得最大的效益,最佳的成果。
  【经文】
  孙子曰:二曰天时。天时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司马法曰:“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吾人太公曰:“天文三人,主占风气,知天心去就。”
  敌《经》曰:“能助三生,临刃勿惊,从孤击虚,一女当五丈夫。”故行军必背太阴、向太阳,察五纬之光芒,观二曜之薄蚀,必当以太白为主,辰星为候。合宿有必斗之期,格出明,不战之势。避以日耗,背以月刑。 以王击困,以生击死,是知用天之道,顺天行诛,非一日也。
  若细雨沐军,临机必有捷;回风相触,道还而无功。云类群羊,必走之道;气如惊鹿,必败之势。黑云出垒,赤气临军,六穷起风,三刑起雾,此皆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若烟非烟,此庆云也;若星非星,此归邪也;若雾非雾,此泣军也;若雷非雷,此天鼓也。庆云开,有德;归邪,有降人;泣军,多杀将;天鼓,多败军。是知风云之占,岁月之候,其来久矣。
  故古者初立将,始出门,首建牙之时,必观风云之气。
  '诸谋立武事,征伐四方,兴兵动众,忌大风,雷雨,阴不见日。辰午酉亥,自刑之日。夫牙旗者,将军之精。凡竖牙旗,必以制日。制日者,谓上克下也。初立牙门,祈之曰:“两仪有正,四海有王,宝命在天,世德弥光。
  蕞尔凶狡,敢谋乱常,天子命我,秉钺专征。爱整其旅,讨兹不庭。夫天道助顺,神祗害倾,使凶丑时歼,海隅聿清。兵不血刃,凯归上京。神气增辉,永观厥成。实正直之赖,凡乃神之灵,急急少律令。”凡气出如甑上气,勃勃上升,气积为雾,雾为阴,阴气结为虹霓,晕珥之属。凡气不积不结,散漫一方,不能为灾。必和杂杀气,森森然疾起,乃可论占。常以平旦、下晡日出没时,候之期内,有风雨,灾不成也'。
  若风不旁勃,旌旗晕晕,顺风而扬举,或向敌终日,军行有功,胜候也。
  '凡军上气如山堤上林木,不可与战;在我军大胜。或如火光,亦大胜。
  或敌上白气粉拂如楼,缘以赤气,兵劲不可击;在我军必大胜。或敌上气黄白,厚润而重者,勿与战。或有云广如三匹帛,前后大军行好。遥望军上云少斗鸡,赤白相随,在气中得天助,不可击。两军相当,上有气如蛇,举头向敌者,战必胜。凡军营上有五色气,上与天连,此应天之军,不可击。有赤黄气干天,亦不可攻。或有云如日月,而赤气绕之,如日晕状,有光者,所见之地大胜,不可攻。敌上气少晕状,其军不可攻。此皆胜气也'。
  若逆风来应,气旁勃,牙杠折,阴不见日,旌幡激扬,败候也。
  '若云气从敌所来,终日不止,军不可出,出则不利。若风气俱来,此为败候,在急击也。凡敌上气色如马肝,如死灰,或类偃,盖皆败候也。或黑气如环山,随军上者,军必败。或军上气昏发,连夜照人,则军事散乱。或军上气半,而一绝一败,再绝再败。在东发白气者,灾深。或军上气五色杂乱,东西南北不定者,其军欲败。机军上有赤气炎炎降天,将死众乱。或军上有黑气牛马形,从气雾中下渐入军,名曰天狗下食血,败军也。机有云气盖道,蒙蔽昼冥者,释炊不暇熟,急去,此皆败候也。
  若下轻其将,妖怪并作,众口相惑,当修德审令,缮砺锋甲,勤诚誓士,以避天怒。然后复择吉日,祭牙旗,具太牢之馔,震鼓铎之音,诚心启请,以备天问,观其祥应,以占吉凶。若人马喜跃,旌旗皆前指高陵,金铎之声扬以清,鼙鼓之音宛以鸣,此得神明之助,持以安于众心,乃可用矣。
  虽云任贤使能,则不占而事利;令明法审,则不筮而计成;封功赏劳,则不祷而福从;共苦同甘,则犯逆而功就。然而,临机制用有五助焉:一曰助谋,二曰助势,三曰助怯,四曰助疑,五曰助地。此五者,助胜之术。故曰:知地知天,胜乃可全。不可不审察也。
  【译文】
  孙子说:“第二要看天时。所谓天时,是指阴阳、寒暑、阴晴等气候情况。”《司马法》说:“寒冬盛夏不兴师动众,是因为‘兼爱’。”我的乡人姜太公说:“天文方面要选三人,负责观察气候,掌握气候变化规律。”
