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见到这一情景,也心生欢喜,并作这样默祷:愿将来陶师成佛时,作为佛的
四大弟子。所以到陶师成为释迦佛时,这四个工人也就成了佛陀座下的四大弟子
——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富楼那。由此可知这里说的最初发心,是约佛在
古释迦前初发菩提心说的。如依法华经的开迹显本说,佛陀早在久远劫前已经发
心,自是又当别论。

    释迦牟尼在古释迦佛前发心,是为他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开始。菩萨发
心无非为的度化众生,所以说:“为我等故”。为了使诸众生,也能走向佛道,
菩萨不辞艰苦、不厌疲惫的“行菩萨道”。一个初发心的菩萨行者,仍然是在生
死之中,于生死往来中,度化各类众生,“经”过“无量劫”这么长的时间,真
可说是“备受诸苦”。初心菩萨所受的诸苦,与现实人生所受的诸苦,是同样的。
除了现实人生所难避免的痛苦外,菩萨在度化众生时,还得备受众生所给予的种
种痛苦。

    以入深山潜修与入社会度众比较来说,前者较后者为易。因为前者只为解决
个己的问题,没有人事上的纷扰,而后者要入社会荷负度化工作,不得不与人群
发生联系接触。可是人与人间,一旦发生接触,那人事上的磨擦,必然是免不了
的。由于人事的磨擦,挫折与打击,自然跟着而来。在现实中,我们就常见闻到:
居于深山专做自修工作的行者,因环境单纯,不与人接触,所以就不会受到他人
的嫉妒与排挤。不唯如此,而且还博得各方的同声赞美。相反的,一个菩萨行者,
当他行菩萨道弘法度生时,不但难博得他人的赞誉,甚且还招来别人的嫉妒与不
正确的批评。在这种情况下,常使志愿不坚的菩萨行者,因经不起肉体与精神的
双重痛苦,而退失菩提心。但一个志愿坚毅的菩萨,是不以痛苦为痛苦的,仍精
进勇猛的去完成度化的行愿。菩萨度生所以要备受诸苦,我们还可这样的说:度
生,在时间方面不应有所拣别,就是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有众生可度,冷热也好,
风雨也好,都得去做你应做的救生事业,不可怕苦而不前的。度生,在空间方面
不应有所拣别,就是不论什么地方,而且越是苦的地方,越要去度苦的众生,不
可怕苦而不去的。总之,只要你是菩萨行者,你就得不怕吃苦的去度生。所以菩
萨在菩萨道的过程中,确是要受无量无边的痛苦的。

    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见到“我”们作恶“造业”的“时”候,“佛则”生
起“哀”痛“怜”愍心来,觉得我们众生实在太可哀怜了!因佛深悉因果不泯,
造了恶业的因,一定难逃恶报的果。是以佛为大悲心之所驱使,不得不运用种种
善巧“方便”,以“教化”愚痴的众生,希望制止众生不要去造后果堪虞的恶业。
可是刚强难调难伏的众生是不易教化的,佛虽苦口婆心施以种种教化,“而我”
们这班“愚痴”的众生,根本“不知信受”如来的教诫,以为这是蒙蔽人群的迷
信——如现有很多受时代洗礼的新人物,听了佛法的理论,不但不肯信受,反而
讥为传播迷信,或者评为阻碍时代的前进。像这样冥顽不灵的人群,你说不是愚
痴颠倒是什么?

    众生既在现实世间造了恶业,自然是有如是因而感如是果,将来必定会要堕
入地狱等的三恶趣中去的。当“我”们“堕”入“地狱”去受苦报时,“佛”又
“复悲痛”不已,希“欲”来“代我”们受“苦”。如八大人觉经说:“愿代众
生受无量苦”,这差不多是每个菩萨行者共有的愿心。可是佛在因中行菩萨道时,
虽以不可思议的威德神通之力,想要来代我们受苦,但因众生的业力也是不可思
议的,佛陀虽很大慈大悲的要这样做,“而”因“我”们众生的“业”障太过深
“重”,自己作业必须自己受果,所以不能代替我们受苦,“不能救拔”我们出
离地狱。如要出离地狱,不受地狱之苦,必要等你业报受尽。一天业报未尽,一
天不能离苦,一天不得出于地狱。

