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机智诡辩术-超级舌战技巧入门-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伯纳不慌不忙地回答:“我也很喜欢儿童,但是我并不把他们的头割
下来供养在瓶子里。”
人们把儿童比喻为花朵,肖伯纳偏把花朵比为儿童,虽然是位置的变换,
竟然尖锐得令人心头发紧。

德国过去没有女性登上大学讲坛的先例,在一次教授会上,一位保守人
士说:“怎么能让女人当讲师呢?如果她做了讲师,以后就要成为教授,甚
至进大学评议会。难道能允许一个女人进入大学最高学术机构吗?”一位不
持偏见的教授反驳道:

“先生们,候选人的性别绝不应该成为反对她当讲师的理由。我请先生
们注意,大学评议会,毕竟不是洗澡堂。”
正因为保守人士竭力突出性别问题,以“洗澡堂”喻之可谓入木三分,

令入忍俊不禁。这场辩论的结果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喻证诡辩术若用于自辩,能造成绝佳的效果。
《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作者阿瑟·柯南道尔,曾当过杂志编缉,每天要

处理大量退稿。
一天,他收到一封信,信上说,“您退回我的小说,但我知道您并没有


把它读完,因为我故意把几页稿纸粘在一起,您并没有把它们拆开,您这样
做是很不好的。”
柯南道尔回信说:“如果您用早餐时盘子里放着一只鸡蛋,您为了证明
这只鸡蛋变味了,大可不必把它吃完。”
我国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也使用过这个喻证。他在电话里对一位求见的
英国女士说:“假若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31。正反比较制造反差
——对比诡辩术

对比诡辩术就是将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并举出来,造成一种强烈的语
言,使真的、善的、美的,显得更真、更善、更美,使假的、恶的、丑的,
显得更假、更恶、更丑的一种诡辩技巧。

战国时期,有一次齐宣王召见颜斶。
齐王对颜斶说:“你过来!”
颜斶反对齐王说:“你过来!”
齐王很不高兴。齐王左右的人指责颜斶说:
“齐王是国君,你是国君的臣下,你这样跟齐王说话成什么体统?”
颜斶不慌不忙地说:
“我到国君面前去是趋炎附势,国王到我面前来是礼贤下士。与其让我


趋炎附势,不如让齐王礼贤下土。”
齐王怒容满面,气势汹汹地质问:“到底是国王高贵还是士高贵?”
颜斶说:“士高贵,国王不高贵。从前秦国出兵攻打齐国,他们的军队

路过士人柳下惠的墓地时,发出一道命令说:‘有到柳下惠墓地五十步范围
内打柴煮饭、割草喂马的,死无赦!’后来与齐国军队交战时,秦王又发出
了一道命令:‘有能割下齐王脑袋的,封他万户侯,同时赏黄金万两!’从
这两道军事命令就可以看出。一个活着的国君脑袋,还比不上死掉了的士人
坟堆上的一根柴草!”

颜斶通过“趋炎附势”与“礼贤下士”的对比;“士人坟头的柴草”与
“活着的国君的脑袋”对比,造成一种强烈的反差,论证了他的“士高贵、
国王不高贵”的观点。几句话说得齐王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运用对比诡辩术取胜的关键就在于显示所比较事物的强烈反差,造成鲜

明的形象,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有一段哈姆雷特与霍拉旭的对白:
霍:“殿下,我是来参加您的父王的葬礼的。”
哈:“请你不要取笑,我的同学!我想你是来参加我的母后的婚礼的。”
霍:“真的,殿下,这两件事相去得太近了。”
哈:“这是一举两得的方法,霍拉旭!葬礼中剩下来的残羹冷饭,正好

宴请婚礼上的宾客。”

哈姆雷特的父亲是丹麦国王,他的叔父谋杀了他的父亲,夺了王位,又
向他的母亲谄媚,他的母亲就嫁给了他的叔父。这些故事都发生在短短的四
个月之内。

“葬礼中剩下来的残羹冷饭,正好宴请婚礼上的宾客。”这一句尖刻的
对比,强烈他说明了他叔父的恶毒和他母亲的无耻,形象之鲜明,可谓极尽
对比之能事。


32。歪得有理解得有据
——歪解诡辩术

歪解诡辨术是诡辩者明知正确的语义,而故意另做阐释,从歧义上去认
识和理解某物,造成概念所指与概念所解的分离,达到攻其不意,出奇制胜
的诡辩技巧。

英国首相威尔逊在一次竞选时,演说刚到一半,有个捣乱分子高声打断

他:“狗屎!垃圾!”
显然,这人的意思是“少说空话”或“别胡说八道”。
可威尔逊故意不理会他的本意,只是报之一笑,安抚地说:
“这位先生,我马上就要谈到您提出的脏乱问题了。”
捣乱者一下子语塞。
“狗屎、垃圾”这里比喻“空话、废话”,也可以借指“脏乱问题”。

