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经-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是他不知道顺应民意,讨伐民贼吗?实在是因为性急就会招致很多祸患呀!高祖派往东边的部队是足够快了,而侥幸的行动从此多了。哎,仁义之道衰落而达到不厚道的地步,更何况要建立奇功了'。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反叛,讨伐他'裴子野说:“《尚书》主张考虑周全再采取行动,行动要把握好时机,象司马休之那样的行动,没有把握好时机。老天厌弃晋,谁也没办法再去救助,司马休之本人虽很得民心,能违抗天意吗?五种运势变化演进,没有不最终灭亡的国家。成为衰落的姓氏,处在昏乱的朝代,即使象商代的三位贤人那样有才德,尚且难逃颠沛流离的命运,况且豪杰侠义之士了!”
  过去中原曾被残无人道的践踏。现在四海之内都争着侍奉中宗,难道仅仅因为他是晋的后裔的缘故吗?他本人确实有礼仪,所以才能统一南方,生机勃勃地兴起。到司马德宗的时候,仍旧想维持这样的局面,然而却不能做到'。
  晋帝加封刘裕为相国,总领百官,作扬州牧,封给十个郡的地盘,进官爵为宋公。晋安帝死后,大司马琅琊王继位,让刘裕进入朝廷辅佐他,并最终迫于无奈把帝位交给了刘裕'刘裕捧着表册表示辞让,但没有通过。宋的谏官劝说刘裕继皇帝位,刘裕也没有答应。太史令骆达陈述天文与人事的应合,说:
  “从晋义熙元年到元熙元年,金星白天出现,一共占卜七次,卦辞说‘金星白天经过天空,百姓更换皇帝,异姓兴起。’义熙七年,五道彩虹出现在东方,占卜卦辞说‘五道彩虹出现,皇帝被废掉,圣人出现。’义熙九年,镇星、岁星、金星、火星聚集在东井星附近。义熙十三年,镇星进入太徽区城,占卜,卦辞说‘镇星把守太徽,有新立的人主,有流亡的人主。’元熙元年,黑龙四次升人天空,《易经》上说:‘冬天有龙出现,人主丧失国家,另有贤人受天命而做皇帝。’汉代建武元年至建安末年一共一百九十六年而把帝位让给魏国。魏国从黄初元年至咸熙末年一共四十六年而把帝位让给晋国。
  晋国从太始元年到今天已经有一百五十六年。三代互相让出帝位。都发生在逢六的年数上。”刘裕于是听从了他'。
  【经文】
  永初元年六月丁卯,即帝位于南郊。设坛,柴燎告天。礼毕,备法驾幸建康宫,临太极前殿。大赦改元。在位三年崩'初,大渐,召太子,诫之曰:
  “檀道济虽有干略而无远志;徐羡之与傅亮当无异图;谢晦常从征伐,颇识机变,若有同异。必此人也。可以会稽处之。后皆如言也',立太子义符'是为荣阳王。即位昏乱,司空徐羡之辅政,废为荣阳王'。废,立宜都王宜隆'是为义帝,帝,高祖第二子。为太子劭所杀。初,劭及弟睿并多乖礼度,惧上知,乃为巫蛊咒咀。帝闻之,大怒,将废劭而杀睿,更议所立。持疑未定,以事语睿母潘淑妃。以告劭,劭悖凶,乃弑帝于合殿,劭即位也'。弑,立武陵王骏'是为孝武皇帝,文帝第三子也。劭弑帝,骏起义兵至宋,诛劭'。崩,立太子业'是为前废帝。帝凶悖。左右寿寂之杀之'。崩,立湘东王或'是为明帝,义帝第十八子也。孝武诸子,江州刺史晋安王勋,寻阳王子房等并举兵反,皆征平之'。崩,立太子昱'是为后废帝,在位凶悖。常欲杀扬玉夫,玉夫惧。是夜七夕,令玉夫伺织女渡报己。王敬则先与玉夫通谋,玉夫候帝眠熟,遂斩之,送首与齐王萧道成也'。崩,立顺帝准'是为顺皇帝,明帝第三子也',逊位于齐萧道成,凡八代六十六年。
