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少年称霸一方 作者:贾饰瑜(翠微居2011.08.22完结,恐怖,悬疑)-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看到众人那热切而又期盼的眼神时,陆风心里还真犯难了,因为确实不知道这两千人应该让谁去统领。而赵云等人的心里自然也都是十分的焦虑,都想多统领一些人马,都希望陆风能把这两营人马拨给自己。而退一步想,即使是多统领一营人马也是好的呀。

    就在陆风正在犯难的时候,传令兵来报:元老院张范大人请求入营。

    一听说张范来了,陆风心里便纳闷儿:他不在元老院呆着,跑到军营来干吗?

    不过,陆风还是说道:“批准入营。”

    传令兵出去以后,就见张范快步的走入营中,而他身后,还跟着两个大汉。

    走到案前,略微平定了一下喘息,张范便笑着说道:“主公,给你推荐两个大将。”

    说着,张范便介绍道:“张辽,张文远,雁门马邑人;高顺,高方正,五原河阴人。”

    介绍完毕,张辽和高顺二人便向陆风施礼道:“见过主公。”

    一听说张辽和高顺的名字,陆风一下子就从案后站了起来,大笑道:“正愁着没人教,天上掉下个粘豆包。”

    听陆风说出如此古怪的话,众人都很是纳闷儿,都在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这时,只见陆风从案后走到二人面前,拉着二人的手说道:“二位真是及时雨啊,如今的晋阳,就缺统兵之将啊。”

    二人见陆风如此的热情诚恳,礼贤下士,便一齐拜倒在地,说道:“愿为主公效死力。”

    陆风扶起二人说道:“二位不必如此,二位相投,风如虎添翼啊。”

    说完,陆风便命二人坐于众将之侧,大笑着走回案后。

    坐定以后,陆风道:“今日得到两员大将,公益举荐之功不可没啊。”

    张范道:“此乃范分内之事,并不敢贪功,不过,范如今却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主公应允。”

    一听张范这么说,陆风便好奇的问道:“公益有什么要求呀?”

    这时,张范便支支吾吾的说道:“主公,如今晋阳元老院以成,诸事颇为琐碎,所以,招贤馆之事,范实在是分身不及啊。所以,范以为,不如,不如将招贤馆并到政务院,由文若派人署理。不知主公以为如何?”

    陆风想了想,点头说道:“公益此言有理,招贤馆之事,确实应该由政务院署理。而你一人分管两处,也确实是有些难为你了。这样吧,我一会儿便让仲宣写份文书,把招贤馆划归政务院。”

    “如此,则多谢主公了。”张范施礼道。

    “呵呵,公益客气了,这也是公事啊。”陆风笑着说道。

    “那范就先告辞了。”说完话,施礼已毕,张范便快步走出了军营。

    张范走后,陆风扫视了一眼营中众将,便道:“典韦管亥听令!”

    听到陆风叫自己,二人不禁大喜,都以为那多出的两营之兵归自己统领呢。所以,二人心中都在得意的想:“我们是主公的家将,多了两营的兵马,本来就应该让我们统领嘛。”

    于是,二人忙出班答道:“末将在!”

    这时,只听陆风说道:“文远方正新来,尚不知晋阳练兵之法,所以,现将你二人所统领的两营兵马交于他二人,而你二人则负责统领新编的两营家丁。”

    一听陆风这么说,二人顿时泄了气。而又要将自己训练了十几天的士兵送给别人,二人便都有些不舍,所以,二人便都沉默不语,不知如何是好。

    看他们俩低着头不说话,陆风便道:“怎么,你二人要违抗军令吗?”

