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药女晶晶 作者:忆冷香(潇湘vip2014-12-07完结)-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去病进来就板着脸,问道:“小邓氏,这是怎么回事?可是曲多让你过来求我娘的?”

    小邓氏扭头见是李去病,跪着向前蹭了两尺,摇头哭道:“叔叔,不是曲多让我来的。曲多没有考上长安书院,回到家里连饭都吃不下。我怕他想不开寻死,就带着两个儿子来求求你们家帮帮他。”

    “男儿膝下有黄金。别动不动就跪下求人。”李去病把曲光耀、曲光宗挨个拉起来,让他们站到一边去,朝小邓氏问道:“你心里难道不清楚,我们家帮过曲多几回?”

    小邓氏呜呜哭着说不出话来。

    李去病肃容道:“当年曲多进潭州书院是我们家的晶妹子帮的,今年他考中举人,又是我们家晶妹子搭了很大的人情弄到的名额。”

    曲光耀、曲光宗低着小脑袋不吭声。这样的话他们在家里就听丁氏的奴婢议论过,知道是真的。

    李去病继续道:“整个潭州书院一共只有两个举人推荐名额,晶妹子托王大医师向胡院长为曲多求了一个,另一个给了一个在北地全家成年男子战死的秀才。那个秀才府试考了第三十七名,而曲多榜上最后一名。”

    曲氏才知道里面有这么多事,忙道:“晶妹子,真是难为你了。”

    李去病继续道:“那时是在潭州,我们李家说话还能算数。如今是在长安,天子脚下,皇帝皇后、王爷王妃、皇子公主、郡王郡主,还有众多的高官大臣,我们李家只是陛下的一个大臣而已。”

    曲氏长叹一声。她就是顾忌着这里是长安,刚才无论小邓氏怎么哭求,都没有点头答应。

    贺氏赞许的朝李去病点头。她是想着劝曲氏,只是要等着小邓氏走后才说。这些话由李去病这个当儿子的说最好不过。

    李去病缓缓道:“长安书院是想进就进的吗,就算托关系进去了,每个月读书的大笔开销谁来出,秋季会试考不中进士怎么办,难道要继续托关系在长安书院读书?”

    小邓氏面色苍白,眼睛直勾勾的瞧着地上的具有异国风情华丽的波斯国地毯。

    她听丁氏的奴婢聊天,长安的物价是潭州两倍以上,房价更是贵得吓人。

    她手上的银钱不到三百两,估计都不够供曲多在长安书院读两年。

    她的长子七岁,次子六岁,都已经上了长安学堂,每年束修费用就是六十两银钱。

    曲多的举人身份,每季能从衙门领五十斤米或是面,除此之外她与曲多没有一点进项。

    她来李家之前只想着让曲多进长安书院,压根没想过花费的事。

    她如果能像丁氏那样有银钱就好了,可是娘家穷得还要靠她救济,她从潭州走时,还悄悄的给了娘家二十两银钱及布匹吃食。

    李云霄一本正经的道:“嫂子,我们今个去长安书院看榜,见到好些高官的子孙。他们都是凭着本事考的,没有托关系进去。”

    李晶晶道:“我们李家儿孙参加科考都是靠自己,没有谁托关系。”

    曲氏听着心里非常矛盾难受,可是正如李去病所说,这是天子脚下,总不能为了帮根本不是读书这块料的曲多进长安书院把李家的名声搭进去。

    贺氏摇头道:“几年前,我与长生就给你们夫妻几次建议过,我爹在北地,你们全家都去北地,曲多从低品阶的官职做起,有我爹帮着,你们全家岂会过得差了去。当时你们若是听了,如今曲多的官职最低也是七品。”

    曲氏问道:“怡妹子,现在曲多还去得北地不?”

    贺氏淡然道:“现在去倒不是不行,只是我爹再过几月就回来了,以后他们就得靠自己。”

    小邓氏眼珠子都不带转动。

    “你不愿意去北地吃苦,就等着托关系让曲多入长安书院、中进士当官。天下哪有这样好的美事。”李去病拂袖不再瞧小邓氏一眼。

    贺氏挥手让奴婢把小邓氏扶起来,让她坐着缓缓神,又亲自拿了两个果子给哭得直抽的曲光耀、曲光宗吃。

    曲氏道:“小邓氏,你回去跟多伢子说,让他写信给他爷爷问问会试考不中怎么办?”