  所以《经》上说:“能明了前生、今生、来生的联系,即使面对刀刃也不会惊惧,跟着孤儿抗击外侮,一女能顶五个男子。”所以行军一定要背向太阴、面向太阳,详察金、木、水、火、土五纬的光芒,细观日食、月食,一定要以太白星为主,辰星为候。在暗夜里必定有战斗,如果天色明亮,就是不战的预兆。作战要躲避太阳下的消耗,月亮下的刑戮,以旺盛攻击困乏,以生气攻击衰朽。由此知道用天道、顺天意去诛伐,并非是一日之间就能成功的事情。
  如果细雨蒙蒙,临战必能获胜;有回旋之风相触,军队将在中途返回,劳而无功;天上云如群羊,是逃跑的预示;云气如惊鹿,是必败的预示;黑云从营垒上升起,赤色云气临降军队的上空,狂风怒起,大雾弥漫,这都是只见军队出发,而不见军队回来的征兆。象烟又不是烟,叫“庆云”;象星星又不是星星,叫“归邪”;象雾又不是雾,叫“泣军”;象雷声又不是雷声,叫“天鼓”。“庆云”开,是有德的标志;出现了“归邪”,预示有投降之人;出现了“泣军”、多是大将破杀的征兆;出现了“天鼓”,多是败军的征兆。由此知道查看风云,观测岁月,由来已久。
  所以古代一任命大将,军队刚一出门,将要竖起帅旗之时,就要观测风云之气。
  '准备发动战争,征伐敌国,兴师动众之时,忌讳有大风、雷雨的天气,或阴霆不见天日。辰、午、西、亥,是自刑的日子,不宜有军事行动。牙旗,是将军的灵魂所在。大凡竖立牙旗,一定要选择制日。所谓制日,就是上能克下的日子。大旗刚刚竖立在牙门,要祭旗,说:“天地有正,四海有王。
  神命、天命、帝命在上,世德愈加光大。无知小儿凶残狡诈,居然敢谋乱天常。天子特命我带兵出征,于是整顿部队,讨伐无道。天道扶助正义,神祗降灾于倾灭无道的凶逆,凶丑很决就会被歼灭,四海之内不久就会重见光明。
  不用有多少伤亡,就能胜利凯旋,使国家的灵异的祥瑞增辉,长久看到成功。
  这是正直之举,所有的神灵,要速来保佑我军。”凡云气如瓦甑上的气,勃勃上升,云气积为雾,雾凝结为阴气,阴气又结为虹霓,有如太阳两边的光环。凡云气不郁积不凝结,散漫一方,不能成为灾祸。必须是掺杂着肃杀之气,阴森森地急速兴起,才可以占卜,经常是在早晨或下午太阳出没之时。
  观测期内,如果有风雨出现,灾害就不能形成。'
  如风不从旁兴起,旌旗四周有光晕顺风飘升,或者向敌军方向终日飘扬,这是军队建立功业、大获全胜的征兆。
  '凡敌人军阵上空云气如山堤上的林木,不可与之交战。如在我军上空,就能大获全胜。或者我军上空云气如火光,亦可大获全胜。或者敌阵上空白色云气如粉白色的高楼,又联结着赤色云气,敌人兵力强劲,不可攻击;如在我军,我军一定会大胜。或者敌阵上空有黄白色云气,厚润而浓重,不要与之交战。或者有云气宽大如三匹帛,前后大军行进顺畅。遥望敌军上空云气形状如斗鸡,赤色白色相随,这是敌军获得天助的表示,不能发动进攻。
  两军兵力相当,天上有云气如蛇形,举头朝向敌方,这时作战,我军一定会取胜。凡敌军上空有五色云气,与天相连,这表明敌军是顺应天时之军,不可攻击。有赤黄云气冲天,也不可攻击。或者有云气如日月灿烂,并有赤色云气缠绕,如日晕的形状,伴以光芒,见有这种云气笼罩的军队一定有战必胜,不可向它发动攻击。敌阵上空云气如光晕,其军不可进攻,这都是胜利之气。'
  如果逆风吹来,云气勃兴,牙旗旗杆折断,天气阴沉不见太阳,旌幡激烈飘扬,这是失败的征兆。
  '如果云气从敌方飘来,终日不止,不可出行,出行则不利。如风与云气俱来,这是战败的征兆,要迅速进攻。凡敌阵上空云气颜色如马肝、如死灰,或如人躺卧,都是战败的征兆。或者黑色云气如环形山,跟随在军队上空,其军必败。或者军阵上空云气傍晚升发,夜间也光明照人,则预示军情散散乱。或者军阵上空云气半遮,打一仗则败一仗,再打一仗再败一仗。在东方有白气,灾难深重。或者军阵上空有赤色云气,炎炎下降,这是将死众乱的征兆。或者军阵上有黑色云气,呈牛马形状从气雾中落下,渐渐进入军中,这叫天狗下来食血,是败军的征兆。或者有云气遮盖道路,蒙敝日光,军队连饭都做不熟,那就要赶快撤离,这是战败的征兆。'