威尔逊根据自己当时正在进行竞选演说的特定环境,对“狗屎、垃圾”作了
别解,使对方的攻击扑了个空。
运用歪解诡辩术,不仅仅在语义的多义上打圈子,有时还可以利用类比

的方式来巧解。
一个人在市场上买了六只来自中国的麻雀,决定用它们去讨好国王。
按照这个国家的习惯,七是大吉大利的数字。要是送去六只,国王兴许

会不高兴的。要是国王真的发怒,可就麻烦了。
但是,中国麻雀只有六只,怎么办呢?他想了半天,决定混进一只本国
麻雀,凑足七只献给国王。
国王一见,果然高兴。他仔细地把它们逐一玩赏了一遍,突然发现有一

只本国麻雀混在里边,立即大怒,责问道:
“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你自恃博学多识,欺我寡陋无知?”
那人吓了一跳,但他马上回答:“陛下果然是火眼金睛,洞察分明,可

这只本国麻雀是一位翻译。”

这个人利用类比思维,做出了巧妙的别解——人出国需要有翻译,那么
麻雀也不例外,那只本国麻雀就是一位翻译。正中有歪,歪中有正,几分正
确,几分荒谬,国王见他奉承得体,便嘉奖了他。

歪解诡辩木还可以帮助人们顺利处理意外发生的窘迫事件。

一位光彩照人的女演员上台演唱,曲毕谢幕,可没走两步,就被麦克风
的电线绊倒,娇美的身体与当时的狼狈相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观众有笑有叹
有哄。

这位女演员急中生智,站起身来,拿起话筒说道:
“我真正为大家的热情所倾倒了!”
顿时,噪声变成了笑声和掌声。
女演员急中生智,以“美”补“丑”,换回了自己的面子。
歪解诡辩术需解得有据,歪得有理,从中要能看出几分机智,而不是浅

薄的耍贫嘴。
父亲:“刚考试,你怎么就得了个‘零’分?”
儿子:“老师说,我们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考试得‘零’分,本来就挺沮丧的,又遇爸爸责问,这无疑又在儿子面

前摆出了一道考题。


但儿子另作理解,既搪塞了爸爸的问话,又表现了自己以后要从新做起
的决心,确实有几分辩才。


33。自嘲自讽自我超脱
——自嘲诡辩术

一个人如果有了缺点或缺陷,这本不是件好事。

但如果能够勇于自我暴露问题,揭露自己的缺点,明示自己的缺陷,更
能显示一个人的坦诚和责任感,往往被人视为可靠和勇敢的人,使自己显得
豁达和自信,从而淡化缺点或缺陷,甚至于会被人视为一种“美德”。

自嘲诡辩术,是利用人们的上述心理因素,当自己陷入窘境时,自我超
脱,采取自嘲自讽,自贬自抑的方法,嘲笑自己的缺点,嘲弄自己的缺陷,
贬低自己的优点,以此作为摆脱窘境的良方。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最爱讲一个关于他本人的笑话,用来嘲笑他自己

改革前苏联经济所作出的努力。
他在一次俄罗斯联邦大会上对记者说:
“有一个总统拥有一百个情妇,其中一个染有艾滋病,但很不幸,他分

不出是哪一个;另一位总统有一百个保镖,其中一个是恐怖分子,但很不幸,
他不知是哪一个。”
戈尔巴乔夫环视了一下周围的记者自我嘲笑说:“而戈尔巴乔夫有一百
名经济专家,其中有一个是聪明的,但很不幸,他不晓得是哪一个。”
戈尔巴乔夫想用经济改革的成就来换救他政治体制改革的失败,经过一
系列的努力,仍无济于事。
他在这里的自我嘲弄,实际上是把经济改革的失败归罪于经济专家的“愚
蠢”,为自己制定的政策失败开脱罪责。

