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佛陀就讲述了金刚公主前世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座城市叫波罗奈,城中有位长者,他的夫人性情十分凶恶残暴。有一天,她带着五百名侍女到城外举行大祭祀。她禁止外人观看,如果谁上来围观,她就命侍女将来人挟起来投到火中烧死。
当时,世上有位辟支佛,名叫迦罗。他每日早晨从山里出来托钵乞食,渡化众生,晚上再回到山里用功修行。这天,辟支佛下山来乞食,来到城外正遇到长者之妇举行祭祀。长者之妇见到僧人,心中十分生气,便命侍女们将僧人捉来投入火中。
火焰很快把辟支佛的身体吞没了,当全身烧焦的时候,辟支佛便显出神通,一下子跳出火焰,飞升到了半空中。侍女们全被吓得惊恐万状,四散奔逃,长者之妇跪在地上,抬头向天空中说:『我们愚钝之至,不认真伪,行此罪恶之事有辱神灵,自知罪孽深重,愿神明能屈尊降德以消除我们的罪孽。』
辟支佛听到此言,便原谅了她们。辟支佛入灭之后。众人连忙在此处修建佛塔,以供奉佛舍利。从此那长者之妇再也不敢任意欺凌众人、残害他人性命。」
佛陀对国王说:「那长者之妇就是今日的金刚公主,五百名侍女就是今日公主的五百名侍女。」
佛陀并对国王说了一首偈颂:「愚蠢作恶,不能自解,殃至自焚,罪成炽燃,愚所望处,不谓适苦,临堕厄地,乃知不善。」
听完佛陀讲述金刚公主的宿世因缘,国王内心的悲恸渐渐平息,众人也深知因果报应的可怕,都在内心默默发誓一定要广修善行。
鹿女传奇
鹿女传奇
很久很久以前,在雪山边住着一位仙人,名叫提婆延。提婆延常常在山边的石头上小便,他的精气就流堕到石坑中。一天,一只母鹿舐了提婆延小便的地方,剎时间,母鹿心中有所感,牠明白自己怀孕了。
临产那天,母鹿来到山腰下。不久,伴随着阵阵疼痛,一个幼小的生命降生了。母鹿睁开双眼,不由又惊又喜,原来这只幼小的生命不是一只小鹿,而是一个女婴。这女孩长得清秀俊美,全身生着美丽的花纹。母鹿朝着仙人的洞窟发出呼唤似的鸣叫。
仙人听到鹿鸣,走出洞窟,朝着母鹿走过来,母鹿看仙人走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仙人看见地上的女孩,心中明白这是自己的女儿,急忙把她抱回去,细心抚养。因为女孩是母鹿所生,仙人为她取名为鹿女。
鹿女渐渐长大了,仙人对她十分宠爱,从不允许她到山下去。有一天晚上,仙人洞里的灯不慎熄灭了,仙人无奈,只好让鹿女到山下的人家里去讨取火种。
鹿女向山下走去,她每走一步,地上便出现一朵鲜艳的莲花。鹿女走到山下,她走过的地方,变成了一条光彩夺目的花路。山下那家的主人看见鹿女能足下生莲,便对她说:「你绕着我房屋走七圈,我就给你火种。」
鹿女便绕着屋子走了七圈,屋子周围顿时变成了五彩缤纷的花园。主人非常高兴,把火种给了鹿女。鹿女这才拿着火种回家。
一天,国王鸟提延率领侍从外出狩猎。国王骑着大象,来到雄伟壮观的雪山脚下。乌提延王看到山下有一户人家,房外周围到处是美丽鲜艳的莲花,非常惊奇。
乌提延王命侍从叫出房屋的主人,问道:「你这屋外哪里来的这么多莲花?」
主人不敢隐瞒实情,对国王说了仙人洞中的鹿女能步步生莲的奇迹。国王听了,惊叹之余,赶紧沿着莲花铺成的彩路,向着仙人洞窟走去。
仙人听见国王到来的消息,内心已知不妙,但也只得出来迎接国王。乌提延王对仙人说,他希望见一见鹿女。仙人百般婉谢,国王执意要见。仙人不敢不从,只好唤鹿女来拜见国王。
鹿女缓步走出,乌提延王一见,惊喜万分,想不到山野林中,竟有这样端正清秀、美丽超群的绝色女子。鸟提延国王越看越喜欢,便对仙人说:「你有这么漂亮的女儿,怎能让她栖身荒野茅屋?我要把她带回宫中去,让她永享荣华富贵。」
仙人虽然舍不得女儿,但又不敢违抗王命,只好含泪和女儿告别。国王派人为鹿女沐浴更衣,又牵来一头装饰着各种珍宝的大象,让鹿女骑上。一路上歌舞伎乐,前呼后拥,回宫去了。
乌提延王得到了鹿女,心花怒放。回宫后便封鹿女为王后,又大摆喜宴,接受群臣朝贺,尽欢而散。从此,乌提延王专宠鹿女一人,二人整天形影不离。为此,后宫嫔妃们都很嫉妒鹿女。
