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想……”苏铭站起来,背着手在房里来来回回的转了几圈。
十几万,一两百万,两百头猪,扩大养殖场……一系列的关键词,在他脑子里走马灯一样的闪过。
“对了,我想起来哪里不对劲了!”苏铭灵光一现,站住了脚步。
“你说说,我现在还没和他签合同,要是有漏洞,还来得及弥补。”
“不是漏洞的问题,而是他的这个说法,自相矛盾!”
苏铭重新坐下来,说:“镇长,你知道野猪的习性吗?”
吴镇长不晓得苏铭问的具体指哪方面,摇摇头:“你直接说,我听着呢。”
“野猪这东西,就算是杂交出来的野猪,性子也野的很,根本没法圈养!哪怕是一两个月大小的野猪,看到人,它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朝笼子上面撞!所以都放在圈里养的话,很难养活。”
“那楼下那两头野猪,不是很听你的话吗?”
吴镇长刚说完,就一拍脑门,苏铭有训练野猪的本事,可洪总没有啊。再说了,训练动物肯定要消耗时间精力,就像马戏团里的驯兽师,训几头野兽可以,哪有同时训几百头野兽的?
“就是这个道理。”苏铭顿了顿,接着说:“退一步说吧,就算洪总手下也有会驯兽的人,可你想,野猪之所以能买上价钱,不就是因为野猪在山里活动量大,吃的都是纯天然的草药山泉,肉才比家猪好吗?如果养在那么点大的猪圈里,和家猪有什么区别?”
“你的意思是说,洪总说建立养殖场,根本就是个幌子?”吴镇长有些吃惊的问。
“洪总到底怎么想的,是不是骗子,我不敢肯定。不过我在动物园这么久,知道野猪的习性,也听人说过养野猪的事,想要养的好,必须在野外放养才成。圈养肯定是不行的。”苏铭很肯定的说。
所谓的矛盾就在于:圈养野猪,行不通,而放养呢,一开始根本不需要几百万的投资,饲料、猪圈的钱都能节省下来,用最便宜的铁丝网围住一个山头,再雇点人平时稍微看管就成。
“那你觉得,有没有这种可能性,洪总自己也不知道这个技术,还以为野猪是可以圈养的?”
吴镇长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愿意投资的人,从心底里来说,他还是希望洪总是诚心诚意合作的,并非骗子,只不过由于不太懂技术所以疏忽了而已,抱着一丝希望说:“他同意把酒楼抵押给我们的,如果真是骗子,他跑得了人,酒楼总跑不掉吧?”
“这倒也是哦。”苏铭也有点一头雾水,如果洪总真是为了骗那一两百万的贷款,拿了钱跑路,最后法院是可以拍卖他的酒楼的,而且吴镇长代表的是政府,法院不可能去为难笋镇。
听吴镇长的描述,洪总愿意拿出来抵押的那酒楼,再怎么折价,一两百万还是可以卖得到的。
苏铭想不通这个问题,不代表别人想不通,术业有专攻,法律上的事情,当然应该咨询专业人士。桃园渔业公司一年花三十万请的法律顾问,那绝对不是摆设!
