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鲈乱院缶透某裳#伪臼裁炊几牡袅恕�
  私塾设在我亲戚家里的一个祠堂,亲戚家里面的祠堂在乡下,这个祠堂大厅里面供养一个很大的牌位,「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之神位」,这个字我记得都很清楚,供个大牌位。我们上学,父亲带著我上学,带著礼物送老师的,先向孔老夫子的牌位行最敬礼,那个时候是三跪九叩首,行最敬礼。我父亲在前面,我在后面,老师站在旁边。拜完孔老夫子之后,我父亲请老师上座,我父亲在前面,我在后面,带著我向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
  我父亲对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我能不听老师的话吗?这是什么?父亲教小孩尊师重道。然后把礼物献给老师,老师也不需要教诲,太小了,教什么。父母嘱咐听老师的话,严加管教,我们乖乖完全接受。父母要这样表演,你这个小孩才记住。小孩,说老实话,从小他所见到的是父母,模仿父母,学习一切都是跟父母学的。父母今天对老师是这样的表态,那就没有话说了,一生都会顺从老师,一次表演一生受用。
  现在人没有了,现在的小孩看不到了,尊师重道的心怎么能生得起来?老师的教诲,怎么能百分之百的顺从?不可能!学生还可以任意批评老师,你说这个怎么办?师道没有了,孝道没有了,民族文化的根没有了。
  中国文化的根、儒家的根、佛法的根都建立在孝道师道的基础上。我小时候有这么一点根,根虽然不很深,它起了很大的作用,一生都受这个规范。我敬老师,尊敬,我对於老师没有疑惑,百分之百的顺从。所以老师很爱护我,很愿意教我,什么原因?我跟老师非亲非故,偶然当中遇到的。没有别的,我常常跟同学讲的,好学!我确实从小好学心切。
  这个与环境有关系,苦难当中长成的。我十四岁离开家,一个人要独立要生存,你没有学问,没有智慧,没有技能,你将来怎么能活得下去?所以只要有学习的机会,我就会非常认真努力。为什么?自己没有依靠,要靠自己。
  现在人年轻有福报,他有依靠,有依靠那个学习的情绪就低落了很多,他无所谓。学,我日子也能过,我不学也一样能过得很舒服。学习的情绪低落,所以他不能成就。这是经上讲的,因跟缘不一样,所以我遇到的是真善知识,真正好老师。
  作学生从哪个地方尊敬老师?不是表面上恭恭敬敬,不是的,老师也不需要你这种态度对他。老师希望是什么?依教奉行!教给你的,你是不是都能够做到?你要做不到,你对他再恭敬,他也不以为然。真正能做到,老师欢喜。哪一个老师不希望自己在这一生当中多有几个传人?
  所以我常常讲,提醒大家,世间法里面任何事业,如果你离开了,后继无人,你的成绩等於零。无论你做的怎么样轰轰烈烈,你死了事业就完了,这等於零,没有成绩。修道的人,做学问的人,如果身后没有传人,他也等於零。孔子伟大在哪里?释迦牟尼佛伟大在哪里?代代有传人,两三千年了,传人不绝,这个伟大,这个了不起!