不久,鹿女怀孕了,国王盼望她能生个太子,以继承王位。因此,国王对鹿女的饮食衣着,必定要亲自过问,务求尽善尽美。十月怀胎期满,但鹿女所生的不是太子,也不是公主,而是一朵莲花。鸟提延国王生怕这是不祥之兆,急忙命令人把莲花弃在恒河中,并取消了鹿女王后的封号,同时把她打入冷宫,再也不想见到鹿女了。
这时,恒河下游有一位萨耽菩王。这天,他正与王妃们在河边游玩。忽然看见顺水漂流下一朵美丽无比的莲花。萨耽菩王命人把莲花打捞上来,只见这朵莲花花瓣繁盛,五百朵饱满的花瓣,坐着五百个端正清秀的男孩。萨耽菩王把五百个孩子分给了五百个妃子。妃子们都很高兴,精心养育这些孩子。
这些孩子长大后,个个都是大力士,他们便立起了五百力士的大旗。那时候,鸟提延国王常常向萨耽菩王索取贡奉,萨耽菩王心中忧虑。儿子们见父王闷闷不乐,便问父王为何事发愁。
萨耽菩王满面愁容地说:「乌提延王常常来向我索取贡奉。如果我不给,他就要派兵来攻打我们,我就是为此事忧愁。」
儿子们听了对萨耽菩王说:「父王不要为此事发愁。不要说鸟提延国王,这阎浮提洲所有的国家要想欺侮我们的国家,我们都能叫他反过来向父王进贡。」
萨耽菩王听了儿子们的话,便拒绝了乌提延王的索取。乌提延王大怒,准备派兵攻打萨耽菩国。五百力士听到了这个消息,备好军马,准备先下手为强,讨伐乌提延王。
乌提延王听到这个消息,心中非常害怕,便在国内到处寻找能够抵御敌人的人。可是,一个大力士尚且难以抵挡,何况五百个大力士。国中上下议论纷纷,却无人敢去应战。乌提延王忽然想起了雪山边的那个仙人,便去找他,问他有什么办法消除这场灾难。
仙人问乌提延王:「你是不是与人结怨了?」
乌提延王说:「我和萨耽菩王结了怨。他有五百个儿子,个个都是大力士,现在他们带着军马要来讨伐我,我的国家中找不出这样的大力士可以对付他们。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打退这些敌人吗?」
仙人回答说:「你还是回去请求鹿女吧,她能够退却敌人。」
乌提延王非常奇怪,问说:「她怎么能叫敌人退却呢?」
仙人回答说:「这五百个大力士,其实都是你的儿子。当年,鹿女所生的那朵莲花里,每个花瓣中都有一个男孩,可你却把那朵莲花扔进了河里,莲花顺水漂到下游,被萨耽菩王捞起来,发现了这些男孩,就把他们抚养成人。陛下可让鹿女坐在大象上,到两军阵前去,那五百大力士便会不战而降。」
乌提延王回到宫中,按照仙人的话向鹿女道歉,又恳请她出面退敌。鹿女答应了国王的请求。国王让她换上最漂亮的衣服,乘着大白象,来到两军阵前。
五百力士此时正要举弓射箭,鹿女一出现,他们的手便不由自主地伸直了,怎么也弯曲不过来。大力士个个惊愕万分,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仙人从空中飞来,对五百力士喊道:「力士们,不要动手!莫生恶心,若生恶心,你们会全都堕入地狱,这国王和他的王后就是你们的亲生父母。」
五百力士听了仙人的话后,惊讶万分,他们立即扔掉弓箭,跪在地上向父母忏悔。乌提延王也恍然觉悟,主动向萨耽菩王示好,两国永结同盟之谊,再也不向其它小国索取贡奉。从此,个个国家之间相安无事。
五百女子入佛门
五百女子入佛门
舍卫国东南方的汪洋大海之中,矗立着一座美丽的小岛。它四面环海,与陆地遥遥相对,仿佛是一块与世隔绝而又可望不可及的人间仙境。
小岛地势平坦,宛如突兀在海平面上的一座别致绮丽而神秘莫测的平台,况且岛上还有一座真正的平台——香华台,它被那浩瀚无垠,深邃宽厚的蓝色拥托着,更添几分神灵妙趣。
岛上树木花草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整个小岛笼罩在一种清香淡雅,纯净光洁的氛围中,给人沁人心脾的舒畅感受。
这宝岛上的主人是五百名婆罗门女子,更是非同一般,个个才貌出众、品行高尚。她们闲居僻静之地,远离纷杂的尘世,绝不沾染世俗的污浊和卑陋。
