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没有完成。
离约定的联络时间还有一会儿,钱运通便总结起了这段时间的情报工作。已经到了非常时期,的确需要总结一下了。如今的钱运通是台湾军事情报局平江情报站站长,已经以瑞祥百货店老板的身份潜伏了近两年,当前代号为“花蛇”。此人是国民党军队撤离平江时潜伏下来的,虽名为情报站长,却只有冯春莲一个手下,作为其助手使用。除了冯春莲外,当年与他一起潜伏下来的还有几个,但一直与他互不往来,各行其是。军情局所以如此安排,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解放后,平江军民对敌对势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打击清剿,军情局潜伏下来的特务遭受了重创,目前仍在活动的只有钱运通和冯春莲了。
钱运通年轻时就加入了军情局,可谓其中的佼佼者。此人思维敏捷,判断准确,行动谨慎,足智多谋,一直被军情局同仁誉称为“花斑蛇”。他的发报技术堪称一流,不仅速度快,而且手法正规,超凡脱俗如行云流水一般,让人一听就舒服得不行。凭着这一手,他很受军情局头头脑脑的赏识,再加上入行以来屡建功勋,国民党军队败退大陆时,军情局便命他留在了平江,以图将来有大用。他果然对得起军情局,在其他同行相继落网的情况下,仍然潜伏了下来,且一直活动着。在此次骚扰行动中,他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军情局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
钱运通的瑞祥百货店早在解放前就存在了,那时便是军情局的秘密窝点。平江解放前夕,军情局以个人名义为钱运通盘下了这处店铺,让他做起了这里的老板。冯春莲的望海楼也是军情局的活动窝点,平江解放前便已存在多年。冯春莲的养父是名老牌特工,在军情局小有名气,收留冯春莲后将其拉入了组织。后来他以做生意失踪为名去了香港,望海楼便由冯春莲接管下来。如今的冯春莲已是军情局出色的谍报人员,协助钱运通行动。
前段时间接到军情局警示电后,钱运通的活动更加谨慎了。他做的头一件事就是暂停了与军情局的电台联络,只在规定时间开启收讯机,了解有无新的指示。其他时间均不开机,连电源也不接通。他所以如此小心,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规避解放军情报部队的监听和定位。他清楚,倘若共军情报部队果真在平江,他的电台一定十分危险,多出联一次,就多一分暴露的可能。出联时间越长,危险系数越大。除非万不得已必须冒险,否则坚决不能出联。最保险的就是不开机,连电源也不接通,这样便没有电磁辐射,任何人不也探测不到他。
钱运通做的第二件事是减少了与冯春莲的联络次数,并规定了联络暗号。只要冯春莲摆出那盆栀子花,就说明有情报要交给他,且望海楼是安全的。如果没有摆出,则说明没有情报传递。可一旦摆出其他的,则表明有危险不宜接头,他应尽快离开。当然,这只是规定时间接头的规矩,若遇特殊情况,可以随时接头,也可变更接头地点。这些办法都是共产党用过的,却被钱运通灵活运用了。
为什么没有共军情报部队的线索呢?难道是军情局判断有误?钱运通如此猜测着。但他马上否定了这一点,因为军情局警示电陈述的理由十分充分,不由他不信。他想了,共军没有舰船和飞机,几个岛上又戒备森严,船只和人员难以接近,其炮兵竟然打得如此精彩,连进攻时间都掌握得分秒不差,说明很可能有共军情报部队介入,且破译了吴连生密码,否则不可能做到如此。
忽然间,钱运通的眼睛一亮,再次想起了那天的码头枪战。现在他有了新的解释,怀疑是军情局和吴连生采取的试探行动。他想了,既然怀疑共军情报部队来到了平江,且掌握了吴连生密码,军情局和吴连生完全可以采取试探行动。只要事先做足功课,借电台把这次行动的风声放出去,剩下的就是到码头观察动静了。再者说,只派那么一点人就来攻打码头,无异于往老虎嘴里送食,军情局和吴连生的智商不会如此低下,连马头岛那帮饭桶也做不出来。但这样的事情的确发生了,只能说明是试探行动。
