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妈全身都很干净,她一辈子好强,走也走得干干净净。 
  我坐在地上守着妈。我知道再也守不了多少时候了。这样的相守是过一秒少一秒了。 
  妈紧紧闭着她的嘴。无论我和小阿姨怎么叫她,她都不应了。 
  我觉得她不是不能呼或吸,而是憋着一口气在嘴里,不呼也不吸。那紧闭的嘴里一定含着没有吐出的极深的委曲。 
  那是什么呢?想了差不多半年才想通,她是把她最大的委曲,生和死的委曲紧紧地含在嘴里了。 
  妈永远地闭上了她的嘴。有多少次她想要对我们一诉衷肠,而我又始终没有认真倾听的耐心,只好带着不愿再烦扰我们的自尊和遗憾走了。我只想到自己无时不需要妈的呵护、关照、倾听……从来也没想过妈也有需要我呵护、关照、倾听的时候,如今,我只好翻看她留下的那份如何可以详尽其苦的自述了。 
  妈走的时候,我本可以在她的身边,可是我陪先生去了。 
  要是她出事的时候小阿姨或我在身边,也许她还有救; 
  或至少在她走的时候,我能拉着她的手,让她这辈子哪怕有一次不孤独的记录。她肯定呼喊过我,我却没有听见,她只好一个人孤孤单单地上路了。就像她在手术前劝慰我的那样:时间长了就好了,我不是孤独了一辈子吗; 
  就是她已经迈上那条黄泉之路,只要还没走远,也许我还能把她叫回来。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 
  一想到她是这样走的,我就悲从中来。 
  人人都说我是个孝女,其实我让妈伤了一辈子的心,让妈为我劳累了一辈子,就在她没有几日可留的情况下,我还逼着她一会起来、一会坐下地锻炼……是我把妈累死了。这,谁又能看得见呢? 
  我不需要人们说我什么好,我要的是妈活着,哪怕再活一年,再让我为她做点什么,可是她不,她就这样的去了。 
  不论我怎样伤她的心,她就是走,也左思右想,挑了一个不会给我留下更多悔恨的时辰。 
  她没有在手术台上走,免得我为签字手术而自责; 
  她没有在我逼她起立坐下的时候走,让我有机会用其实是对她无尽的深爱做一些弥补; 
  她拼却一命留给我最后一个满足:“高兴。高兴,我的思想问题解决了一半”,让我以为我的努力终于成功,她又有了活下去的自信、愿望和勇气,那不也就是给我以勇气和希望; 
  她还有机会对我说,她就爱吃我做的莲子、小豆粥,为我日后的回忆留下些许的安慰:她走的那天还算快活; 
  让我有机会在她说“虽然我老了,可是还是活着对你们更好”的时候,以明心迹地说声“那当然”; 
  她给了我陪她坐一会儿的时间,让我能够对她说:“妈,过去老也没能抽时间陪您坐一会儿,现在终于可以陪您坐着聊聊天了”,而她又给了我最后的谅解,“我也不会说什么,也说不出什么……” 
  留给我一个了结我们这辈子缘份的机会,让我能够对她说一句:“妈,请您原谅我。”那是她最后对我的疼爱。也是上帝对我的恩惠、对我的了解,他知道我不过是要妈更好地活下去,只是我的办法过于拙劣,又急于求成。 
  我亲吻着妈的脸颊,脸颊上有新鲜植物的清新。那面颊上的温暖、弹性仍然是我自小所熟悉、所亲吻的那样,不论在任何时候,或任何情况下,我都能准确无误地辨出。可从今以后再没有什么需要分辨的了。 
  为什么长大以后我很少再亲吻她? 
  记得几年前的一天,也许就是前年或大前年,忘记了是为什么,心情少有的好,我在妈脸上重重地吻了一下,至今我还能回忆起妈那样幸福的、半合着眼的样子。为什么人一长大,就丢掉了很多能让母亲快乐的过去?难道这就是成长、成熟? 
  现在,不论我再亲吻妈多少,也只是我单方的依恋了,妈是再也不会知道,再不会感受我的亲吻带给她的快乐了。 
  很快,就连这一点依恋也无从寄托、无处可寻了。 
  我又在她身旁躺下,拉起她的右臂,让她的手臂像我小时那样,环绕过我的颈项,我贴紧她的怀抱,希望她能像我小时那样,再搂抱我一次。可是小阿姨把我拉了起来,说:“阿姨你不能这样,这样姥姥的胳膊就永远伸不直了。” 
  我只好起来坐在她的身旁,拉着她的手,目不转睛地看着她。也只能拉着她的手、也只能这样看着她了。就是这样,也是看一眼少一眼,拉一会儿少一会儿了。 
  她那一生都处在亢奋、紧张状态下的,紧凑、深刻、坚硬、光亮、坚挺了一辈子的皱纹,现在松弛了、疲软了、暗淡了、风息浪止了。 
  从我记事起,她那即使在高兴时也难以完全解开的双眉,现在是永远地舒展了。 
  她的眼睛闭上了。 
  那双眼睛,到现有也显出常人少有的美。先是在大眼角那里往上抛出一个极小的弧,然后往下滑出一道优美的长长的弧线,再往小眼角走去。最后在小眼角收势为更小的一个弧。一般人闭上眼睛以后,仅仅是一条弧度很小、差不多就是直线的弧线。 
  真正让我感到她生命终止的、她已离我而去永远不会再来的,既不是没有了呼吸,也不是心脏不再跳动,而是她那双不论何时何地、总在追随着我的、充满慈爱的目光,已经永远地关闭在她眼睑的后面,再也不会看着我。我一想起她那对瞳仁已经扩散,再也不会转动的眼睛,我就毛发竦然,心痛欲裂。 
  我也不相信妈就再也不能看我,就在春天,妈还给我削苹果呢。我相信我能从无数个削好的苹果中,一眼就能认出她削的苹果,每一处换刀的地方,都有一个她才能削出的弧度,和她才能削出的长度,拙实敦厚;就在几个月前,妈还给我熬中药呢……我翻开她的眼睑,想要她再看我一眼。可是小阿姨说,那样妈就永远闭不上眼睛了。 
  妈,您真的可以安心的走了吗?其实您是不该瞑目的。 
   
