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中期报告的阶段性和生产经营的连续性
中期报告的阶段性决定了它于上年同期业绩最具可比性,但却容易使人忽略生产的连续性。由于今年上半年与去年下半年在时间上是连续的,所以我们在与去年同期进行比较的同时,还应该和去年下半年的业绩进行比较,看其显露出的发展趋势。
在剔除了上述因素的影响之后,我们就可以全面的审视公司中期报告,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看清楚效益的真实情况
如果公司上半年业绩与去年同期有不小的升幅,且存货、应收账款呈下降趋势说明公司经营状况较好;反之,如存货、应收账款呈上升趋势,则公司业绩就要大打折扣。
二.看清负债的动态情况
负债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经营能力,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一般保持在50…60%较合适,当然行业不同有很大的区别,如流动性好的零售行业其负债率甚至可达到80%。中报中如果公司长期负债增长较快,公司可能有增资配股的意愿;如短期负债增长过快,对公司当年年底的分红不可有很高的预期。
三.看清楚潜在的盈亏情况
主要通过公司固定资产和递延资产的净值变化情况,来分析是否存在潜盈和潜亏的可能。如果公司累计的固定资产和递延资产呈平稳趋势,说明公司未及时计提和转出折旧费用,公司有潜亏和减利的可能。反之,公司的利润可靠,甚至有潜盈的可能。
四.要看清“或有”的各种情况
在分析公司财务信息的同时,还要阅读中报中的文字报告,从中看清公司各种“或许会发生”的“或有”事项。
五.募资使用情况
对于刚刚增资配股的公司,在中报中对募集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阐述时,大致有两种情况:1。改变募资时承诺的用途。2。没有如期按进度实施。这两种情况很复杂,分析必须围绕能否产生新的利润增长点为中心展开。
六.配股资金到位情况
配股资金到位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发展后劲,虽然公司会单独发布股本变动的公告,但没有与中报年报结合起来,投资者很容易忽视,这在读中报是务必注意。
中期报告按规定无需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这使得中期报告提供的信息可靠性大大降低,而且中报的编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因此投资者在阅读中期报告时应格外谨慎。
第24帖 双顶与双底的技术应用基本常识
双顶或双底反转形态较三重顶或底更为多见,其出现频率仅次于头肩形态,经常被称为“M头”或“W底”。这类形态的最终完成,都是由股价对颈线支撑或阻力形成突破来完成的,并由反抽来完成确认的过程,但双顶形态中,股价放量突破中间低点的支撑,市场的上升推动力量就已消耗殆尽,出现反扑现象的可能较小,而无量破位则经常伴有反扑现象。
在实际走势中,大多是没有反抽确认的,但双底形态完成时的成交量必须显著放大,否则有效性便值得怀疑,尽管不久也会出现回抽确认。至于量度幅度的测算,其方法则是量出由低点至高点连线的最宽(垂直)距离,从形态完成即突破形态中间的高、低点处或穿越颈线位处起算,这就是形态的最小运动幅度。
识别形态的技巧
1、底与顶的比较
无论是双顶还是双底,第二个顶或底时的成交量都较小,而顶与底的区别主要是双顶的第二个峰较为活跃,且其轮廓几乎与第一个顶同样陡峭锐利并往往会略超过第一个顶点(3%以内),第二个底通常相当沉缓且易于圆滑,它较一般圆形广阔,完成时间也较顶部的长一些。
2、判断形态的规模
时间与回撤幅度是影响规模的两大因素,其中前者更为关键。在绝大多数真实的形态中,两个峰值或谷值的时间间隔应是两个月或三个月或更长,通常不会少于一个月或四周;如果两个峰值或谷值出现在同一价位,但时间间隔太近且两者之间仅有一个细小回撤(如8%以内),那么有可能成为持续形态的一部分。
3、注意形态的异化
在双顶与双底形态中,投资者经常会碰到一些陷阱,如双底或双顶的向下假突破和向上假突破等,使两者像变戏法一样来回转换,而在实际的个股走势中找出标准的形态并非易事,主要是因为个股假突破的幅度常在5%左右,或者说,只有超过了3%这一公认的尺度,才有可能真正达到制造陷阱的目的。
4、趋势线较颈线位更重要
颈线的倾斜程度较为重要,双底的颈线通常略微下倾,而双顶颈线一般是上倾的,否则,股价运动的力度很可能因多空双方的能量损耗较大而减弱,这一特点更适用于头肩形、三重顶或底等形态。严格的讲,双顶或底形态根本就不存在颈线,因为中间只存在一个极端谷值或峰值,也就是说,此前的趋势线更具分析价值,通道技术也就更具实战意义!
