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导读(下册)-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联合起来抵抗他们”。剧本一开幕就展开尖锐的戏剧冲突。围绕“租”与
“不租”,房东与房客争执不休,陷入僵局,直到女客上场,才出现了戏剧
情境的新发展。最后以男女房客假扮夫妻租房胜利为结局。这是一个喜剧结
局,这样既满足了观众审美心理及社会心理平衡的需要,又满足了作者对社
会黑暗现实进行抨击的创作心理的需要。

剧本的艺术成就在于:首先,塑造了几个喜剧性格的人物形象:男女房
客是一对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鲜明的青年形象。他们都具有民主思想,充满
正义感,富有同情心,敢于向封建思想挑战,反抗不合理的精神压迫,同样
机智勇敢,都是受“五四”新文化思想运动洗礼的知识分子。他们又有自己
的个性:男房客显得执拗、倔强、语言俏皮幽默、善辩;女房客显得热情大
胆、不谙世故和更为机智。女房东是和男、女房客的对比中显示出性格特征
的,她封建思想严重,顽固守旧,以势压人,没有同情心。其次,《压迫》
结构精巧。幕布一拉开,便悬念迭出,引人入胜,接着是剧情波澜起伏,变
化跌宕,但又丝丝入扣,处理自然。再次,《压迫》充满了幽默喜剧的情境,
充满了生活情趣,作者正确的创作意图通过圆熟的技法得到了体现。此剧被
洪深编入《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中,洪深在导言中称,这部戏“反映
了那时北京的一种生活”,作者“下笔恰到好处,作风极像英国的A。 A。
Milne”,“写得轻松”,“可算那时期创作喜剧中的唯一杰作”。

(刘同般)


《赵阎王》(存目)

洪深

用表现主义艺术进行社会批判

——《赵阎王》导读

三节九幕话剧《赵阎王》是洪深的早期代表作。主人公赵大外号赵阎王,
是军阀部队营长的差兵。一天夜里,老李告诉他营长独吞了士兵的饷银,要
与他一块找出饷银逃走。他不信也不干。而后,他发现营长拿出一卷暗藏的
饷银去赌牌,方知老李的话是真。他感到被蒙骗,索性偷出饷银,开枪打伤
营长,夺路逃入一片森林。紧张恐怖、疲于奔命的赵大,挣扎于自己过去累
累罪行和灵魂鞭打的各种幻境中。最终被追兵捉住毙死林中。剧作成功地塑
造了赵大这个“做好人心太坏,做坏人心太好”的复杂人物。他原是贫苦农
民,洋鬼子和土恶霸逼得他家破人亡,被迫投入军阀部队当兵。军阀当道的
黑暗环境使他逐渐变成一个作恶多端的“阎王”。他烧杀抢掠,活埋伤兵,
诬告同伴。而每每行恶,虽时有被逼,却又灵魂不安。他愚信愚忠反动营长,
又在懊恨中抱着“老虎不吃人,枉担罪名”的信条偷了饷银。他想自己发财
返乡,置房买地;又想济困修庙,行善积德。他的内心总是交织着善与恶的
激烈冲突。剧作深刻揭露了封建军阀制造战乱兵祸和腐蚀毒害善良人民的罪
行,并“说明‘社会对个人的罪恶应负责任’”。(《洪深选集·自序》)

剧作最明显的特色是袭用了美国现代剧作家奥尼尔《琼斯王》的表现主
义艺术手法。洪深说:该剧“第二幕以后,我借用了奥尼尔《琼斯王》中的
背景与事实——如林子中转圈,神经错乱而见幻境,众人击鼓追赶等等。”
(洪深《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导言》)奥尼尔笔下,两次杀死人的美
国黑人逃犯琼斯到某小岛当了土著黑人的皇帝,他欺骗压迫土人,激起强烈
反抗,便逃入森林,最终在征讨的鼓声和恐怖的幻觉中被土人杀死。原为土
人战前举行原始宗教仪式图腾舞蹈的鼓声,也被引入《赵阎王》,并化为具
有中国古代色彩的驱动战士追击的鼓声。赵大在铜鼓声中出逃和毙命,并以
十几阵时缓时急的鼓声连接转换他一幕幕时空交错的幻境。微月惨惨,怪声
索索;鬼哭啾啾,鬼火闪闪;冤魂讨命,凄凄紧逼。赵大也如琼斯王,在神
经错乱和惊骇中向幻象开枪。每次弹发,或立即“万声俱寂”,或马上“万
景俱灭”,笼罩着浓重的神秘色彩和恐怖气氛,渗透到人物身心。赵大灵魂
的根本真实,正是通过他的自由流动而不规则的潜意识和时空颠倒跳跃而神
秘恐怖的幻觉表现出来的,具有表现主义的“灵魂的戏剧”的风格。尽管第
一幕对话简洁有力,有写实特点,但是,当年的观众对这种表现主义艺术形
式还是未能理解。

