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称职的兽医-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谁是蠢货?”遭受失败打击的阿敏最怕的就是这个,此时代善如此说,他能不火么,久经战阵的他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了,可是那是自己的部队,他不肯能忍心看到就此覆灭。冲着代善同样大吼道,睁着血红的眼珠就要冲上去。 
  代善轻蔑的一笑:“老二,事以至此,你觉得自己还有用处么,来啊,将二贝勒带下去好生看护。”代善话音一落,几个巴牙喇兵蜂拥而上,将阿敏扑倒在地,阿敏兀自口中咒骂不停。代善州了皱眉头说道:“让他闭嘴!” 
  这些巴牙喇兵都是女真的精悍之士此时全听代善调遣,眼中也全然没有将这个叛了又降的二贝勒放在眼里,抓起地上混着积雪的泥土就往阿敏口中填,阿敏“呜呜”了两声后,就再也发不出什么声音了,只是睁大了眼睛瞪着代善。 
  代善没有工夫再管阿敏,抬起手中的望远镜观察战场上的形势,若说这望远镜还是我离开辽东之前制造的,此时辽东只有向代善这样地位显赫的人才能拥有,望远镜中,我的部队井然有序的驱逐着敌军向阿敏的中军冲来。目的就有一个趁他病取他命,希望以此冲乱代善的阵脚,趁火打劫,代善果然是位杀场老将,不为所动,漠然的看着溃逃的士兵倒在自己盟友的箭下,随后高声下令道:“ 
  “火炮准备!”从敌营后推出了一排排的自治火炮,这些火炮虽然延用明军技术,可是胜在数量多上,皇太极这次西征是长途奔袭,并不利于火炮,所以最新制造的火炮除了留守盛京外都被代善带了出来。 
  溃逃至阵前阿敏部队眼见是没有活路,不得不调转方向向我军杀来,希望还有一搏的机会。如此一来双方在代善阵前纠缠起来,代善皱了皱眉头,狠下心来,命令道:“开炮!” 
  八旗阵营的火炮众炮齐发,虽然射程不远但是还是将正在厮杀成一团的两军部队都覆盖在内。面对突如其来的火炮攻击,我军一时没有准备,向来都是我们拿炮轰别人,什么时候轮到自己也挨轰了,站在城头上观战的我也大吃一惊,没想到代善这么狠连自己的人也攻击,着实为前线部队捏了一把汗。所幸,指挥官并不是一个不知变通的人,眼见没有希望攻入敌阵,马上掉转马头带着手下的人向城内撤回,攻击的主要目的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既然已经消灭了阿敏的叛军,那么没有必要暴露在敌人强大的优势火力面前。 
  对于这名将领的表现我十分满意,仗就是该这样打的,在敌我兵力悬殊的情况下,选择避实就虚是正确的,只有有效的保护自己才能更好的消灭敌人。 
  代善没有继续进军攻城的打算,阿敏军队的覆灭对他的打击太大了,尤其我军炮火的猛烈,决不是他的那些简陋火炮可以比拟的。于是他下令将大庆团团围住,但是不得接近我军炮火射程之内。 
  这一战,从中午一直打到了傍晚,遍地都是死尸,有敌人的也有我军,战马倒卧在血泊里,有的还没有死透,兀自在那里哀鸣,天上的寒鸦,不断在空中盘旋,似乎是闻到了死亡的气息,整个战场又恢复了平静。 
 
 
 
  
第五卷 惊涛骇浪 第三十二章 围困
 
  阿敏部队的覆灭,给了代善一个措手不及,可是他毕竟是沙场老将,很快就稳住了队伍,归拢阿敏的败军,在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将出城迎击的骑兵部队击退回大庆城。 