    一听说军令,二人便只好说道:“末将不敢,末将遵命。”说完,两个人便无奈的退了下去。

    见典韦和管亥二人退了下来,太史慈便起身说道:“大哥,文远方正新来,我等尚不知底细,而伯建和子威却已久随大哥左右。大哥如此随意的便把伯建和子威所领之兵交与他二人,似乎多有不妥啊。并且,晋阳兵马一共也就只有这十二营,大哥如此草率的便将两营兵马交与他二人,我等实不放心啊。”

    太史慈的话音未落,张飞也起身说道:“三将军说的有理。他二人虽然长的很是魁梧,但具体武艺如何,我等并不知晓,所以,他二人初来乍到便各领一营之兵,我等不服。”

    张飞说完,张郃也道:“不错,我也不赞成他们领兵。”

    他们三人说完以后,其余的众将虽然都没有再说什么,却都用眼睛一直盯着陆风,看陆风如何裁决。而于禁却只是低头沉思,不闻不问。同时,贾诩和沮授虽然也在盯着陆风,但表情却沉静似水,看不出是赞同还是反对。不过,崔言田畴和骆符三人的表情却和众将一样,似乎,他们也在为典韦和管亥打抱不平。而张辽和高顺二人却倍感尴尬,很是窘迫,却又无可奈何。

    见到此景,陆风笑道:“那怎么办你们才能服气呀?”

    张飞道:“不须别的,只要能胜过我老张就行。”

    张郃也道:“对,比试一番,我与翼德对他们二人。若能胜过我们,我们便将所领之兵也给他们了。”

    陆风笑道:“你二人皆万人敌,天下间又有几人能胜过你二人啊?这样吧,战成平手即可,你二人以为如何?”

    张飞和张郃想了想,又对视了一眼,便点头说道:“好!”

    于是,陆风便对张辽和高顺说道:“不知文远和方正可敢与翼德俊仪二人比试一番呀?”

    听了陆风的话,张辽霍然起身道:“有何不敢?”

    而高顺也起身说道:“愿意一试。”

    见到几个人都这么痛快,陆风便道:“好,速去校场。军马伺候,十八般兵器伺候,铠甲么,嘿嘿,没有啊。所以,几位一定要点到即止,不要有所误伤。”

    于是,四人便领命退下。而陆风也领着众人来到了校场。

    晋阳虽穷,但兵器和军马还是有一些的。所以,不一会儿,几个人便都准备好了。

    张飞对张辽,张郃对高顺。

    见四人准备妥当,陆风便传令道:“起鼓!”

    于是,张飞便舞着长矛“哇呀呀”的向张辽冲了过去,而张辽也不甘示弱的挥起了大刀。当然,张郃和高顺也都拍马向对方冲了过去。就这样,四人便战在了一起。

    张飞的长矛快如闪电,势若雷鸣;而张辽的大刀却如泰山压顶,万马奔腾。一时间,两人旗鼓相当,大开大合,气势恢宏。

    而张郃和高顺二人却冷静了很多。二人虽同是使枪,但枪法却迥然不同。高顺的枪法凌厉威猛,大有横扫千军之势;而张郃的枪法却灵动巧变,令人防不胜防。

    而此时校场上的士兵也都停止了操练,围城了一个大圆圈,都在观看着四人比武。同时,他们也在呐喊助威,以壮声势。当然,陆风等人也在紧盯着场中的形势,生怕错过每一个小细节。

    这时,场中刀剑齐鸣,尘土飞扬;场外军士呐喊,鼓声震天。

    三十个回合过后,四人战得难解难分,异常激烈。而其余众人也都暗暗称奇,都没有料到张辽和高顺的武艺会这般厉害。

    而五十个回合以后,四人仍相持不下。

    这时,沮授叹了口气,说道:“想不到主公竟有如此识人之明,此二人亦万人之敌啊。”

    听了沮授的话,陆风心中暗喜:“知道了我的识人之明,你应该不会再为自己身居副职而感到委屈了吧。”

    而其余众将也都点头称赞,夸奖二人好武艺。

    但精彩,却总是在一瞬间就消失了。

    一百回合以后,四人虽有力气冲杀,可四人所乘之马却扛不住了。不仅口里吐着白气儿,而跑动的速度也明显变慢了。

    见此情景,陆风便下令道:“鸣金!”

    听到鸣金之声,四人便都扔下兵器,下马向陆风这边走来。

    等四人来到近前,陆风便笑着说道:“翼德,俊仪,你等可服气呀?”

