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机智诡辩术-超级舌战技巧入门-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镇压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
缕皿痕抹杀了。”
文中巧为反语,正反杂陈,含义明显,“文明人”、“伟大”、“伟绩”、

“武功”均为反语,这种讥讪是富有辣味的。
读过《三国志·诸葛亮传》的人大多不会忘记这样一段文字:
“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

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这段话中,诸葛亮叫孙权投降曹操,当然不是真话。诸葛亮故意用反语
相激,旨在使孙权痛下决断。

说话论辩的艺术值得研究,韩非子《说难》的那个“说”字大有学问。
以韩非子之才智,尚感到要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之难。可是却竟有人,
如本文提到的晏子、优旃、诸葛亮、鲁迅等,偏能举重若轻,易如反掌地达
到自己所要达到的目的,表达自己所要表述的愤懑和不平。可见,巧妙地运
用反语颇有几许耐人寻味的道理了。


9。有意曲解巧设圈套
——歧义诡辩术

歧义诡辩术是指论辩中利用自然语言的歧义性,巧妙地构成语言的圈
套,以诱敌入彀、克敌制胜的诡辩技巧。

唐朝有个人名叫汪伦,家住安徽泾县桃花潭边的万村小镇。他十分仰慕
当朝的大诗人李白,又恨无缘相识,一直想寻个机会亲睹一下这个“诗仙”
的不凡风采并交个朋友。

有一次,碰巧李白遨游名山大川到了皖南。汪伦寻思:有什么妙法可以
结识李白呢?
他忽然想起李白一爱桃花,二爱喝酒,便灵机一动,给李白写了封邀请

信。信上说: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接到此信,欣然赶往桃花潭来见汪伦。
两人寒暄后,李白说:“我是特地来观十里桃花、尝万家酒店的。”
汪伦这才告诉李白:“十里桃花说的是十里之外的桃花渡,万家酒店是

指万家潭西一个姓万人家开的酒店。”
李白听罢,才悟自己“上当”,大笑不已。
李白在汪伦家盘桓数日,临别时,李白感激汪伦的一片盛情,特作了《赠

汪伦》绝句一首相赠。

“十里桃花”可以表达出遍地桃花的含义,也可以表示某一潭水的名称;
“万家酒店”可以表示酒店无数的意思,也可以表示店主人姓的酒店。汪伦
正是利用这种歧义现象达到热情邀请李白的目的。

当威尔逊(美国第二十八届总统)任新泽西州的州长时,接到来自华盛
顿的电话,说新泽西州的一位参议员,即他的一位好朋友刚刚去世了。
威尔孙深为震惊和悲痛,立即取消了当天的一切约会。几分钟后,他接
到本州一位政治家打来的电话:
“州长先生”,那人结结巴巴地说:“我,我希望能代替那位参议员的
位置。”
“好吧。”威尔逊对那人迫不及待的态度感到恶心,慢吞吞地回答说:
“如果殡仪馆同意的话,我本人是完全同意的。”

威尔逊利用对方活中“参议员的位置”一词的歧义性,有意曲解对方的
意思,把“在参议院里的位置”巧换成“在殡仪馆里的位置。”既使自己摆
脱对方的令人厌恶的要求,又揭露了那个人急不可待的权力欲。

运用歧义诡辩术时。语言的迷惑性及灵活性特别重要。
三伏天气,烈日当空,大树下有个小商贩在高声叫卖:“冰镇汽水儿俩

五毛,喝来吧,您哪!”
有一个外地的过路人听到了叫卖声,来到摊儿前说:“你给我拿俩瓶。”
小商贩立即打开两瓶递了过去。过路人喝完汽水,递给商贩伍角钱就要

走。
小商贩说:“哎!别走,钱不够!”
过路人说:“怎么不够?你刚才不是吆喝‘冰镇汽水儿俩伍毛’吗?”
小商贩说:“对呀!一瓶汽水儿‘俩五毛’,你喝了两瓶,应是四个伍

毛,还差三伍毛哪?”


