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观战笔记:一名中国将军眼中的未来战争-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的问题仍然是:如何从军事上看懂它。
  信息化战争的完备形态是数字化战争。拉姆斯菲尔德竭力推行的“数字化战争”新理论,用美国人自己的话来概括,就是要“将缓慢而庞大的军队转变成一支轻便但迅速而精确的部队”。
  虽然由于借道土耳其受阻,也由于战局发展太快,美军第一支数字化部队第四机步师没有来得及在伊拉克战争中得到全面检验,但来源于“数字化战争”理论的“精干、精确、快速”的作战指导思想,却在伊拉克战争中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贯彻。美军依仗强大的制信息权,在作战行动中特别强调“抓住要点,直取要害”,自始至终把“打首都、打首脑、打中枢”作为战役重心,作为贯穿全部作战行动的焦点。
  伊拉克的要害:巴格达。
  巴格达的要害:萨达姆。
  萨达姆的要害:控制力。
  归纳:打巴格达,打萨达姆。
  五角大楼和美军将领们正是根据这样一个作战思路来导演伊拉克战争的,更是按照这样一个作战思路来攻打巴格达的。
  
  二
  巴格达迅速陷落,老美心中那份得意自不必说。在一旁作壁上观的俄国将领们,却看在眼里,酸在心里。这些昔日美军的老对手们在吞下这粒酸葡萄之后,也不得不承认“美军在伊拉克演练了全新战法”。英国联合特遣部队司令、空军中将布赖恩·伯里奇也不无醋意地说,美军攻打巴格达的战术,其实同他指挥的英军在巴士拉采用的“撼树”战术差不多。也就是说,萨达姆政权是一棵树,美军的战法是使劲摇动它的树干,使树上的果子纷纷落地。一树果子,一只一只去摘多么费事,使劲摇动树干使满树果子纷纷落地,又快又省事。美军这种新战法的精义就是“抓住要点,直取要害”,不在枝节问题上纠缠。伯里奇最后换成赞扬的口吻道:“美军向巴格达的进攻不同寻常,历史学家和其它方面的学者将要花几年的时间对它进行研究,而且也将成为军校学员的必学战例。”
  伊拉克之“树”就是萨达姆,巴格达之战就是要伐倒这棵“树”。
  信息化条件下的这种新战法,超越了传统作战的思维模式,将“循序渐进”的程序倒置过来,以“点穴”、“穿刺”等作战行动,先攻要害,后及其余。它强调,初战就要对敌实施“决定性打击”,以收“敲其一点,震其全局”之效。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贯彻这个全新作战指导思想非常坚决,自始至终,一以贯之,绝不动摇。
  先看空袭——首炸巴格达,首炸萨达姆。一开战,它奏出的第一声就是这场战争主题曲的最强音:闪电式突袭巴格达。突袭名称:“斩首”行动。突袭目标:萨达姆居所。突袭器:巡航导弹、F…117隐形轰炸机、精确制导炸弹。突袭企图:一举炸死萨达姆。假如这次“斩首”行动能够达到预期目的,那么,美军将在战争史上开创一个“奇迹”:一场战争刚刚开始,便已宣告结束。小布什为伊拉克战争规定的目标有三项:推翻萨达姆政权、解除伊拉克武装、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三条,核心是搞掉萨达姆。如果能将萨达姆一举炸死,那就“毕其功于一炸”,其余两条也就迎刃而解了。可是萨达姆命大,侥幸逃过了美军对他实施的第一次“斩首”行动,又在电视上公开露面。萨达姆的这一“挑衅”行为,直逗得美军心恨牙痒,动用空中、地面、卫星、特工等各种手段,紧锣密鼓地搜寻他的行踪。4月7日,忽然有一个情报传到美军中央司令部:萨达姆又在一所房子内召集高官们开会。中央司令部立刻派出一架B…52轰炸机,向这所房子投下四枚重磅炸弹。可是萨达姆这只老狐狸太狡猾了,他让凶猛无比的美国猎鹰又一次扑空。不过,萨达姆此次挨炸之后,终于“神秘消失”
  了。从4月7日挨炸之后巴格达战局迅速起变化的情况来看,萨达姆至少已失去了对伊军的指挥控制能力。这样,美军穷追猛炸萨达姆的主要目的也算基本上达到了。
