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比三毛大3岁,我们姊弟中只有小弟陈杰是到台湾后才出生的,我在上海出生,三毛在重庆出生。我们全家1948年搬来台湾。 三毛在小学还好,当时,学生受体罚很常见,也不敢反抗,多半就接受了。但她就是不接受,她的自尊心很强,说不愿上学就真的不去,对一切循规守律的事都觉得很累,父母最后只能接受、认同。 三毛不上学后,先和邵幼轩学画,她学画的天分非常高,随手画花、兔子都很生动。和顾福生学画后,她的人生就改变了,但如果她一直从事学画,应该是不错的画家。 我妹妹写文章也是无意的,她以前也没想过要当作家。当然,她从小作文就很好,文字堆砌的能力当然好,更重要的是思想,她的感情流露在笔尖,从文章到家信,其实都相当自然不造作。 其实家人过去很少读她的书,最近我才开始全部看一遍,看了一直哭。想到她的真诚、爱心,当时家人相处的时候,大家都有类似的特质,没有什么感觉,现在看她的文章,感触却很深。 她讲过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她说:姊姊,我们要尊重钱,我们不要吝啬,但要尊重它,因为这是我们用劳力换来的,不是给我们挥霍的,每分钱都要用在值得的地方。所以,她穿着一直很简便,牛仔衣、牛仔裤、白衬衫,她总能把蓝白两个颜色穿得很美丽。她的眼力又好,总能搭配出自己的风格。刚刚从西班牙回来的时候,她一身长袍配上叮叮当当的饰品,看起来好美丽。 三毛主要的感情对象应该还是那个德国人,非常爱她,年纪比较大,比较稳重,非常博学,很深沉,很有西洋学者的气质,后来因为心脏病去世。三毛很难过,一度想要自杀,因为她一生中,总有些没办法得到的东西,一直存在着遗憾,所以她有时会有些退缩。 三毛的个性很率直,遇到荷西以后,三毛全心投入。其实三毛第一次刚遇到荷西的时候,也没想到会共度一生,但再去的时候,她已经历尽沧桑,或许觉得单纯也是一种美丽。 所以,荷西走了后,她就无法承受了。不是我父母在,她一定也走了,她性格太强烈,绝不按世俗走她的人生。后面这些年,她全是为了父母活着,毕竟三毛还是有中国女孩的顾虑,有高堂在世等问题要顾虑。 只是她的一生蛮辛苦的。但她曾说:姊姊,我活一世比你活十世还多。我从小叫她妹妹,但她常说我不够勇敢,不敢真实地面对自己,活在别人期望的角色里。她说:我不是,我要做我自己,不在乎别人怎么看。 关于她的自杀,我们都知道她可能有这一天,但不是那个时候。她其实是个相当注重整齐、漂亮的人,从不愿意以睡衣示人,连在家看她穿睡衣的时间都不多,怎么会穿着睡衣离世? 但我想她其实对死亡也有种好奇心,总想看看是怎么回事。也可能是她觉得就这样离开也很好,或是在天上很好,让她更放松,所以就不愿回头,一路地走了。平常人常觉得死亡是不好的事,我们惧怕死亡,但或许死亡更好,只是自己不知道。一切都只在她的内心,所以没人能救她。 (在台湾,三毛的姊弟、晚辈为数众多,感情深厚,唯独三毛的大姊陈田心,曾与三毛一同度过幼时在大陆的童年生涯,并且一路看着三毛从叛逆、流浪,到悲伤、潇洒,甚至最后走上自杀的路子。这位三毛眼中的大姊,从教三毛识字、看书开始,始终与她口中的“小妹”相知相惜,也最能理解三毛的特质与人格。本书出版前,陈女士专门接受《三毛私家相册》作者专访,现将部分采访录音实录下来,权作序,也作为陈家对她的回忆吧。此录音纪录未经陈家人过目。在此一并向接受采访并提供帮助的陈女士与三毛弟弟陈杰先生致谢。)
第一部分:序序二:三毛 流浪的心灵使者(图)1
