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切都在最后一刻才被告知。甚至将三个方面军的士兵与他们家庭之间的邮政通信联系都切断了。为了加强隐蔽,苏军还利用了顿河两岸弯曲的河道及岸上茂密的灌木丛,一望无际的树林,便于大规模部队集结。就这样在德军的眼皮底下,大批苏军悄悄进入了最后攻击阵地。
对最高统帅部的作战计划,方面军没有提出原则性的不同意见,但在进攻的范围、规模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到了10 月底,同最初的方案相比,增加了实施反攻的兵力、兵器,并扩大了战役范围。在斯大林格勒西北实施重要突击的方向扩大至谢拉菲莫维奇西南地域。这样做是为了以后消灭合围德军时,能建立牢固的对外防御。战役开始的时间现在也确定了下来,西南、顿河方面军于11 月9 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于11 月10 日。日期差异是因为各方面军实施战役的纵深不同决定的,南北方向的方面军同时抵达卡拉奇会台。而在实施过程中,进攻日期的交错反而扰乱了德军对苏军意图的判断。
直到最后一刻,苏军统帅部还在对希特勒实施欺骗行动。10月份,苏西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奉命组织一次进攻,对德中央集团军实施进攻。这样做一箭双雕,一方面阻止德军从中央集团军中抽调部队增援斯大林格勒,另一方面给希特勒造成假象,苏军将在战场的中央而不是南翼开展进攻。这一欺骗获得极大成功,使希特勒对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域的频繁调动视而下见。
10月份的战事差一点使“天王星”砸锅。希特勒命令保卢斯尽快攻下斯大林格勒,不断地把精锐部队投入斯城。10月中旬,保卢斯的进攻越来越猛,苏62集团军的防线已被多次冲垮。这时候斯大林面临一个两难问题,一方面他不能过早暴露集结的大部队和预定中的反攻,同时他又要让崔可夫尽可能地把德军主力拖在城内。如果德军警觉过早撤离斯大林格勒,或者在苏军反攻前拿下该城,都会影响“夭王星”实施。于是斯大林一面源源不断地派出小股部队增援城内守军。让德国人造成锗觉,俄国人预备队已快枯竭了,一面又命令郊外的苏军反复买施反突击,减轻城内守军的压力。结果德国人的胃口吊了上来,把防守翼侧的德军投入到城内作战,而让罗马尼亚军队守住第6集团军的两翼。从7月到11月,希特勒在顿河、伏尔加河和斯大林格勒地域,逐渐丧失了70万兵力,1000余辆坦克、2000门大炮,双方的优劣开始转化,反攻的条件愈益成熟。随着“天王星”最后日期的临近,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进攻部队的准备上。在11 月的第1 个星期里,他们两人分别在三个方面军,帮助方面军最后审查、修订计划。这一次朱可夫特别强调炮火准备和立体作战。在莫斯科战役后期,苏军由于缺少协同作战和猛烈的炮火,而使德军缓过劲来。这一次他特别强调炮兵、坦克军、空军与步兵协同配合,事先让指挥官在沙盘上进行演练。然而,还是出了差错,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弹药供应和航空兵准备在最后一刻还没完全准备好,原定11月10日的进攻日期不得不延期。斯大林把最后日期的确定权限交给了朱可夫。朱可夫发现日期越往后拖延,有可能增大夫密的危险。但为了保证成功,他毫不迟疑地把进攻日期确定了下来:11月19日,顿河、西南方面军发动进攻;11月20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反攻。
这一次进攻日期再也没有更改,强大的苏军南北突击集团已变得不可阻挡了。
3。德军情报机构受骗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二战中说过一句名言:“战争时期,真实的东西太可贵了,以至于总要扯起谎言做护身。”他的这番话是切肤之谈。许多次战斗的结局都取决于情报侦察部门工作。交战各国为了获得胜利,都想更多地保住自己的秘密,紧追不舍地探明敌人计划,并布下弥天大谎迷惑敌方,到头来使敌方发现自己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卷入了一场必败无疑的战斗。