    小邓氏耷拉着脑袋,眼睛红肿,带着两个儿子跟几位长辈鞠躬行礼,便离开了李家。

    李晶晶这才问道:“你们考得怎么样?”

    李云霄得意的道:“妹妹,我们自是考得好!”

    李去病坐下来笑道:“娘,嫂子,我今个榜上得了第一,霄伢子名次也不差考了第九,义扬考了第十一,便连山忆伢子也考了十九名。”

    曲氏大喜,点点头道:“你们考的名次跟玉杰估计的差不多。”

    李云霄高声道:“我师父让小叔叔秋季会试殿试与业哥哥争考状元呢。”

    曲氏目光期盼,却是不想给李去病太大的压力,笑道:“状元哪是那么好考的。去病能中个进士,我就特别高兴了。”

    李去病道:“晶妹子,我有事找你商量,你随到我院子说话。”

    大厅里面只有曲氏与贺氏。

    曲氏想到小邓氏与两个儿子跪着不停的磕头,心里就难受,忍不住落泪。

    贺氏走过来拿着帕子给曲氏擦着眼泪,道:“娘,如果没有我们家,曲多连举人都不是。”

    曲氏这才觉得好一些。

    贺氏蹙眉道:“小邓氏今个做得有些过了,我瞧着她实在是不聪明,明知我们家已经尽了全力,还带着两个儿子过来跪求,给您心里添堵。”

    曲氏微微点头,半晌,幽幽道:“我问过曲多,他愿意去北地,是小邓氏怕那边乱不想去。”

    贺氏不悦道:“我们又不是让他们到匈奴皇朝打仗,只是在本朝的青城城府,怎么就不能去了?”

    曲氏长叹一声。

    贺氏肃容道:“同样是嫡长孙,青伢子十三岁,还是世子的身份,我就让他参军去了北地跟匈奴军打仗!”

    曲氏目光渐渐清明,道:“可不是吗。我的青伢子那么小就去北地打仗吃苦。”

    贺氏摇头道:“娘,小邓氏不聪明,曲多贪图安逸,我们再操心也无用。以后我们少管曲多家的事。”

    且说小邓氏带着曲光耀、曲光宗回了曲家,也不去丁氏那里说一声,就直接回了卧房。

    曲多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嘴唇微动,道:“你去了哪里?”

    小邓氏哭道:“夫君,我们母子去了李家,给姑奶奶跪下磕头,也没有用。她不肯帮你进长安书院。”

    曲多坐了起来,瞪眼生气的问道:“谁让你带着儿子过去求姑奶奶的?”

    小邓氏往后退了半步,道:“我见你那么痛苦难受就去求了。我也是为了你好。”

    曲多急道:“李家都有谁在,都是怎么说的?”

    小邓氏就将过程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曲多羞愧的满脸通红,突然间抱头放声痛哭,道:“小叔叔说的对。我这些年错了,大错特错了。”

    小邓氏惊慌失措,忙劝道:“夫君,你哪里错了?”

    曲多不想跟小邓氏说话,只是一直哭着,哭自己只想着靠着李家得功名,没有想着自己去北地吃苦挣官职。

    外面站着的奴婢是丁氏的人,赶紧跑去给丁氏禀报。

    “小邓氏真是个拎不清的。去把他们给我叫到大厅去,我要训话!”丁氏气得直摇头,之前一直懒得教导曲多、小邓氏,这回看来是不行了。

    丁氏原是商人庶女,后来商人原配去世,把她的生母由姨娘扶成了正室。

    商人家里人口多,也是个大家族。

    丁氏与她的生母在这个大家族里面能混得风生水起,自是跟八面玲珑、审时度势的性子有关系。

    奴婢过来传了话,曲多擦了泪与小邓氏去了大厅。

    丁氏与曲长久刚成亲时,曲长久与曲多都是秀才,丁氏这个继母是新妇,在曲家都未站稳脚根,没有给曲多训话的资格。

    如今曲长久成了六品官员,丁氏做了官夫人,又生下两个儿子,长安的宅子地契写着丁氏的名字。

    丁氏在曲家地位今非昔比,就是用家法惩罚曲多也是行的。

    曲多与小邓氏不得不对丁氏尊敬。

    丁氏端坐着就让两人站在跟前,肃容道:“姑奶奶一家人对咱们家千好万好,能帮的肯定会帮,都不用咱们家人开口。你们求上门去,还是带着两个小的一起去求,这不是寒了姑奶奶一家人的心吗?”