  【译文】
  永初元年六月丁卯日,在南郊登上皇帝位,建筑土坛并烧柴祭天。礼仪结束后乘车回到建康宫,到太极前殿正式宣布执政。大赦天下,改用新的年号。在位三年后死去'当初病危的时候,召见太子,告诫说:“檀道济虽然有才能却没有长远的志向;徐羡之和傅亮应当不会有反叛的可能;谢晦经常跟着我出征讨伐敌人,很善于根据形势变化想法,如果有谋反的人,一定非他莫属,可以安排他去会稽。后来果然如高祖所预料',太子刘义符继位'就是荥阳王,做皇帝以后十分昏庸,司空徐羡之辅佐政事,把他废为荥阳王',后来被废掉,宜都王刘义隆被立为皇帝'就是宋文帝,宋高祖的第二个儿子,后来被太子刘劭杀死。当初,刘劭和弟弟刘劭都不遵守礼仪,怕皇上知道,就搞巫术诅咒皇上。皇上听说后十分愤怒,想废掉太子刘劭并且杀死刘濬,重新考虑太子的人选。正在犹豫的时候,把这件事告诉刘濬的母亲潘淑妃,潘淑妃又把这件事告诉刘劭。刘劭杀死宋文帝,自己继承了帝位'。文帝被太子刘劭杀死后,武陵王刘骏起兵讨伐刘劭,杀死刘劭后,刘骏被拥戴为皇帝'刘骏就是孝武皇帝,文帝的第三个儿子,刘劭杀死文帝后,刘骏起兵讨伐并杀死刘劭'。孝武皇帝死后,太子子业继位'就是前废帝。子业凶残,身边侍从寿寂之杀死了他'刘子业被杀死后,湘东王刘或被立为皇帝'就是宋明帝,宋文帝第十八个儿子。孝武帝的儿子们,江州刺史晋安王刘勋,寻阳王刘子房等起兵反叛,宋明帝刘彧都打败了他们'。明帝死后,太子刘昱继位'就是后废帝,在位的时候凶残违背常理,总想杀死杨玉夫这个人。杨玉夫很害怕。
  七月七日这天晚上,刘昱让杨玉夫在织女星出现的时候告诉他。王敬则与杨玉夫串通好要杀死刘昱,杨玉夫在刘昱睡熟时候杀死了他,把它的脑袋送给齐王萧道成',刘彧被杀死后,顺帝刘准继位'刘准是宋明帝的第三个儿子',刘准最后把帝位交给了齐王萧道成。宋一共经历八个帝王,共计历时六十六年'
  【经文】
  齐太祖高皇帝讳道成,姓萧氏,东海兰陵人也。为辅国将军。宋明帝初,会稽太守寻阳王子房及在东诸郡起兵。徐州刺史薛安都据彭城,归魏,遣从子素儿攻淮阴。晋安王勋遣临川年史张淹自鄱阳道入三吴,帝并讨平之,使镇淮阴。七年,征返还都'宋明帝嫌帝非人臣相,而人间流言帝为天子,愈以为疑。帝初见征,部下劝勿就征,帝曰:“主上自诛诸弟,为太子幼弱,作万岁后计,何关他族?唯应速发,缓当见疑。骨肉相残,自非灵长之运;祸患方兴,与卿等戮力也'。至,拜常待。明帝崩,遗诏使与袁粲共掌机事。江州刺史桂阳王休范举兵反,帝讨平之'初,范举兵,朝廷惶骇。帝与诸彦回,集中书省计议,莫有言者。帝曰:“昔上流谋逆,皆因淹缓以败。休范必远惩前失,轻兵急下,乘吾无备,请顿新亭以当其锋。”因索笔下议,余并注同。