双顶与双底的一般应对策略
以上海石化(600688)为例,该股1996年7月底完成不太标准的双顶形态后,9月下探3.80元并构成小双底(左高右低)后,经过一个月劲升达到8.28元,回落至6.30元左右两次企稳并构成小双底模样),但12月仅上摸至8.73元便大幅回落,并且形成了一个右侧十分锋利且真实可靠的双顶!因此,应对该形态最好的策略首先是趋势线或通道技术,其次是判断形态规模大小,而中间谷值或峰值的突破并非理想的介入时机。另外,尽管为了防止假突破所构成的“空头陷阱”或“多头陷阱”,能否重新回到该点之上或之下也是非常关键的研判依据。
第25帖 K线图测市技巧
K线图又称阴阳烛,最初是日本米商用来表示米价涨跌状况的工具,后来引入股市,并逐渐风行于东南亚地区。K线图以其直观、立体感强的特点而深受投资者欢迎。实践证明,精研K线图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后市走向,也可以较明确地判断多空双方的力量对比,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K线图的画法与分类:
画K线图前应先准备一张座标纸,按一定的比例标明股价(指数)的相应位置。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座标纸一般以10×10(毫米)为小框,100×50(毫米)为大框。若画上证指数K线图,纵轴一般可以每毫米代表1个点,而横轴则每5毫米代表1个交易日。
确定好座标纸比例后,在画图时,应先将开盘价用一小横线标在日期与股价对应的座标纸上(横线宽度可为2毫米),再将收盘价也用相同宽度的小横线画在日期与股价对应的位置上,然后用两条竖线分别将开盘价的左端与收盘价的左端和开盘价的右端与收盘价的右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矩形实体。再将最高价对应处的点与实体上端连接,称为上影线;将最低价与实体下端连接,称为下影线。
收盘价比开盘价高称之为阳线,画图时实体中间留出空白即可。
收盘价比开盘价低称之为阴线,画图时应将实体涂黑。
如果当天开盘价即为最低价,收盘价即为最高价,则K线图无上下影线,俗称“光头光脚(大/小)阳线”(大或小根据K线实体来定)。它表明当天行情开盘即涨,多头占据绝对地位。
如果当天开盘价为最高,随后股价下跌,收盘在最低点,则K线图也无下影线,俗称“光头光脚(大/小)阴线”。它表明空头占绝对优势。
如果当天开盘与收盘处于同一位置,则K线图上没有实体,俗称十字星。如果收盘比开盘略低,则称为“阳线十字星”;
若收盘比开盘略高,则称为“阴线十字星”。它表明多空双方经过一天争头后基本达到了平衡。
若下影线较长(一般为实体的2倍以上)而无上影线或上影线很短,K线形态像一把锤子,俗称“锤头”。
若上影线较长(一般为实体的2倍以上)而无下影线或下影线很短,K线形态像一把倒转的锤头,故俗称“倒锤头”。
如果开盘与收盘接近,且没有上影线而有下影线,K线形态像T字形,俗称“T字星”。
如果开盘与收盘接近,而没有下影线却有上影线,俗称“倒T字星”。
当然,K线图还有许多形态,这里不一一列举。在实践中,K线图多以交易日为单位来画,而要想研判中期行情,常要借助周K线、月K线甚至年K线。所谓周K线,是指以周一开盘为开盘价,以周五收盘为收盘价,全周最高和最低价为高低点来画K线图。而月K线则需以一个月的第一个交易日的开盘价、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和全月最高与最低价来画K线图。对于短线操作者来说,5分钟K线、15分钟K线,30分钟K线和60分钟K线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流行的电脑分析软件一般都有这些分时K线图,投资者可以利用。