希特勒是善搞欺骗的老手。大战爆发前,他利用西方与苏联的矛盾,逼迫英法签署了幕尼黑协定,当英国首相纳维尔·张伯伦结束同希特勒会谈,从慕尼黑返回伦敦并洋洋得意宣称:“我们的时代是和平的时代”时,希特勒正加紧入侵波兰的战争准备。从1939年到1940年,希特勒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他的军队攻占了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并成功地把英国人赶到英伦三岛上。在这期间,希特勒损失微乎其微,而军事上的胜利,却盖过了德国历史上的毛奇,可与腓德烈大帝及拿破仑媲美。希特勒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自于陆军情报机构提供的准确情报,并施展了战略欺骗,从而使全世男大惊失色。
与对欧洲的了解相比,德国人对东方俄国认识却浅薄得多。负责俄国情报的德国陆军参谋总部东方外军处在“巴巴罗莎”进攻前夕,甚至还没有一份象样的对苏联军队、经济、资源作出估计的资料。多亏希特勒的“闪电”突击,弥补了情报的不足,三个月内就深入到俄国腹地,兵逼莫斯科。这时候希特勒洋洋得意,沉浸在征服世界的幻想中,而他的情报机构居然没有发现斯大林正从远东将军队源源不断调到前线,最后德军不可避免地在莫斯科城下遭到惨败。
莫斯科战役后,德军情报机构改组。有一阵子,东方外军处似乎洗心革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1942 年春季,外军处通过无线电和各种渠道炮制了大量假情报,策划了子虚乌有的进攻“克里姆林官”计划,使斯大林仍将大量军队集结到莫斯科一线,希特勒夏季攻势获得意外成功。
1942 年7 月,德军情报机构沉浸在乐观情绪之中。领导该处的盖伦上校被认为是一个传统的悲观主义者,他告诫部下:“情报官的预测没有成为现实不会受到人们过分指责,但是,谁要是没有提醒元首注意敌人的能力是不能容忍的。”现在他也成了一个乐观主义者,因为所收到的情报都是好消息。尤其是前线部队纷纷报告俄军在溃退,士兵中出现了逃亡现象,这一切都构成了一幅红军濒临灭亡的美妙图景。
使盖伦兴奋不已的是5 月底的哈尔科夫之战,它使铁木辛哥部队溃散,被俘虏24 万之众。德军总参谋部作战处对形势作了如下估计:
自4 月份以来,俄国人还没有遇到过这样惨重的失败,敌人现在被迫向高加索、沃罗涅日一带退却。俄国人在挫败中变得灵活,不再死守硬拼,但敌人阵线快要崩溃。据克莱施特第一装甲军团称,有大批俄国兵开小差,苏联指挥系统似乎也失去控制能力。这样,德军有可能在今年秋天同时占领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
盖伦上校自然同意作战处长约德尔的判断。8 月初,德国第52 军缴获了一份斯大林在7 月28 日发布的命令,更使盖伦坚信了自己的判断。这份命令第一次坦率承认俄国人在人力和领土方面遭到巨大损失,接着指出任何进一步的后退只能意味着俄国的灭亡。盖伦认为它反映了斯大林的地望、沮丧的情绪,也说明红军已面临严重困扰。
然而,不久获悉战地指挥官对斯大林命令有不同看法,认为它稳定了苏军情绪,“以前敌人常常出现溃散现象,现在俄国人的抵抗加强了”(德第6 集团军参谋长施密特少将语)。
此刻,一些令人迷惑不解的情报出现在盖伦的办公桌上。有消息称,俄国人力量没有枯竭,斯大林在俄罗斯东部地区以及外乌拉尔、西伯利亚,重建了庞大的军火工业,在7 月份一个月里,斯大林重新组建了54 个步兵师和56 个装甲师。盖伦难以相信这一数字,经过核查,结果更使他吃惊,斯大林居然一个月能生产1000 辆坦克,据此推断,苏军现在还有590 多个师。他忐忑不安地把这一情报送给总参谋长哈尔德、作战处长约德尔。约德尔竟然面色苍白地叫了起来:“俄军比1941 年还强大。”
但是元首不相信,他气愤地训斥了盖伦一顿:“我,一个发动了使全球为之震颤的攻势的人,我流血流汗地干,每月才生产600 辆坦克。而你竟告诉我斯大林生产1000 辆!”