  近代大家晓得孙中山先生很了不起,创造三民主义;今天三民主义完了,没有传人了;没有传人,他就断绝了。
  学术同样一个道理。佛法在中国,大乘有八个宗派,许多宗派衰没了,为什么?没有传人,没有传人这一宗就衰了,有名无实。传人才是真正佛法讲的续佛慧命,传人是真正修行人。依照这个宗派的典籍经论,真正做修行的功夫,修正自己所有一切错误达到纯净纯善。所以后面说明他的目标,第二句:
  『入佛境界亦无量』,一般大乘佛法里面只讲到入佛境界没有无量,《华严》有无量,这是《华严》跟一般大乘不一样的地方,《华严》才是真正的究竟圆满。一般大乘经,佛也曾经说到「芥子纳须弥」,我们常在大乘经上听到,这是不思议的境界。芥菜子没有放大,须弥山没有缩小,为什么须弥山能够装在芥菜子里头?这我们想不通。可是在《华严》里面就更不可思议,微尘里面能容无量无边虚空世界,那不只芥子纳须弥。芥菜子很大了,我们肉眼看得见,手摸得到。微尘我们看不见,天人天眼也看不见。佛在经上讲阿罗汉,阿罗汉的天眼能看到微尘。由此可知,阿那含、斯陀含都看不到,那个功夫还不够。《华严》叫大不思议经,说的就是这个境界,这个是佛果地上的境界。
  菩萨修行的目的,没有别的,就是要入这个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大方广佛华严」,华藏世界,一真世界。往生经里面讲的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这个境界,这个境界亦无量。这两句第一句修因,第二句证果。真学佛,诸位要记住,真学佛决不求人天福报。我们在前面讲了,世间人所追求的是富贵、智慧、健康长寿,学佛的人是不是以这个为目标?不是。学佛的人目的在哪里?「入佛境界亦无量」,这是学佛人真正的目标,不能搞错。你要是把目标订在富贵、智慧、健康长寿,你将来所得的是三善道的福报。如果你的烦恼习气没有完全断掉,你也可能到畜生道,饿鬼道享福去了。这个事情很多很多,我们要明了。
  成佛之后也不是享福,虽不是享福,福在其中。成佛之后,目的在哪里?目的在教化众生。帮助尽虚空遍法界,还有许许多多没有觉悟的众生,应当去帮助他们。所以『为净十方诸国土』,你看成佛之后为的是这桩事情。净就是庄严,我们天天念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净是清净庄严。成了佛之后干这个事情,不是去庄严一尊佛的国土,庄严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国土。
  国土、刹土就是一尊佛的教化的范围,那个范围很大。我们今天讲,一般在天文上讲银河系就很大,这个银河系太大了。一尊佛教化的范围实际上多大?最小的十亿个银河系。十亿个银河系,这是范围小的,范围大的没有办法想像。千亿万亿个银河系都不止,那是教化范围大的,这是说明空间。
  末后一句讲时间,『一一土经无量劫』,在时间永远这样下去,没有休息的。像《普门品》里面讲观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哪个地方有求,你就到那里去,这个时候你有能力,你有能力分身,同时可以去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所以说哪个地方的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感应道交,决定不失时节因缘,灵得很!感应道交的道理,前面跟诸位说得很多,现在在此地我们要问,「为净十方诸国土」,用什么?就是经上常讲的为人演说,演是表演,做出来给人看,说是加以说明。诸位要晓得,演是主要的。
  你看《华严经》初分,前面这一分经,这是演,第二分这才说。清凉大师把这四大部分,简单的说:信、解、行、证这四大部分,我们现在才是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是演,表演。你看了之后,你生起信心了,生起信心,我想学佛了。虽有信心,不甚明了,再详细给你解释,给你说明,完全明白了,你自己自然就做了。那个「做」是你自己的事情,行、证是你自己的事情,老师能帮上忙的,帮你信、帮你解。信从哪来?信从表演,所以为人演说。
  我跟你们同学说得很多,常常讲我们的形相很重要。形相是什么?是演。你说学佛好处,好处在哪里?我这个样子就是成绩,这个形相就是三种果报,富贵、聪明智慧、健康长寿,样子摆在此地,这叫演。你的样子不好,那什么原因?你修行的功夫不好。所以你修行有没有功夫,你修行功夫到什么程度,不用说话,一看就知道了。外行人看不出来,内行人清楚。
  所以释迦牟尼佛接引大众,用什么?形相。你看佛在经上讲菩萨成佛,菩萨到将要成佛的时候,特别用一段很长的时间专修福报。为什么?这个相是福报。用这个形相去感动人,让人家对你生起信心,我们现在讲招牌、包装。你的招牌、你的包装不好,谁肯相信你?但是现在这个社会有很多冒充的,外面包装得很美,里面不行,人家一打开就拆穿了。佛菩萨的包装表里一致。这是什么?真的,自自然然,没有一点造作。如果有一点点造作,你就是仿冒的,就不是真的了。一丝毫的造作都没有,心地纯净纯善,我常说心净身就清净,身心清净,国土清净,佛在经上讲得太多太多了。
  所以学佛三年,你的相貌没有改变,你是毫无成绩可言。你身体不好,多病。你学佛三年,你那个病要没有完全断掉,恢复到健康,你学佛功夫不得力。你自己要反省,自己要检点,你没有依教奉行。你果然依教奉行,哪有不转变的道理!你看中国民间算命看相的,都常说相随心转。你学佛三年,你的相貌没有变,你的心没有转!你的心善,你相貌自然善。你心里面充满智慧,你的相貌人家一看,这个人有智慧。心地很清净,一看这个人很清高。诚於中必定形於外,哪里能骗人?哪里能够瞒得住人?全在外面。
