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后,老国王出家当了苦行者,但仍住在王宫花园里,还经常到宫中去吃饭。福军当国王后,处理国务还算得心应手,跟大臣们的关系也相当好。倒是商波拉自从当了王后之后,却整天愁眉苦脸,闷闷不乐,人也渐渐消瘦下去了。
原来自从回到宫中后,福军一点儿也不尊重她,仿佛压根就没她这个人,虽然立商波拉为王后,但却整日与其它嫔妃寻欢作乐。商波拉看在眼里苦在心里,所以日益憔悴。
一天,苦行者公公来宫中吃饭,看到商波拉萎靡不振,便问道:
「王后啊!皇儿和妳是夫妻,从前你们夫妻俩感情一直很好,怎么现在看妳憔悴成这样,到底发生什么事?」
商波拉听了公公的话,便回答说:「父王啊!您的儿子待我跟从前不一样了,现在他的整个心都在那些出身剎帝利的后宫嫔妃上。倘若我能像从前那样回到林间照顾丈夫,备受尊敬不受污辱,就算要我舍弃王宫我都情愿。否则纵然有山珍海味、绫罗绸缎,倘若没有丈夫的疼爱,还不如悬梁寻短见。」商波拉并且把在森林中的生活以及发生阿修罗恐吓利诱的事一并向公公说起。
听完了商波拉的哭诉,苦行者公公立刻勃然大怒,叫道:「快给我把不孝子带来。」
过了一会儿,福军来了。苦行者开口就痛批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怎么不想想商波拉对你的恩情?你们夫妻俩原来感情那么好,你有了痲疯病,商波拉不但没有舍弃你,还陪你到森林里过着艰苦的日子、侍候你。遭到阿修罗威吓利诱她都没有离开你,她用真话的力量治愈了你的病,你却还不相信她。如果没有商波拉,你想想!你现在还能活着吗?甚至可以说你是靠着商波拉才登上王位的,你怎么能这样忘恩负义?」
此时,福军哭喊着:「父亲!我不是忘恩负义,我也想对商波拉好,可是好象总有人挡着我,不让我对她好,我怎么就摆脱不开一双无形的手。这种情形自我痲疯病消失以后就存在了,我怀疑商波拉泼在我身上的水有问题,但我知道这不是商波拉做的,也不知该如何说起,我无法跟任何人商量,内心也很苦闷,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啊!原来是这样,你怎么不早说呢?傻孩子。」
苦行者低头想了一会儿,说道:「孩子,我知道了!那个水确实有点儿不好,因为那时阿修罗被天神赶走时,他很不服气,在水里踢了一块泥到那条河里,玷污了那河水,你只要往你的手心吹一口气就没事了。」
处理完夫妻俩的事情后,苦行者又回到他修行的花园去了。
等父亲走后,福军便向商波拉跪下来,满面愧疚又真诚地对她说:「我实在对不起夫人,是我亏待了妳,可我也是身不由己!请夫人宽恕我,今后我一定以诚相对,并赐给夫人无上的权力。」
从此,大王和商波拉王后恩恩爱爱,和睦相处,商波拉并协助国王把国家治理得井然有序,人民都赞不绝口,直夸商波拉护国有功。
出家功德深
出家功德深
佛陀在世时,有一个女子出家修道,修习多年,得到六神通,获得无穷的力量,最后证得到阿罗汉果。
一天,这位证果的比丘尼到城中的贵妇人家中,以佛法之语劝说身分高贵的妇人们出家修行,但众妇人回答说:「我们这些女子个个年轻貌美、姿容艳丽,很难守得了佛陀的戒律。如果我们出家,却又耐不住寂寞孤独,恐怕就会破戒;而一旦破戒,也就堕入地狱中受到各种惩罚,这怎么可以呢?」
比丘尼见她们有所顾虑,就说:「破戒就破戒,也没什么,只是一定要出家。入地狱就入地狱,转世仍可以从地狱中出来,一切都有因果业报。」
众妇人听的比丘尼此言,个个带着好奇心,请师父解说因果业报之理。
比丘尼就说:「我的前世是一个戏女,经常身穿各种美丽的衣服,说各种各样的戏中话,有时穿著比丘尼的衣服,戏笑一番,供人观看。因为这种缘故,那时有一得道的比丘尼劝说我出家修行。那位比丘尼在没有修得正果之前,也是自认为出身高贵,容貌端正,娇气傲慢,出家后不久就破了禁戒,所以死后堕入地狱里,先被鞭挞,又被锤子击身,遭受种种业报。后来,受完地狱果报,转世为人,后追随释迦牟尼佛出家修行,最后证得阿罗汉果。所以,虽然先有破戒之事,但后学法、修道也能得道果。