过路人一听,顿时气得说不出话来,他又掏出一元伍角,狠狠地甩给小
商贩。
“冰镇汽水儿俩伍毛”可以做出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是“两瓶汽
水共五毛”,另一种解释是“一瓶汽水两个伍毛”。
这样,小商贩利用前一种解释吸引了顾客,利用后一种解释敲诈了顾客。


10。偷梁换柱别有新意
——巧改词语术

巧改词语诡辩术,即把对方的辩词中的某个词语略加改动,产生一个新

的意义,用于回击对方的方法。
有一年,江苏阳澄湖口发现一具浮尸。
地方照例要向官府呈报“阳澄湖口发现浮尸。。”。
这件事被住在阳澄湖口岸的几户老百姓知道了,大家很不满意。因为官

府一旦知道是这里出的人命案,就要验尸追查,怕惹出麻烦。
后来,他们去请教师爷。
师爷叫人把呈报单拿来一看,灵机一动,拿起笔,蘸蘸墨,在呈报单的

“口”字空中,加上一竖,改成“阳澄湖中发现浮尸”。
偌大的阳澄湖发现浮尸,这同住在湖口岸的老百姓就不相干了。大家看

了,个个拍手叫好。结果什么麻烦也没有。
运用巧改词语诡辩术,所改动的词语要体现出“巧”字。
在十年“动乱”中,著名作家赵树理被关牛棚。
一天,看管他的造反派头头“胡司令”来收自传材料。
赵树理用文言体简练地写了一张稿纸。胡司令看了半天,看不懂、念又

念不通,便发火地把稿纸往桌上一摔,说:
“赵树理,你这叫自传?你活了六十大几,就这二百字能交代了?”
“你说我哪里写得不对?”
“胡司令”眼一瞪:“写得太少,分量不够。”
赵树理讥笑道:“你说写来少才够份量,三十斤还是五十斤?”
“胡司令”满脸发窘,把桌子一拍:“你老实点,再不老实,把你在这

里关上四十年不能出去。”
赵树理忍不住哈哈大笑:“四十年以后早已没有了赵树理,你想关也没

有对象了。”
赵树理巧改词语,令造反派无可奈何。
运用巧改词语诡辩术,所改词语要贴切不能牵强附会。论辩中对所改词

语要加重语气,重点突出,起到一定强调的作用。
有一次,张作霖应日本人邀请去出席酒会。
在酒会上,这位东北“土皇帝”派头十足,威风凛凛,使在场的日本人

大为不快。
日本人于是决计要当众羞辱张作霖,以发泄他们内心的积懑。
酒会场上,飘红流绿,人头攒动。
酒过三巡,一个日本名流离席而去。不一会儿,他捧来笔墨纸张,定要

张作霖当众赏幅字画。
他认为张作霖是“土包子”,斗大字不识一箩筐,定然会当众出丑。
不料,张作霖接过纸笔,竟不推辞。写完过后,冷笑两声掷笔而去,旁

若无人地坐回自己的席位。
众人齐看纸上写的是“虎”字,落款为“张作霖手黑”。
张作霖的秘书凑近张作霖小声说:
“大帅,您的落款‘手墨’的‘墨’字下面少了个‘土’字,成了‘黑’

字了。”


张作霖听了,两眼一瞪,大声骂道:
“妈个巴子,你懂个屁!谁不知道在‘黑’字下面加个‘土’字念‘墨’?

我这是写给日本人的,不能带‘土’,这叫‘寸土不让’!”
在场的日本人听了,个个张口结舌。
张作霖此举,对于一个军阀来说,真可谓奇绝了。
关键词语是支配对方论点的核心,将它偷梁换柱,不但能取得难以言传

的效果,而且还能有力地反驳对方。


11。据实作答形拙实智
——实话实说术

有些问题虽然十分简单,却不容易回答。

在社交场合遇到别人提出类似的问题则容易让人感到难堪。如果我们对
别人的问题不予回答则显得自己无知,同时也很不礼貌,但如果牵强附会,
勉强回答,也会让人厌倦。

实话实说诡辩术,就是在论辨中对一些简单而不易回答的问题以实际的

回答转换问题实质的诡辩技巧。
实话实说诡辩术可以帮助你回答你不知道的一些问题。
国外有一个导游陪同旅游团到某一个历史名城参观。
游者问:“请问有什么大人物诞生在这个大城市吗?”
导游一下子茫然了,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但他非常机敏地说:
“不!先生,这个城市里诞生的都是婴儿。”
旅游团里的人们哈哈大笑。
一个导游陪同参观团参观古城,却连古城历史上有哪些名人都不知道,