文/南方朔 近代有两个“三毛”。 老的“三毛”是前辈漫画家张乐平在漫画《三毛流浪记》里虚构的流浪儿。“他”产生于1947年,在他的遭遇里浓缩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黑暗面与人性的光明面。 而后来的“三毛”,则是1976年崛起的台湾女作家陈平的笔名。在她1991年1月自杀身亡之前,已出书24册。她的一种浪漫、异国流浪、洒脱、自在的形象,在台湾拥有极多的读者,而她本人也成了“名人”。 因此,如果说老的那个虚构的“三毛”,所代表的是过去下层民众社会里的孤苦小人物,那么新的真实的“三毛”也在流浪,但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流浪。 以“三毛”为笔名的陈平,根据她逝后出版的《亲爱的三毛》里所列出的生平,我们知道她是浙江定海人,1943年3月26日生于重庆。她自幼早慧,五岁半就在看《红楼梦》,初中时着手看遍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时她辍学,由父母教育自学,在诗词古文和英文等方面打下了基础,又先后跟随顾福生和邵幼轩两位画家习画。1964年,获文化大学特许,在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而1967年她再次休学,只身赴西班牙。3年之间,先后读过西班牙马德里大学、西班牙歌德书院,又在美国伊利诺大学法学院图书馆工作了一段时间。1970年返回台湾,至文化大学德文系和哲学系任教。后因未婚夫猝逝,她再次离台,又到西班牙,与苦恋她6年的荷西重逢。 三毛于1973年在西属撒哈拉沙漠结婚。此后她即开始写作散文,1974年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结集出版。1979年荷西因潜水意外身亡;她回到台湾。1980年决定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1980年11月,《联合报》赞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来后写成《万水千山走遍》,并在台湾环岛演讲,声名更噪。此后即写作、演讲、授课,1990年写成剧本《滚滚红尘》。1991年1月4日自杀身亡,只活了48岁。 三毛在台湾,其实已不是单纯的作家而已,毋宁更应称为“三毛现象”,而所谓“现象”,必然是她具有某种能够反映时代共同需求的特性。 在此,我们可以把三毛和早她大约20年的日本女作家犬养道子相对比。 犬养道子乃是犬养毅的孙女,而犬养毅则是孙逸仙先生之友,曾任日本首相,但被激进的皇军军官所暗杀。由于家世不凡,战后她遂只身留学美国和法国,并游历了英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和比利时等国,前后达10年之久。而后她于1957年返回日本,开始专事写作,除了写她流浪的近10年经历外,也从事评论写作。但尽管她著作甚多,真正让她扬名立万的还是她第一本著作《千金流浪记》,那本书创下了日本战后到当时最畅销的记录。 犬养道子的《千金流浪记》,即使今日读来,都很亲切动人。当时的日本,由于在朝鲜半岛战争里得到了发展的机会,1956年的《经济白皮书》正式宣布进入稳定成长期。在那个人们终于摆脱了战后可怕的贫穷之时刻,生活渐趋好转,对未来也充满了憧憬,这时候,名门千金犬养道子只身走天涯的那种浪漫情怀,非常应时的满足了人们的需要。而除了异国流浪这种浪漫因素外,犬养道子本身也才华不凡,她会多国语文,到每个地方都惬意自在,到了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她甚至还会用半生不熟的意大利语背诵几段但丁《神曲》里的句子,也会哼唱《葛里国端圣歌》里的一些段落。她的这种才情,又怎不使当时亟欲打开眼界的人们钦羡不已呢? 因此,犬养道子的《千金流浪记》创下战后畅销书纪录是自有道理的。因为她的文章满足了当时普通日本人的憧憬与渴望。对日本的年轻女读者亦然。战前的日本,妇女地位甚低,战后由于被美军占领而逐步的美国化,妇女地位多少已有了一些改善。这时候,一个名门千金可以只身闯天涯,对年轻妇女是多大的鼓舞啊!女读者在她的文章里找到了梦想寄托。 而另外的也不能疏忽的,乃是女性自我剖白和自我呈现的表达了,在过去非常稀少,而今却有一个名门千金,把她在异国打工和流浪的经历与感思表现出来,对一般读者而言,这也相当程度满足了他们窥探的心理。