“吴镇长,我打两个电话。”(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二章 借钱还钱(三更)
第一个电话是打给赵昀的,他在生意场上人面广,消息灵通,请他帮忙摸摸洪总的底。
现在所谓的老板实在太多的,有的人表面看起来光鲜,可外人肯本不知道背地里的真实情况,开着几百万的豪车,欠一屁股债的大有人在;
赵昀倒是听说过这个洪总。
洪家在省里餐营业都有些名气,这倒不是因为他家生意做的大,仅仅两间小型酒楼而已,对于普通人来说算是富豪,可如果放在全省餐营业里,洪家的产业还真排不上号,最多就是中游。
不过,洪家世代都是有名的大厨,祖上据说是在皇宫里当御厨的,还参加过乾隆皇帝的千叟宴,到了洪总父亲这一代开始经商,从一个路边小店做起,在洪总手里发扬光大。
根据赵昀听到的一些风评,这个洪总为人还算是仗义,生意场上也吃得开。不过这几年生意不好做,据说洪家的酒楼进项也大不如前。
其实这是个大环境导致的,随着网络技术兴起,消费习惯渐渐改变,各类实体店的生存压力都越来越大,不光是洪总一家,各行各业的压力都很大,餐营业还算是好的。
从赵昀那里得到的信息,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于是苏铭又给张律师打了一个电话,询问公证抵押拍卖的法律问题。
张律师好像正在和客户吃饭,接到苏铭的电话之后,冲着边上说了句“抱歉我失陪一会”,然后离开了包厢,找了个安静的地方。
“苏总,你说的这个抵押,是去法院办冻结抵押。去银行办理,还是去公证处抵押公证?”张律师听完之后立刻问。
“是去公证处办理抵押公证。有什么区别吗?”苏铭问。
张律师说:“有区别。公证处是服务单位,没有执法权审判权等等各种权利,仅仅是在法律允许,和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的情况下,为双方做一个公证。换句话说。公证处即没有权力,也不会主动去查抵押标的的目前真实状况,而法院不同,理论上,去法院办理抵押,法院有权力调查抵押标的当前状态。银行可以查询是否在本行办理过抵押。”
苏铭被张律师一番专业言辞说的有点头晕,直接问:“你就说,有什么风险吧?”
“如果抵押物,已经被抵押出去了。公证处是不可能知道的。换句话讲,他可以先后把酒店抵押给好几方,类似于买房子遇到黑中介,一房多卖;如果出了事,酒店卖了之后,还款顺序会按照第一债权人、第二债权人,一直顺排下去;
恩,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这件酒店已经被其他法院冻结了,法律上是不允许抵押的。不过由于我们国家各地法院之间。信息交流不顺畅,加上个别工作人员不负责任,抵押也能办理下来,但这是无效的。”
张律师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如果酒店已经被冻结,或者之前就抵押给另一方。那就算最后拍卖,笋镇也未必能拿到钱!
“张律师,你能不能查到这家酒店的目前状况?”苏铭问。
“有点困难,我没有能力去全国一家家法院挨个查,不过。如果仅仅查在省会和阳川市有没有办理抵押或者冻结,应该问题不大。”张律师说。
“那就查这两处,尽快给我消息。”
挂了电话,把打听到的情况和吴镇长一说,老吴的脸色刷得一下就白了。
“这可怎么好!”老吴豁然站起来,急的在房间里直转圈,唉声叹气的。
苏铭在一边劝,说:“镇长你也别太急了,我这不是在打听嘛。刚才律师说的,只是最坏的可能性而已,洪总这个洪总口碑还不错,家里也是有名声和传承的,并不一定就真是骗子。”
“话是不假,可我这心哪能放得下来啊,我干脆就在你这等着吧。你忙你的去,有结果了告诉我一声。”吴镇长说。
苏铭这时候哪里好意思离开,干脆就陪着吴镇长一起等电话,顺便说几句宽心的话,免得老吴太急了。
张律师办事效率很高,也就两三个小时之后就有了回音。
怕什么来什么!
洪总餐饮公司名下的两间酒楼,分别在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前后抵押给了华夏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
根据张律师打听到的消息,洪总很有可能是用第二间酒楼的抵押款,去还第一间酒楼的钱!
这么一来,情况就非常明显了,这个洪总和很多商人一样,陷入了经济危机,只能不停的用抵押去还款。就像是一个人办理了多张信用卡,刷后面的卡,还前面的卡的欠费。
这其实也是比较常见的商业手段,一连串的抵押,借鸡下蛋,其中任何一环活了,全局皆活。通过这种方式,只要花少量的钱,就能在最短时间内,像滚雪球一样做大产业;
现在国内很多所谓的大老板,大集团,都是这样在短时间内崛起的。
可风险同样巨大,任何一环出现问题,会导致全局奔溃。到时候老板跑路的跑路,跳楼的跳楼,给银行留下一大堆坏账,让政府背负沉重的财政负担。
如果没猜错,这个所谓的‘养猪养殖场’,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贷款,来还前面抵押的钱。
“镇长,你千万别急啊。”苏铭给吴镇长倒了一杯水,分析完整件事之后,老吴的血压都明显上来了,脸色红一阵白一阵的,大冬天的,额头上都见了汗。
吴镇长端起水杯下意识就喝,给滚烫的水狠狠的烫了一下,苏铭赶紧递了张餐巾纸过去,说:“镇长,你想开点,大不了就不要和这个洪总合作就是了。”
“也幸亏有你在,不然这次笋镇要栽一个大跟头,苏铭啊,我要代表全镇的人感谢你。”说是感谢,可老吴的心情沉重急了,脸上也没有半点笑容。
“镇长,我也是笋镇的人,都是份内的事。”苏铭尽量劝道:“好在咱们及时发现,笋镇一分钱也没亏。”
吴镇长擦了擦嘴,长叹一声:“话是这么说,我就是觉得心里堵得慌,咱们笋镇穷成这个样子,好不容易看到了点致富的机会,却没想到是这个结果。哎,难道乡亲们就注定要受一辈子穷了?我这个当镇长的,心里不安,死了都闭不上眼啊!”