这是一个很难堪的事情,但导游巧妙地用语言摆脱了困境,表现出他高超的
诡辩技巧。
实话实说诡辩术可以帮助你回答一些不友好的提问,也可以帮助你回答
一些不好直接回答的问题。
有人向瑞士大教育家彼斯塔洛奇提出一个伤脑筋的问题:“你能不能看
出一个小孩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当然能,”彼斯塔洛奇干脆地答道。“如果是个小姑娘,长大一定是
个妇女;如果是个小男孩,将来准是个男人。”
彼斯塔洛奇遇到的是一个无聊且棘手的问题,更高明的教育家也无法回
答。
但彼斯塔洛奇却用大实话来回击他。本来这个问题会使彼斯塔洛奇很难

堪,但他却反而把提问题的人置于尴尬的境地。
某学院的一名学生,第一次陪外宾赴宴就遇到了麻烦。
“这是什么?”外宾指着盆里的菜问道。
那是两个剥了壳的鸡蛋,经过厨师的艺术处理,几乎如同凤凰蛋一般。
偏偏egg——鸡蛋这个词怎么也想不起来,他灵机一动,笑着回答:“这

是公鸡夫人的孩子。”
语毕,同桌的外宾不由地鼓起掌来,“Verygood,very—good!。。”
这位学生实话实说,反而使自己的无知变成众人赞叹的幽默。
对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对他们提的问题,用实话实说诡辩术也可以奏

效。
“阿英,你受过高等教育,是个有身份的人。但你在那个粗鲁的阔佬面

前为何低声下气呢?”
阿英:“人类本来就是如此,你想挤牛奶,当然要在牛的面前躬下身来!”
别人对阿英提出的问题,是想挑拨阿英与老板的关系,也是对阿英人格

的污辱。而阿英却作了一个巧妙的比喻,瓦解了对方的攻击。
由此可见,对于一些简单而不易回答的问题,大多数人都自作聪明搜肠
刮肚,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回答,其实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作法。


最大的智慧是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理解世界。


12。委婉表达心领神会
——言下之意术

言下之意诡辩术指在论辩中,双方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有意不把话挑明,
而用隐蔽、暗示的表现方式,把直意包含在词语中,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向,
让对方心领神会,即”言不到意到”的诡辩技巧。

言下之意诡辩术在外事交往中有特别的使用价值。
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总理在一次酒会上说:
“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中美两国隔绝了20 多年。。”
真可谓“绝顶好辞”。其中“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就是一句隐含着大

量内涵的“隐语”。
从字面上,人们很容易明白其中的“言下之意”,这样既避开敏感问题
缓和了气氛,又表明了原则立场。
外交家由于某种原因,不愿明白地表示自己的态度,又希望对方了解自

己的意图时,就需要用这种言下之意诡辩术。
请看这样一段外交对话:
甲问:“我们的意图是下次会议能在纽约召开,不知贵国政府认为如

何?”
乙答:“贵国饭的味道不好,特别是我上次去时住的那个旅馆更是糟糕。”
甲问:“那么,您觉得我今天用来招待您的法国小吃味道如何?”
乙答:“还算可以,不过我更喜欢吃英国饭。”
乙方用“隐言”表达了自己希望在英国召开这次会议的想法。
这不是故弄玄虚,有意做作,这是外交的需要。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微妙的。外交家出言的得失,往往会产生

相应的国际影响。因此,外交家们为了在外交活动中占据主动地位,常常运
用言下之意诡辩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向。

事实上,言下之意诡辩术是一种留有余地的诡辩技巧。它在外交上,能
很好地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作到“进可攻,退可守”,真
可谓是“直道好跑马,曲径可通幽。”巧妙地运用它,具有调和气氛,试探
对方,以及随机应变的作用。

这种言下之意诡辩术,不仅在外交场合,而且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有
积极意义。
某单位工人小王要结婚了,团支部书记问他:“小王,你们的婚礼准备
怎么办呀?”
小王不好意思地说:“依我的意思,简单点,可是,丈母娘说,就这么

一个女儿。。”
书记说:“咱们车间的小李、小张也都是独生女啊!”
在这段对话中,双方都运用了隐语。
小王没有说明要大操大办,但话里隐含了要大操大办的意思。
书记也没有直接驳斥小王的意思,而是用了小李、小张新事新办的例子,

