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路上的感觉-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讲违背了自然规律必受惩罚,而且可能危及人类生存。人类已经开发出巨大的能力,
这里有创造性的能力,也有毁灭性的能力。人不是全能全知,也就可能用自己的手
毁灭自己!别的不说,现在全世界拥有的原子弹,绝不是哪一个国家的死神,而是
全世界共有的“掘墓人”。人的现实与潜能让我们每个人都明白,能毁灭人类的只
有人类自己。
    要多讲这样三句话:人类的出现是宇宙一个奇迹,要爱这个“独生子”,至少
在目前还没发现人类的“表兄”;地球的今天是银河系的奇迹,它也是个“独生子”,
我们只有这么一个地球;独生子的地球上生活着独生子的人类,地球养育了人类,
给了人类一切,同时也给了人类毁灭地球的能力。
    人的潜能与现实,让我们明白,和谐地与自然相处,是人类生存的惟一前提。

读书的快乐
    我越来越感到处于一种被包围的状态。这是文明的包围——音响、电视、VCD、
录音机、电话、传真、互联网络……在这个日趋电子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年代里,
我们不得不面对许多新的快乐:电视里又唱又跳,让你超过任何一个以往的君主,
被莺歌燕舞浸泡; 你可以看到最好的电影,坐在家里打开VCD;你可以听到音乐大
师美妙的歌喉,不必正襟危坐在音乐厅,而是穿着睡衣斜在床上……每个人都在享
受信息时代的快乐。比方说,刚才我听到一个故事:款某出差,在一小饭馆被一伙
地痞围住勒索。款某装作吓得屁滚尿流,请求上厕,在只有一个马桶的厕所里,摸
出手机急呼110, 他还没出厕,警车已到。于是叹道:手机比手枪管用。我担心地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不是说不可能,而是说,有为无线电话做广告之嫌。
    在这个比四面楚歌更八面声色的时候,还要看书吗?当然有人看,学校还没有
取消书本,所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还是要读书才行。而不再为考试而活着的人,
比如说我吧,还用读书吗?有人会说了,你是靠文字吃饭的人,当然要读书,那么,
我们说,如果不靠书本吃饭,还需读书吗?
    过去讲知识分子,就说这是个书生,或者书呆子,贬也有书,褒也有书,知识
分子与书之缘不解。现在不一样了,与信息产业有关的知识分子,电视人、电影人、
广告人,以及四通人、科龙人、微软人等都叫出来了。显然这人那人都是知识分子
群体,但不一定与书有什么联系了。至少这些称谓表明这些知识分子是不靠书本吃
饭了。XX人,XX是饭碗,电视人,意思就是吃电视饭的人。看来,“改造知识分子”
这个伟大目标,靠玩儿笔杆子写大批判文章是办不到的,想用文章去消灭文章,这
就是文化大革命除了其他荒诞之外,在逻辑上的荒诞。看来,科技进步,倒有可能
让某些知识分子不再是书生或书呆子,不读书也是知识分子,这已不是怪事。
    真的电子化信息化,就可以取代书了吗?真是全体人民都读只有一页的书——
电视或电脑屏幕就足够了吗?
    现代传播技术,充分展示了传播者的智慧,他们把知识加工制作得十分精美,
配方准确,烹制高妙,包装精致,供给全面。请研究一下你桌上的那张电视节目表,
这是一份极好的精神营养配给表, 以晚上为例,7点,新闻联播(加强性配给关心
国际国内大事, 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集体主义……)7:30,天气预报(维生素
性配给生活必需知识);7:38,分话题节目(根据节气的强化配给,如注意卫生,
努力戒烟,打假防假……);7:50,风光风情节目(作用如同餐后小点心或水果);
8点,电视连续剧(美味大菜一道,不过在欣赏这道大菜前先得看一串无味的广告)
……天天这样,我和你就不自觉地成为传播者智慧的俘虏,被动地接受工业化方式
生产出来的、大众化的、通用性的快餐。
    如果我们的精神生活果真只需如此,那么,我们就成了精神产品营养过剩症患
者。像流水线上饲养的鸡,和后院里自己刨食的鸡相比,它们营养充足,但它们是
快乐的鸡吗?
    我相信知识给我们的快乐,不仅在于知识本身的消费,而在于它能激发自我。
读书的过程,是一个参与过程,任何一种文字作品,必须是写作者与读者共同努力
才能最后完成。在读书过程中,人的想象力提升,个人经验延伸,理解力加深,判
断水平强化——从而使我们感到作为一个接受者,同样有着自己的智慧。
    无论如何,书是传播者智慧的结晶,也需要接受者智慧的加入,才能产生实现
的快乐。面对一本书,我们必须选择、判断、参与,就如一个对弈者去面对书的作
者,这是对弈的快乐。而从这个意义上说,面对电视屏幕上的五彩世界,你和我目
前还只是观棋不语的旁观者。
    也许正是如此,才有了互联网络,有了让你也必须参与的另一种书……