10



  妈的手也渐渐地、越来越黄了。就像一九八七年她得了黄胆性肝炎那么黄。虽然还像活着的时候那么暖和,可我知道,这是因为我一直握着的缘故。 
  妈的脸也越来越黄,嘴唇也渐渐地紫了。看上去像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人了。 
  剩下的事,就是等火葬场来接妈了。 
  十点钟,火葬场的人来了。他们指着妈身上的被褥问道:“这些铺盖带走吗?” 
  我这时才明白应该给妈铺上更好的被褥。我怎么什么都不懂! 
  我抢先回答道:“是的。” 
  除了白底红条的床单是先生早年活的旧物,其它一应物品全是我们从前购置的,所以做得这个主。 
  枕巾是橘黄色提花的,枕头是哪一个我记不起来了。 
  被里和棉胎倒是新的。但被面是我们从前住在二里沟的时候买的。米色底,上有红色圆圈套着黑色的五角框,或黑色圆圈套着红色的五角框,我想妈带这床被走也好,那是只属于我和她的、艰难岁月的记录。 
  就这样了了草草地把妈送走了。没想到妈走的如此突然,而我又无法分身去为妈准备什么。 
  我倒不大在意这些,我悔恨的是我永远无法回报妈的爱了。 
  送妈出家门的时候,机关里的司机小段在我身后指导说:“说‘妈,您走好。’”我照着说了。这一说、这一送,是永远地把妈送出门、永远地把妈送走了。 
  去的是东郊火葬场。天气晴好。没想到又经过了西坝河,我们本是要搬离的地方。我本以为,给妈安排一个更好的住处,我是不会让她再回这个人生地不熟、对妈的寂寞生活没有多少乐趣的地方了,可是没想到妈还是要和她曾经住过的这个地方告别。那时,天意不可违的念头第一次出现在我的心里。 
  从我非要妈活下去而至失败,我懂得了“顺其自然”。其实妈手术时就准备去的,虽然手术如我所愿、所直觉地成功了,最后事态还是按着妈所预想的发展下去。这是我的失算。这一辈子我想做的事,没有一件做不成功。唯有这一件,我失败了,我败给了妈。败给了命,我不可战胜命,也不可战胜上帝。 