五百女子都相信万事万物必定自然运转的道理,而且都非常诚心礼敬天地。每天专心致力于道术的学习,不断地进取,从不懈怠偷懒。也正是因为她们离群索居,又独自信仰、专修己道,所以对天下事不闻不问,消息闭塞,对佛教在世间的流传和盛行就更是无从知晓,既然不知道,也就谈不上什么信奉尊崇了。
就这样,她们在孤岛上过着平静孤寡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过于平淡、毫无起伏的日子,难免有些女子会发些感慨:
「我们生为女人身,从小到大,从大到老,生命短促,时光又过得那么快,我们的肉体会一天天地衰弱、枯萎,直到死去。这个命运恐怕是谁也逃脱不了的。与其空耗时光,坐以待毙,不如趁早到香华台上许个愿,说不定能改变一下我们的命运呢?」
五百个婆罗门女子相互簇拥着登上香华台。分头去采香华,不一会儿,人手一枝,聚集到一起,一齐屈膝跪在台上,将香华捧在胸前,虔诚地低头默念,然后向着天空,齐声发愿:
「愿苍天垂恩,让我们这五百女子生在梵天之上,长生不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远离那充满罪恶、欲望和污秽的凡尘,摆脱那引起无穷无尽的忧虑、烦恼和悲愁的俗界吧!」
这些女人还在香华台上设置供台,摆上供品,燃起香花。一连几天,青烟香熏袅袅不绝;五百女子日以继夜,长跪不起,祈祷梵天神明显灵,满足她们的愿望和期求。
膝盖肿了、噪子哑了,使人疼痛难忍,但她们仍祈求着,祈求着……。
佛陀看见这五百女子心诚坚定,也是她们得渡的因缘成熟了。于是,世尊率领众多圣弟子飞腾升空,向着孤岛而来,降落在香华台上。
经过数日以来的焚香祈祷,五百女子此时已经疲累不堪,她们虚弱的身体摇摇欲坠,眼看就要支持不住了。就在恍惚迷惘的时候,心中猛然一亮,精神为之一振,个个大睁双眼,因为眼前是从天而降的一位尊者,端坐树下,平静而慈祥地望着她们,他的身旁有五百个侍从簇拥着。
这些女子大喜过望,所有的疲惫、劳顿以及疼痛全拋到脑后,不约而同地惊呼道:
「是天神!是天神显灵啦!他听到我们的祈求,来解救我们啦!」她们激动得声音在打颤发抖。五百个女子顿时欢喜雀跃、泪流满面。兴奋地相互拉扯、拥抱着,相互庆贺、告慰着。
正在这些婆罗门女子欢天喜地相互拥抱的时候,只见一位从天而降的天人高声说道:
「这不是天神,这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界之中最高无上的至尊,名号为『佛』。佛的法力功德,不可思议,能帮助一切众生脱离轮回,免受三毒苦厄。」
五百个女子惊叹不已,立即叩拜佛陀,倾诉她们的心事:
「我们生在人生间,又是女子,难免会沾染到那些丑恶的气息。因此我们决心远离尘世,精进修行,解除生死痛苦。恳请佛陀教导佛法,让我们开启智能。」
佛陀回答说:「你们是出于善良的本性才发此愿的。世上有两种行为所带来的报应是最快速明显的。那就是善有善报,施善得福;恶有恶报,行恶遭殃。世间的苦和天上的乐,为人处事带来的烦忧和无欲无为所伴随的寂静,哪一个才是值得追求的呢?」
接着,佛陀开始为这五百个婆罗门女子说法,当佛陀说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时候,那五百个婆罗门女子异口同声地回答:「愿皈依佛陀,聆听教法,认真修学!」
说话间,五百个婆罗门女个个头发脱落,身着修行袈裟,俨然是五百个皈依佛门的比丘尼。后来,这五百比丘尼继续在此香华台精进修佛,最后皆开悟证果,脱离三界生死轮回。
秀发供佛
秀发供佛
在古印度一个小国家里,有一位年轻姑娘,她容貌端庄,身材窈窕,尤其令人惊叹的是那一头浓黑秀美的头发,其长度竟与她的身高差不多。
然而,该国的王后虽然十分美貌,可惜却头发稀疏,常常为了头发的事情忧愁。当她听说民间一女子头发如此乌黑、光亮,不仅贪心大动,立即派人携千两黄金去求购那女子的头发。
没想到这民间女子并未被千两黄金所打动,婉言谢绝了。因为这一头秀发是她青春的象征,也是她最为珍爱的宝贝。每天,她对着平静的湖水展开秀美的长发时,那水中映照出的倩影常使她留连忘返。因此,纵然有万两黄金,她也舍不得割舍这头秀发呀!