  虽然这场大仗我方取得了绝对的优势,更是没有想到阿敏骄纵一时的2万铁骑竟于一个下午就彻底溃败,对于战场上突如其来的炸膛事件,众人在得知原委的情况下无不赞我英明睿智,料敌先机。什么料敌先机,一听到这话,我不禁苦笑,我若是真的料敌先机绝对不会就带一百亲卫来东北,也不会让皇太极算计,虽然阿敏的部队溃败了,可是真正杀伤的不到一万人,就是这一万人里面还有代善“帮”我射杀的3000多呢,剩下向四方溃逃的阿敏部队,要么彻底脱离军队,游弋于四方成为土匪,这为将来的剿匪工作带来困难,要么被代善重新整编,这一部分人占大多数,要知道阿敏的部队也算是精锐,虽然被快速击垮,但是并没有真正丧失作战能力。 
  阿敏战败的原因就是对这种突发事件没有心理准备,包括他的军队在内,在自家火炮突然炸膛并且遭受城头炮火的猛烈摧残后,本身对火炮就十分敬畏的女真人立时丧失了战斗意志,才导致这场溃败,若不是代善果断应变,以强硬手腕震慑溃逃的部队,估计此时我已经得手了。 
  问题是我没有得手,并且继续面对两倍于自己的敌人,而且将自己的火炮力量暴露给代善,这让形势转而不利。代善一向用兵谨慎小心,当年我在盛京时就早有耳闻,此时亲身见识了,他似乎并不急于攻下大庆城,要想攻下这样一座以混凝土构建的城墙确实是件难事,代善也没打算来攻击,他派自己的骑兵四处游弋,将周边的村屯的百姓全部俘虏来,驱赶至城下,任他们哭嚎,这使我陷入被动的局面,如若放这些百姓进城,一方面是城内没有这么大的空间,另一方面是害怕奸细混进来,这让我骑虎难下,大庆城内确实囤积了不少粮草,因为我准备将这里变成攻击辽东的桥头堡,所以不能不投资。 
  “好你个代善,居然出这种坏主意。”我口中骂骂咧咧的道,可是又不得不为粮食的事犯愁。以大庆城内的这些粮食若要维持城内军民相信坚持个把月没有问题,可是要照顾城外的百姓确实是个难题,更可恨的是每当我们将粮食投下城接济百姓时,代善都会派人劫掠,他并不伤害百姓,只是从他们手里夺走粮食,面对这些强盗,百姓们有苦说不出,我们也不得不在晚上偷偷的发放粮食,即使是这样一样改变不了被劫掠的命运,这让每天粮食的消耗越发的大了,如今我已经骑虎难下,即出不得城,也无法据城坚守,粮草每日都在大量消耗。 
  “先生,不能再管那些百姓了,若是继续下去我们坚持不了十天!”多尔衮早已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帐内团团转。 
  “好了,好了,你就别说了,也别在我眼前转悠,我头都要炸了。”没想到一向稳重老实的代善也使用这种阴招,不过真的就是让我无计可施,可也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给袁崇焕的信发出去了么?”我问道,“发出去了,一早就用信鸽发出去了,可是先生,远水解不了近渴啊,何况海军主力已经远航,袁崇焕带着援军就是最快也要半个月后才能到。”多尔衮皱着眉头回答道。 
  “谁说不是呢,粮食仅够维持十几天的,照代善这个劫掠速度下去估计用不了这些天,全城就要没有粮食了。在内城建一个临时避难所,以高墙隔离,昼夜士兵把守,将城外的百姓安置在此处。”我想了半天说道,这样总比粮食不断被代善劫走要好。 
  “也只能这样了,那这几天还要向城外百姓投放粮食么?”多尔衮问道。 
  “那还投放什么,白便宜代善,让他们饿几天吧。”我没好气的说道,多尔衮一幅我看也是的神色,转身出去布置了,留下我思考对策,东北是女真人起家的地方,另外北大荒刚刚开发自给能力不足,在这种地方和代善打消耗战显然不智,可是城外敌军占据兵力优势,突围也不现实,除非不用顾忌城内的百姓,可是我能么?这些人都是我从中原千里迢迢的迁徙过来的,我还要靠他们开发东北呢。 
  走一步算一步吧,希望袁崇焕的援军能早点到来,这是我所抱有的最大的希望了,要不然我就真要喝西北风作阶下囚了,我苦笑道。时间就这样不断的流逝,代善不断的从更远的地方驱赶移民来大庆城,城内的空地几乎都圈建了这种临时的难民营,一时间人满为患,粮草告急。 
  杀马,这是唯一一途了,可是一旦失去战马我们将失去机动能力,恐怕到时突围就更难了,此时所有的人都已经改喝稀粥了,过不了几天稀粥一喝不上了,袁崇焕啊,袁崇焕你怎么还不来呢? 