曲折地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叫小王去体会、品味,达到心领神会的目的。
总之,这种“言下之意”的暗示,运用得好,能收到微妙的交际效果。


13。一词多义一语双关
——一箭双雕术

一箭双雕诡辩术,是论辩中凭借语音中的一语双关,或利用某个词的多
音或多义,或者利用语句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以一种回答同时达到两个
目的的诡辩技巧。

刘三姐既勤劳勇敢,又聪明美丽。

有一天恶霸莫怀仁梦想逼刘三姐成婚。刘三姐提出要按壮族的规矩对歌
结亲,胜了成亲,败了莫再啰嗦。

莫怀仁只好答应了,并请了陶、李、罗三个秀才前来与她对歌。

双方对了许多歌,三个秀才都败下阵来。莫怀仁贼心不死,想用最后一
首歌难倒刘三姐。他唱道:

“姑忍受你且莫逞能,三百条狗四下分,一少三多要单数,分不清就是
莫家人!”

刘三姐微笑着唱道:

“九十九条打猎去,九十九条看羊来,九十九条守门口,还剩三条狗奴
才。”

这样,刘三姐既把狗分开了,又把他们痛骂了一顿,刘三姐用的就是一
箭双雕诡辩术。

运用一箭双雕诡辩术,应该有机敏的头脑、深邃的洞察力和一定的语言
技巧,还要有一定的幽默感。利用语言文字的谐音、多义、多层次意义来作
文章,言在彼而意在此,既不能太直太露,太直太露则缺乏艺术性、兴味索
然,也易于被对方抓住辫子;又不能过于隐晦,要让人稍作思考后即能清楚
地理解。

一个中秋之夜,当时正在上海未回的齐齐哈尔市委书记,应邀参加一个
由齐齐哈尔市到上海学习的厂长和盐城来上海学习的学员组织的联欢会。

联欢会时,人们请齐齐哈尔市委书记讲几句话,面对天南地北的这两部
分人,市委书记说:

“齐齐哈尔的富拉尔基是著名的丹顶鹤的故乡。丹顶鹤是一种候鸟。冬
天,丹顶鹤就要南飞,飞到哪儿去呢?飞到盐城,和那里的百姓一起过冬,
第二年春又飞回齐齐哈尔。丹顶鹤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地飞来飞去,早就把我
们两地人民的心连在一起了。。丹顶鹤那么美好,既是齐齐哈尔的骄傲,也
是全国人民的骄傲。我希望我们两地人民经常往来。我们要到盐城感谢当地
人民对丹顶鹤的关照,也欢迎盐城的同志来丹顶鹤的故乡游览观光。。”

话音未落,会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齐齐哈尔市委书记的一番话,牵动了两地情,用的也是一箭双雕诡辩术。

面对一方来自天南,一方来自地北的人讲话,不能单只向着哪一方。如
果以齐齐哈尔市的人为主,就会怠慢了盐城的同志;而以盐城的同志为主,
又恐辜负了“家里人”的期望。唯一的选择就是要做到对双力的情绪都要照
顾到。这里,关键就是要找到一种能同时打动双方心灵的东西。齐齐哈尔市
委书记找到的便是丹顶鹤,用这种美丽的鸟,表示了对两地同志的美好感情,
又将丹顶鹤春来冬去的候鸟特征巧妙地与齐齐哈尔市和盐城的地理位置联系
了起来。

一箭双雕诡辩术的运用方式多种多样,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14。妙语双关讽刺辛辣
——一语双关术

一语双关诡辩木,就是利用语言文字上的同音或同义的关系。有意使一
句话具有双重意义:表面在说这件事,实际上指另一件事。
一语双关诡辩术既可以用来嘲讽,又可以用来委婉表明自己不便直言的
观点。
从前,有个县官带着随员骑着马到王庄去处理公务,走到一个岔道口,
不知朝哪边走才对。
正巧一个老农扛着锄头走来,县官在马上大声问老农:“喂,老头,到

王庄怎么走?”
那老农头也不回,只顾赶路。
县官大声吼道:“喂!”
老农停下来说:“我没有时间回答你,我要去李庄看件稀奇事!”
“什么稀奇事?”
“李庄有匹马下了头牛。”老农一字一板地说。
“真的?马怎么会下牛呢?”县官百思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