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染,必须在未染前,先洗去这块斑点,使白布恢复本有的白净,然后再拿去染,
才能染成纯净的黄色或蓝色。不然的话,纵然染成其他的颜色,但那黑色的斑点
仍然存在。如果以这块布去做衣服或作其他用途,无论怎样,总是有失美观的。
白布上的斑点,譬喻我人身心中的罪过,现在我人要将身心沐浴在佛法中加以熏
染,使成为清净的身心,首先就得将过去以及今生所造的罪恶或过失加以忏悔。
这是进入佛法必要而不可或缺的唯一步骤。假如我们入于佛门,不能将身心所有
的罪恶与过失,在三宝前发露忏悔,那你就很难得到佛法的实益,而你所谓发菩
提心,也就不免成了问题。

    罪与过,通常总是联在一起讲的,如一般人口中说的罪过。但实际上,罪与
过是稍有差别的:罪约有心而造说的,即凡造成的罪恶,都是经过有心的安排。
例如想去偷盗别人的财物,或去杀害痛恨的仇人,是必经过种种筹划,再加行动
上的表现,然后始造成一种罪恶,而这所造的罪恶,其罪比较重的。过约无心而
成说的,即过失往往在无意中造成,根本没有经过什么筹划。这种无心构成的过
失,较之有心所造的罪恶,其过失当然是轻微些的。因为佛法说到犯罪造恶,是
侧重在动机上讲的。假如是有心的,本着不良的动机去做,那就根本没有宽恕的
余地;假如是无心的,没有经过一种坏的意念,而在不知不觉中造成某种过失,
虽说亦是一种错误,但却可以原谅。这就是罪与过两字的简单区别。我们既承认
自己身心上有罪过,就应该忏悔而加以消除。假如“有罪”而“不”求“忏”悔,
“有过”而“不”去“除”灭,那就必然形成“内浊外清,始勤终怠”的现象。
内浊,是示内心混浊而不澄清的意思;外清,是示外表矫柔造作而很正经的样子。
在这末法时代的今日,这种情况是很普遍的。如某些人,满肚子的奸刁阴险,贪
嗔烦恼,可是在外表上,却表现得恰到好处,那一派君子的风度,使你感到他确
是不凡。殊不知这正是内浊外清的流露,而一般人为他这种矫饰的外表之所欺骗
而已。俗说:“满口仁义道德,一肚男盗女娼”,正是这一写照。以修学佛法者
说:如内心贪求无厌,或施设种种心计对付他人,而在外表上,却又表现得似乎
很修行的样子,这同样是属于内浊外清的伪装。这种现象的形成,病在不肯把自
己的罪恶与过失好好的加以忏除。不但不忏罪除过,而且在修学过程中,开“始”
的时候,是很精“勤”的,但结果“终”于非常的懈“怠”。这是一般人所犯的
通病,就是有始无终,不管最初是怎样的精进,然而时间一久,那懒惰懈怠的习
性,就又发作起来。如很多学佛的人,在其最初学佛或初归戒时,道念是很好的,
等到日子一久,道心就逐渐衰退,有的甚至索性不修行了。古德说:“学佛如初,
成佛有余”,这真是发人深省的一句名言。的确,发心学佛的人,苟能从始至终,
如初发心时的努力,时刻不离正念,时刻提起道念,那就成佛有余了。现在学佛
的人是这样的多,为什么不能成佛?念佛的人又是那样的多,为什么不能往生极
乐净土?推究它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始勤而终怠,不能始终如一的贯彻下去。这
么一来,有很多学佛的人,“虽”然说是存“有好心”,并且很想做点好事,如
救济贫穷,怜恤孤儿,赠医施药,修桥铺路,以及做种种有益人群的事,我们不
能说这不好。但当他们进行这些事时,却存有一种博得名誉的欲望在内,甚至还
进一步的希望藉此行善的名义,而图谋个人不正当的利益。这样的好心,“多为
名利之所夹杂”,是算不得清净的。以不清净的心,做世间慈善事,看起来是不
错的,实质是不可说的。问题在什么地方?仍在有罪不忏,有过不除。