乃单车白服出新亭,筑垒未毕,贼骑交至,乃解衣高卧,以安众心,竟破之也'。迁中领军,苍梧王深相猜忌'帝昼卧,裸袒。苍梧王率数十骑直入领军府,立帝于宫内,画腹为射的,自引满射之,左右玉夫固谏曰:“领军腹大,是佳射堋,而一箭便死,后无复射,不如以■箭射之。”一箭中脐,苍梧投弓于地也',常语左右杨玉夫:“伺织女渡,报我。”是夜七夕,玉夫惧,取千牛刀杀之'玉夫与王敬则通谋,杀苍梧。赍首送领军府,报帝。帝乃戎服夜入殿中。明旦,召袁粲等计议。粲欲有言,帝鬓须尽张,眼光如电。
  敬则拔刀跳跃,麾众曰:“天下之事皆应决萧公,敢有开一言者,染敬则刀。”
  乃自取白纱帽加帝首,令即位。曰:“事须及热。”帝正色曰:“卿都不自解也。”'帝乃迎立顺帝。荆州刺史沈攸之反,帝讨之'初,攸之称太后命,已下都,袁粲、刘秉等见帝威名日盛,不自安,与攸之通谋,举事殿内。帝命王敬则于殿内诛之'。进位相国,封齐公,备九锡'策曰:“朕以不造,夙罹■凶。嗣君失德,书契未纪,威侮五行,虔刘九族,神厌灵。。,海水群飞,缀旒之殆,未足为譬,岂直《小宛》兴刺,《黍离》作歌而已哉?天赞皇宋,实启明宰,爱登寡昧,纂承大业,高勋至德,振古绝伦,虽保衡翼殷,博陆匡汉,方斯蔑如也。今将受公典礼,其敬听朕命,乃者袁刘构祸,实繁有徒,子房不臣,称兵协乱,顾瞻宫掖,将成茂草,言念邦国,翦为仇雠。当此之时,人无固志,投袂徇难,超然奋发。登戎车而戒路,执金版而先驱。麾钺一临,凶党冰泮。此则霸业之基,勤王之始也。安都背叛,窃据徐方,敢率犬羊,陵虚淮浦。索儿愚悖,同恶相济,天祚无象,背顺归逆,北鄙黔黎,奄坠涂炭。公受命宗祊,精贯朝日,拥节军门,气逾霄汉;破釜之捷,斩馘蔽野;石梁之战,枭其渠帅;保境全人,江阳即序,此又公之功也。张淹迷昧,不顾本朝,爰自南区,志图东夏,潜军间入,窃觊不虞,于是江服未夷,皇途荐阻。公忠义奋发,在险弥亮;以寡制众,所向风偃,朝廷无东顾之忧,闽越有来苏之望,此又公之功也。匈奴野心,侵略疆场,丑羯侜张,势振彭泗。公奉辞伐罪,戒旦晨征,兵车始交,氛祲时荡,吊死扶伤,弘宣皇泽,俾我淮淝,复沾盛化,此又公之功也。自兹阀后,猃犹孔炽,封永长蛇,重窥上国,而世故相仍,师出已老,角城高垒,指日沧陷。公眷言王事,发愤忘食,躬擐甲胄,视险若夷,分疆划界,开创青兖,此又公之功也。桂阳负众,轻问九鼎,裂冠毁冕,拔本塞源,烈火焚于王城,飞矢集于君室,群后忧惶,元戎无主,公挺剑凝神,则奇谋不世;把旄指麾,则懦夫成勇,信宿之间,宣阳底定,此又公之功也。苍梧肆虐,诸夏糜沸,淫刑以逞,谁则无辜,黔首相悲,朝不谋夕,高祖之业已沦,文明之轨谁嗣?公远稽殷汉之义,近遵魏晋之典,偎以眇身,入奉宗社,七庙清谧,九区反政,此又公之功也。
  袁刘携二,成此乱阶,丑图潜构,危机密发,据有石头,志犯应路,神漠内运,霜锋外举,祆诊载澄,国途悦穆,此又公之功也。沈攸包藏,岁月滋彰,蜂目豺声,阻兵安忍,乃眷西顾,缅同异域,而经纶维始,九伐未申,长恶不悛,遂逞凶逆,公仗钺出关,凝威江甸,正情与皎日同亮,明略与秋云竟爽,至义所感,人百其心,积年逋诛,一朝显戮,湘浦安流,章台顺轨,此又公之功也。公有济天下之勋,加之以明哲,道庇生灵,志匡宇宙,戮力肆心,劬劳王室,险阻艰难,备尝之矣。若乃缔构宗室之勋,造物资始之泽,云布雾散,光被六合,弼余一人,永清四海。遐方款关而慕义,荒服重译而来庭。汪哉邈乎,无得而名之也'。四月,宋帝禅位于齐。甲午,即皇帝位。