    听了陆风的话,张飞和张郃相互对视了一眼以后,便哈哈大笑,一起向陆风施礼说道:“主公知人之能,我等佩服,他二人领兵,我等再无异议。”

    一听他们这么说,陆风笑道:“二位胸襟广阔,有容人之能,真大将之才呀。”

    张飞道:“哈哈,主公,不是我等能容人,是文远和方正真是好武艺啊。”

    张飞说完,张郃也点头称是。

    而张辽和高顺也连忙说道:“主公,二位将军的武艺,我等也是深为佩服啊。”

    见四人并无隔阂,坦然相待,陆风便道:“诸位将军大义,风也感佩啊。晋阳有了诸位将军,匈奴人安敢再犯?诸位,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逐!”

    陆风的话刚说完,众将便一起大呼:“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逐!”

    众将呼完,校场上的军士也一起大呼:“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逐!”

    三声过后,回音不绝于耳。

    而营中众将和军士,无不慷慨激昂,热血沸腾。

    因为这不是普通的呐喊,这是历史的呼唤,这是饱受了一百多年异族欺凌的大汉子民,发出的抗争的呼唤。

    人最大的牺牲就是忍辱,而最大的忍辱就是反抗。忍无可忍,又何须再忍?

    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逐!

    这句大汉子孙喊了几百年的豪言,今天再一次传遍四野,传遍晋阳的城墙内外,一直传到了洛阳的皇宫,汉灵帝也不禁突发奇想:“陆子城会不会也弃官逃跑呀?”

    而与此同时,正在游猎的匈奴左贤王也不禁感到一阵冷风扑面而来,随即,他便打了一个喷嚏问自己的军师道:“听说晋阳来了一个小孩儿当太守,一来便发展生产,整顿军备,不知是真是假呀?”

    军师道:“大汉腐败,官员失政,他一个黄口小儿是左右不了大局的。况且,残破之城,如何能挡住单于的十万铁骑啊?”

    听到这样的回答,左贤王很是满意,张开宝弓,一个受惊的野兔便命丧黄泉了。

第二章 并州风云 第四十八回 两院两校

    从校场回到中军大帐,陆风便命赵云和太史慈领着张辽高顺去接管典韦和管亥的那两营人马。同时,陆风也命赵云和太史慈一定要教会张辽和高顺练兵之法。

    四人走了以后,陆风便让众将各自去操练兵马了。但陆风却把典韦和管亥二人留了下来。

    见二人心中仍有些不舍,陆风笑道:“你二人可知我换兵的用意呀?”

    一听陆风这么说,二人迷茫的对视的一眼,说道:“不知。”

    “唉!你们两个,什么时候能学会思考问题呢?”陆风叹了口气说道。

    “这两营新兵,和你们以前训练的那两营士兵比,哪个更好一些?”

    “自然是新兵。”二人答道。

    “如此以来,你们还有什么不舍的?况且,这两千人都是陆氏家丁,忠诚方面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而他们都相处已久,早已在心中形成了一种默契感,所以,就更容易训练了。用白米换糙米,你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呀?你们再想想,为什么我要把这两营家丁交给你们统领,却不交给别人?”

    管亥想了想说道:“是因为我们是你的家将吧。”

    陆风道:“不错,正是因为你们曾是我的家将,以后就是我的贴身之将,所以,我才让你们来统领这两千家丁。我如此的信任你们,可你们呢?”

    见陆风责问,二人忙跪地说道:“主公用心良苦,我等罪该万死。”

    一看两人那熊样儿,陆风便生气的说道:“起来吧,知道就行了。死,死,死能解决问题吗?”

    无奈,二人又只好站起身来,一脸愧疚的看着陆风。

    看到两个人无辜的样子,陆风是又好气又好笑,最后,还是笑着说道:“你们两个笨蛋,真拿你们没办法。走吧,我和你们一起去操练士兵。”

    说完,陆风便领着典韦和管亥二人来到了新兵营。

    由于这两营士兵都是陆氏家丁,所以,在陆风的亲自训练下,没多久便能听懂口令了,而不到两天,队列也已经走的象模象样了。见此情景,众人都不禁暗暗称奇,赞叹不已。

    而第三天,陆风正想教士兵演习阵法,却见自己的家人来报:老夫人到了。

    一听说老夫人到了,陆风便赶紧叫上赵云和太史慈,飞马赶回府内。

    到了后堂,果然见太史老夫人坐在堂中,而赵雨正伏在老夫人腿上说话。老夫人的左下首是水伯,右下首却是一位很面生的白发老者。

    见陆风等人进来,水伯忙起身向陆风施礼,陆风一摆手,示意水伯不必多礼。

    快步上前,陆风三人便拜倒在了老夫人的脚下。

    陆风道:“母亲来了,怎么不提前派人通知我们,我们也好去迎接啊。”

    老夫人道:“这一路上,我听说晋阳上下都忙得团团转,所以,就没让你们去接我。并且,有水伯在,风儿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呀。而我现在不也平安的到了吗?见你们也安然无恙,我也就放心了。”

    陆风道:“母亲一向可好,身体可大好了?”