    以上说的存好心做好事而为名利之所夹杂,那还仅是内心的动念,没有通过
身口而表现到实际的行动上,自亦未能完成善事的功德。现在说的“虽有善法,
复为罪业之所染污”,是约已经通过身口而完成善法功德说。当知此中所说的善
法,包括五戒、十善、四禅、四空、四无量心等。这些善法,如果不被罪业之所
染污,那这一切善法功德,就都成为无漏,也就成为成佛的资粮。然而,可惜的
是,虽修习了种种善法,但因过去与现生的罪过没有忏除,再加以贪嗔等的烦恼
未断,致使一切所修的善法,为诸烦恼及诸罪业之所染污,都成为有漏的,不得
成为无漏清净。有些人不了解这个道理,以为自己这样的用功修行,为什么还这
样的心地不净?殊不知这是受到惑业的染污。

    有漏善与无漏善的差别何在?不清净的,为烦恼罪业之所染污的,是有漏善;
清净的,不为烦恼罪业之所染污的,是无漏善。学佛的人,无可否认的,多少都
有修些功德善法,其之所以不能了生死得解脱,病在所作的一切功德善法,为诸
烦恼及诸罪业之所染污。假定不是这个原因,缘此所修功德善法,自然可得了生
脱死。

    一个学佛的人,假定以虚伪不实的心,发菩提心立菩提愿,那不但是不真切
不诚恳,且还含有谄曲假冒的成份在内。“如是发心”,自然“名之为伪”。以
此发心而想完成最高无上的大菩提果,当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不想发心则
已,如果想要发心,就得发真切的心。先将自己所有的罪恶过失,用一番工夫加
以忏除。


      【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
        大。】

    这是第五发心的相状,亦即是发广大心。在怎样的情况下,才能显示是发的
广大心?这几句文中为我们指示出来,如能依着这个指示去做,是就名为发广大
心。

    前已一再讲过,所谓发菩提心,不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两大任务。讲到所
要下化的众生,真是所谓芸芸众生,其数多得不可思量。如普贤行愿品第九恒顺
众生愿中说:“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换句话说:
虚空无有穷尽,众生亦是无尽。众生虽是无穷无尽的那么多,但都是发菩提心的
行者所应化度的对象,是以菩萨所要化度的众生是很多很多的。

    前亦说过:一个真正发广大心的行人,绝对不可局促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以
度化众生,必须扩展自己的心胸,不分种族、亲疏、敌友、难易,普遍的去救度
一切。不但全世界的人类需要去度化,乃至三界五趣中的一切众生亦应去度化;
不但娑婆世界的众生需要度化,乃至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众生都誓必度化。要愿无
量无数的众生都度尽了,然后自己这一度生之愿才尽。地藏大士本愿中的“众生
度尽,方证菩提”,固是等于这里说的“众生界尽,我愿方尽”;阿难尊者在楞
严会上发的“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亦是等于这里说的众生界尽,
我愿方尽。反过来说:如果众生界不尽,而我的愿心也随之不尽,必仍本着所发
的菩提大愿勇猛前进,时刻以度众生为念。

    再就上求佛道说:行者最初发菩提心的宗旨,就是为的上求佛道,而佛道路
远,不是一天两天所能走到尽头的,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去行,然后才能完成佛道
的目标。在所求的菩提大道,一天没有完成以前,那你的愿力也就不算完成。所
以发广大心的行者,在向菩提大道前进的过程中,绝对不可得少为足,即使证得
声闻菩提,或者证得缘觉菩提,乃至登地以后,完成菩萨菩提,都不能算是圆成
了上求菩提的愿心,必须“菩提道成”,然后“我愿方成”。可见菩萨行者,真
正圆成广大的愿心,必须证得最高无上菩提。

    “如是”像这样的“发心”,才可“名为”发广“大”心。所以,吾人不发
心则已,发心就得发广大心。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
        名之为小。】

    这是第六发心的相貌,亦即是发小乘心。“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
这是我们熟知的两句话。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有的经中,亦将三界
称为三有,就是欲有、色有、无色有。三界为什么要称为三有?在经论中解说,
由于有因有果的原故。众生在:“三界轮回中转来转去,有如是因必有如是果,
所以称为三有。有,又有存在的意思,而三界众生的生命,的确存在于这世间,
谁也否认不了的”。至于三界的界,就是界限的意思。如欲界不是色界,色界不
是无色界,各各有它的分齐界限,不容有丝毫的混乱。