  自上次击破阿敏后如今已经近二十多天的时间了,城内粮草终于告罄,顶多在支持三天,五万军民就要面临城破。这还不算,城外同样聚集了大量的移民,一向妙计横生的我此时却是愁眉不展,这期间我也曾试图派人夜袭,抢粮,各种手段试过了,但是代善不愧为人谨慎,即使是小有收获但是也是杯水车薪,起不了大作用。 
  这天我正在城内巡视,突然一帮孩子蜂拥着一路大喊,从我身边跑过,隐约的听他们是在追打一只耗子,对啊,耗子!我脑子中灵机一动。 
  “发动百姓挖耗子洞,向耗子要粮食。”情急无奈下我只得出此下策。虽然粮食不多,可是总也能挺上一天吧,多一天是一天,看着城内军民蜡黄的脸神我心里全然不是滋味。正是自己的一时失算导致今天这个局面,试问皇太极吃了一次亏,怎么能再吃第二次呢?我真是愚蠢啊! 
  大庆城内的百姓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捕鼠行动,这是的老鼠才真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百姓们已经饿红了眼,对于可以充饥果腹的耗子自然不会放过。总算不负众望,城内的耗子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尤其是粮仓附近,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地下粮仓,士兵们越挖越深,不断的有鼠洞被刨出,鼠洞盘根错节,但是粮食也没少收获。 
  “先生,真没想到,这小小的老鼠居然囤积了如此多了粮食。”见到被刨出的粮食,多尔衮也很高兴,可是我依旧是高兴不起来,这些粮食顶多也就是解燃眉之急,过了明天,我们还是要闹粮荒的。这个袁崇焕,到底现在干什么呢,算日子也该来了,他若是再不来,老子可就要交待在这里了。 
  “挖出来的粮食先保证老人和孩子!”我命令道。随后带着众人一个一个难民营的巡视,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下是很容易造成传染病的流行的,到时不用敌人来攻城池就已经陷落了,所以我要求所有人必须饮用井水,而水井也要有人昼夜巡逻,以防敌人下毒或者是污染。 
  忙碌了一天,我拖着疲劳的身体躺在床上,腹中咕咕作响,一天两碗粥实在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更何况粥里只有几粒米,这是我第二次忍饥挨饿了,但就是上次在登州也比这次好啊。尽管原野上已经看到浅绿色的草芽,可是代善的重围很难突破,再说为了些野菜而牺牲众多战士的生命,实在不值,城内估计唯一充足的就是草料了,现在也出现了人与马争食的情景,本该是喂马的草料现在也被用来煮水,甚至是直接吞食,这样的待遇还只有战斗人员才能享用,像我这样的也得靠边站,只能喝稀粥。 
  “先生,不好了,不好了。”一个亲卫慌慌张张的跑进来,枯黄的脸上满是惶恐和惊惧。 
  “怎么了,敌人攻城了么?”我一骨碌爬起来问道,不,不是,是大头瘟,大头瘟。这个亲卫是山东籍的,他口中所说的大头瘟我自然知道是什么,那是鼠疫,是鼠疫。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我身子一软坐在床上,喃喃自语道。“你确定么?”我又迅速将那亲卫拽了过来,严肃的问道。 
  “是的,小的家乡曾经发过大头瘟,小的村里十室九空,小的如何能不知道,小的就是那时逃难出来才躲过一死的,后来辗转到了朝鲜。”那亲卫十分肯定的说道。既然他这么说,我也无话可问了,别看咱是学这个的,可是真正的病例是一个也没看到,都是书本上看到的。但是鼠疫的危害我可是比这个年代任何人都清楚,鼠疫(plague)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其中流行性淋巴腺鼠疫,俗称“黑死病”,是一种以老鼠和跳蚤为传播媒介、传播速度极快的传染病。因患者常伴有淋巴腺脓肿或皮肤出现黑斑而得名。中世纪时,一场肆虐欧洲的黑死病,加上战争和饥馑,使欧洲约半数人口命丧黄泉,就这次灾难所导致的死亡人数、混乱程度和恐怖心理而言,完全可与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相提并论。 
  “在哪里,有多少人?”这时我已经缓过神来,对待这种突发事件,必须采取坚决的手段。 