    老夫人笑着说道:“这多亏了华老先生呀。”

    说着,老夫人便指着那位面生的白发老者说道:“风儿,这位便是华佗老先生,我的哮喘病,就是他给医好的呀。”

    一听老夫人这么说,陆风三人便连忙对华佗大礼叩拜,说道:“多谢老先生。”

    见陆风三人叩拜于地,华佗连忙起身扶起三人,说道:“医者父母心,此乃小老儿分内之事,小老儿可受不起太守大人的这一拜呀。”

    陆风道:“老先生客气了。老先生医术高明,名扬海内,风请老先生来晋阳,是有事要劳烦老先生啊。”

    华佗道:“不知小老儿能为大人做些什么,大人只管吩咐便是,小老儿必全力而为。”

    陆风道:“风想在晋阳建一所医院,想请老先生去主持日常事务。”

    华佗道:“只是不知医院为何物啊?”

    陆风道:“医院吗,就是医病开药的地方,同时,也是医师们进行医术探讨的地方。还有,风还想请老先生多教出一些弟子,以医治受伤的士兵和百姓,医治天下人。”

    一听陆风这么说,华佗想想说道:“如此重任,恐怕老朽难以担当啊。”

    陆风道:“无妨,老先生可以先把医院办起来,缺人手什么的,我会帮助老先生的。”

    听了陆风的话,华佗沉默了半晌说道:“既是大人之命,老朽理当遵从,只是老朽才疏学浅,恐怕难以服众啊。”

    “呵呵,老先生多虑了,老先生放心,有我支持你,老先生还怕什么?等医院办起来,我便会赐予老先生晋阳大医师的身份,见官大一级。并且,我还会推举老先生入元老院,为晋阳终身大元老,也是见官大一级,老先生以为如何呀?”

    “这,这恐怕不太合适吧?”虽然华佗还不知道大医师和终身大元老是什么身份,但“见官大一级”可是非同小可的,所以,华佗不由得又有一些担忧。

    “呵呵,老先生放心,无妨的。在下除了要兴办医院以外,还要兴建技校。而晋阳书院和军校,恐怕现在已经完工了。”

    陆风正说着,就听下人来报:管宁来访。

    一听说管宁来了,陆风便笑道:“想想,这几天也应该快完工了。”

    陆风说了声“快请”以后,下人便跑了出去。

    不一会儿,果然见管宁风尘仆仆的走了进来。

    见礼已毕,管宁便道:“主公,书院和军校的工程已经完工,请主公去验收。”

    陆风笑道:“果然不出我所料。好吧,我们这就去,华老先生也和我们一起去,对了,再叫上王郑两位师傅。”

    于是,陆风便回身对老夫人说道:“母亲,孩儿不孝,有公事在身,先不能陪着母亲了。让子龙和子义先陪着您吧,孩儿会尽快赶回来的。”

    说完,陆风便对老夫人深施一礼。

    老夫人道:“无妨,公事要紧,你先去吧,有子龙和子义在这里陪着我就可以了。”

    于是,陆风便拜谢而去。

    一行人来到书院,在里面转了一圈,陆风边走边道:“还可以,就是显得局促了点,等以后有机会再扩建吧。”

    随即陆风又对管宁郑重的说道:“幼安,以后书院我可就交给你了,你可要为国家多培养一些人才啊。”

    见陆风如此认真,管宁也郑重的答道:“请主公放心,宁必不负主公所托。”

    出门以后,站在门口,陆风道:“此门当题一联。”

    管宁道:“请主公赐联。”

    陆风想想说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陆风说完,管宁便道:“主公才情,宁拜服。”

    陆风道:“一时感慨而已。”

    从书院出来,陆风一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