  于南郊柴燎告天'曰皇帝臣道成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夫肇自生灵,树以司牧,所以阐极则天,开元创物,肆兹大道,惟命不于常。昔在虞夏、受终上代;粤自汉魏,揖让中叶。咸焕诸方册,载在典漠。水德既微,仍世多故,实赖道成匡救之功,以弘济于阙难,大造颠坠,再构区字,诞惟天人,罔弗和会,乃仰协归运,景属与能,用集大命于兹,辞德匪嗣,至于累仍,而群公卿士庶尹御事,爱及黎献,暨于百戎,佥曰:“皇天眷命,不可以固违,人神无统,不可以旷主,畏天之威,敢不祗顺鸿历,敬简元辰,虔奉皇符,登坛受禅,告类上天,以答人衷,式敷万国,唯明灵是飨',礼毕备法驾幸建康宫,临太极前殿,大赦改元。建元四年崩,立太子赜'是为世祖武皇帝也'。崩,立太孙昭业'是为郁林王,即位无道,武帝棒宫下诸,帝于端门内奉辞,辒辌车载入阁,即奏湖伎,高宗杀之'。崩,立弟昭文'废为海陵王也'。
  废,立西昌侯驾,'是为高宗明皇帝,始安贞王道生子也。即位亟行诛戮,且寝疾经年,预为梓宫。之故地,高武诸子扫地无余也'。崩,立太子宝卷'是为东昏侯,即位凶暴,以金花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也。”
  又于宫中为市,自为市吏,以潘妃为市令。义师至,为左右所杀'崩,立和帝宝融'明帝第八子也'。以位禅梁'先是,文惠太子与才人共赋七言诗,句后辄云愁,和帝是验矣。东昏侯宫里作散叛髻,反根向后。东昏时天下散叛矣。
  又立帽,骞其口而舒两翅,名曰:“风渡三桥”。裂裙向后,总而结之,名曰:“反缚黄鹏”。梁武宅在三桥,而凤渡之。凤翔之验也。黄鹏者,皇离也,而反缚之,东昏戮死之应也。先是,百姓及朝士以帛填胸,各曰:“假两”。假者,非正名也。储两而假之,明不得真也。东昏诛,子废为庶人,假两之意也'。
  【译文】
  齐太祖高皇帝萧道成,东海兰陵人氏,是宋的辅国将军。宋明帝初年,会稽太守寻阳王刘子房以及东部各郡起兵谋反。徐州刺史薛安都盘据在彭城归降魏,派侄子索儿攻打淮阴。晋安王刘勋派临川内史张淹从鄱阳道进入三吴地区。萧道成一并讨伐平定了他们,明帝让他镇守淮阴。宋明帝七年。萧道成被皇帝召回京城'宋明帝认为萧道成相貌不象臣子,而民间又传言道萧道成将成为天子,更加怀疑他了。萧道成最初被皇帝征召的时候,部下劝他不要应召。萧道成说:“皇上杀死自己的子弟,是因为太子年幼而且弱小,所以考虑到自己死后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不利于太子,要提前采取行动,这不关外人的事。应该马上应召,慢了就会被怀疑。况且说骨肉自相残杀,本来不是绵绵长远的运势。祸患刚刚兴起,我将和你们共同努力挽救国家'。到京城后,被封为常侍。