“镇长,我正有件事要跟你商量呢,正好,洪总这个养野猪的想法,又给了我点启发。两件事并成一件事,咱们商量商量,要是办好了,应该能让乡亲们过的好一点。”(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章 洪家菜(四更求订阅)
江津市,洪家菜餐饮服务有限公司。
那个和吴镇长洽谈招商引资项目的‘洪总’洪波,此时正坐在总经理办公室中那张宽大的老板桌后,一张文质彬彬的脸上,写满了疲倦之色,有些失神的望着墙上那副‘珍馐传世’的大横幅。
这幅字是餐饮公司草创之时,和江家有世交的一个老领导亲笔题写的。
靠着和当时老领导不错的关系,以及洪波的经营手段,那几年洪家菜事业蒸蒸日上,这幅字也被当作镇店之宝,挂在楼下大厅最显眼的位置。
那时候的洪波雄心万丈,甚至考虑过将来开办连锁加盟店,在十年内将洪家菜整合上市。
可天有不测风云,随着全国展开了一系列反腐倡廉活动,禁制公款大吃大喝,像洪家菜这样的走精品高档路线的餐饮行业遭受了重创,生意日渐冷清。当那位老领导因为违纪被双规之后,洪家菜更是变得门可罗雀,之前常来的老关系、老客户,都纷纷避嫌不再敢登门,而这副‘珍馐传世’的大字,也早就被从大厅取下,挂在洪波自己的办公室里。
洪波好几次想过,把这副可能会招祸的字处理掉。可终究还是有些舍不得,一方面,洪波其实还是个比较重情义的人,那个老领导虽然违反国家法纪,但从私交来说,和洪家几代人关系都不错,从心底里,洪波并不喜欢这种人走茶凉的做法;
但更重要的是,每当看到这副字,洪波就会想起洪家祖辈的荣光。
“珍馐”两个字自然不用解释,洪家菜虽然走的是高档路线,普通人消费不起,但烹饪手艺绝对对得起超高的价格;真正有讲究的。是‘传世’两个字。
洪家最早的一位洪家祖爷爷,以汉军旗的出身,担任过御茶膳房的尚膳副,赏赐六品顶戴,做鲥鱼的手艺堪称天下一绝,人送外号‘鲥鱼王’。名噪一时。
其后两百年,洪家世代名厨辈出,几乎每一代都有人在内务府御茶膳坊担任要职,什么‘烧烤王’、‘抓炒王’、‘煮炖王’之类的传奇人物,也不知道出过多少,十几代人的积累,洪家可以说精通华夏南北菜式,各类烹饪手段无一不是顶尖。
到了洪波祖父、父亲这两代,华夏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洪家家道中落,曾经的辉煌不再,祖辈流传下来的手艺,也失传了大半。
直到90年代中后期,洪波成年之后,洪家的境况才稍稍有所好转。洪波似乎没有遗传他祖辈的烹饪天赋,却是个天生的生意人,几年间就从一个社会最底层的路边小店主。摇身一变成为江津市餐饮业新贵,坐拥千万身家。
他怎么也没想到。如今竟然会为了区区两百万的银行贷款,愁得夜不能寐。如果半年之内还不上银行的贷款,他的酒楼就要被查封拍卖抵债,以至于不得不出下策,去笋镇假意办养殖场,用养殖场来贷款。拆东墙补西墙。
洪波倒也不是完全骗吴镇长,在他的计划中,等贷款下来,如果酒楼能挺过半年的艰难时期,境况稍稍有所好转的话。他也想用心去经营野猪养殖场,扩大洪家的业务范围,免得像以前那样,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问题是,就算能拿到银行贷款,就能挺过这半年吗?