然而事实却是如此。由于兵力分散,德军在列宁格勒、高加索、中央战线的进攻在9 月至10 月都渐渐停顿了下来,在斯大林格勒却陷入了混战。眼看保卢斯要得手了,斯大林又把士兵投了进去。
秋天来了,战争进入了僵持阶段,元首打算打持久战了。8 月29 日,盖伦上校汇总了搜集的情报作出判断,苏军目标是在夏季保存力量,准备在冬季发动攻势,如1941 年所发生的那样。苏军的损失要比原先估计的少,他们最可能发动进攻的方向在中央集团军群或斯大林格勒附近的B 集团军群。
盖伦分析道,两处都有可能遭到进攻。B 集团军群战线漫长,地势平坦,即使斯大林格勒失守,苏军也能夺回来。据第6 集团军保卢斯称,德军在斯大林格勒防线的左右两翼力量薄弱,一旦受到攻击很难守住。然而进攻中央集团军群对斯大林也很有诱惑,因为它直接威胁莫斯科。报告最后称,很难判断苏军从哪里进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苏军没有力量同时发动一个以上的攻势。
在大本营对苏军秋冬攻势进行预测时,希特勒起先估计斯大林会对B 集团军群发动进攻,苏军将在绥拉菲莫维奇附近渡过顿河,“布尔什维克在1920年就是这样打垮了白军”。后来他被10 月底莱因哈德·盖伦上校提供的情报弄糊涂了,驻守在尔热夫的第9 集团军经过几个星期的侦察,确信敌军大批部队已集结完成,随时可能发动进攻,至多推迟一星期。
这正是斯大林为掩护“天王星”战役而设下的圈套。也难怪德国人会受骗,在1941 至1942 年冬季,德军就是在莫斯科以西100 英里处顶住苏军进攻,防线的支持点就是伏尔加河上游的尔热夫。在尔热夫以北,苏军又继续向西南方向推进了100 英里,这样德军第9 集团军的守地就象一只大拇指,指端是尔热夫,东、西两面受敌。苏军在1942 年夏天曾经攻打过尔热夫,现在又有大批军队集结,从而使希特勒作出了错误判断。
10 月份,德国人还有机会发现苏军的真实意图,通过飞机侦察发现苏军在B 集团军群大量集结,苏军打算干什么呢?一个最充分的理由是斯大林格勒守军处境危险,斯大林把大批部队调来是为了防御。而且有不少资料证实了这一点,伏尔加河两岸出现了大批带着财物从斯大林格勒撤退的市民,监听处截获的苏军情报表明,近期内苏军的防御加强了,没有迹象表明会在这里发动一场重大进攻。
11 月6 日,在“天王星”战役两周前,盖伦上校向元首呈送了一份文件:
对“中央”集团军群当面敌情的估计一、总的估计1。德军东线当面俄国人在未来的主要军事行动方向是“中央”集团军群地带,这已越来越明显。但是尚不清楚,俄国人打不打算与此同时在顿河地区举行重大战役,或者他们考虑到兵力不足,不可能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取得成功,而把自己的目标限定在南方。但是可以断定,他们在南方所做的进攻准备工作还没有进展到这样的程度,即在不久的将来,向“中央”集团军群发动进攻的同时,在这里也进行一场重大战役。暂时还没有情报说明敌人已放弃渡过顿河实施突击。这一思想对他们先前的意图很显然产生过影响。根据时间对战役作大致划分会对他们有利,他们将把用作实施这次突击的兵力暂时编入对付“中央”集团军群的预备队,一旦那里的形势发展需要,则动用它们。
这里没有研究南翼俄国人的战役能力。促使敌人在短期内对“中央”集团军群采取决定性行动的最重要原因是:
(1)从军事和政治角度考虑,必须是迅速地夺取重大的胜利。敌人认为,他们对“中央”集团军群采取军事行动比对“B”集团军群采取军事行动,更易达到取得迅速和重大胜利这一目的。况且在“中央”集团军群地带内运动的军事行动,可以消除或至少减少德军会在莫斯科方向上发动进攻的担心。敌人担心这次进攻会在明年开始。(2)“中央”集团军群的战线走向十分有利于开展大规模战役。从运输观点看,这里有方便的集结地域,对开展斯奠棱斯克战役来说具备有利的出发地域(苏希尼奇——托罗佩茨突击部)。斯莫棱斯克地域应视为对付“中央”集团军群决定性战役的第一个目标。从其距离来看,这一目标对俄国统帅部的能力完全适应。(3)如其得逞,在击溃德军战线中央的部队之后,利用战果向西,向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继续发展进攻,最后分割北翼的德军。(4)与此不同,罗斯托夫战役在部队指挥和后勤供给方面存在着很大困难。如果得逞,虽是这样的战役也可能会导致德军战役南翼崩溃,但对进一步扩张战果只创造了一个不大的机会。虽然如此,也应该预料到,在“中央”集团军群当面展开主要战役的同时,顿河战役也会展开。