      
      


 
                                第五章
    
“克隆”的闲话
    一段时期,动物无性繁殖取得的成果,如克隆羊、克隆牛、克隆猴等等,引起
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因为事实上它可以引出另一个问题,可以用此技术复制“克隆
人”,这的确是一颗生物原子弹。对于宗教,它是向造物主挑战;对于伦理,它是
向人类所有在血亲关系上建立的伦理挑战;对于政治,对于社会生态,对于人种前
途等等,它的确可能发生一种根本性的动摇。
    人可以复制,它向某些人发出的第一个信号,无疑是人有了长生不老的可能,
可以让那些“再过二十年又一条好汉”的梦变成现实。当然,克隆技术并不是如人
们想像的那种“复制”完全一样。对于此羊与彼羊,对于此牛与彼牛,也许看起来
是一样的——看起来的关键在于对于看的人而言,无论是用肉眼看还是用仪器测定,
看的人相信是一样的,所有的外观和数据完全相同。但是此羊和彼羊真的完全一样
吗?
    完全相同这个概念,对于无生命的物体与生命体,应不一样。电冰箱是可以做
到完全相同的——从外观到技术指标,所以同样的冰箱也就有同一牌号。但是对生
物特别是动物,我相信完全相同是办不到的,因为肉体可以复制,而主观的精神或
感受不可复制,至少还没有事实证明可以复制。
    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不少的双胞胎,而且许多的双胞胎长得极其相像,人们总说
是“就像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一个模子倒出来就是复制,当然双胞胎不是复制。
作为双胞胎, 最重要的心理特点之一, 就是从小强调区别:“我不是他。”这个
“我不是他”的基本思路,使其在这个世界上有两个极其相同的人这一客观事实存
在前提下,作为个体的“我”,他俩中的每一个都由此确立了自己。
    这个世界上还有不少长得很相像的父子与母女。我的儿子就与我长得相像,不
仅长相,而且有许多细部也都一样,这让我很惊奇,但我不会认为他是我的复制品。
儿子更不认为他是复制品。有一次,《作家》封二和封三登我的照片,朋友指着我
小时候和姐姐、母亲三人的合影,问儿子那男孩是谁。“是我呀!”他毫不迟疑地
回答,因为这和他在镜子中看见的自己一模一样。但当他知道不是他的照片之后,
从此十分注意自己与父亲的区别了。
    这是生命的自觉,无论他与别人多么相像,他只要有意识,他就一定在努力确
定:“我就是我,我不是别人。”换言之,肉体可以复制,精神不可复制。
    精神不可克隆,因此,纵然有一天,真的出现了克隆人,那个复制品也不可能
是与原来那个人“完全一样”。记得有部电影讲纳粹复制希特勒的故事,这是一个
噩梦,今后一旦有人接着做这个梦,那么他会在梦醒之后发现:那个长得与他一模
一样的人想法却与他格格不入。
    当然,也有人梦想复制思想。其实历代的统治者和许多当老子的,都在梦想克
隆思想。“克隆”现象引出的思考,让我们认识到,生命是可以延续的,我们的子
孙是我们生命在另一时空中的存在;但是生命个体“万寿无疆”无法实现,纵然复
制的是你,你的思想不可能完全装进另一个大脑,另一个你也就不承认他是你了!
    精神也是人类的生命,它也在延续,新的思想不会从天而降,它必须承继它母
体的“基因”。但精神绝不可能“克隆”,一旦它变得一模一样了,它就是精神木
乃伊,虽形态保持一样,却早已失去生命力了。
    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绝对相同的叶子。当我们进入精神领域来说这句话时,我
们会更爱自己只有一次的生活,同时也会以更开放的眼光面对未来。