还有一个例子,有一天佛陀在寺里讲法时,有一个婆罗门喝醉了,带着醉意来到世尊的精舍,对世尊说他要出家当比丘。佛陀答应了他的请求,让侍者阿难为他剃发,穿上法衣,出家当了比丘。过了多时,这婆罗门醉汉渐渐醒了,他慢慢睁开双眼,看见自己在佛陀的住所,先是吃了一惊,随即又看见自己身穿法衣,摸摸头也光了,感到惊骇恐怖,转身就走开了。
众比丘见此,就问佛陀:『世尊!为什么要答应这个醉汉出家的要求呢?他本无此心,现在又逃到世俗中去了。』
佛陀回答说:『这个婆罗门在以往的无数劫中,都没有产生过出家修行的心念。现在,他因为喝醉了酒的缘故,稍微有一点出家求道之心。因为有了这个因缘,他将来一定能在我法中出家得道。所以我答应他的要求,为他种下出世的善因。』这就是因果业报之理。」
比丘尼说到这里,看了众妇人一眼,又接着说:「虽然在世俗中持五戒,不失人身,是很难得,但终究没有出家的功德大啊!出家的利益与功德是没有限量的。就算今生不能出家修行,我也希望你们都能发愿生生世世都能在佛法中出家修行啊!」
此时,众妇人都发起菩提心,发愿生生世世不离佛法、不离三宝,能跟随佛法出家修行。
沙门教化吝妇
沙门教化吝妇
古时候,在舍卫国有一户人家,夫妇二人都不信佛法、不讲道德。尤其是那妇人,既吝啬无比又贪得无厌,左邻右舍的妇人都不想与这户人家往来。
世尊得知后,十分怜悯这夫妇俩的愚昧无知,决心教化他们,就化作沙门,前往那户人家化缘。
正巧,那天丈夫不在家,只有妇人在家,那妇人见有沙门前来化缘,深感厌烦,便骂沙门说:「你来我家干什么?好个不知羞耻的僧人,竟想白吃人家东西,快走开!」
沙门听了妇人的辱骂并不气恼,仍心平气和地说:「我等僧众化缘自居,并不妨碍他人,我只是希望您布施些食物,怎能开口骂人呢?」
那妇人见僧人与她理论更加愤怒,便恶狠狠地说:「哼!想要饭啊,你就是站到饿死,我也不会给你一粒粮食,何况我丈夫身材魁梧,饭量极大,我做的饭仅够他吃,你怎能奢望得到饭食呢?你若是聪明人,与其站着傻等,还不如趁早离去。」
沙门听了妇人这番言词,知道这妇人悭吝心太重,便站在她面前,暗施神通,顿时气绝身亡,全身膨胀,口鼻生出虫子,腹破肠烂,五脏六腑滚滚而出,其状惨不忍睹。
那妇人见了,惊吓得几乎昏倒。此时沙门随即恢复原状,从容离去。妇人这才知道沙门变化神通吓她,气恨不已,连忙去找丈夫。
那丈夫在路上遇到妻子,又见她神色惊惶,便问其原因。妇人便上气不接下气地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全部向丈夫说出。
男子听了愤怒非常,大声叫着:「那秃驴现在在何处?我要去把他宰了!」
妇人回答说:「人已经走了,想必还没有走远吧!」
男子听了立即返家,背上弓箭,带着大刀,循着沙门的足迹追了上去,眼看沙门就在前面不远处,当他追上沙门,举起大刀欲向沙门砍下时,那沙门四周突然现出琉璃小城,把沙门围在当中,并绕了数圈,男子根本进不去。
男子质问沙门:「为何不开门让我进去?」
沙门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想要开门,你必须放下弓箭和大刀。」
男子心中暗自骂那沙门,但也无可奈何,只得放下手中弓箭和大刀。但他心中暗想:「只要我能进去,即便用拳头也要打得他半死,这沙门怎能敌过我?」
不料,男子将弓箭、大刀放在地上后,门却仍然未开。他又问道:「我已照你的话做了,可这门为何不开?」
沙门说:「我要你放弃的是心中的恶念,即心中的弓箭和大刀,而非你手中的弓箭和大刀。」
男子一听,惊讶万分,浑身颤抖,暗想:「原来这沙门是得道圣人,能知道我内心所想。」便跪下叩头,自责悔过。