           ※        ※         ※ 

  在火葬场办理了一应手续。给妈挑骨灰盒的时候,我都不能相信妈不在了,就是前几天我还在商店里给她选衣服呢。 
  我挑了一个最好的,希望妈在那个世界里有一个好的住处,既然她没能住上我主要是为她搬的这个新家。 
  人们提醒我给妈买了一个小花圈。可惜火葬场没有鲜花的花圈。 
  “放在哪儿?”我问。 
  人们告诉我应该放在妈的身上。我听话地放在了妈上腿靠近膝盖的地方。 
  这时我才醒悟,怎么连花圈都没想到给妈买一个?不要说是鲜花的,就是纸扎的也还是在别人的提醒下才知道给妈买一个? 
  从来没有给妈买过鲜花,到了这个时候,也无法再做一次补偿。新中国在一九四九年后消减了平民百姓一切所谓贵族化的习俗。每每在电视上看到为迎接各国贵宾献上的鲜花,或某位国家领导人的追悼会上,偶然有个鲜花的花圈,只觉得那真不是人间过的日子。没想到母亲去世后形势大变,那些本有为天上才械娜兆樱踩司箍上硎芤欢U獠拍芫B蛐┫驶ǚ旁诼璧墓腔液星埃粤宋业乃拊浮?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惨烈打瞢了头,就是不瞢头,也没有举办丧事的经验。家里人口太少,更无三亲六故,生生息息、婚丧嫁娶的红白喜事从未经历、操办,就是妈活着,碰见这样的事恐怕也会感到手忙脚乱。 
  不论新旧社会,人际关系的规则讲究的都是门当户对,有来有往。既无往,何从来?来和往要有经济为基础,更要有心情为基础。妈却一腔哀愁,百事无绪,话都懒得说,哪有精神应酬?既无钱又无绪,只有终日闭门长嘘短叹。如此,生活百科予我们可不就简陋到一无所知。 
  而且我也分不开身,又没有一个兄弟姐妹,或七大姑八大姨来帮我照应一把。要不是有小阿姨和王蒙夫妇、维熙、谌容、蒋翠林以及机关同志们的帮助,我连这些也做不完全。 
  事后,我悔恨无穷地对先生说:“我当时昏了头,你经历过那么多事,又比我年长许多,怎没替我想着给妈买个花圈呢?” 
  先生说:“你又没告诉我。” 
  我哑口无言。既然先生能这么说,我还有什么可说?我那时要是能想到让他去给妈买个花圈,这个遗憾也就不会有了。 
  就像我终于从悲痛中缓过气来的时候对他说:“这一年要是没有朋友们的关心,我真不知道怎么过,可是你连问都不问问我是怎么熬过来的。” 
  先生照样无辜他说,“你又没告诉我。” 
  不过在我这样说过之后,先生确实改变了态度。今年妈生日和清明那天,我们到广济寺给妈上香的时候,先生诚心诚意在妈的牌位前鞠了三个躬。 
  有一次先生甚至在电活里对人说:“张洁她妈死了。” 
  我说:“这样说是不是太难听了。你能不能说‘张洁的母亲去世了’?” 
  先生倒是很虚心,后来果然改口为“张洁的母亲去世了。” 
  记不得谁人说过,一个男人要是讨了一个比自己小十几岁的老婆,再不懂得温柔也得温柔起来,可在我们家,整个一个南辕北辙。 
  先生的万般事体,除了大小解这样的事我无法代劳之外,什么时候要他张过口呢?就连他打算到街口去迎火葬场的车,我在那种情况下还能为他着想,怕他累着,转请谌容代劳。 
  但在母亲过世、我又身染重病以后,就卸掉了此项重任,躲进了自己的家。我没有这个心气了,也怕我那很不好治、发展前景极为不妙的病传染给先生。 

           ※        ※         ※ 

  妈过世后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国文兄嫂和王蒙兄嫂,几乎每天一个电话,探问我的方方面面;或想方设法说些笑话,让我开心;或鼓励我振作起精神,写一部人世沧桑、世态炎凉的大书;或知我无法写作、没有收入,给我找点“饭辙”;或隔几日带些好吃、好喝、好玩的来我这里聚聚,哪怕是隆冬腊月、朔风凛冽,他们也会带着一身寒气和满心热气,来到我那已然没有了妈的空巢…… 
  我更是没完没了、一而再、再而三地麻烦维熙的夫人小兰,有时半夜三更就会拿起电话和她讨论妈的病情、研究妈猝死的原因,一说就是一个,半个小时; 
  有个深夜,胡容突然感到无名的恐惧,好像有什么不幸的事将要发生。赶紧打个电话给我,可不,那个晚上我真要过不去了; 
  去年中秋,徐泓远在海南,打个长途祝愿我节日过得还好。又有天打电话给我,适逢我不在家,没有人接。第二天再打,还是没有人接,她紧张得以为我病倒在床无法起来接电话,三番五次打来电话,直到与我通上话才放了心; 