  如果士卒不尊敬主将,互相谈论的都是妖言怪事,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赶紧修明德操,详审法令,修缮盔甲,磨硕武器,勤劳军务,虔诚地宣誓,来避免上天的震怒,然后选择吉日,祭祀牙旗,备好全猪、全牛、全羊,震响鼓锋之声,诚心告启,预备回答上天的责问,同时观察有何吉祥的应验,并占卜凶吉。如果人喜马跃,旌旗都前指向高陵,金铎的声音激扬清亮,鼙鼓的声音宛转鸣响,这就证明得到了神明的助佑,就可以安抚军心,军队就能用以作战了。
  如果任贤使能,不用占卜事情也会顺利;军令严明、法度详审,不卜筮计谋也能成功;封赏有功劳的人,不用祷告也能吉祥;如能与士卒同甘共苦,讨伐逆乱就能成功。还有“五助”可以在指挥作战时灵活运用:一是助谋,二是助势,三是助怯,四是助疑,五是助地。这五项,是帮助夺取战争胜利的辅助方法。所以说,知地知天,才能大获全胜。不能不认真研究的。 
地形四八
  孙子说:“地形者,兵之助也。”善战者,必须善于利用地形者。做为将领,要了解地形,研究地形,制定在各种地形条件下的行动规则。这样,取胜就有了更坚实的保证,取胜的机会也会更多。
  【经文】
  孙子曰:“三曰地利。地利者,远近、险易、广狭、生死也。敌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向导,不能得地利。故用兵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汜地、有围地、有死地'九地之名'。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织其境内之地,士卒意不专,有自溃之心也。
  故《经》曰:“散地,吾将一其志也”'。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入人之地未深,士卒意尚未专而轻走也。故《经》曰:“轻地,吾将使之属也”'。
  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可以少胜众、弱胜强,谓山水厄口、有险固之利,两敌所争。故《经》曰:“争地,吾将趣其后也”'。我可以往,彼可以来,为交地'道上相交错,平地上有数道往来。交通无可绝也,故《经》曰:
  “交地,吾将固有结也”'。诸侯之地三属'我与敌相对,而旁有他国也',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先至其地,可交结诸侯之众为助也。故《经》曰:
  “衢地,我将谨其守也”'。入人难返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远去己城郭,深入敌地,专心意,故谓之重地。故《经》曰:“重地,吾将继其食也”';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汜地'汜,浸洳之地。故《经》曰:“汜地,我将进其途也';所由入者隘,所以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众者,为围地'所欲从入厄险,欲归道远也,持久则粮乏,故敌可以少击吾众者。故《经》曰:“围地,吾将塞其阙也”'。疾战则存,不疾则亡者,为死地'前有高山,后有大水,进则不得,退复有碍,又粮乏绝,故为死地。在死地者,当及士卒尚饱,强志殊死,故可以俱死。故《经》曰:“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也”'。