  “在城东的难民区,有十几个人,头疼身痛,头面颈项赤肿,咽喉肿痛。”他所说的正是鼠疫的症状,鼠疫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肿项,且传染性极强,根据他所说的症状可断定为腺鼠疫。腺鼠疫临床上一个显著特征为淋巴结肿痛,肿痛部位包括鼠蹊腺、腋腺、颈腺等……因此,可以认为在鼠疫大流行时,头部或颈部淋巴腺的肿大是最引人注意的,所以才有“大头瘟”之称。 
  我腾的一下跳了起来,“走!带我去。”我命令道。那亲卫却为难起来。 
  “先生,还是不要去了,这大头瘟十分厉害的,我已经命人封锁了,任何人不得靠近城东难民区,看来他经过大疫还是有一些常识的,这种措施避免了鼠疫的大面积流行。 
  “屁话,你忘了我是干什么的了?快走!”我劈头盖脸的将他的话顶回去,那亲卫没有办法只得带路。城东的隔离区此时人心惶惶,刀枪林立的士兵森然的站在搭建的一米多高的墙垛上,任何人都不得靠近,这些移民中也有人知道瘟疫一说,眼见着十几个人倒下,哪里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个个都跪在地上哀号,请求士兵放他们出去。 
  看到这一幕我心中悲伤之极,鼠疫的发生极有可能是因为我下令扑鼠挖洞所致,东北是鼠疫的自然疫源地之一。所谓的鼠疫自然疫源地,是鼠疫学界将的一个专有名词,他们竟“鼠疫自然疫源地”看作陆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的鼠疫生物群落:鼠及其他啮齿类动物是鼠疫菌的主要宿主;寄生性鼠疫菌是鼠疫自然疫源地形成的基本成员;为了能够顺利地侵入到寄主——啮齿动物的机体,媒介昆虫——跳蚤担负起这一职责;蚤也是寄生物,靠吸吮动物的血液生活和繁殖,它的生命离不开温血动物,适宜的温度对于鼠疫生态系统中的任何一个成员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上述三个成员在它们相应的地区占据一定的地理范围,便构成了“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形成,是宿主、媒介、病原体经过长期的生物竞争,相互适应,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一个牢固的统一体,并和当地的自然植被、气候和地理环境,构成了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旦这种系统和平衡受到了破坏,就会导致大规模鼠疫的爆发,无疑的,现在的这种情况已经构成了爆发的条件。 
  “立即将城东封锁,任何人不得出入,同时封锁消息有走漏者,杀无赦,征用城东民房,将这些人分别隔离,不得和任何人接触,凡是他们住过的地方都要撒上石灰,烧水,让这些没病的人洗澡,将他们的衣服全烧了,注意跳蚤,记住千万不能被跳蚤咬到。另外所有人的食物必须煮熟,包括饮水。尽量和他们少接触。”其实我这是废话,这时哪还有什么食物,但是饮水烧开是必要的,因为引起鼠疫的鼠疫杆菌对外界抵抗力强,在寒冷、潮湿的条件下,不易死亡,在…30℃仍能存活,于5…10℃条件下尚能生存。所以对付他们就必须利用高温,跳蚤应该是鼠疫的主要传播途径,所以切断传染源太重要了,看这些人衣衫褴褛就知道身上的跳蚤不会少。 
  “是!”士兵们轰然领命,各自行动,对不起了,为了全城的百姓他们只能先委屈一下了。其实最简单最省事的事就是彻底的将这些人……,但是我不敢想,能否存活只得听天由命了! 
  鼠疫的传播主要是由于卫生条件差所造成的,此时城内的情况正是如此,我不得不命人彻底清查消毒,防止其他地方再发生。所幸的是其他各处都没有事,仅此一处,多少让我松了口气,但是也为那十多个感染者而哀伤,生命就要这样从他们手间流走了,虽然鼠疫杆菌对链霉素、卡那霉素及四环素敏感,然而这个时代又怎么会有抗生素呢? 
  据历史记载1664年伦敦发生鼠疫,英国王室逃出伦敦暂住牛津,市内的富人也纷纷携家带口匆匆出逃。一时间,在伦敦竟不再有官司打,因为“法律界人士已全都移居乡下”。伦敦城有1万余所房屋被遗弃,有的用松木板把门窗钉死,有病人的住房都用红粉笔打上十字标记。1665年,当牛顿从剑桥的三一学院毕业时,正值欧洲鼠疫大流行时期,学校停课。牛顿不得不离开剑桥,躲避到沃尔斯索普。那些引起人类认识革命的伟大思想正是在这18个月里孕育的。颇传奇色彩的是,有一天,牛顿在树下休息,被掉下来的苹果砸了个正着,不料,这一砸竟砸出了关于万有引力的天才设想。可以说是鼠疫催生了万有引力,也是鼠疫催生了卫生革命。 
  听天由命吧,接下来的两天,大家什么也没干,都全神贯注的注视着城东。鼠疫发病很快,十几个人相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