有一天,世尊与众弟子来到这个国家托钵乞食。秀发姑娘见佛相好庄严,闻佛说法,心生欢喜,便发愿要供养佛陀与僧众斋饭饮食。
姑娘回家后,请父母前去请佛陀及僧众来家中应供。其父母为难地说:「我们也想供养佛陀,可是我们家如此贫困,连一顿斋饭都供不起呀!」
姑娘听了,久久抚着自己的秀发,不发一语。终于毅然说道:「那么,就把我的头发卖了,用来供养佛陀及僧众吧。」
看到女儿竟然为了供养佛陀而愿意变卖自己最宝贵的头发,这样的诚意让父母深深的感动了,便亲自带着女儿去拜见佛陀,恳请世尊与众僧明日到家中应供。佛陀默然应允,接受了姑娘的诚意供养。
姑娘回家后,端坐在房中,对镜中仔细端详自己美丽的面容,又从头到尾抚摸那头秀美的长发,终于一咬牙将秀发绞断,随即前往王宫,将长发交给王后。
王后见她不请自来,心知她必有难处,便故意刁难,只答应给一百两金子。姑娘二话没说,接过金子,转身就走。然后去市集上买了许多上好的食品,回到家中开始准备明日要供养佛陀及僧众的斋饭。
原来,这姑娘前世十分悭吝,以致今世遭受穷苦的果报。她听了佛陀开示后,知道因果业报之理,为了让后世不再受贫困之苦,所以甘愿舍弃她珍如性命的秀发,也要供养佛陀及僧众,累积来世的福报。
第二天,佛陀与比丘僧众如约来到姑娘家中应供。待佛陀及众僧到时,姑娘连忙跪下向世尊顶礼,并绕佛三匝。这时佛陀放出万丈金光,并称:「善哉!」就在剎时间,姑娘的秀发奇迹般地回复如初,这样不可思议的神通示现,让姑娘惊喜交集,热泪夺眶而出。
等到用完斋饭,佛陀向大众开示说道:「此女无数世前,贫穷不堪,无可布施,但常以头磕地,礼拜佛陀,以此功德感得后八十一劫常生人间,但却不知惜福,等到福报用完了,又投生贫苦之家。如今听闻佛法,知道布施之功德,见佛欢喜,福佑无量。她命终当生忉利天上,受天人果报。」
姑娘及家中众人闻佛陀之语,莫不欢喜,大家皆发愿修学佛法、累积福德。
火中生子
火中生子
瞻婆国人事奉婆罗门六师,从未听说过佛法僧三宝之名,所以全国百姓皆受六师教唆,做诸恶业。
释迦牟尼佛慈悲怜悯瞻婆国人,为了度化他们出离苦海,便到瞻婆国去宣说佛法。
当时,该国城中有一位大长者,在市民中威望很高。他年近花甲,却一直没有子嗣,眼看香火将断,长者甚感忧愁,便祈求六师,谨慎地恭敬事奉,以求能生个儿子。
不久,长者的妻子果然怀孕了。长者惊喜异常,怀着兴奋的心情去六师住所,高兴地问六师:「我的妻子托六师之福,终于怀孕了!请问六师,她所怀身孕是男是女?」
六师回答道:「生下来必是女孩!」
长者犹如被人当头一棒,忧愁烦恼不已。这时,有一善知识对长者说道:「您知不知道优楼频螺迦叶兄弟,先前是谁的弟子?六师若真是智者,为何迦叶兄弟舍去六师而另拜师佛陀呢?而且舍利弗、目犍连等人,还有频婆娑罗诸王、末利夫人诸皇后等以及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