(张金印)


《潘金莲》(存目)

欧阳予倩

一部惊世骇俗的翻案剧

——《潘金莲》导读

受“五四”个性解放思想影响,1926 年,欧阳予倩完成了他的五幕话剧
《潘金莲》。该剧取材施耐庵《水浒传》中潘金莲的故事,反其意而用之,
做了一篇惊世骇俗的翻案文章。

《水浒传》中的潘金莲是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与人通奸、谋杀亲夫的
恶妇淫妇。但欧阳予倩却能站在人道主义和反封建的思想高度,指出潘金莲
身上闪光的个性特征、人性色彩及其悲剧命运,从而对这个人物给予充分的
肯定甚至歌颂。

应该说这是公正的。潘金莲的命运是一个悲剧。而她悲剧的最大根源在
于她具有追求世俗幸福的强烈个性而却生长在一个绝对扼杀个性的极端专制
和非人道的封建社会环境里。

在欧阳予倩的笔下,潘金莲漂亮、聪明、伶俐。她不为张大户的权势与
财富所威慑,所诱惑,敢于断然拒绝做他的妾,表现出一个女人追求纯真爱
情的执著和刚烈。被张大户送给侏儒般丑陋、窝囊的武大郎做老婆后,她忍
辱负屈,并没有什么不守妇道之举,说明她原是个本分的妇女。但“身躯凛
凛、相貌堂堂”的打虎英雄武松出现了。他仿佛一缕温暖而明亮的阳光,豁
然间照亮了她地狱般灰色暗淡的心境,唤醒了她作为一个世俗女人丰熟如桃
的春心和爱情,也唤醒了她渴望和要求幸福的强烈本能。她终于大胆而热烈
地向武松表达了爱慕之情。武松自然不会接受她的感情,甚至连她的委屈和
痛苦也不能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她被纨袴子弟西门庆引诱了,并合谋杀害
了武大郎。

她杀死老实忠厚的丈夫固然是不应该,但剧作要揭示和控诉的是迫使她
杀人的那种压抑人性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在当时的情况下,她的命运似乎只
能是死,除非她一切逆来顺受,完全扼杀了自己的幸福追求。杀人,犯法,
她必须死;不杀人,与西门庆的事情一旦暴露,她同样会“千夫所指,无病
而死”。剧作通过她必死命运的揭示,有力控诉了封建文化的杀人本质。

作为舞台艺术,话剧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用高度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
形象。潘金莲的语言是高度个性化的。比如,她对王婆说:“我自己想死。”
表现了她的抑郁和痛苦;她对西门庆说:“那自然是爱他不爱你。”表现了
她的泼辣直率;而她对武松说:“我今生今世不能和你在一处,来生来世我
变头牛剥了我的皮给你做靴子!变条蚕子,吐出丝来给你做衣裳,你杀我,
我还是爱你!”则表现了她的爱情的强烈和执著。

(龙敏君)


雷雨(存目)

曹禺

《雷雨》导读

《雷雨》写于1933 年,是曹禺的成名作,也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杰出
作品。

作者说创作《雷雨》,“发泄着被抑压的愤懑,抨击着中国的家庭和社
会”(《雷雨·序》)。剧作写的是“五四”前后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
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通过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和血缘亲情的纠葛,揭
露抨击了周家这个专制家庭的残酷与腐朽,从而透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畸型
社会的黑暗及其必然崩溃的命运。剧作在纷繁复杂的戏剧冲突中,刻画了一
系列个性突出又概括着相当社会内容的人物,从而表现了丰富而深刻的社会
内容。

周朴园原是一个封建家庭的纨袴子弟,后来成了资本家,但他身上封建
专制色彩很浓重。其性格突出特点是冷酷、专横。30 年前他对侍女侍萍始乱
终弃,后来对待妻子繁漪充当的也仍是专制魔王的角色。他是周家罪恶的制
造者。作者以现实主义的深刻性,揭示了这个现代资本家的专制特征,抨击
了专制家庭对善良、正常人性的践踏与扼杀。繁漪是剧中最成功的人物。她
是“五四”后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她在周家“呼吸不着一口自由的空气”
(《雷雨·序》),精神被压抑近于枯死,内心又翻腾着按捺不住的热情和
力量,这导致了她的反抗异乎寻常的强烈,又极痛苦无奈,性格则显现为乖
戾、阴鸷和极端。这是她的悲剧,折射出的却是家庭、社会的罪恶。