  我们今天提出大乘学习的十个纲领,「真诚」,内真诚,你的相貌言谈举止自然真诚,人家一接触就欢喜。为什么?你是个真诚人,你不是虚伪的,你有信用,你很可靠,自然就愿意接触你。你的心地「清净、平等、正觉(正觉是智慧)、慈悲」,你是这个心,它自自然然形诸於外。那些毁谤造谣生事的是误听谣言,没有接触!一接触,什么问题都化解了。
  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看破、放下」。看破是什么?看破是明了,没有一样不清楚,这是智慧,圆满的后得智,《般若经》上讲的无所不知。放下是什么?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人要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的「清净平等觉」就现前了。你为什么心不清净?为什么不平等?为什么没有智慧?你的妄想分别执著没放下,障碍著你的「清净平等觉」。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要认真去学习。
  生活处世的态度「自在、随缘」,这是有密切关系,随缘你才自在,自在你一定随缘;你要是攀缘,你不自在了。你不自在,你不可能随缘?末后选择「念佛」,求生净土,你说这个多么殊胜。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一二卷)  2002/5/1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712
  诸位同学,请看「世界成就品」,起具因缘偈颂的第五首:
  【众生烦恼所扰浊,分别欲乐非一相,随心造业不思议,一切刹海斯成立。】
  经文前面是讲菩萨净土,这一首是讲众生的报土。我们是六道凡夫,我们的生活环境就是这首偈里头所说的。报土为什么这样的浊恶?佛在经上称我们居住的环境叫「五浊恶世」。浊就是现在人讲的污染;恶,造恶业。造恶业,当然就有恶的果报,因缘果报,丝毫不爽,这个可以用现代人所说的,这是真理。众生为什么造恶业,不停止的在造业,恶业愈造愈广,愈造愈深,果报现前依然不知道忏悔,反而怨天尤人,这样下去还得了吗?
  所以有许多人曾经来问我:世界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我只是用一句话答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谁是老人?佛是老人,菩萨是老人,孔子、孟子是老人,这一些老人说的话不但是圆满智慧,实实在在讲,经验之谈。他们不是一个人的经验,是集古来圣哲经验之大成。他的话,我们在前面跟诸位报告过,从真如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言语、流露出来的形相。言语跟形相肯定是随顺性德,用现代人的话:随顺自然,回归自然。这才是最健康的,最真实的。但是现代人不能接受,不相信。他相信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排斥圣人的教诲,这个因果得自作自受。经文上这首偈,我们看到了,实在说是很难过、很悲痛,百感交集。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这首偈是说前面长行文里头第三句:「众生行业。」古时候这个「行」念去声,念行(音「恨」),去声是当动词用,现在人已经不讲究了;如果我们念行(恨),他听不懂。从前这个音不一样,有的时候意思不相同,我们现在随顺大家了,都念行业,行是行为,行为结的业果。业果一定感得报应,这才是事实真相。
  「加造业因,烦恼所扰,造於秽刹,欲乐非一,感土有殊」,我们先来说说这一段。什么叫众生?名词术语的意义我们要搞清楚,生是发生、是生起,众是众缘,绝对没有单纯的。佛经上讲,无量因缘而生起的这个现象,任何一个现象都要具足无量因缘。克实而论,我们一个人的身体是小宇宙,跟外面的大宇宙那个复杂的程度完全相等。你能够把小宇宙搞清楚搞明白了,大宇宙的问题也解决了;你把大宇宙搞清楚了,这个小的宇宙也清楚了,是一不是二。
  人为什么不能够随顺性德?佛说得很好,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所以众生包括了一切动物、植物、矿物,还包括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是众缘和合而生的。它的意思非常非常之广,但是在此地,这个『众生』是的指十法界里头没有觉悟的有情众生,我们现在讲的动物,也能包括植物,植物属於生物,这些众生迷失了自性,迷了之后就生烦恼;觉悟之后,他生智慧。诸位要知道,烦恼跟智慧,体是一,体都是真性,真性觉生智慧,真性迷生烦恼。所以佛在大乘经上常讲,「烦恼即菩提」,菩提是觉,烦恼跟菩提跟智慧是一体,迷悟不同作用就不一样了。
  迷了之后,你看看,把大圆镜智,大圆镜智是实智,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把它变成了阿赖耶识,把妙观察智变成了第六意识,把平等性智变成了末那识,你说冤不冤枉!把成所作智变成了前五识,迷就变成这个样子了。这里面简单的说,三类烦恼:「无明烦恼」,这是指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变成无明烦恼。「尘沙烦恼」,第六意识。「见思烦恼」,第七末那识。很糟糕!