这份报告仍然一厢情愿地认为苏军主攻方向在中央集团军群,如果他们还要进攻B 集团军群,那是在稍晚的时候,而且是对进攻中央集团军群的补充。
苏军“天王星”战役尽管进行了一系列的伪装,但几十万人的频繁调动难免会露出迹象。11 月8 日,东方外军处发现在绥拉菲莫维奇有苏坦克第5集团军的一个师,两天后又发现了另一个师。同时他们还发现了西南方面军司令部。所有这些都没有引起盖伦的警觉,他们没有根据这两个师判断苏第5 坦克集团军已在绥拉菲莫维奇,也没有从新成立的方面军得出苏军即将进攻的结论。在12 日的报告中,他仍然认为局势不明朗,无法做出预见。只是在报告的最后才补充说:“在不远的将来,苏军将进攻罗马尼亚第3 集团军,其目的是切断通往斯大林格勒的铁路,威胁东西的德军部队,迫使德军撤出斯大林格勒。对此,必须有所考虑。”
11 月中旬,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苏军要在斯大林格勒发动进攻。B 集团军群,第6 集团军和第4 坦克集团军的指挥官开始不安了。保卢斯接到了步兵第44 师、步兵第376 师告急报告,在他们阵地前沿顿河弯曲部发现大批苏军。他不放心镇守绥拉菲莫维奇桥头堡的罗马尼亚第3 集团军。12 日,B 集团军群司令魏克斯同意了保卢斯的要求,让他从工兵和炮兵部队中抽调1 万人为罗马尼亚军队殿后。第4 坦克集团军霍特也试图想弄清苏军集结重兵的意图,有一点他明白,苏军兴师动众不会只为了防守。但他们都没有看清整个战局。“苏军已精疲力尽”的先人之见影响了他们作出正确判断,他们更不敢也不愿意想象苏军会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攻。
10 月底,希特勒接到各种报告,苏军正在斯大林格勒集结,他也认识到了第6 集团军两翼缺少掩护存在的危险,但他认为斯大林格勒苏军的调动是为了防御,或是配合在尔热夫的进攻。他不相信苏联人有在斯大林格勒发动大规模进攻的能力。11 月初他把大本营从潮湿的文尼察迁回腊斯登堡的“狼
穴”,随后前往慕尼黑参加11 月8 日和9 日的纳粹周年纪念活动。17 日,他还向保卢斯发去电报,让他尽快占领斯大林格勒。此刻,他正在德国南部的伯格霍夫,在高山顶上呼吸着新鲜空气,他太需要休息一下了,他已沉浸在景色壮观的群山中,早已把斯大林格勒抛在脑后。48 小时后,希特勒山间别墅里的电话急骤地响了起来,陆军参谋总长蔡茨勒将军从东普鲁士声嘶力竭地喊了起来:“不好了,元首您早已料到的苏军攻势开始了。”
第十章孤注一掷1。惊慌失措的六天六夜
19日拂晓,城北越来越响的隆隆炮声把保卢斯从睡梦中惊醒。睡意朦胧的他还没起床,值班参谋门也不敲就闯了进来,他意识到一定发生了不寻常的事:“报告司令,苏军在城北顿河一带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遭到炮火猛烈袭击,阵地出现混乱。”保卢斯稳住劲:“通知参谋长到我这儿来。”城市北面顿河沿岸,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正面临一场灾难。这些罗马尼亚人不仅认为这场战争纯属德国人的事,无意为其卖命,而且他们的装备也十分低劣。简陋的防御工事在2000多门苏军大炮轰击下差不多夷为平地,继之而来的苏制坦克势不可当地冲进了堑壕。有少数罗马尼亚人起先还在抵抗,3小时后溃败发生了。保卢斯接到报告立刻向B集团军群司令魏克斯汇报,这个骄悍的日耳曼人决心堵住惯败的突破口,把坦克48军和坦克14军投入战斗。然而,溃败的大军如泄闸的湖水即刻把援军吞没了。
直到19日傍晚,保卢斯和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