可共军为什么没按军情局和吴连生的意图行事呢?钱运通假设了三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共军情报部队截获了吴连生电文,掌握了密码,且识破了这次行动的试探意图,所以将计就计,只派少数兵力敷衍,以免暴露行踪和取得的成果。若共军情报部队有些头脑,应该能做到这一点。另一种可能是没有截获电文,或者没有掌握密码,自然不会按军情局和吴连生的意图行事。第三种可能最为简单,平江压根就没有共军情报部队,军情局和吴连生是杞人忧天。
钱运通希望是第三种可能,那样不仅军情局和吴连生的担心是多余的,自己也安全了许多。第二种可能尚可接受,表明共军情报部队能力有限,对自己威胁不大。要是第一种可能就麻烦了,说明共军情报部队能力强悍,已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且有高人掌舵,以后自己要小心了。
现在钱运通后悔了,后悔当初离开码头早了些,没把整个枪战过程看仔细。要是晚离开一会儿,究竟是何种情形一看便知。但有一点他可以肯定,此次试探行动并未达到目的,搞不好还会适得其反,让军情局和吴连生作出错误判断。唉!这件事的真实面目可能永远是个谜了,军情局和吴连生不会再提及,共军更是讳莫如深,钱运通如此慨叹着。
其实,钱运通想得过于简单了,即使他当时在场,也未必能看出究竟。另外,他虽想到了李剑等人会识破骗局,却没想到他们还做了另一手准备,以防弄假成真。他更想不到李剑等人对暗中的花蛇已有提防,把一切都安排得滴水不漏。这就是差距,他的道行比李剑等人始终差那么一点。
好歹拿到了手中这些情报,也算这段时间没有白忙,想到此钱运通又欣慰了些。他心中有数,能否搞到共军情报部队的线索只能靠运气,并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运气好则有所发现,运气不好则徒劳无功,甚至赔上性命。再者说,共军情报部队不是好对付的,最好离他们远远的。他们最好不在平江,这不是什么好事情,宁愿搞不到他们的线索也不冒这个险。
如何处理手中这些情报呢?钱运通决定先放一放,过些日子再发回军情局。他想了,这些情报固然重要,但离军情局的全部要求还有差距,没必要急着发出去,不差这一两天。如此可最大限度地规避共军情报部队的监听和定位,也可对情报作进一步证实和修改。事情都是变化的,共军实力虽现在如此,可过些日子就说不准了,有可能发生变化。等国军登陆时,情况可能大不相同。或许过几天就有共军情报部队的消息,那时再一并发出去不迟。
约定的联络时间到了,钱运通轻轻挪开了桌子,弯腰把地板掀了起来,下面出现了一个暗洞。他从里面拎出一只木箱子,打开锁掀开箱盖后,一部电台裸露了出来。他的电台就是这么伪装的,不知情的人会以为是装有杂物的木箱子。随后他到门口听了听,见伙计鼾声大作,便麻利地接通了电源,戴上耳机,打开收讯机开关,对准了频率,总台呼叫的声音便传进了他的耳朵里。他只是听了一下就关闭了开关,切断了电源,因为总台没有电文发给他。随后他锁上了木箱子,放回了暗洞里,把地板弄好,桌子挪回原处,一切又都恢复了原样。
他做这些只用了两三分钟时间,就像变戏法一样。
二十九、加强协作
对花蛇的侦察已刻不容缓,每耽误一分钟都是对平江军民的威胁。自抵达平江以来,李剑部在各个侦察方向上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唯独对一号台尚无突破,所以每个人都很着急。他们清楚,虽然花蛇暂时停止了联络,但情报活动是不会停止的,每时每刻都在窥视着平江的一切。
这天上午,平江市公安局来了两个身穿便服的人,年纪稍大的是王东胜,年纪轻点的是宋小光。李剑已取得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开始了与当地公安机关的接触。宋小光被临时抽了出来,协助王东胜到公安局开展联系工作。原本前两天就要开展这项工作,却因码头登陆之事耽误了。