在具体研判中,一般要以日K线为主,周K线为辅,分时K线为参考。同时要把指数K线图与股价中X线图结合起来分析,以免被机构大户的骗线所迷惑。
第26帖 点面思维的相互转换
传统股票投资的一般步骤是:首先通过经济指标、经济政策走向、行业景气状况等宏观角度研判及预测市场未来的可能走势;其次是结合技术面,以趋势形成的走向来确定当前及未来市场将会向何方发展;最后,当大趋势一片向好,也即大盘形成某种上升趋势后,投资者才入市选股并执行交易。
以上之投资步骤可概括为“从面到点”的交易思维,这种传统思维目前几乎被所有市
场人士所接受。然而,当我们剖析形成趋势或大盘上涨的原因后,可以发现“从面到点”的这一传统思维表现出的滞后性,与几乎所有的技术指标具有同样的先天性致命缺陷。
我们的问题是:“大盘为什么上涨?”。答案其实是如此的简单:首先一定是某一只股票在盘中上涨,带动与该股相关联的板块股票跟风;这一板块形成盘面盈利效应后,其他板块先后渐次跟进;随着板块热点的扩散,场内股票群起而动,大盘的上涨力度逐渐加强。
明晰了大盘上涨的起因,自然而然就暴露出了“从面到点”思维的缺陷,即当大盘上涨,市场开始看好(也被很多专业人士定性为大盘背景处于安全状态)后,主力板块早已有了可能很大的涨幅,而龙头股无疑更是“一飞冲天”了。
现在,让我们逆转那些传统的,或受潜移默化得出的“从面到点”的思维。因为既然大盘上涨的起因可能来自于某一只或几只“龙头”股票的率先上涨,那么我们在日常看盘过程中,为何不通过某一只或几只股票的异动来推断大盘是否因此而上涨呢?这里我们即以此种思维来看看本周四的大盘是如何上涨的。
周四早盘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综艺股份(600770),因为之前交易日中软件股(比如用友软件,新宇软件),网络股(比如炎黄在线)多有抗跌或逆市飘红迹象,而综艺股份又属于网络股中的指标股,该股若能展开强势上涨,首先将可能带动网络股上涨,而网络股本身具有科技股概念,进而可能带动整个科技股板块。众所周知,科技股涵盖的市场爆发力量是足以推动大盘上涨的。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股票自然是深国商(000056),该股作为国内A股市场外资增持后第一个可能变更企业性质(当日公告)的股票,它的上涨一方面可能带动外资并购概念股跟风,另一方面也可能带动年内最活跃的深圳本地股,深圳本地股的上涨则可能带动另一市场上海本地股的跟风。而我们深沪两市本地股具有的“四两拨千斤”功效及号召能力同样能够推动两市大盘的走强。
以上由综艺股份及深国商两条线索映射出的板块自然成了我们周四看盘的方向。实际上在当日的盘面中,大多深圳本地股在大盘(上证指数)13时20分创下1585点新低前都处于飘红状态,尤其像深深房、深鸿基等前期深圳本地明星股当时的盘口分时特征完全符合《盘口内经》“蓄势,起涨”要点,而新都酒店则在早盘即已随深国商有过强势表现。由此我们在当时盘口即可推断深圳本地股将会群起上涨,进而可能引导大盘强劲反弹。
以上的思维我们可以称为“从点到面”,或称“以点知面”,或者也可类比为通常人们提及的“一叶知秋”,这是《盘口内经》除了向大家提示盘面起涨点现象外,所蕴涵的一种重要的交易思想。很明显,“以点知面”的交易思想与之前的“从面到点”,在思维的逻辑顺序上恰好相反,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利用《盘口内经》的看盘方法,关注盘中“已起涨”或“正在蓄势突破”的股票,并分析这些股票是否具备引导相关板块的特征及能力;与之相伴随的是,检查相关板块股票是否也有异常于大盘盘面的表现。
第二,假设以上分析的板块具备群涨的迹象,则板块上涨后对市场其他板块的辐射力如何?与其他相关板块的关联度是否密切?也即板块热点的蔓延及扩散是否自然、流畅?