洪波嘴角忍不住的露出一抹苦涩之笑,除非有什么奇迹的发生,否则按照目前酒楼的经营状况,无非就是再苟延残喘一段时间罢了。
可除此之外,他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现在也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拖半年是半年,说不定就有什么转机呢。
“哎,还是先人说的话有道理啊,金银身外物,再多的钱,都有散尽的一天,只有学到身上的手艺才是实打实的。”洪波叹了口气。
这时候,办公室大门被人推开,从外面走进来一个厨师打扮的女孩子。
这女孩子身材高挑,只怕有一米七五以上,二十多岁的年纪,长相算是清秀一类,只是两道剑眉,让原本显得有些柔弱的外貌中,多出了几分英气勃发的感觉。
整个公司,能不敲门就进洪波办公室的,只有他的宝贝独女洪菲菲。
洪波没什么厨艺天赋,也不爱烹饪,可他这个女儿洪菲菲却截然相反,从小就喜欢下厨,十一二岁就能独立操持出一大桌饭菜,连一般的家庭妇女都望尘莫及。长大之后,更是表现出了惊人的厨艺天赋,不到二十五岁就成了洪家菜的首席大厨,凭着一手出神入化的厨艺,让公司后厨里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顶级大厨都心服口服。
洪菲菲进门后,随手摘下的厨师帽,满头青丝披散下来,走到洪波座椅后面,轻轻的给父亲捏着肩膀,柔声道:“爸,你又为贷款的事情烦心呢。”
“嗨,是啊,你也知道,现在家里局面很艰难。丫头,不瞒你说,可能要做好倒闭的心理准备,你老爸我对不起你啊。”洪波反手拍了拍女儿的手背。
洪菲菲却是淡淡一笑:“爸,咱们父女之间说什么对得起对不起的话。大不了,咱们还像小时候一样,去路边摆摊就是了,凭着咱家家传的手艺,难道还能饿死了?”
“爸只怕让你受委屈,你一个女孩子家,又是花一样的年纪,本该去享受人生的。”洪波道。
洪菲菲嘻嘻一笑:“爸你不懂我啊,只要能下厨做美食,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享受了。”
“你这丫头,尽说好听的,宽你爸的心。”洪波扭头看着女儿,勉强挤出一个微笑,道:“说点开心的,你最近个人问题怎么样啊,也老大不小的了,该好好考虑了,你一个女孩子,总是要嫁给男人的吧?”
听到‘嫁给男人’四个字,洪菲菲的脸色明显变了一下,却不是那种女孩子的害羞,或者被逼婚的反感,而是有些惊慌失措。
“爸,能不说这个嘛?”洪菲菲脸色有点冷冷的。
洪波一想到女儿的终身大事,也是一肚子烦恼,甚至比银行贷款还让他烦心,可他又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去说,只能和往常一样,叹了口气:“哎,你啊!”
就在此时,办公室的电话响了,洪波接电话,就听对面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喂,哦吴镇长啊,你好你好……恩?什么,养殖场不办了?为什么!……哦……好吧,我知道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五章 双管齐下(五更)
在确定了洪总的确不是真心诚意投资养殖场之后,吴镇长当机立断的给洪总打了个电话,拒绝了双方合作。
不过老吴也没把话挑明,既然都不合作了,就必要搞得双方很难堪。都在社会上混,山水有相逢,说不定将来还有见面的机会。
简单的和洪总客气了几句,老吴挂了电话,有点迫不及待的问苏铭:“你刚才说,能解决镇上的就业问题?”
就业问题是个大问题,农村致富,不一定只有招商引资一条路,如果镇上的人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同样可以改善生活,而且是最稳妥的办法。
自从那天老妈让自己有机会也帮帮镇上的人,苏铭就有这个考虑了,自己现在和赵昀合办酒厂,名下还有一个渔业公司,回去之后准备让王浩再帮忙整合出一个娱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