“我们在寻找一个代号叫花蛇的人,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王东胜开门见山,向公安局洪局长说明了来意。
“据我所知,我们工作中并未遇到过叫花蛇的人,下面单位也没有这方面反映。”洪局长虽然很热情,回答却让王东胜失望。
“这个人对我们很重要,务必请您提供帮助。”王东胜表现得很迫切,刻意强调着。
“请放心,有线索我们会提供的。咱们本来就是一家人,特别是在现时期的平江,我们的任务是一致的。”洪局长说得很诚恳。
王东胜只好说:“不如这样,请您向下面的同志了解一下,看究竟有没有花蛇的线索。但要注意策略,并叮嘱他们守口如瓶。花蛇也在寻找我们,证实我们来到平江的消息,一旦泄密,关系重大。”
“没问题,我马上了解。保密问题请放心,我们侦办过多起特务案件,从未出过纰漏。我也是情报部队下来的,对这里面的规矩很清楚。”洪局长痛快地答应了。
听说洪局长是情报部队下来的,王东胜和宋小光倍感亲切,对其寄予了厚望。可了解的结果让他们心里冰凉,各部门反馈都一样,一点花蛇的线索也没有。王东胜无奈,只得先回去向李剑和刘政委汇报,然后再作打算。临走他叮嘱洪局长继续了解情况,有了线索马上通知。
宋小光无精打采地回到了小海湾南山顶,此时顶替他的队员刚走,只剩下吴胜军一个人值班。“师傅!怎么样?有收获吗?”吴胜军迫不及待地问。
“没戏!一点线索也没有。”宋小光神情索然。
“唉!真没劲,白跑了一趟。”吴胜军顿时泄了气。两个人不再说话,宋小光心烦意乱地坐着发呆,吴胜军则继续工作。
过了一会儿,宋小光自言自语地说:“怪事了,难道一号台蒸发了?”
吴胜军笑了笑说:“你是急糊涂了,一号台的任务没有完成,怎么会蒸发呢?依我看,他不但没有蒸发,还会更加猖狂。”
“嗯,你有进步了。我也是随便说说,他不会蒸发的。”宋小光边说边点头。
经宋小光这一夸,吴胜军更来劲了,头头是道地说起来:“这件事不能着急,才去了一天就想找到线索,可能性几乎没有。要知道,一号台不是一般人,受过专门训练,隐藏得很深,公安局没有他的线索是正常的。要是有,早就告诉咱们了,何况他们也不会放过的。”
“嚯!又有进步了!那你说,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宋小光故作惊讶。
“这……这是领导考虑的问题,我只能服从命令。”吴胜军一时说不上来,摸着头皮不好意思了。
“贫嘴!长脑子干什么用的?不怕生锈了?有想法就说出来,错了也没关系。海豚说过,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宋小光硬逼着吴胜军想主意,哪怕是馊的。
“你说得不对,这句话不是海豚发明的,他只是常挂在嘴边上。”吴胜军纠正着。
“行,算我错了,快说说你的想法。”此时的宋小光不想抬杠。
“你都想不出来,我哪能行。不过总会有办法的,只要一号台搞活动,就会露出马脚,早晚会被发现。”吴胜军敷衍着。
“废话!露出马脚还说什么!”宋小光一脸的不屑。
吴胜军似乎想起了什么,一脸认真地说:“师傅,应该掌握一号台的特征,比如身高多少、岁数多大、说话口音、身上标记、平时爱好、做何职业等等。只要知道了这些,就有目标使劲了。现在什么都不清楚,只能大海里捞针,找到他的可能性很小……”
“停!说得倒轻巧,这些从哪里来?谁能告诉我们?”宋小光打断了吴胜军,不想再听他白话。
“是你让说的,说了你又烦。我也觉得有点异想天开,可实在想不出高招来,对的可以采纳,不对的尽管批评。”吴胜军又耍起了贫嘴。
宋小光不再理会吴胜军,蹙着眉头耗起了脑筋。突然,他脑子一激凌,想起了那个会左手跪姿的货郎。这不是很有价值的线索吗?怎么把这个人忽略了?此人只是个货郎,却会做发报动作,可见不是等闲之辈。难道他干过这一行,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要知道,这样的习惯只有受过发报训练的人才会有,一般人不可能养成,也做不出这种动作。何况他动作十分标准,典型的左手跪姿。去公安局不也是寻找线索吗?手里有现成的凭什么不抓住?想到这里,宋小光“嚯”地站到了吴胜军面前,一脸严肃地说:“我有线索了!”