在交谈中,有时会遇到对方有意或者无意地触犯自己,把自己置于尴尬
境地的情况。这时候如果缺少应变的能力,在感到自尊心受到损害的情况下
失去了心理平衡,就有可能出现有失风度的言行。这时,自嘲诡辩术无疑是
摆脱窘境的好办法。

50 年代初,美国总统杜鲁门会见十分傲慢的麦克阿瑟将军。
会见中,麦克阿瑟将军拿出烟斗,装上烟丝,把烟斗叼在嘴里,取出火
柴。
当他准备划火柴时才停下来,对杜鲁门总统说:“我抽烟,你不会介意
吧?”
社鲁门总统看了麦克阿瑟将军一眼,一耸肩,微笑道:“抽吧,将军。

别人喷到我脸上的烟雾,要比任何一个美国人脸上的烟雾都多。”
杜鲁门总统在这里是采取了借助自嘲摆脱窘境的办法。
他知道,麦克阿瑟将军在已经做好抽烟准备的情况下才征求自己的意

见,显然并非真心实意。
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社鲁门总统说他介意,那无疑让自己在这样一
个重要的交际场合中表现出粗鲁、霸道,这是十分失礼的。

麦克阿瑟将军这种缺少礼貌的傲慢言行使杜鲁门总统感到有些难堪,但
杜鲁门并没有束手无策,更没有以牙还牙,而是运用自嘲的办法,开了一个
小小的玩笑,既委婉地说明了对方抽烟对他人造成的不快,又表现了自己的
大度胸怀,从而在难堪的窘境中以自我排解的方式保护了自己的尊严,掌握
了交往中的主动权。

自嘲诡辩术的巧用,既可以使自己在论辩中平添风采,又能使论辩在幽


默、风趣、令人愉悦的情况下,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某作家写作太累,在开会时睡着了,渐渐地,他的鼾声大震,逗得与会
者哈哈大笑。他醒来发觉众人在笑自己,一位同仁说:“你的‘呼噜’打得
太有水平了。”

他立即接茬说:“这可是我的祖传秘方,高水平还没有发挥出来呢?”
这样,在大家的一片哄笑中,他解了围。
当然,自我嘲弄,要注意场合,要审时度势,相机而行,这样,才能充

分发挥其独特效果。


34。以笑制怒寓庄于谐
——欢谑诡辩术

戏谑诡辩术,是指诡辩者在论辩的过程中,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表情达意,
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调侃对方,以笑制怒,以柔克刚,并借以
摆脱逆境,折服对手。

前苏联外长葛罗米柯1984 年9 月访问华盛顿,在美国总统里根为他举行

的招待会上,葛罗米柯在举杯祝酒时,在里根夫人的耳边小声说:
“每天晚上在您丈夫耳边悄悄说声‘和平’!”
机敏的美国总统夫人南希·里根听后,立即接过对方的话头回敬道:
“我也要在您的耳边悄悄地这样说。”
显然,前苏联外长葛罗米柯是在以戏谑调侃式诡辩,含沙射影地批评里

根好战,近乎戏谑的一句话包含有十分严肃庄重的国际政治内容。

而美国总统夫人南希·里根不但机警,而且深知这句话的份量,所以不
失时机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同样风趣地像“搓乒乓球”一样把“球”
搓了回去,使老练的葛罗米柯外长并未占到什么便宜。

戏谑诡辩术寓庄于谐,通过开玩笑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可以

起到活跃气氛,缓和紧张局面,含蓄地戏弄,嘲笑对方等作用。
在美国总统竞选中,相互造谣中伤的现象早在1800 年就已开始出现。
那一年,约翰·亚当斯竞选总统,他的妻子阿比盖尔·亚当斯为当时桃

色丑闻的泛滥而哀叹,担心这样会毁坏人民的心灵和道德。
当时共和党人就指控约翰·亚当斯,说他曾派其竟选伙伴平克尼将军到

英国去挑选四个美女做他们的情妇,两个给平克尼,两个留给亚当斯。
亚当斯听后哈哈大笑,他回答说:
“假如这是真的,那平克尼将军肯定是瞒过了我,全都独吞了!”
在场的人都大笑起来。
这一年,约翰·亚当斯当选为美国第二届总统。
在日常生活和政治斗争中,对于这类造谣中伤的桃色新闻,你愈是辩解