家园之思
    今年长江的特大洪水已快成为记忆了,但大水没有离去,因为它留下一个长久
的话题:重建家园。这是一个让人揪心的话题,也是一个难以回避的话题。
    重建家园是那些失去家园的人们心中的梦,也是每个关心灾区的人心里挥不去
的思绪。那些在洪水后消失的村庄,那些没有了课桌的学校,那些不再通畅的道路,
那些满目萧条的田地……都在提醒我们,重建家园是比抗击洪峰更为持久的一项工
作,也许会更难,也许会有更多的问题要我们去面对!
    

    重建家园的第一层含义是明确的,给失去家园的人们一个家。全国人民的赈灾
捐献,表明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亲情。救急的食品,过冬的棉衣,防病的药品,
还有遮风挡雨的房舍,这都是灾民最直接的也是最急需的救助。但对于他们来说,
最重要的还有给他们一个家园,一个能安居的家,一个能生产自救的家,一个能奔
小康的家。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对此做出规划,在重建时,努力创造生产自救的条件,
同时尽可能地避开水患的威胁。重建不是复原,而是开辟新园,目标小康。因此,
重建家园的任务就这一层面的意义来说,已是任重道远。
    重建家园的第二层含义应该是这样的,彻底改变水患灾区的面貌。今年长江流
域,松花江、嫩江流域都发生了特大洪水。这是百年一遇的大水,因此灾情严重。
但是在这些江河流域地区,有的地方是水患严重地区,长年水利失修。一发大水什
么都舍得往水里丢,洪水一退就舍不得往水利上投资。这种状况要改变,从根本上
讲要下决心在兴修水利上有个大改观。
    重建家园的第三层含义应该是,还大江大河以行走畅通的条件。在这次大洪灾
中,突出表现了人与水争空间的矛盾。原有的泄洪区住上了人,大水来了无处分洪,
直扑中下游的经济重镇。围湖造田,过度养殖,让湖泊容量锐减,从而失去了吸蓄
洪水的作用。因此重建家园也应该想到另一个主角:大江大河大湖。让它们有了安
身之处,畅行之道,与它们日夜相伴的人们才可能有安稳的日子。
    重建家园的第四层含义是,要从这次特大水患中得到足够的教训,认真对待生
态恶化的现实,重新制定我们整个国家的保护自然生态的大政策。在抗洪过程中,
我们从媒体知道,中央和长江中上游的省市,迅速做出了停止采伐森林的决定。我
们不能不承认这一点,尽管今年气候异常是形成水灾的主要原因,但如果这些江河
流域的植被不被破坏,森林面积得到维护,那么,水患的影响会不会小一些呢?由
于自然生态的恶化,黄河年年断流,而长江水早已变成另一条“黄河”,这是人人
皆知的事实。我去年夏天坐船过三峡,眼前一江翻滚的黄水,让我的“青山绿水三
峡梦”变成了一个惊叹号!
    说到这里,也许足以说明重建家园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重建家园也许还不
只是上面所说的一切。在抗洪救灾斗争中,我们整个灾区军民,我们整个国家所表
现出来的强大凝聚力,所焕发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和山崩地裂不变色的英雄气概,都
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总结并且让其发扬光大。这样,我们在重建的家园中,
也包括了一个重要的家园——我们的精神家园。在洪水尚没完全退去的时候,全国
人民都百倍关心灾区孩子在9月1日能有一个教室,这个事实就是一个证明。