    到我们在地狱的苦报受尽,由于过去生中的戒善因缘,而“我”们再次“生”
到“人道”中来,“佛”又大慈大悲的,“以”种种的善巧“方便”,来开导教
化我们,使“令”我们再度“种”下“善根”。这里说的善根,是很广泛的,或
是人天善根,或是解脱善根,或是成佛善根。为了要使我们种下深厚的善根,恐
怕我们有的时候忘记,佛又特别“世世生生”的“随逐于我”们,其“心无”有
一时一刻的“暂舍”。真的,佛陀自从发心以来,生生世世的都随逐在我们的前
后,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感化教导,希望我们出离生死苦海。从不因为我们的
难以教化,就弃舍我们而不加以过问。相反的,越是最顽劣的众生,越是最苦恼
的众生,越为菩萨所要度化的对象。因在佛菩萨的观念中,认为这些众生,才是
真正需要济度的。假定因为众生的顽劣而就放弃教化,这是不合慈悲精神的。当
知一个知道向上的众生,暂时不去度化他,他还不致于堕落,一个不知向上的众
生,而且在妄造罪恶,如不去度化他,那他未来的前途,是很悲惨的!所以佛菩
萨特别度化罪业深重的众生,希望这些众生改转过来向上向善向解脱。由此,亦
可看出佛菩萨对于我们的恩德是怎样重大了。如世间的父母对于子女也是这样,
聪敏而能自立的子女,父母固然同样的疼爱他,但对顽劣不上进的子女,父母尤
其对他们关心,时刻的将心放在他们身上,予以种种的照顾,给与种种的指导,
希望他们得以成人。父母之爱子女如此,佛菩萨慈爱众生亦然。


      【佛初出世,我尚沉沦,今得人身,佛已灭度。何罪而生末法?何
        福而预出家?何障而不见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

    关于这段文的前四句,古德曾有这样的四句话说:“佛出世时我沉沦,我得
人身佛灭度,懊恼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这是几句痛心疾首的话,我
们如果真能体会其中意义,必然会要痛哭流涕的。站在一个修学佛法的佛弟子立
场说,如能亲见佛陀,是最理想不过的。从大小乘的经典中,可以明白的看到:
佛在世时,多少人得到解脱,多少人证得阿罗汉果,多少人发广大心行菩萨道。
是以做个佛弟子,总希望生在有佛出世的时代,不愿意生在佛前佛后。因佛前佛
后,是八难之一,修学佛法是很不容易的。大乘经中常常说到亲近诸佛,亦即是
表示与佛同在一处,最为圆满。可是不幸的是:当“佛”最“初出”现于“世”
时,“我”们“尚沉沦”在三途中,根本没有机会见佛闻法;到了“今”天,我
们虽“得人身”,而“佛”却“已”老早“灭度”,又没有因缘见佛闻法。试想
想看,我们的业障,是多么深重?说实在的,假定我们生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佛出
世的时代,我们恐怕早已获得解脱,哪里还会在生死中沉沦?当知佛的威德神通
之力,是不可思议的,只要我们一见佛的相好庄严,一闻佛的微妙音声,不期然
的就为佛陀之所感化,跟随佛陀如法修行以证果。所以为佛子者,要常常的发愿
生在佛前,要发愿到十方世界去亲近诸佛。弥陀经说:“彼佛国土众生,常于清
旦,各以衣绒,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是即显示,
要常在佛前,要多得见佛。现在我们是生在末法时代,不特没有生在佛住世的时
候好,亦没有生在正法及像法的时代理想。然而这能怪谁?只怪自己业障深重,
其他还有什么话说?究是“何”种深厚的“罪”障“而”使我们“生”于“末法”
时代?这当然由于没有种下见佛的善根,而反造了很多的罪恶,才生在这个末法
时代的。生在末法时代,不论从哪方面说,都是不理想的。不特业障重,相对的
福德亦薄,智慧亦浅,困难亦多,要做什么,都很难得到成就,修行自更是障碍
重重。所以佛法行者,一旦想到这里,不免自谴自责,责问自己以什么罪障而生
在末法时代的?这句话可说是对自己严格的谴责。