    小邓氏低头道:“母亲,当时我没想那么多。”

    丁氏冷声道:“你只顾着你们夫妻的感受,就一点不顾着姑奶奶一家人的感受吗?”

    小邓氏哭道:“我错了。”

    曲多问道:“那要怎么弥补?我们要去道歉吗?”

    丁氏摇摇头,道:“你们若是专门去道歉倒显得生分了。有机会一起用饭时,给姑奶奶敬杯酒陪个礼说些感激的话就是。”

    “是。”曲多与小邓氏行礼退下。

    三日后,曲多想通透了,独自去了李家。

    他找到了李去病,道:“小叔叔,小邓氏将您说的话都转告我了。我想了许久想通了,我不是读书的料,秋季会试肯定考不中,我向您请教,以后寻个什么营生养家好?”

    李去病放下手里的书,问道:“你说说你能干什么?”

    曲多羞愧的摇摇头,道:“我就是实在想不出能干什么,这才来请教您。”

    李去病反问道:“几年前,我舅舅在信里怎么跟你说的?”

    曲多满脸惭愧道:“爷爷让我去北地,可是我未听他老人家的话。”

    李去病问道:“那现在你愿意去北地吗?”

    曲多哭道:“我一直想去,可是小邓氏总拦着。”

    李去病摇头道:“你别拿小邓氏做借口。你就是怕吃苦。”

    曲多怏怏不乐返回,过了几日终究是受不了看继母脸色过活,又想着以后没银钱供两个儿子上书院,下定决心去北地。

    小邓氏带着两个儿子在曲多跟前哭,不让他去,要他带着她们回潭州。

    “咱们回潭州就得坐吃山空,三百两银钱哪够咱们供儿子上书院。你要回潭州自己回,两个儿子我带到北地去!”曲多是个跟曲长久一样非常倔强的人,决定的事很难改变。

    “娘,我长大了要上书院。”

    “娘,先生夸我聪明,说我以后一定能考中秀才。”

    “你听到没有,儿子要上书院。我这个当爹的为了他们也得去北地。你若怕吃苦就回潭州去!”曲多再次提到了让小邓氏独自回潭州。

    小邓氏哭道:“我不是怕吃苦,我是怕北地乱不安全。”

    曲多怒道:“哪里不乱?天子脚下的长安大街上还发生命案呢!”

    小邓氏只有依了曲多收拾行礼。

    两口子临走前两天来给李家人告别,在饭桌上给曲氏敬酒赔礼。

    贺氏见曲多不是那扶不起的阿斗,便鼓励道:“去了北地只是暂时苦些,后面就会好些的。”

    李晶晶道:“北地有许多从潭州过去的人,就算我爷爷、我大哥、舅爷爷回到长安,那些人还在呢,你们也是有人照应的。”

    这一次李家破例未给曲多一家银钱,就是要让曲多一家去北地历练。

    曲多一家四口去了北地没几天,李家就住进了长安书院的李老实的府邸避暑。

    长安书院暑期休课,然每天早上、黄昏有名士讲坛。

    李云霄、李去病、何义扬、秦山忆以书院学子的身份,每天早晚去听名士讲课。

    这一日早晨,天气炎热,两辆马车停在了书院李府家门口,从头一辆马车里走下来两个少女,走在后面的少女花容月貌绝色倾城。

    ------题外话------

    要票票,有吗?

    请支持一下本文。

    感谢订阅、送钻票花打赏的亲们!