第一部分:序序二:三毛 流浪的心灵使者(图)2
由《千金流浪记》的走红,其实也可以拿来和三毛的走红相互对比。 1970年代的台湾地区,刚走完战后那种贫穷、封闭、也欠缺自由的艰苦时代,在1975年左右,国民所得已超过3000美元,而整个社会也自由渐增,结束了苦闷无力的阶段。在那个逐渐安定、松弛的时刻,也是人们开始产生憧憬的时刻。 这时候,像三毛这样的女子,只身到人们并不熟悉的远方流浪,而且她在流浪的剖白里,充斥着那种似真似幻的爱情表现,这使得把三毛拿来和犬养道子做对比时,三毛除了流浪、才情等之外,还多了爱情这个对台湾读者最重要的元素。也就是说,三毛的流浪和自我剖白里,已走得更远更深了。这对那个时代的读者,当然主要是年轻的女性读者,当然能够满足她们的向往。流浪与爱情乃是女性永远的梦想。 因此,三毛当年走红台湾,在大陆改革开放后,也能吸引到大陆的读者,最关键的原因,或许即在于她所反映的,乃是这种形态的社会里某种女性共有的期待和情绪,那就是向往女性的才华,对自己感情世界的自主,以及能走出生命牢笼、呼吸更开阔空气的期待,三毛所代表的是某种程度的自由。1970年代中期的台湾,经济上已进入小康社会,政治气氛也趋于松弛,“自由”的气氛开始弥漫在每个领域,年轻妇女尽管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不太能够在公共角色上与男子一争长短,但在生活领域和感情领域,朦胧的自觉却已开始浮现,三毛的角色就是在这片天空里,作者与读者的互动,经常会以时代背景做为支撑点,什么样的时代,会决定什么样的作者得以出人头地。三毛式的女性个人主义,是那个时代的代表。 不过,在享有声名之后,三毛却和长她一两辈的女作家谢冰莹、徐钟佩、张秀亚、林海音、薇薇夫人等不同。其他的女作家就只是女作家而已,但三毛却不然,她的写作对西方文学叙述观念而言,具有很强的“自剖自白性”(fession),这种掏心掏肝的写作方式,在满足了读者的同时,实质上却是把痛苦丢给了自己。 近代西方许多个这种类型的女作家,都以自杀了结了生命,即是证明。而三毛除了“自剖自白性”这一点外,她在出名后,更是个活动频繁的名人。而当人成了名人后,谤誉当然交相而至。与她同辈的另一女作家廖辉英,即在她死后《皇冠》杂志的纪念文章里,做了这样的评论:“她成名之后,一直在舞台之上,光圈之中,众人瞩目。作为一位公众人物,我很知道她处世的困难,因为读者要求她的,对她而言,带着极大勉强的成分在,与真实的三毛,有着相当的距离。……三毛本身,既是一个传奇,有关她的传言便多得不胜数。有些甚至相当离奇,包括荷西的存在与否,或荷西的存殁问题等等,非常骇人听闻。” 因此,以“自剖自白”作为写作题材的名人三毛遂难免掉进了一种出名的陷阱中。她成了名人,被人窥视,必须更加暴露自己,而人们对她所暴露出来的部分,则疑真疑假。那是一个恶性循环圈,愈出名也就愈不快乐,最后三毛遂自我了断于这样的生命沉重中。三毛在自杀前曾告诉友人说她是“不自由”的。她的这种感觉,甚至充分反映出了那种自我暴露,被窥视,成名的负担等恶性循环的道理。 而今离当时三毛成名已快30年了,距她自杀身亡也快15年。时光荏苒,无论我们怎么看三毛这个人,她作为特定时代具有表征意义的代表人物这一点,终究是无法被磨灭的,自由自在的流浪,乃是人们亘古以来的一种梦想,那种自由不也是你我所渴望的吗?