    不错,末法时代是不理想的,但同样生在末法时代的人群,有的迷醉于欲乐
的生活,不知佛法为何物,更不知道什么叫做学佛修行?我们现在不但能够学佛,
而且还能从佛出家依法修行,不能不说是不幸中的大幸。因而自庆的说:在这末
法时代,究是“何”种深厚的“福”德,使我“而预出家”僧伦之数,做个如法
修行的出家佛子?依佛法说:出家不是容易的,没有深厚的福德善根,是没有因
缘出家的。出家不但是大丈夫事,更是大功德事。如经中说:“出家之利,高于
须弥,深于巨海,广于虚空。所以然者,由出家故方得成佛,三世诸佛未有不因
舍家出家成佛者也”。是以佛法行者,得在佛法中出家,应该深自庆幸的,应为
得到僧伦三宝之数而欢欣的。

    生在末法时代,得预出家之林,虽是值得庆幸的,但佛毕竟已经灭度两千多
年,我们不能亲见如来金色之身,不能不说这是我们最大的憾事,不能不说这是
我们的业障所致。佛身称为金色之身,如传灯录说:“西方有佛,其形丈六而黄
金色”。所以佛出人间,虽诸示同人法,但佛的色身,不特其形态高大,而且是
纯黄金色,是还有别于一般常人的。若见如来金色之身,不用说,这是有很大福
德的,现在不能亲见如来金色之身,当然是由于我们的罪障深重。然而究竟为了
“何”种罪“障”而使我们“不”能“见”到如来“金”色之“身”?这样的反
躬自问,自亦含有深自谴责的意思在内。所以我们不见金色之身,不要怪佛不慈
悲示现,只怪自己的业深障重。不错,不见如来金色之身,诚然是值得遗憾的,
不过佛虽灭度了两千多年,但佛的舍利仍留存人间,还有机会礼拜佛陀的舍利,
仍是值得庆幸的。因而自庆的说:在佛涅槃后的今天,究是“何”种的“幸”运
“而”使我“躬逢”佛陀的生身“舍利”?舍利,又叫设利罗,或名室利罗,中
国话叫做坚固。谓人的生命肉体,死后经过烈火的燃烧,其所留存下来的,名为
舍利。普通叫做灵骨或骨骸,因烈火不能烧毁,所以称为坚固,不过其中有种“
晶莹光耀的圆状凝固体,彩色间错,灿烂奇观,唯有戒德清净,定慧庄严的大德
高僧,始能烧得出来,非一般人所能有。故学佛人特别珍视之,并以此作为有无
真实修行功德的考验……金光明经舍身品说:‘此之舍利,乃是无量戒定慧香之
所薰馥’,应即指此”。佛陀的舍利,向来说有两种:一是生身舍利,就是佛灭
后所烧出的无量舍利;二是法身舍利,就是佛所说的大小乘一切经典。这儿说的
躬逢舍利,是指生身舍利说的。因为当时省庵大师在阿育王寺礼拜舍利而说这样
的话。


      【如是思惟,向使不种善根,何以得闻佛法?不闻佛法,焉知常受
        佛恩?此恩此德,邱山难喻。】

    依上种种所说,而作“如是思惟”:假定我们在过去生中,一“向”以来“
使”令自己,“不”曾在三宝门中,“种”过各种不同“善根”的话,那我们在
现生中,“何以得”有因缘听“闻佛”陀的正“法”?如果“不”听“闻”到“
佛法”,又“焉知常”时承“受佛”的深“恩”重德?如上说的方便教化,欲代
我苦,令种善根,都是佛陀所给予我们的恩德。而佛的“此恩此德”之高大,以
世间的邱陵山岳来比喻,是难以为喻的,所以说“邱山难喻”。邱是土邱,山是
高山。不论邱陵高山,若与如来所给予众生的恩德比较,真有天壤之别,无法可
以相比。

    如释尊前生投身喂虎:据说,过去有三个王子,一同出外游玩,最小的一个
就是释迦。他们经过一处山林,看见一只老虎,产了七只小虎,已经七天没有东
西吃了。释迦看见了,很不忍心,便摆脱两位哥哥,解开身上的衣服,投身到饿
虎的面前,给它们吃。老虎很是感动,不敢吃他,他又用干竹刺颈,流出鲜血,
饿虎见了血,才把他吃了。这时候,大地震动,天上的花像雨点般散下来。除了
投身喂虎的牺牲精神,其他如舍眼施人,截头施人,割肉救鸽,自愿代雌鹿去供
献国王,无一不是舍己为人,无一不是慈悲流露,无一不对众生有深重恩德。佛
对众生的恩德,真是说不能尽,叹莫能穷。