    三界的范围,以佛法的观点说,确是很大的。所以众生在这三界中,能无碍
自在的来去,也就自觉三界实在很大。生存在这三界里,似乎是很自由的,从来
没有想到要跳出三界。可是以修学小乘佛法的行者看来,三界不但不可说它很大,
而且觉得特别狭小,狭小得有如困于牢狱之中,不能自由的活动,不能自在的生
活。谁都知道:被系在牢狱中的囚犯,无时无刻不想出离牢狱的,决没有一个囚
犯,愿在牢狱中过一辈子的。二乘根性的行者,观察三界内的所有苦况,就如在
牢狱里受诸痛楚一样。因此,出离三界的心非常殷切,不愿一时一刻留住在三界
中。被包围在苦痛大罗网中的众生,果能观察到三界犹如牢狱,不管什么人都会
想到如何跳出这苦痛牢狱的。

    可是世间有一些人,当其最初犯法而锒铛入狱时,感到关闭在牢狱中的种种
不自由,恨不得立刻能插翅飞离出去,但久而久之,不但不以为苦,且把牢狱当
成家园。这犹如在三界中流转的众生,明明是痛苦不堪的,久之则习以为常,压
根儿不再想到出离三界。阿含经说:有很多已证阿罗汉果的圣者,为了感受:
“三界痛苦的逼迫,等不及到涅槃的时候就想出离,或求佛陀的慈悲神通威力的
加被以求出世,或用不正当的自杀方法以求脱离”。如杂含一三·三一一经说:
“有诸世尊弟子,当厌患身:或以刀自杀,或服毒药,或以绳自系,或投深坑”。
这虽不是佛陀所许可的,但若不是对三界中的痛苦有痛切之感,怎么会对牢狱般
的三界,有如此急切的要求?

    再就视生死如怨家的这句话说:在这现实世间,人与人的相处,假如彼此意
气相投,必会发生密切的关系。真的,知己相遇,互诉衷曲,实是人生一大乐事。
反之,假如彼此意见相左,相处久了,必然成为冤家对头,甚至彼此不能互容。
所谓“冤家相见,分外眼红”,实是人生一大痛事。可是我们应该知道,世上没
有永远的亲家,亦无永远的冤家。因在“人之顺逆,无有定性”的法则下,今日
所谓亲家,原是昔日冤家;现在所谓冤家,焉知他日不成亲家?这在现实的人间,
可说是常见到的现象。实际上,我们共同有个真正的大冤家,而且永远的跟随着
我们寸步不离,那就是生死。所以二乘人“视生死如怨家”,恨不得立刻与生死
断绝关系。当知冤家之所以称为冤家,就是他能给予你感受很大痛苦,而一切痛
苦中的最大痛苦,自莫过于生死。经说“生死大苦”,就是这个意思。我人一日
不解决生死这个大问题,那就等于日日与冤家相聚一处。诸位想一想看,这是多
么痛苦的一回事?可是愚痴的众生,虽日日与生死冤家相聚在一块,却木然不知,
甚至还留恋这个冤家而不思脱离。当然,世人留恋于死的自不会有,但留恋于生
的人却很多。殊不知这种想法,根本是个大颠倒。根据佛法来说:死是由生而来,
设若没有生,怎么会有死?嘉祥大师在临终时留偈说:“含齿戴毛者,无爱生不
怖死。死依生来,吾若不生,因何有死?宜见其初生知终死,应啼生勿怖死”。
有生必然有死,如要不死,首先必须不生。

    唯有不生,才能不死,这是佛法的定论。我们如知生死是我人的真正冤家,
那你要求出离的心,自然就万分的迫切,且必专重于要求自己的解脱,再也无暇
去度化他人同得解脱。因此,佛称二乘人为自了汉,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如是发心”,只能“名之为小”,二乘人的发心,经中说为发厌离心。站
在个己解脱方面讲:厌离三界,厌离生死,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他们知苦而求出
离,不但是极为希有难得的,且必是所要走的一条正路。试看这个世间,有几个
人,肯得出三界,远离生死的?大都是浑浑噩噩的与世浮沉,不知生死大事为何
事?这里所以说它是小,是针对他们不以众生为念,不去度化众生而言。