第一部分:序序三:三毛的风貌与心灵(图)
◎文/陈宪仁 三毛传奇的一生,在她生前与死后,都是许多人津津乐道或念念不忘的。有关她的生平,读者早从她的作品中,耳熟能详。在她死后,出版界也出了不少她的传记,足见她的魅力与影响历久不衰。 作为三毛的好友,看到这样的情景,一则以喜,一则也不免有忧。喜的是那么多的人仍在关爱着她,忧的是不少的传记文章,并没有经过严谨的查证、访谈,其中有不少的谬误,恐将以讹传讹。 三毛自从以有趣的作品、精彩的演讲风靡大众,掀起“三毛热”后,便已受了盛名之累,不时遭受莫名的批评:轻者是将作品与真实混而为一,据以指责三毛的言行或为人;重者,则连三毛的作品都未读过,就以想像捏造事件、歪曲事实,无端诋毁。 对于这些不愉快的传言,三毛生前大都默默承受,不置一辞;死后新增的流言,当然更无法辩驳了。 其实三毛只是个有才气、有真性情、执著文学的平凡人而已。在世时,她谦虚地在你我居住的巷弄里生活,用热爱的文字,抒发她的心情、观察她的世界。 读者从她的作品里,获得了心灵的快乐、感染了悲悯的情怀,随着文字或笑或哭,随着情节颠倒着迷,这是文学给人的力量。顶多,她就是多个“作家”的头衔罢了! 就因为写作一直是她的志趣,所以年轻时虽然在不少画展中得过奖,她还是选择“弃画从文”;在她从撒哈拉沙漠以“三毛”为名,寄出第一篇文章后,更把写作视为生活,即使在颠沛流离中,在亲人死别里,都未曾暂歇过她的书写。 她不仅写异国的风土人情、个人的儿女私情,也写民族的冲突无奈、时代的悲欢离合;不仅写人性的善良博爱,也写人性的贪婪阴险;甚至于自己的猜疑、忏悔,在作品中也不时流露出来。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作家,是周遭可感可亲的人。要认识三毛,不必有偶像崇拜的心情,更不要带着忌妒不平的心;读她的文章,就把它看作真真切切的文学作品,看她的人,就把她当作你我的姊妹或朋友。 这本《三毛私家相册》,无论文字或图片,所要传达给读者的,正是这样的目的。特别的是,这是我所知,曾用心、深入访谈过三毛家人、亲友,做过较多资料搜罗和查证,对三毛生活作最真实记录的书。从中可以了解三毛的成长历程、生活态度、浪漫爱情、写作精神,以及三毛文字背后的故事和三毛的个性与为人。 翻开它,就像面对了三毛这位平凡可亲的女子,看到她的丰姿面貌,进入了她的作品的心灵世界。 (陈宪仁简介:陈宪仁,1948年生,现任明道文艺杂志社社长、明道管理学院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等。从1976年起担任明道文艺杂志社社长迄今将近30年,为台湾文学杂志最资深主编。编纂有《好书书目》、《三毛家书集——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等。著有《满川风雨看潮生》。)
第一部分:序前传:告别红尘(图)(1)
沙漠里干燥的风,把三毛身上一袭白衣吹开,这是悲哀的颜色
当三毛自杀,有一种大时代的伤感,那样热烈追求真挚爱情,或者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时代是否随她而逝?
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早晨七点钟,台湾台北士林区荣民总医院医护早班查房,三毛不在病床,医护人员查看房内浴厕,发现三毛的身子半悬在马桶上方,气绝身亡。
经医院方面报警,士林警察分局人员立即到场搜证,并将三毛遗体抬到房间,报请检查官相验,十时十分,检察官罗荣干与法医刘象缙到场相验时,三毛身上穿的病患服血液已沉于四肢,呈灰黑色,颈部勒痕相当深,显然于医护人员发现以前,已死亡多时,法医推断三毛吊颈时间是凌晨二时。
台湾对于死者死因的确认须由司法系统的检察官与专业的法医人员,共同在现场查验,检警双方勘验发现:三毛是以一条肉色的丝袜,绑挂在浴厕马桶上方,一个医院专门让病患挂点滴注射液的铁钩上,再将丝袜套在颈部。检警人员认为,三毛自尽的浴厕内,医院设有马桶护手,三毛只要有一点点的求生意念,就可立即扶住护手,保住性命。
三毛没有留下遗书。
检察官为了解其死因,讯问荣总医护人员与三毛的父亲。医护人员说,三毛在前一天晚上特别交代护士,她半夜不容易入睡,希望医护人员没事不要去病房吵她。检警人员是在相验三毛遗体时,才发现报验单上的「陈平」就是作家三毛。
在深夜里,她醒来,那种声音还是如同潮夕一般在她身畔起伏。而她要的不是这些,她要的是黎明,一种没有任何声音的黎明。即使她如此渴望着,回声还是不肯退去。〈三毛在唱片作品《回声》的前言〉
那天下午接近傍晚,广播、电视新闻,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