戏剧结构严谨、戏剧冲突尖锐、复杂,是该剧艺术特色之一。作者借鉴
19 世纪欧洲“巧凑剧”和易卜生戏剧的技巧,剧情以“秘密”(人物之间的
血缘亲情关系)为基础,采用“回溯法”,以“现在的戏”补叙“过去的戏”,
在一天时间的剧情开展中,包容了周鲁两家30 年间的矛盾,又从一个紧急事
变(侍萍突然来到周公馆领四凤)展开戏剧冲突,因而,剧情一开始便紧张,
直至“秘密”一个个被揭开,冲突达到高潮。

《雷雨》的戏剧语言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首先,人物语言具有强烈的
动作性。“喝药”一场戏,繁漪抗拒的语言和周朴园逼迫的语言有很强张力,
既能引起外部形体动作,又相互碰撞,激化矛盾,推进情节发展。其次,人
物语言个性化。周朴园的语言简短、威严,繁漪的语言尖刻、冷峻,每个人
物的语言都符合自身的身份、经历、教养和气质。三是人物语言潜台词丰富,
有浓厚的抒情性。如繁漪拒绝喝药,说:“苦得很”,“这些年喝这种苦药,
我大概是喝够了。”语义双关,满蕴着她的悲苦与不满。

(丁林)

日出(存目)

曹禺

金钱社会的腐朽堕落与血泪斑斑


——《日出》导读

《日出》是曹禺的第二部剧作,在题材开拓、思想挖掘、艺术探求上都
有新发展。如果说《雷雨》通过写家庭悲剧来抨击中国的家庭并进而抨击社
会,那么《日出》则通过展现都市社会的腐朽堕落与血泪斑斑,直接抨击中
国社会。

作品“题记”引了老子《道德经》中的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这是《日出》的情感价值取向。作者以
高级交际花陈白露作引线,描写了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光怪陆离的众生相。
上层社会是腐朽堕落的世界,这里的人们昼伏夜出,金钱毒化着灵魂,吞噬
了良知。银行经理潘月亭是金钱贪欲的典型,金钱是其生命的中心,其性格
的贪婪、残忍、狡诈和道德的堕落都是金钱贪欲结出的恶果。李石清是一个
被金钱毒化的可怕、可恶的人,其人性被金钱吞噬转化为兽性,他的可怕之
处在于清醒意识到社会的罪恶,却极力要爬上去制造罪恶。洋奴张乔治、富
孀顾八奶奶、流氓打手黑三都是金钱社会的畸型儿。与此相对照,下层社会
则是悲惨世界。银行录事黄省三被裁减后走投无路,毒死三个孩子。工人的
女儿小东西不堪凌辱上吊自尽。年老色衰的翠喜不得不到宝和下处卖肉求
生。陈白露不仅在结构上起引线作用,也是全剧的中心人物。她的身份、地
位具有特殊性。她每日花天酒地,过的是上层人的生活,但从本质上讲她又
是被损害者。她的性格交织着复杂的矛盾。她贪恋物质享乐,灵魂被金钱腐
蚀,整日与潘月亭、张乔治等人鬼混。但她的良知和正义感未泯灭,对上流
社会充满厌恶和愤懑。她清楚自己身陷泥淖却又无力自拔,内心向往“日出”
却不得不在日出前自杀,把自己留在黑暗里。陈白露的悲剧既暴露了上层社
会的腐朽堕落,又诉说着下层社会的斑斑血泪。《日出》主题的深刻性还表
现在对光明的热望。这虽然采用象征手法来表达,但结尾处满天朝霞和幕后
打夯工人高亢的夯歌却为阴暗的全剧带来温暖的诗意。

《日出》在艺术上的新探索主要表现在结构上。作者认为《雷雨》太像
戏,写《日出》他要“试探一次新路”,“想用片断的方法”,“用多少人
生的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日出·跋》)。《日出》打破了纵式结构形
式,没有贯穿全剧的中心事件,重在自然地展现上层和下层的生活图景,尽
量避免偶然性和巧合。这是作者有意学习契诃夫,追求真实、自然地反映生
活。

(丁林)


这不过是春天(存目)