  再看地面进攻——且战且进,日夜兼程,把进攻矛头直指巴格达。地面进攻是3月21日开始的,美军从南部越过科伊边界,英军在法奥半岛登陆上岸,先在乌姆盖斯尔、法奥一线发起攻击,尔后沿着巴士拉——纳西里耶——巴格达这条由南向北的进攻轴线,兵分两路,向北推进。但美英联军不是步步为营式地逐点推进,而是坚决贯彻“直取巴格达,穷追猛打萨达姆”的作战企图,不管沿途各个要点打得下打不下,统统先作“扼要处理”,主要兵力坚定不移地向北快速前插。右路的美陆战一师还没等攻下南方重镇巴士拉,便将这块硬骨头甩给了英军第七装甲旅,它自己则绕城而过,迅速向北推进。左路的美军第三机步师越过科伊边界后,其先头部队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向北挺进,不到一天已突进200公里,很快插到了纳西里耶一线。伊军在纳西里耶的抵抗很顽强,战斗打得很激烈。但同样,美军只留下海军陆战队继续攻打纳西里耶,第三机步师主力则抽身北去,继续挺进巴格达。
  其间,由于乌姆盖斯尔、巴士拉、纳西里耶等地的伊军抵抗比较顽强,战斗较为激烈,又遇上沙尘暴,美军补给一时跟不上,美军前线指挥官中曾一度出现过“暂停进攻”的呼声,以便“进行休整、重新部署和等待增援”。有些人希望等待装备最先进的第四机步师到达后再继续进攻。但是,五角大楼和美军高层决意要把“直取要害”的作战指导思想贯彻到底。小布什在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参联会主席迈尔斯、前线总指挥弗兰克斯等人磋商后明确表示:“不能停顿”,要“继续把注意力集中在攻打巴格达上”。中国古人说:“夫战,勇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战争没有休止符。不能停,不能等,接着打。美军第三机步师、陆战一师,以及稍后从西线加入战斗的第一○一空中突击师,也包括英军的部分兵力,都“不停顿”地直插到了巴格达。插得最快的第三机步师所属第七装甲骑兵团,三天内穿越700公里沙漠地带,跨越幼发拉底河,插至距巴格达70余公里的卡尔巴拉地区,出尽了风头。
  美军向巴格达推进速度之快,让有些国外媒体已找不到规范的军事用语来形容,连连惊呼:“美军狂奔巴格达!”
  
  三
  美军的巴格达攻城战,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攻城战,它采取的是“万军阵中直取萨达姆首级”的战法。没有以绝对优势兵力将巴格达四面包围,没有实施长时间围困来“围以待变”,也没有发生残酷惨烈的巷战,只在萨达姆国际机场打了稍许像样的一仗,为攻城部队开辟了一条空中通道,以便于运送作战物资和伤员,也便于后续部队装备人员可以从空中走廊直接进入巴格达市区。
  巴格达攻城战,好比一场形式新颖的大型演出,大幕一拉开,连主持人都不用,报幕、序曲统统免了,三下五除二,直接进入了主题,几辆美军坦克已经开到了巴格达市中心。又一眨眼工夫,美军已经占领了萨达姆总统府。全剧几乎没有“高潮”,简约得只有一句台词:寻找萨达姆,逮捕萨达姆,炸死萨达姆!
  请看巴格达攻城战的主要经过:4月4日,美军占领巴格达萨达姆国际机场;4月5日,美军第三机步师攻进巴格达市内“心脏地带”;
  4月6日,美军开进巴格达市区;4月7日,美军在萨达姆官邸内升起美国国旗,萨达姆总统府成了美军指挥中心;
  4月8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宣布萨达姆已失去对伊拉克的控制;。5。014
  4月9日,美军坦克开进巴格达中心广场,美军士兵爬上坦克,升上托架,将钢索套上萨达姆铜像脖子,然后坦克发动,轰然一声将萨达姆铜像拽倒,围观的巴格达市民有的欢呼、有的哭泣。
  4月10日,伊拉克驻联合国大使杜里面对蜂拥而上围堵逼问的新闻记者,向世界宣布道:“游戏结束了!”