      【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
        如是发心,名之为偏。】

    这是第七发心的相貌,亦即是发偏而不圆的心。大乘佛法说到行菩萨道的菩
萨,向来说有两类,就是权教菩萨与实教菩萨。讲到菩萨所行,都是六波罗密,
但权教菩萨所行的是事六度,实教菩萨所行的是理六度。行事六度,有所执着,
以为我能行六度,六度为我所行,不能体达能行所行的空无自性。行理六度,不
起执着,不见有能行六度的我,不见有六度为我所行,深切的体达能行所行的无
自性空。由此可知所谓权实的分别,根本就在有无执着的这一点上。不用说,有
所执着的权教菩萨,较之无所执着的实教菩萨,是要差一些的。

    所谓权教菩萨与实教菩萨,以天台家的四教分判:藏、通、别三教中的菩萨,
都是权教菩萨,唯有圆教中的菩萨,才是实教菩萨。权实之分,固然在于有无执
着,但不是绝对可以完全隔绝的。所谓权,是属巧设分别,实是属于实家所有的,
亦即依实而建立的。所谓实,乃是究竟证得,实亦属于权家所有的,亦即因权而
诠显的。这样说来,可知三乘之权,同归一乘之实。离权无实,离实无权,权实
有着密切的关系。真正一乘的菩萨发心,如经中说:“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
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
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乘菩萨的发心,应该是如此的。绝对不是为个
人或少数人而发心的。

    然而,在怎样的情况下是为权乘菩萨发心?省庵大师告诉我们说:“若于心
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这就是属于权乘菩萨发心。众生,在圆顿一
乘大教中说:众生是菩萨心内的众生,菩萨是众生心内的菩萨,显示众生与菩萨
原本是一体的。众生与菩萨既是一体的,则菩萨所度化的众生,自是菩萨自心内
的众生。可是权乘菩萨见所度化的一切众生,以为都在自心之外,因而成为愿度
心外之众生。如果菩萨以为众生是心外的众生,那众生的苦痛,就与自己不发生
密切关系,亦即与自己无关痛痒。有了这样的观念存在,有的时候不免生起何必
去度众生的心理?如是,那是很容易退失菩提心的。很多菩萨败退下来,亦可说
是由于不把众生的痛苦看成自己的痛苦。

    如果明白众生是自心中的众生,那就大不同了,见到众生的痛苦,就如同自
己痛苦,众生与自己有着密切而不能分割的关系,自然就会多多的广度众生。假
使见诸众生为心外的众生,而发心立愿去度化他,这是不够圆满的。再就上求佛
道说:无上佛道,本亦在我们自心之中的。经上说:“即心是佛”,“心即是佛”,
可见佛道不是在我们心外的。权乘菩萨,不但以众生为心外的众生,亦以佛道为
心外的佛道。因此,在发愿愿成无上佛道时,专心一意的在向心外去求佛道,殊
不知心外根本没有佛道可得的。要想真正圆成无上佛道,唯有在我们自心中去求,
一旦将自心中烦恼垢秽拂除,显现出本有自心的光明,立刻就证无上佛道。而这
又是无成而成,成无所成的。若认众生与佛道都属于心外所有,则你度心外众生
及成心外佛道时,其过程中精进修行的一切“功勋”,就会时刻记在心中而“不”
能“忘”怀。换句话说:就是执着自己度化众生的功德及修学佛道的一切行门。
所谓“知见不泯”的知见,是指分别知见。以度化众生说:当菩萨行者去度化众
生时,想到我是能度化众生的人,众生为我所度化的对象,是为能度所度的分别
知见不能泯除。以圆成佛道说:一个上求佛道的菩萨,如认为我能求证无上菩提,
无上菩提为我所求证的,是为能证所证的分别知见不能泯除。权乘菩萨不能以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