  佛菩萨跟我们不一样的,佛菩萨觉了,觉了,八识就变成四智了。凡夫在迷,迷了自性,你本来的四智变成了八识。学佛没有别的,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常说,无非是做个转变而已。转八识成四智,你就作佛去了,作佛、作菩萨了。迷四智成八识,你就是六道轮回里面的凡夫,这是讲烦恼。烦恼是迷失,迷了四智,变成了八识,变成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三大类,三大类的烦恼无量无边。
  『所扰浊』,扰是扰乱,这个境界我们非常清楚。我们的心很乱,妄念很多,执著非常坚固,这是我们现前状况。浊,浊就是污染,现在我们知道,现在这个地球污染非常严重。这种污染根源,没有别的,「人定胜天」带来这些污染。现在讲的是高科技、高的工业技术,虽然能带给我们生活某种便利,但是我们付出去的成本太高了;我们一般讲代价,付出去的代价太高了,我们实际上得到的享受有限。
  今天的社会跟一个世纪之前比较,我们回头想想,一百年前这个社会的状况。在那个时候我们住在中国,中国还是相当落后,许许多多小城市没有电灯,大城市里面才有。没有电灯,没有自来水,我们点的是油灯。你们现在只有在电影演古装剧里面,能够看到以前点的油灯。我看过几片中国大陆拍的聊斋志异,那里面能够看到一百年前的社会状况,事不方便,交通也不方便;那时候交通最快速的是帆船,陆地上没有汽车,也没有公路,大道,那个路很大,大道,马车道。
  那时候交通工具,马车就是很大的车了,可以坐十个人,最多能够坐到十二个人。马拉的车,骑马,还有独轮车,苦力推的独轮车,这是那时候的交通工具。在都市里面有人力车,现在都没有了,那时候没有脚踏车。虽然不方便,那个社会人情味浓,人心安定。它没有电话,也没有什么无线电广播,甚至於小城市里面,报纸都没有,大城市里头才有报纸,小城市报纸都没有。哪个地方发生事情,大概总得十天半月才听说,社会人心是定的。
  现在你看看科技发达了,样样得到一点便利,我们人情味没有了,安全感没有了,那一种生活在大自然乐趣没有了。换句话说,从前过人的生活,现在过什么生活?你要仔细去想想,你才知道,究竟付出多少代价,换这么一点点的受用。这个受用,我都不说享受,只有用,没有享;苦受,不是乐受。今天报纸、杂志、出版品很多,染污我们的真性。电视、广播,现在加上网路,更不必说了,你看什么内容?
  中国古代也有歌舞,也有戏剧,它的内容还是守住孔老夫子的最高艺术指导原则,它还能遵守。老夫子指导的艺术标准,「思无邪」,你所表演的节目,中国过去这些歌舞戏剧,「忠孝节义」,都是以这个为原则。你看他所表演的,最后的结局一定是结归到因果报应:善人有善报,恶人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