“哎呀!别闹了,快睡觉吧,一会儿还得替我值班呢,我快顶不住了。”吴胜军以为宋小光说着玩,竟然打起了哈欠,嘴张得老大。
“谁闹了?我真的发现线索了!”宋小光把吴胜军的脑袋扭转过来,强迫他看着自己。
“师傅!我的好队长,别折腾了行不行?你不睡我睡,不能都耗着。”吴胜军依然无动于衷,苦丧着脸央求着。
“睡什么睡!就知道睡!跟你说正事呢!没人耍着玩!”宋小光终于急眼了。
“真的假的?那我听着,你说吧。”由卝纹卝人卝书卝屋卝整卝理吴胜军只好认真起来。
等宋小光绘声绘色地说完那天看到的情况,吴胜军险些乐出声来。可他不敢笑,只是面无表情地说:“你说的这些我听清楚了,也像那么回事,可就是不敢相信。听着解闷儿还可以,只当听笑话。”
“说了半天咋不相信呢!合着我白说了?你想想,能做这种动作的人是不是有问题?老百姓里面有这样的人吗?找不出几个来吧!”宋小光竭力解释着。
“不是我不相信,而是你说得太离谱。呀!你是不是发烧了?让我看看!”说着吴胜军去摸宋小光的额头。
“正经点!你才发烧呢!”宋小光不耐烦地撩开了吴胜军的手。
“那好,我问你,那个货郎真的做了跪姿发报动作吗?你确信当时看清楚了?不能看花眼?”吴胜军反问起宋小光来。
“看清楚了,他坐在岩石上,左手放在左腿上抖手腕,不会错的。”宋小光说得很肯定。
“我看未必。你站在帐篷这边,离得那么远,又有杂草树木遮挡,不可能看清楚。你就那么自信?人家就不能做个挠痒之类的小动作?”吴胜军仍然持怀疑态度。
“你小子!咋不相信师傅呢!我干了这么久,难道连发报动作都不熟悉?直觉告诉我,这个人肯定做了左手跪姿动作,有重大嫌疑!”宋小光一味强调着。
吴胜军终于抓住了宋小光的破绽,学着李剑的口吻批评起他来:“你当时干啥去了?怎么不追上去弄清楚?还好意思说直觉,干我们这一行,相信直觉就等于巫婆算命,没准!你也相信直觉,他也相信直觉,让我相信谁去?我们讲的是证据,是铁的证据!推理判断必须建立在证据之上,既要符合逻辑,又要用证据加以佐证。当然,直觉有时候也很重要,但最终要拿出证据。否则,直觉会害了我们……”
“行了!别给我上课了,还轮不到你!”宋小光没好气地打断了吴胜军。
吴胜军不再拿腔拿调,一本正经地分析说:“不是给你上课,而是没有理由相信。你想想,咱们正在寻找一号台,他却来到了帐篷旁边,世上哪有这种好事。退一步说,就算他恰好路过这里,可他为什么做发报动作呢?难道不知道这样会暴露吗?即使他一时疏忽做了那个动作,就能恰恰被你看到吗?再退一步,即使你看清楚了,那个人的确做了跪姿发报动作,难道就一定是一号台吗?平江这么大,就只有一号台会这种动作?更何况,你敢保证没有看错?”
听了吴胜军这番话,宋小光一时无法反驳。可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判断,认为那个货郎很可能做了发报动作,只是当时没有看清,于是说:“你不信有人信,要是对海豚说了,他肯定重视。当时我也跟你一样,觉得这太离谱,可现在看来,这个人很可能有问题。”
“那你跟海豚说去,不挨批才怪。反正我不信,要是任务那么容易完成,都交给你一个人得了,何苦劳驾这么多人。”吴胜军死活不相信。
“行了!好好值班吧,跟你说了也没用,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说罢宋小光一个人发起呆来。他认定那个货郎有问题,就算不是花蛇,也非等闲之辈,可那个人在哪儿呢?
三十、擅自行动
回到西山后,王东胜将在公安局联系的情况向李剑和刘政委作了汇报,两个人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本指望公安部门能提供一些线索,却没想到一无所获,如此一来,对一号台的侦察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只有死守,等他出联。当天晚上,三个人又一同研究起了对策。
“唉!这要守到什么时候,想想就发愁。”王东胜唉声叹气地讲。
“愁也要守,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