  是故散地无战'士卒顾家,不可以战',轻地则无止'入敌地浅,士意尚未坚,不可以遇敌,自当坚其心也',争地则无攻'三道攻,当先主地利也,先得其地者,不可攻也',交地则无绝'相及属也。交地者,俱可进退,不以兵绝也',衢地则合交'佐诸侯也,当结交于诸侯',重地则掠'蓄粮食也,入深,士卒坚固,则可掠取财物',汜地则行'不可止也',围地则谋'击其谋也,则当权谋奇谲,可以免难',死地则战'殊死织也,未战先励之曰:“无虑愚戆,用军不明,乃随围厄之地,益士大夫之忧也,皆将之罪也。今日之事,在此一举。若不用力,身当膏野草,为虫兽食,妻子无所求索,克则身荣,赏禄在焉,可不勉哉'。”
  又有六地,有通、有挂、有支、有隘、有险、有远'六地名也'。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谓俱在平陵,往来通利也'。居通地,选处其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宁致人,无致于人。己先处高地,分为屯守于归来之路,不使敌绝己粮道也'。可以往,难以反,曰挂'挂,相挂牵也'。挂形曰敌无备,出而胜之;敌有备,出而不胜,难以反,不利'敌无备而攻之,胜可也;有备不得胜之,则难还返也'。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久也。俱不便久相持也'。支形曰敌虽利我,我无出,引而去也,令敌半出而击之,利'利我也,佯背我去,无出。遂待其引而击之,可败也'。隘形曰我先居之,必盈之而待敌' 盈,满也。以兵阵满厄形名,使敌不得进退';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也,不盈而从之' 隘形者,两山之间通谷也。敌怒,势不饶我也。居之, 必前齐厄口,阵而守之以奇也。敌即先居此地齐口阵,勿从也。即半隘阵者,从而与敌共此利也'。险形曰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 居高阳筑地,以待敌丧。敌人从其下阴来,击之,胜也';若敌先居,则引而去之,匆从也'地险,先不可至于人也'。夫远形,钩势,难以挑战,而不利' 挑,近敌也。远形,去国远也。地钩等,无独便利,先挑之战,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
  皆将之至任,不可不察。故曰:深草蓊秽者,所以遁逃也;深谷阻险者,所以止御车骑也;隘塞山林者,所以少击众也' 众少可以夜击敌也';沛泽杳冥者,所以匿其形也。
  丈五之沟,渐车之水'渐,浸也',山林石径,泾川丘阜'泾川,常流之川',草木所在,此步兵之地,车骑二不当一。丘陵漫衍相属' 漫衍,犹联延也; 属,续也',平原广野,此车骑之地,步兵十不当一。平越相远' 远,离也',仰高临下,此弓弩之地,短兵十不当一。两阵相近,平越浅草,可前可后,此长戟之地,剑盾三不当一。萑苇竹萧'萧,蒿也',草木蒙笼,林叶茂接,此矛铤之地,长戟二不当一。曲道相伏,险厄相薄,此剑盾之地。故曰:地形者,兵之助。又曰:用兵之道,地利为宝。赵奢趋山,秦师所以败。韩信背水,汉兵由其克胜。此用地利之略也。
  【译文】
  孙武说:“第三要看地利。所谓地利,是指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易,地域的宽广和狭窄以及是否有利于攻守进退等。不知山林的险阻、沼泽的形势,不能行军。不用向导,不能获得地利。
  用兵有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汜地、围地、死地之分。
  诸侯在自己的领地上与敌作战,这样的地区叫“散地”'在自己境内作战,士卒心意不专一,会生自我溃败之心。因此《经》上说:“在散地作战,要使士卒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