选择的难题
    自从用电脑写作之后,就发现处于一个不断面临选择的局面。
    首先是用笔还是用电脑。笔的好处就是一点,它是我们学习第一个字以来就没
有离开过的工具。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笔就是自己的嘴、自己的手指,如果写一
手好字的话,还是自己的脸面。一说要用电脑写作,就觉得不仅是手足无措,而且
不知道还是不是自己了。开始是拒绝,这种拒绝就是动心不动手。动心不动手,这
是我们对待事物常取的态度。比方说,我的上司听完了我的要求,如分房,一脸感
动地对我说,好好,我们会认真研究的。我就明白还只是动心不动手阶段。我在听
完别人说电脑好处之后,我也说好好好,只是不买,这也是选择。后未妻子去买了。
她进入动心动手者之列,是因为她那时正在写长篇小说。写长篇,写起来有劲头,
改起来吃苦头,抄起来就苦到头。于是,她首先换笔。家里有一台电脑,就像家里
添了一个儿子,你没有学过怎么当父亲,也要当父亲。我没有进过一天电脑班,也
就打起电脑来了。那时,我准备从四川调到北京工作,妻子花了半小时,教我开机
关机, 然后把五笔字型键贴在计算机键盘的字键上,我就拖着一台286到北京打起
来。
    没有受过训陈,指法不对,速度不快,但我也进入了电脑写作者行列。我选择
了电脑,电脑也会悄悄地改变我。坐在电脑前,写诗,半天敲一行,就如同与一个
交谈者无言相对,十分尴尬。这样,不知不觉间,诗写得少了,随笔写得多了。我
在用电脑以前也写随笔散文杂文,有一段时间写杂文更多一些。用电脑写作以后,
杂文和散文都向随笔靠近,文体上以随笔为主了。我常问自己,为什么写随笔多了?
是不是年纪大了,心态趋于平和?是不是写东西久了,笔法上追求自然?也许上面
这两个因素都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用电脑写作,电脑帮我做了选择。
用电脑写作,是一种“人机对话”状态,慢慢地电脑成为你的朋友,你把你的心里
话说给它听,它对你的话做出反应。当合作愉快时,这种谈心平静而随和,你就不
好意思拉起架子地“美文”,也不好总是血气方刚地“杂文”。随笔的自然,让自
己也为所谈内容动心;随笔的机智,让锋芒变成言说的力度。
    现在电脑升级变化的速度,正是“奔腾”不息:286、386、486、奔75、奔133、
多媒体……一步到位的说法,让电脑用户天天面临选择替代升级的烦恼。电脑进入
我们家已有七八年了,我们只是淘汰了最初的286和9针打印机。我打这文章的是一
台386, 另外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不占空间,在两人同时写作时互不干扰。我对
多媒体不感兴趣。我认为电脑就是写作伙伴,VCD、游戏机、激光唱机,放到一起,
只能是干什么都不到家。现在的东西,动辄就来个多字:多媒体、多功能立体声、
多功能照相机、多功能录像机、多……其实那多出来的功能常常是你最用不着它的
地方。所以,又回到那句话,在这个时代,要学会选择,也要会定位。我用电脑以
文字处理为主,功能多了以后,要在诸多功能中找到我需要的那一块,实在太麻烦。
文字处理还是WPS好。 选择与定位,是互动关系。看来,在今天也有个不随大溜的
问题。
    越来越清楚的事实是,现代人面临一个知识饱和与信息过量的难题。信息时代
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选择时代。如果不会选择,那么大量与你无关的信息、功能,
只会成为耗费你精力的垃圾。知道得多,过去曾是一种才华,然而现在一台普通的
电脑存储的信息就比以前任何博学之士头脑里装得更多,现在任何一台普通电视每
天播出的信息就比任何一本百科全书更多。更多是更多,但不等于更有用,尤其对
特定的某个人,你或者我。啊,知识的海洋里到处飘浮着信息的垃圾——这是刚才
我看到电视上一个“知识竞赛”节目时出现在脑海里的感叹。
    从换笔这个颇具象征性的选择开始,让我感到了当代性已确实成为我们的生活
现实。信息爆炸时代,在信息的枪林弹雨中,想要不成为牺牲者,学会选择是第一
步。这也许是不那么美妙的画面:在都市边缘的垃圾山,拾垃圾者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