宋明帝临死时下遗诏让他和袁粲共同管理重要事务。江州刺史桂阳王休范起兵反叛,萧道成讨伐平定了叛乱'当初休范起兵时候,朝廷内外都很害怕。萧道成和褚彦回聚集在中书省谋划这件事,没有人开口讲话。萧道成说:“以前皇室近亲叛乱,都因为行动缓慢被击败。休范一定会吸收教训,派轻锐部队急速进兵,乘我们没有准备而偷袭。现在请让我去新亭统帅部队阻持休范的军队。”于是找笔记下议论的结果,其他人都附和赞同,于是身穿白衣坐车到新亭。还没等筑完堡垒,休范的骑兵就纷纷到了新亭。萧道成脱下衣服,安闲地卧躺着,以此来安定军心。最终打败了休范'。
  被封为中领军。苍梧王怀疑并忌恨萧道成'萧道成白天躺在床上,苍梧王率领一行人直接闯进领军府,把萧道成从被窝中拖出来,带到宫中,让他站在地上,在他肚皮了画上箭靶,拉满弓要射。侍从杨玉夫劝说道:“领军大人肚子大,确实是很好的箭靶,然而一箭过去就会要了他的命,以后没法再射了,不如用骨制箭头射他。”苍梧王一箭射中萧道成肚脐,然后才把弓扔到地上罢手不射'。苍梧王曾让扬玉夫。观察织女星出现后报告他,这天晚上正值七夕,扬玉夫害怕了,用千牛刀杀死了苍梧王'扬玉夫和王敬则谋划好要杀苍梧王,杀了他之后把脑袋送到领军府,报告萧道成。萧道成于是穿上行军打仗时穿的衣服连夜进入宫里。第二天早晨,征召袁粲等人来商量处理这件事。
  袁粲刚要说话,萧道成头发胡须都张开了,眼光象闪电一样锐利。王敬则拔刀跳出来对众人说:“天下的事情都应该由萧公裁决,有人敢乱讲话,别怪我不客气。然后自己拿出白纱帽戴在萧道成头上,请萧道成即位。说:“应该乘热打铁,不要错过机会。”萧道成严肃地说:“你们自己都不明白呀!”'
  萧道成于是迎接并立了顺帝。荆州刺史沈攸之谋反。萧道成讨伐他'开始,沈攸之打着太后的旗号反叛,攻下都城后,袁粲刘秉等人看见萧道成名声一天大强大,感到很不安,就和沈攸之串通,图谋在宫殿内作乱,萧道成让王敬则在宫殿内杀死了他们'顺帝封萧道成为相国,齐公,锡给九种器物'表册上写道:“我因为没有成就,曾经遭受艰难和不幸。继位的国君没有道德,杀害了我们刘氏家族的诸多子弟,遭到上大的厌弃。危险的形势实在难以描摹。
  不仅仅象《诗经》中《小宛》和《黍离》篇所讽刺的那样。上天资助我们大宋国,赐给我们这样一个贤良的而有才干的相国,关键时刻拯救了国家的命运,功绩卓著,道德崇高,自古以来找不出第二人。即使保衡辅佐商朝的功劳,博陆匡救汉朝的业绩,与相国相比,实在渺小了许多。现在给你举办隆重的典礼,希望你好好听我的命令。当初袁粲、刘秉叛乱,子房不依臣子的要求规范自己,率兵协同叛乱,企图篡夺帝位,险些把宫庭变为一片废墟。
  嘴上说是为了国家,其实是全部为了敌人。这个时候,人们都丧失了原则。
  而相国却赴汤蹈火,奋不顾身,身先士卒,亲率大军征讨敌人。兵戈到处,作乱的叛军象冰一样溶解灭亡,这是成就霸业的基础,报效国君的开始。薛安都反叛,占据徐地,竟敢赶着牛羊入侵淮浦,索儿愚蠢悖谬,和他狼狈为奸,互相支援,背叛正义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