第三,假设以上的分析结果趋向于确定,再分析当日盘面在一段时期内所出何种地位(自然要回到对日K线、周K线等的分析),即这段时期属于阴跌还是暴跌?或者属于平衡市还是牛市?以进一步确定当日上涨的性质属于一般反弹还是强力反弹?或者属于突破还是延续上涨?
第四,再结合基本面信息,来反推是否有什么潜在的因素或力量支持大盘实现上涨。
很明显,我们完成了一次点面思维的相互转换,而从逻辑因果关系来看,“以点知面”才是真正把握交易市场本质的正确途径。当然,对于看盘者而言,真正做到“以点知面”的前提是:对个股特征及市场关联的广度和深度有敏锐而精确的把握。
第27帖 如何估算上升空间
一个庄股能拉多高,这个问题极难以把握,实战中投资者往往不是抛早了,与主升段擦肩而过;便是抛迟了,被主力逮个正着。投资者不妨根据成交量、前期整理期的高度以及相对位置等来估算。
1、无量上升的个股空间通常广阔。一般来说,随着股价的不断上升,成交量会逐步放大,但部分庄家完全控盘的个股,上升过程中成交量并未放大,表现为缩量涨升,这些个股未有明显的转势信号前,可一路持有。因为若是庄家减仓,成交量必然放大,未放量而有较大涨幅的个股风险并不大。
2、根据整理区的高度计算。箱形、三角形等整理形态都具有测量股价升幅的功能,股价一旦突破这些整理形态,其后的技术量度升幅通常可通过这些整理形态的高度来估算。例如对长期在箱体整理的个股来说,一旦突破箱顶,后市的最低升幅为整理箱体的高度。
3、从启动初的价位推算。投资者仔细观察,可发现不少个股在一轮中级行情中升幅往往在一倍左右。
4、长期盘整的个股一旦突破上升空间通常较乐观。盘整期越长,表明主力吸筹越充分,其志向越高远,投资者可相应提高获利目标。
那何时需减仓呢?一些强庄股一旦进入加速上扬阶段,表明股价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此时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持股者宜时刻牢记。
' 本帖最后由 西北风 于 2007…2…3 09:14 编辑 '
第28帖 庄家拉升的盘面把戏
拉升的盘面特征:
① 经常在中(高)价区连拉阳线
② 经常跳空高开形成上攻缺口,且短线不予回补。
③ 经常在通过前期某一阻力位(区)时会进行震荡整理以消化该阻力的压力,而且突破之后又将加速上扬。
第29帖 疯狂拉升的技术特点和手法
拉升:该阶段为主升段,行情诱人且升幅可观。
技术特点:
①经常走出独立于大盘的走势,一般发生在大势乐观之时;
②强调快速,具有爆发性;
③在拉升初期经常出现连续轧空的走势;
④经常呈现涨时放量、跌时缩量的特点;
⑤在同一交易日开市后不久或收市前几分钟最易出现拉升现象。这主要是因为中小散户在刚刚开市时(和闭市前)并不知道自己所持的某只股票会上涨和上涨多少,所以此时挂出的卖单较少。庄家在这两个时刻只需动用很少的资金就可将散户的抛单统统吃掉,从而轻易达到拉升效果。另外,在尾市时拉升经常带有刻意成份,其目的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