 18 高门贵妇送寿贴 贺氏忆开朝木皇后

    两个少女是三公主何敬梅及王烟雨。

    第二辆马车里面走下来的是白氏与一位满头灰白头发眼角生着皱纹目光锐利的老年贵妇人。

    老年贵妇人正是宫里王淑妃与户部王森尚书的生母、长安书院云院长嫡亲的姐姐云氏。

    云家是拥有几百年历史与狄、牛、白、洪、邓家等齐名的大家族。

    云氏是云族的嫡女。

    当年她还是少女时,开朝的皇帝派大臣到云族求娶她当皇后被拒。

    后来她嫁给了长安四大家族之一王族最优秀的男子——王淑妃与王森尚书的生父王赫之。

    她跟王赫之成亲几年后,王族的长辈就让王赫之纳妾,她不哭不闹,直接带着还是小孩子的王淑妃、王森回了娘家,而后让娘家来人跟王赫之谈和离的事。

    王族的长辈连忙赔礼道歉,亲自与王赫之去了云族把她与儿女接了回来。自此王族的长辈再也不敢提给王赫之纳妾的事。

    何冬登基称帝建立定朝,点名要封她的女儿为妃子,她不同意,王赫之瞒着她把王淑妃送进了宫里。

    为此她与王赫之几年分居不说话,直到外孙女何敬梅都五岁了才和好。

    如今她的夫君王赫之是王族的族长,几乎不问政事,闲暇时受小舅子云院长的邀请到长安书院讲几堂课。

    她这样身势显赫、一生堪称传奇的女子,自是受到人尊敬。

    曲氏、贺氏、李晶晶听到门奴禀报,连忙出来相迎。

    贺氏带着李晶晶给云氏、何敬梅鞠躬行礼。

    “老婆子早该来瞧瞧先生的夫人、长媳、嫡孙女,只因一直病着到现在才来。”云氏今年正好六十岁,身体却是很好,红光满面,不显老态。

    同样是明着不准夫君纳妾的悍妇,从外面看上去,云氏的容貌气质谈吐远比田国公夫人洪氏强。

    “您与三公主能来我们家,实是我们家的荣幸。”曲氏见云氏没有像别的老贵妇人那样上下打量她,心里便不紧张了,热情而又不失礼数的请了云氏先进大厅。

    王烟雨特意指的容貌恢复如初的脸,目光感激,笑道:“晶县主,你瞧我的病全好了,真是太谢谢你了。”

    李晶晶菀尔道:“你坚持按照刘大医师的医嘱就行,病自是会好。这是你的福气。”

    何敬梅拉起李晶晶肌肤光滑似绸缎的小手,柔声问道:“我与你初见是荷园,今个是第二回见面。你还记得我吗?”

    李晶晶点点头,道:“我怎么不记得公主。那日在荷园亭子,公主帮着我说话,后来在院子里比诗,又体恤我年龄不同意我展示才艺来着。”

    李晶晶对五位公主的印象,何义芸最好,何敬梅排第二。

    何敬梅脸露喜色,跟王烟雨道:“你瞧,我没看错人吧,小晶娘是个知道记人好处的好小娘。”

    云氏品了几口茶,望着坐在下首的贺氏,柔声道:“上回见你时,你还是个梳着双丫鬟的小娘,不知不觉过了二十几年,你已是四个孩子的娘。”

    贺氏略有些激动,微点头道:“想不到您还记得我。”

    云氏道:“贺氏双姝,才貌无双。许多年前,你与淑娘不过十一、二岁,在长安城就很有名气。我参加宫宴的次数不多,每回去都是瞧到一群妇人围着你们夸赞,我自是记得你们姐妹。”

    贺氏感慨的长叹一声,不再接话。

    云氏目光怜惜,忙道:“瞧我这个老糊涂,不会说话,勾起了你的伤心往事,真是对不住。”

    贺氏摇摇头道:“无妨。以前的事对我来说已是过往云烟,守住当下的日子好好过才是真。”

    “你这么想就是对的。”云氏点点头,赞赏的道:“你与淑娘如今过得好,尤其是你,有个好婆婆,夫君没有妾室通房,儿女成器孝顺。可要好好的珍惜。”

    她未提到贺氏还拥有县主的身份,可见未曾将这个放在眼里。

    贺氏点头道:“您说的是。”

    曲氏得到了云氏的夸赞,心里高兴,问道:“您今年高寿?”

    云氏笑道:“我再过五天就整六十岁,今个是来给你们家送贴子请你们喝我的寿酒。”

    她身后两个大奴婢从檀木盒里取出三张请帖,呈给了曲氏、贺氏、李晶晶。

    贺氏收了贴子打开瞧了里面的内容,朝曲氏微点头。

    曲氏便道:“您亲自送贴到我家,那天我们一定去。”

    “今个我除了厚脸皮给你们送寿宴贴子,还要感谢你们治好了雨娘的顽疾。”云氏招手叫过王烟雨,让她给曲氏、贺氏、李晶晶再次鞠躬行礼。

    贺氏扶起了娇滴滴看上去非常柔弱文静的王烟雨,笑道:“雨娘的病本就不重,又是个有福气。日后定会身子康健,事事顺顺利利。”

    白氏又说了千恩万谢的话。

    前些天王烟雨要死要活闹得王家不得安宁,便连云氏都病倒了。

    如今王烟雨病痊愈,云氏也好了,王家又恢复了昔日的太平安逸日子。

    白氏是真心实意的谢谢李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