否认,你愈是认真对待,就愈会弄假成真,使你有口难辩。

亚当斯深知其间利害,他没有正颜厉色地予以直接辩解,而是以开玩笑
的方式说平克尼将军瞒过了他,全部独吞了,从而间接地否定了挑选情妇的
事,即便真的挑选了美女,那也只能是平克尼将军的事了。

这件本来非常棘手而又令人尴尬的事,却在大家的笑声中轻松地解决
了。


35。有的放矢以理服人
——说理诡辩术

说理诡辩术,就是在论辩中靠摆事实、讲道理,取得以理服人的诡辩技
巧。

陈毅任上海市长时,一位纺织业者板对他说:

“陈市长,今天工会又来要我废除‘抄身制’。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工
人下班有抄身婆抄身,还经常丢纱呢,如果取消抄身制度,纱厂还不被偷光!”

陈毅说:“我在法国当过工人。那个工厂大得很,老板也比你厉害得多。
厂子四周筑起高墙,拉上电网,还雇了一大帮带枪的警察,对每个下班的工
人。从头搜到脚,那过细的劲头。使得身上连一根针也藏不住。

“但结果呢?原料,零件还是大量丢失,为什么呢?

“老板把工人当成会说话的工具。劳动很重,工资很少,工人实在无法
养家活口,工厂赚了钱对工人毫无好处,他为什么不拿呢?

“现在中国不同啰,工人翻身当主人了。他们懂得工厂生产搞得好,新
中国才能富强起来,工人才能改善待遇。你们虽是私营企业,但也是新民主
主义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样可以有利于国,有利于民。

“所以依我之见,你应该在纺织业带头,用我的办法试试,废除抄身制,
关心工人的利益,待工人如朋友,如兄弟;有困难多与他们商量着办,我相
信眼前的困难会克服得顺利一点。”

老板听了陈毅这一席话,连连点头:“想想是有些道理。”于是,他决
定废除抄身制。不到一个月,资本家们惊异地发现,车间里每公斤棉花的出
纱率反到比以前提高了。

陈毅抓住了资本家不相信工人,把工人当成会说话的工具这个要害,有
的放矢他讲清了道理,点明:工人当家作了主人,主人是不会拿自家东西的。
由此可见,劝言之力,贵在“有的放矢,以理攻心”,才能事半功倍。

运用说理诡辩米,首先应做到,劝人说理要对准要害;其次,劝人的道
理要具体实在,既不能讲空话、套话、大话,也不能像做报告、搞演讲那样
“宽正面、大纵深”,需要的是“对心思”的道理,“解扣子”的道理。

运用说理诡辩术时,要善于说明正反意见及可能导致的后果。

因为,劝说者从正反两方面讲道理,要比单从一个方面入手更有说服力,
要帮助对方把尽可能多的意见及其可能出现的后果统统摆出来,供对方思
考、权衡和选择。

这样通过分析比较,晓以利害,对方会“择其善者而从之”。这种说理
分析,必须注意遵循思维的逻辑顺序及其规律,才能产生征服力。

陈毅同志认真剖析了对方观点的不正确性,认真地考虑了正反两个可能
的解决办法,使他推荐的方法成为解决该问题必然的唯一方法,呈现在对方
面前。对方觉得他的说法是严密的、无懈可击的,不但感到自己应当接受,
而且必须接受,这样对自己才更有利。


36。设身处地转换角度
——品位诡辩术

易位诡辩术,指诡辩者在论辩中采取站在对方的位置提出反驳,或以对
方碰到类似的问题时会怎么办等方法来驳斥对方。

楚国攻打宋国睢阳,宋向晋国求救。

晋派大夫解扬去宋国传达命令,说晋军已经开拔,要宋人坚守城池。

可是,解扬在路上被楚人抓获,楚王威逼解扬对宋人诳说晋国根本不能
救宋,解扬假意答应了。

可他登上楼车后却喊道:”我是晋大夫解扬,不幸为楚所俘,他们威逼
我劝诱你们投降。我假意应承,好借机传达消息,我主公亲率大军来救,很
快就会到了。”

楚王大怒,认为他不守信用,喝令将解扬推出去斩首。

解扬面无惧色,理直气壮地答道:“我根本没有失信,作为晋臣的我如
果取信于你楚王,必然失信于晋君。假如楚国有一位大臣公然背叛自己的主
子,取悦于他人,你说这是守信用还是不守信用呢?好了,没什么可说了,
我愿意立刻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