           ※        ※         ※ 

  火葬场的人让我再看妈一眼,我掀开盖在妈身上的白布单,看了看妈的脸和妈的全身,这就是那永诀的一眼,又亲了亲妈的脸颊,这也是五十四年来,我们之间的最后一次肌肤相亲。从此以后我们就是阴阳相隔,就连这个没有了生命的妈,我再想看也看不见、再想亲也亲不着了。 
  然后,火葬场的人大声叱喝着:“走了,走了。” 
  我不能怪他,他要是不呦喝,所有送葬的人就无法走出这个门了。 
  人们把我拉走了。我当然得走,我不能永远留住妈,我也不能永远呆在火葬厂不走。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时辰,现在还没到我呆在这里的时候。 

           ※        ※         ※ 

  从火葬厂回来后,我拿起妈昨天晚上洗澡时换下的内衣,衣服上还残留着妈的体味。我把脸深深地埋了进去。 
  我就那么抱着她的衣服,站在洗澡间里。可是妈的体味、气息也渐渐地消散了。 
  我一件件抚摸着她用过的东西;坐一坐她坐过的沙发;戴一戴她戴过的手表;穿一穿她穿过的衣裳……心里想,我永远地失去了她,我是再也看不见她了。其实,一个人在五十四岁的时候成为孤儿,要比在四岁的时候成为孤儿苦多了。我一生碰到的难堪、痛苦可谓多矣,但都不如妈的离去给我的伤痛这样难熬。我甚至自私地想,还不如我走在她的前头,那样我就可以躲过这个打击。可是我又想,要是我走在她的前头,又有谁能来代替我给她养老送终呢?虽然我也没有把她照料好。最好的办法是将我以后的寿数与她均分,我再比她多上几天,等我安排好她的后事便立刻随她而去。要是我自己的那个时辰来到,我都会顺其自然,不会下那么大力气去拒绝那个时刻的到来,然而,哪怕是一小点病痛放在妈的身上、更不要说走完她的人生之旅,且不说我失去她的悲伤,一想到她在生老病死的挣扎,我就感到痛疼难当。 
  也许上帝是慈悲的,他不愿让妈再忍受脑萎缩的折磨,让她在那个痛苦到来之前就把妈接走了。并且终于对妈发出一个善心,给了妈一个没有多少痛苦的结尾,这恐怕是她一生中最顺利的一件事,然而对于我却不免过于惨烈。 

           ※        ※         ※ 

  我收起妈用过的牙刷、牙膏。牙刷上还残留着妈没有冲洗净的牙膏。就在昨天,妈还用它们刷牙来着。 
  我收拾着妈的遗物,似乎收拾起她的一生。想着,一个人的一生就这样地结束了,结束在一筒所剩不多的牙膏和一柄还残留着牙膏的牙刷这里。不论她吃过什么样的千辛万苦,有着怎样曲折痛苦的一生。我特意留下她过去做过的纸样,用报纸剪的,或用画报剪的。上面有她钉过的密麻的针脚。很多年我们买不起鞋,全靠母亲一针针、一线线地缝制;也特意留下那些补了又补的衣服和袜子,每一块补丁都让我想起我们过去的日子。起先是妈在不停地缝补,渐渐地换成了我……我猛然一惊地想,我们原本可能会一代接着一代地补下去…… 
  我们早就不穿妈用手缝的鞋了,更不穿补过的衣服、裤子,我想妈一直留着它们可能和我现在留着它们有同样的意思。 
  想起这一年妈老是交待后事。她如果不在了猫怎么办,给谁,她认定对门的邻居俞大姐会善待她的猫,让我在她走后把猫交给她,总不相信我会悉心照顾它; 
  又几次叮咛我:“以后你就和胡容相依为命吧。” 
  妈,这个世界上,除了你和我,有谁能和你,或有谁能和我相依为命呢? 
  胡容是好朋友,可“相依为命”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