  短短六天,倏忽之间,巴格达陷落了,萨达姆及其高官们“集体消失”了,伊拉克政权“消亡”了。
  “其亡也忽焉”。
  
  四
  至少有两个问题是无论如何必须回答的:一,美军为什么能够这么“狂”?二,伊拉克为什么败得这么惨?
  这里先回答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将放到后面专门谈。
  美军为什么能够这么“狂”?
  简言之,美军*的是打信息化战争的实力和技术。有了打信息化战争的实力和技术,它就敢于在战场上呼风唤雨,毫无顾忌,横行无阻,“欺人太甚”。对此,伊军毫无办法,因为这是一场非对称战争。
  美国的军人和非军人,都对中国的《孙子兵法》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对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句话,更是奉若圣谕。但东方文化追求的“境界”和西方文化注重的“实用”
  之间,永远隔着一层难以捅破的纸。在孙子看来,百战百胜的将领,勇则勇矣,功莫大矣,但从“谋”的角度讲,或者说从东方人的军事文化视角看,其实并没有达到最高境界。不过,东西方军事文化之间的这种差异,并不妨碍今天的美国将领们对《孙子兵法》的“活学活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将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学说成功地转换成了“巧战而屈人之兵”的实用战例。
  孙子说:“上兵伐谋……其下攻城”,故“攻城之法,不得已”。意思是说,最高明的办法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攻城战是下下策,是实在没有办法的办法。美军有了打信息化战争的实力和技术,便要从“没有办法的办法”中找出新的办法来。
  美军找到了什么新办法呢?猛一看,美军这次攻打巴格达的攻城战法,竟是从中国另一本古代兵书中一字不差地抄袭去的。《三十六计》中写得明明白白:“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它源自杜甫《前出塞》中的一句诗:“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在东方文化中,诗的最高境界和军事斗争的最高境界是相通的。此“擒贼擒王”之计,全文只有两句话,共十八字,兹照录如下:“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一曰“摧其坚”,美军将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炸得落花流水;二曰“夺其魁”,美军穷追猛炸萨达姆;三曰“以解其体”,美军将伊军共和国卫队打得不战而溃,将萨达姆政权高官们打得“神秘消失”;四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伊军已被美军打成“斩首”之“龙”,其“道”怎能不“穷”?
  当然,这段饶有兴味的插话,并不能代替我们对美军打信息化战争能力的分析。
  美军有哪几手比较厉害?
  一曰“知”。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将“知”放在兵法要义的第一位。
  知,知道。将“知”译成现代军事用语就是“信息”。凡能悟透军事奥秘的人,往往都是从问题的本源处着眼,一步一步往前想问题。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是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教授出身、技术制胜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谈到信息化战争时曾说:“信息技术解决了士兵们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在下一座山的后面有什么?”可不是吗,古往今来,作战的士兵们一直希望能看到敌方更多的情况。古代的望台,后来的望远镜,再后来的高空侦察机,今天的侦察卫星,不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吗?它反映了这样一条基本原理:对敌方的情况知道得越多,战场的主动权就越大,胜利的把握也越大。过去林彪讲过一句话,当战场上枪声大作,双方都被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的时候,谁敢先直起腰来看清对方情况,谁就能占得主动,把仗打胜。上了战场被“蒙在鼓里”的人,等着挨揍吧,脑袋掉了还不知道怎么掉的。美军的新军事革命,第一位的目标就是要构建信息优势,夺取信息制高点,以取得战场上的制信息权。我们不能不承认,如今美军已拥有超一流的“战场感知能力”。此次巴格达攻城战,美军在太空中有几十颗卫星在转,头顶上有各种侦察机在不停地飞,地面上还有特工在到处钻,把伊军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美军自己能看到,叫伊军看不到;美军自己能听见,叫伊军听不见。萨达姆刚一动弹,巡航导弹说来就来了。麦地那师刚要反突击,就被一阵狂轰滥炸就地炸瘫。