他对沙门忏悔说:「我等不识圣人,不明事理。妻子不贤,使我跟着造恶。您大恩大德,不要跟我等小人一般见识,还望慈悲垂怜。从今天起,我们一定诚心向善。」
说罢,他站起身来,满面惭愧地回家去了。
男子一进门,妻子立刻问他:「你可找到那沙门?惩治他了吗?」
男子根本不理会妻子的话,反而数落妻子一番,并且兴致勃勃地夸赞沙门之德,还劝妻子说:「那沙门就居住在前面不远之处,我们应该亲自前往顶礼忏悔,以赎自身罪业。」
于是,夫妇二人一同前往沙门住所,才知那托钵沙门乃世尊所示现,夫妻俩大惊失色,连忙跪伏于地,乞求恕罪。
佛陀笑道:「你们能弃恶从善,乃大善之事。」
此时,男子问佛陀:「那琉璃城为何如此坚固?是什么德行,使之如此神妙?」
佛陀回答:「我宿世以来精进修行,博学强记,从不厌倦;奉行佛法,坚持不懈;遵守戒律,从不违背;内心虔诚,从不放逸。所以,我修行得道成佛,直至泥洹。」这都是宿世以来功德的累积所现。
从此,夫妻俩在佛陀的教化下,渐渐改掉过去的卑劣行径,尤其是那妇人,一改过去吝啬无比又贪得无厌的习气,也变得敦亲睦邻,不再是人见人厌的恶邻了。
释迦族头痛宿疾之远因
释迦族头痛宿疾之远因
很久以前,毗范择迦王在讨伐释迦家族的时候,有一个释迦族的后代被追逐,逃亡到蓝勃范山之中。
这个释迦族的少年漫无目的地长途跋涉,也不知走了多少路。一天,他实在走不动了,只得在半路停下来休息。忽然一只硕大无比的大雁飞到他身上,在他头上展翅盘旋。少年见了,渐渐接近大雁,等到混熟之后,就骑在大雁身上,希望能飞出此山。
大雁驮着释迦少年飞行许久,终于落在一个绿波荡漾、清澈如镜的龙池边。少年骑着大雁在空中飞行,根本不知飞到什么地方。他从大雁身上下来之后,就坐在树荫下休息,望着池水出神,不一会儿竟然飘飘然地昏睡了。
此时,龙女正在池边游玩,忽然看见一个英俊少年,不禁怦然心动。她怕自己的相貌惊吓了少年,就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少女。龙女走近少年,越看越爱,不禁用手轻抚少年脸颊,拥进了少年的怀抱。
少年熟睡之中忽觉有人抚摸自己,不禁惊醒,睁眼一看,怀中竟躺着一位妙龄女子,而这少女正眨着秋水一般的眼睛,向他微笑。他慌忙起身向少女致歉道:「我不过是个流落异乡之人,如何敢接受妳的爱意。」
少女并不答话,对他更加亲热,不知不觉中,两人渐渐欲火中烧,两相欢悦,成其好事。事后,少女说:「虽然我承受了您的爱,但是还没有得到父母的赞同,我现在要去禀告父母。」
释迦族少年四处张望,心中疑惑地问道:「这荒山野岭之中,不见人烟,你的家住在什么地方呢?」
龙女此时只好据实相告,说道:「不瞒您说,我本是龙池中的龙女啊!我听说你们释迦圣族遭劫逃难,恰巧我在池边游玩遇到了您,命里注定你我有燕尔之缘。可是我本为龙身,你为人种,不是同类;再者我又未征得父母的同意,这样做实在是闯了大祸。我们要想个办法呀!」
少年听了这番话恍然大悟。他略一思索,便向龙女说:「只要妳听我的,我自有办法!」
龙女见释迦少年对自己不嫌弃,心中感激,回答他说:「我当然听您的,从今以后,您去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服侍您一辈子。」
少年见龙女心意坚决,就对天祷告:「我平生做了许多修福积德的善事,我愿用我修成的福德的力量,令这个龙女身形与人类无异。」
福力所感,龙女果然改变了模样,得到了人身,心中喜不自胜,于是由衷地向少年表示感谢,说:「我因业力所感投生龙身,今日有幸得到你的垂怜,凭借着你的福德力,使我得到人身。我就是粉身碎骨,也报答不了你的恩德。我愿永生永世陪伴、侍奉你。待我禀告父母后,我们就备礼完婚。」
于是,龙女就返回龙池,对父母说:「我今天在外面游玩时,见到释迦族的少年。凭借着少年福德所感,将我转为人形。我俩情深意笃,两情欢娱,已成好事,未能来得及禀告父母,请父母原谅。」