      【自非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纵使粉骨碎身,
        岂能酬答?是为发菩提心第一因缘也。】

    如来所给我们的深恩重德,假使根本不知道,你不去酬报,那还情有可原,
假使知道佛恩重大,而不去酬报,不特不够资格做佛弟子,就连做个普通人亦不
够资格,因为世人很多能知恩报恩的。所以为佛弟子,应时刻不忘佛的恩德而思
有以酬报。但应怎样报答佛的恩德?这不是供养礼拜称扬赞叹,可报佛恩于万一
的。真正要报佛的恩德,“自非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不
可。发广大心,就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就是本菩提心去实践实行。凡是菩萨
所应做的,都应切实的去做。而在菩萨道的过程中,最要做的两大任务,无过于
建立佛法与救度众生。没有佛法的地方,要竭力提倡佛法;有佛法的地方,要尽
力护持佛法,是为建立佛法。佛法建立起来,就要救拔度脱众生,使众生离苦得
乐,了生脱死。假定不发广大心,就不会行菩萨道;不行菩萨道,自不会去建立
佛法;不建立佛法,又怎能去度众生?佛所最希望于我们的,就是怎样将佛在三
大阿僧祗劫的长时间中,辛勤所证得的正法,得在世间不断的流传下去,使在生
死苦海流转的苦恼众生,受到佛法的教化,走上解脱的大道。

    文中的“自非”两字,是反面词,意即假定不是这样,不说我们香花供养,
不能报答佛的深恩,“纵使粉骨碎身”,亦不能报答佛恩于万一,所以说“岂能
酬答”?华严经说:“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床座遍大千,若不说法度众生,毕
竟无能报佛恩”。在时间方面,顶戴佛陀是这样的长久,在空间方面,为佛床座
是这样的普遍,就一般说,不能不说是报了佛的深恩,就佛法说,这不是真正的
报佛恩,真正的报佛恩,唯有说法度生。不能宣说如来的正法,不能度化苦恼的
众生,不论你怎样做,总归是不能报佛恩的。因为唯有说法度生,才能契合如来
的悲心与慈意。诸佛子们!你要报佛恩吗?假定是要的话,请从说法度生做起,
不要再做贩卖如来家业的事了!“是为发菩提心第一因缘也”。


⑵念父母恩发菩提心

      【云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
        干去湿,咽苦吐甘,才得成人,指望绍继门风,供承祭祀。】

    这是发菩提心的第二种因缘,就是念父母恩发菩提心。中国向来有句话说:
“百善孝为先”。孝道,在我国固有文化中,是极受重视的一种德行。可是这一
美德,自从民国以来,已被逐渐忽略。今日,正热烈于复兴中国固有文化工作。
孝道,既为我国固有文化的美德之一,尤应值得积极提倡实行。今日我们如不将
中国固有美德的孝道,予以保存及发扬光大的话,我国光辉灿烂的优美文化,真
有被摧残殆尽的一日,这实是值得国人警惕的。说到这里,我们信佛而又稍知佛
理的人,对于佛法的重视孝道,当然不会有所怀疑。但不信佛或不明佛理的人,
或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就是所谓孝道,只有儒家的学说特别提倡的,佛家哪有
讲孝?至于说到不孝,佛教教主释迦牟尼,可谓是天地间第一不孝,因他违背父
王而潜逃去出家修行。不特一般人有这样的误解,就是不少文人学士,亦有不明
佛理的误会。他们以儒家所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也”。
出家人剃度时,剃度须发;受戒时,燃烧香疤,这岂不是有违儒家所说的孝道?
现我可以告诉以为佛家非孝的人士,佛法不但不违背孝道,且是真正彻底讲孝的。
古德说:“大孝释迦尊,历劫报亲恩”。所以严格说来,儒家所讲的孝与佛家所
讲的孝,有着天壤之别,怎么可说佛法不讲孝道?佛法所说的孝道是超然的,非
其他宗教或学说所说的孝道,得以相提并论。然则应“云何”思“念父母”的深
“恩”?省庵大师首引诗经尔雅篇的几句话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
是形容词,形容为人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