  二曰“高”。军事上自古以来讲究“高”、追求“高”。坚守“高地”,夺取“制高点”,拥有“高技术”。双方交战叫“比高低”,决出胜负叫“见高低”。谁“高”谁主动。
  意大利军事理论家、“制空权”首倡者杜黑,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曾预言“空中战场将成为决定性战场”,他的这一理论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战证明。美军空军空间司令部司令兰斯·洛德上将,最近不无得意地发表了一篇文章《美国努力保持在军事太空中的绝对优势》,他认为这个领域是美军占领的“绝对高地”。“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孙子《形篇》)。美军从太空“看”伊军,一览无余,什么都看到了。美军从空中打伊军,好比老鹰抓小鸡,攻击的主动权始终都在老鹰手里。这就叫“天壤之别”,军事上称“代差”。美军打的是高技术战争,美伊武器装备差了不止一代。美军地面部队为何敢于长驱直入,直插巴格达?因为美军对伊军的布防情况看得很清楚,伊军的防御体系哪里兵力多、哪里兵力少、哪里该猛炸、哪里能通过,它基本上都有数。美军坦克冲进巴格达市中心,为何如入无人之境?因为美军把伊军隐藏在清真寺内的一辆辆坦克都侦察出来了,该炸的都炸得差不多了,它知道伊军不会有多大抵抗能力了。
  三曰“炸”。有一条最基本、最重要的军事原则叫作“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保存”与“消灭”之间,关键在火力。想尽办法躲避敌人的火力,尽最大可能发扬自己的火力。
  美军攻打巴格达火力之猛、之准,不仅足以“震慑”伊军,而且足以“炸瘫”、“炸散”伊军。战前普遍认为,布防在巴格达外围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战斗力很强。正因为它战斗力强,才成为美军的重点轰炸目标。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猛烈轰炸之后,再用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对地面剩余目标进行补充打击。据美军对伊拉克共和国卫队轰炸效果的评估分析,经过多轮猛烈轰炸之后,其所剩战斗力已不到20%,800辆坦克只剩下18辆,500门大炮只剩下约50门,有的师“甚至已经组织不起一个营”的兵力。麦地那师、巴格达师、尼布甲尼撒师等“王牌”部队,都是这样被歼灭的。死的死了,伤的伤了,被炸晕的醒过来也乱了、散了,投降的投降了,逃命的四处逃命去了。战场上一旦失去组织指挥,情况可想而知,瓦解、溃散、变节、逃亡,兵败如山倒啊!4月7日,伊拉克电视台和电台宣读了萨达姆的一个声明,命令失散的伊拉克士兵就地加入伊军其他部队继续战斗。内行人一听,坏了,这是个“不祥之兆”。它至少说明三点:一是伊军部队都被打散了,剩下些散兵游勇了;二是萨达姆的指挥系统已被打掉了,他只能借助电视台和电台“喊话”了;三是伊拉克大势已去矣,巴格达陷落指日可待了!同日,另一条消息说,伊拉克宣布自即日起对巴格达实施宵禁,说是“以便调动部队,抵抗联军”。这条消息的味道更不对了,如果伊军早几天宣布宵禁,人们反倒不会产生任何疑问,到了这个时候才突然宣布宵禁,说明事情已经不妙,伊拉克高官们要准备他们自己的“后事”了。果不然,他们就此“集体消失”了。
  四曰“精”。“韩信将兵,多多益善”,那是冷兵器时代的观点,那时人海战术还有点用处。现在信息化时代,治军打仗追求一个“精”字。这里说的“精”,主要是指美军精确制导炸弹之“精”。自古以来,无论什么武器、什么火力,都以命中目标为唯一目的,以追求命中精度和命中率为至高要求。可以这样说,在信息化战争中,各种电子装备可以使作战部做到“看得远、早发现、先开火”,这些固然都是优势,但所有这些优势最终都必须落实到“打得准”这一点上,才能使这些先进装备都转化为“杀伤力”,最终把优势转化成胜势。因此,美军这些年大力发展精确制导技术,大量使用精确制导炸弹。天上有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飞机、坦克上装有瞄准制导雷达,炸弹、炮弹头上装有导引头,卫星制导、雷达制导、红外制导、激光制导,各种手段配合使用,一炸一个准,杀伤力成倍提高。为什么海湾战争空袭38天后才发动地面进攻,这次空袭和地面进攻几乎同时开始?原因之一,海湾战争时美军使用的精确制导炸弹还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