龙王本来也很向往人类,对释迦圣族更有好感,今日又亲见女儿转为人身,当即同意了女儿的请求,而且亲自走出龙池,向释迦少年拜谢说:「如果你不嫌弃我们是异类的话,就请你屈尊到我们的龙宫来接受款待。」
少年受到龙王的邀请就到龙宫作客。龙王把他当成了稀有之客,隆重地招待他,为他和龙女举办了盛大婚礼。龙子龙孙、龙亲龙友,个个都非常高兴,大家尽情欢乐。
此时,少年身处群龙之中,眼见诸龙张牙舞爪,放浪形骸,心中不免有些害怕和厌恶,便想告辞。
龙王这时告诉他说:「离此池不远处有个国家,那里的国王昏庸残暴,百姓处于水火之中,你应当有远大的抱负,取而代之,占据这块疆土,建立自己的国家,拥有自己的臣民百姓。」
少年感激地称谢说:「多谢龙王好意,我定会有所作为的。」
龙王接着就给他出了个计策,他先拿出一柄短剑放在一个盒子里,然后在上边铺一块珍贵绝妙的白色棉布,对少年说:「你可以拿这块棉布献给国王,国王必然亲自接受远方来客的贡物。接近国王之后,你就抽出短剑刺杀他乘机夺得王位。」
少年就按计划行事。他把珍贵的棉布献给国王时,那个国王果然亲自接过棉布,就在此时,少年立即抽出短剑,一手抓住国王的衣袖,一手持剑向国王胸前用力刺去。
国王的侍卫见状,大家蜂涌而上欲救圣驾,宫殿内一片混乱。这时,只见释迦少年手持短剑,一身正气,声如洪钟,向所有的人宣告说:「我所持的剑是专门用来诛杀昏君、斩杀奸臣。谁要不服就上来试试。」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均佩服释迦少年的神勇胆略,于是推举释迦为新国王,号称释迦王。
释迦王当政之后,兴利除弊、力精图治,奖贤良、恤贫患,少年果然把国政处理得井井有条。然后,他就带领大队兵马亲自前往龙宫报喜,并接回龙女,立为皇后。
龙女虽然变成人形,但因其宿业未净,每到夫妻俩恩爱之际,龙女头上常会现出九个龙头。释迦王每次见到总感到不舒服,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但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于是有一天,他乘龙女熟睡之际,用利刃将龙头一个个都斩落下来。
龙女猛然惊醒,发觉龙首已断,不禁叹息说:「你真不该这样做啊!这对我来说倒没什么关系,可是我们的子孙后代,将来必然会经常苦于头痛了!」
释迦国王的后代果然常犯头疼之病,每隔一段时间便发病一次,疼起来非常痛苦。据说病根就在这里。
金色公主
金色公主
从前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国王,叫做波罗奈国。国王十分仁德贤明,但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可爱的女儿。
公主从小聪明过人,与众不同的是她全身呈金黄色,在黑夜里更是熠熠生辉。她生得一头浓密的金黄色卷发,披散下来像一条闪亮的瀑布。
国王对公主视若掌上明珠。到了公主十六岁时,国王准备给公主找个称心如意的夫婿。公主说:「我要找的夫婿必须也是金黄的皮肤,金黄色的卷发,否则不要来见我!」
于是,国王便在全国到处张榜寻找这样的人。然而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结果。
这天,从舍卫国来了一个做买卖的商人,他听到国王为公主选夫婿的事,便前来求见国王。国王听说有远道来的客人,就在大殿召见了商人。
国王对商人说:「我的女儿选夫婿已有几个月的时间了,我国之内看来是没有这样的人了。」
商人答道:「大王别着急,我们舍卫国里倒是有这样一个人,堪当公主的夫婿。」
大王听说后甚是欢喜,连忙吩咐设酒宴款待商人,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