李健吾

《这不过是春天》导读

李健吾(1906—1982),山西安邑人。他在小说、散文、戏剧、文学批
评方面都有突出成就,又专攻法国文学翻译与研究。《这不过是春天》写于
1934 年,是其戏剧的代表作。

剧作以风雨欲来的北伐战争前夕为背景,写从南方来的革命党人冯允平
到北平从事秘密活动,化名谭刚,住进先前的情人、现在的警察厅长夫人家
里。而厅长和他手下的密探正设法到处搜捕这个危险人物。当密探弄清了谭
刚就是搜捕的对象时,厅长夫人用一千块钱买通了密探,帮助他安全脱险。
这样一个带有传奇性的故事,作者写得却相对单纯,时间集中在三个连续的
下午,地点集中在厅长家,人物只有七个。但作者构造的情节却十分精巧、
严谨,显示出作者对欧洲戏剧艺术传统的造诣。第一幕,缉捕令送达厅长家
的同时,冯允平也登门拜访。剧一开场人物就被推入紧张矛盾冲突中,令观
众担忧。况且多年未见的情人重逢,将会演绎怎样的故事,又让观众多一层
悬念。第二幕,厅长夫人无意中说出谭刚别号允平,王秘书生怕冯允平顶他
的位置,自然动了报复以自保的念头,剧情更加紧张。到第三幕,厅长夫人、
密探都弄明白了冯允平的真实身份,剧情紧张达到顶点。但因密探向厅长索
要赏钱而不得,厅长夫人得以花钱买通密探,使情人脱险,情节峰回路转。
剧情围绕冯允平的安危,又交织着两个旧情人的感情纠葛,铺垫得体,转换
自然,有水到渠成之妙,技巧堪称娴熟。

李健吾的戏剧注重剖析人性。此剧虽写革命题材,但作者着眼点在于写
出时代风雨中各类人物的人生追求和人性表现。这里有精于人情世故的官僚
厅长,有唯唯诺诺又颇有心计的王秘书,有精明狡猾的密探。写得最成功的
要数厅长夫人。她撒娇、任性,性格中纠结着灵与物的矛盾。她曾与冯允平
热恋,但贪图物质享受嫁给了官僚,婚后生活无聊,精神空虚。旧情人的到
来重燃起她的真情,却只是幻想留住情人做厅长秘书,物质与爱情兼得。这
是一个在灵与物的冲突中经受煎熬的知识女性。

剧本语言凝炼、明快,富有弹性。人物一张口,生活味儿极浓,又往往
浸透机锋,包孕丰富的心理内涵。如冯允平与厅长夫人刚见面,夫人请冯喝
茶:“也许有点冷了,再给你换一杯热的。”语意双关,实则是她试探、重
续旧情的心理外现。冯允平回答现在生活怎样的问询时,说:“不敢说快活,
至少日子过得有点意义。”话里有他对旧情的感慨,更有他的人生信念。

(丁林)


上海屋檐下(存目)

夏衍

《上海屋檐下》导读

《上海屋檐下》是一出三幕悲喜剧,是夏衍1937 年春用现实主义手法创
作的第一部成功的剧本。

剧本选取了30 年代上海这个畸型社会里五个普通家庭,真实反映这些小
人物的悲惨遭遇和善良的品性。他们之中有卖报老人,有失业的银行小职员,
有被生活所迫的卖身姑娘,有小学教师和工厂的小管事等等。他们在艰难的
生活中苦苦挣扎,而一时又找不到出路。作者的用意是:“反映一下他们的
喜怒哀乐,从小人物的生活中反映出一个即将来临的伟大的时代,让当时的
观众听到一些将要到来的时代的脚步声。”

表面看来,该剧是表现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底层小市民灰暗郁闷的人生
境况,全剧没有惊人的场面,没有大起大落的英雄壮举,但处处都表露出“人
不能这样生活”的道理,因而实质上是在深切控诉国民党反动统治势力的黑
暗与腐败。

《上海屋檐下》在艺术处理上有其独到之处。其一,以阴雨连绵的自然
天气象征当时的政治气氛,烘托了剧情的氛围,预示着暴风雨的来临。其二,
剧作结构灵活多变。五个人家的故事,时而齐头并进,时而交叉进行,最后
推向高潮。其三,别出心裁的场景设计,该剧的布景是将一幢楼房(包括阁
楼、亭子间、前楼和楼下的灶披间)的横截面搬上舞台,这种独特的设计不
仅丰富了剧本的情节,扩大了反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