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立三之谜-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暴动应坚决阻止,要克服一切困难抑制暴动的发生。”罗明那兹的态度很坚决,但没有直接回答张国焘提出的问题。
  就这样张国焘带着使命,讲明确一点主要是罗明那兹的使命,也带着自己的关切于7月26日晚匆匆搭上了长江轮。
  之七、力辩张国焘并最后确定起义时间
  7月27日晨,张国焘乘坐的江轮到达九江,这时的九江简直就是一个大转运站。大批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物都由武汉来到这里,大部分乘车转赴南昌,也有些正设法潜往长江下游上海等地。同时第4 军也正由武汉经九江转赴南昌。张国焘自早晨一到九江,不顾旅途的疲劳,急忙把前委委员恽代英、团中央委员贺昌、关向应,第4军政治部主任廖干吾,武汉军校政治教官高语罕和夏曦等人召集在一起开会。与会者从神秘的中央特使的脸上已经捕捉到了:“中央肯定又有什么新指示了。”
  张国焘首先发言:“因为情况紧急,不能把所有的前委同志及有关的同志召集拢来,现把26日也就是中常委扩大会议精神传达给大家,望各位遵照执行。有些事情有待于进一步讨论。”参加会议的人聚精会神地听着。
  “共产国际来电不赞成举行南昌起义,而且禁止俄顾问介入这件事,拒绝给起义以军火和经济上的支持。中常委同意共产国际的意见,建议大家重新讨论暴动的可行性,我也是同意重新讨论的……”
  张国焘话还没有说完,恽代英就愤然起来说:“这有什么可讨论的,我们一切都准备好了。”
  其他几位同志都表示南昌暴动势在必行,已无讨论的余地,不过恽代英表现得尤为激昂。
  “为了慎重起见,那又为什么不能重新讨论呢? ”张国焘反问大家。  
  恽代英愤愤不平道:“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害死了中国革命,葬送了成千上万的同志;它们的领导完全破产了。现在南昌起义一切准备好了,忽然又来了什么国际指示,阻止我们的行动,我是誓死反对的。我不管共产国际和中央指示,只知道按已经决定了的计划往前直干。如果有人再动摇军心,我就要打倒他。”
  张国焘一听到“打倒”二字,心中不寒而栗,但他对这个素有“甘地”之称的共产党人深感佩服,自愧没有能够用他的蛮劲去对付罗明那兹。不过,他顿时感到中共中央以及自己的威信已丧失殆尽,故不免难过。
  “既然大家反抗执行中央命令,我在此也无办法,待到南昌后再行讨论决定。”张国焘本想在九江就把中央指示贯彻下去,没想到首先碰了一鼻子灰,但他仍然没有放弃拉拢和依靠张发奎的主张。其实这时,张发奎联汪反共态度已经十分明白。7月29日,汪精卫、孙科、朱培德、张发奎、唐生智等人在庐山召开反共会议,策划:严令贺龙、叶挺限期将部队自南昌撤回九江;在第2方面军 实行“清共”,逮捕第4军政治部主任廖干吾和二方面军秘书长高语罕等4人;封闭九江市党部、九江书店、九江国民新闻报馆,并逮捕其负责人。九江街头,白色恐怖笼罩,反动军警到处搜捕共产党员。叶剑英预闻此事后,立即派人通知廖干吾转移。可张国焘不顾这一切,于7月29日早晨和中午,连发两封密电给南昌前委说:“暴动宜慎重。”无论如何须等他到南昌后再作决定。
  7月30日早晨,张国焘同恽代英到达南昌,当即召开前委会,这次张国焘似有扭转乾坤之决心。参会的人有周恩来、李立三、彭湃、恽代英、谭平山、叶挺、周逸群等。
  “共产国际电令我们如有成功把握,可举行暴动,否则不可动。莫斯科拒绝给予苏俄军事顾问的帮助和经济支持,故暴动成功的条件已经失去,所以中央指示不可举行暴动。我们可以将在军队中的同志退出,派到各地农民中去,但是加仑将军主张与张发奎将军一同回广州的建议是值得我们大家重视的。当然我是奉命来考查这里的实况,并和大家重新讨论这一问题。”
  张国焘刚一说完,李立三就接上话了:“一切都准备好了,哈哈!为什么我们现在还需要重新讨论?”
  叶挺倒显得很平静,他说:“将分裂行动推迟一些时间,或许更合适”。
  谭平山见握有兵权的叶挺表了这样的态度,大为焦急,因而他说话带有一种威胁的口吻。“如果我们在军队的同志,此时不能行动起来,那末,以前的所有军事工作都很难认为是我们党的军事工作。”
  周恩来目击此种情况,也就急迫地说:“我们最好行动起来。”
  张国焘见大家的意见无法统一,又把26日中常委扩大会议的情况说了一遍。
  周恩来越听越愤怒。“这个意思与中央派我来时的想法不相吻合,如果我们此时不行动,我只有辞职,也不再出席今天的特别委员会会议。”
  周恩来愤而辞职的表示,使这个极度紧张的会议达到了沸腾点。与会者除了张国焘和叶挺以外,个个好像骑上了虎背,抱有义无反顾的气概。
  张国焘看到坚决阻止和改变计划是不可能了,但又不想使会议闹到不易收拾的境地,故说道:“恩来同志不应说辞职二字,辞职就是意味着面对困难退却、投降,我的意思是通过重新讨论找到一条更加适合中共发展的道路。”
  “特立(指张国焘)的意思是要我们拉拢张发奎,实际情况是张发奎已受汪精卫包围,决不会同意我们的计划。客观上应该是我们党站在领导的地位,再不能依赖张发奎了。”周恩来把张国焘的意思挑明了。
  “好了,现在不争论了,你们尽管多数仍然坚持暴动,但是与中央指示相悖,不能执行,这次会议就到此止步,明天继续讨论。”张宣布解散会议。
  鉴于张国焘对南昌起义的态度,谭平山萌发了一个极端的想法。他私下对一位师长说:“张国焘如再反对起义就把他杀掉。”
  这位师长很慎重,他前去征求前委书记周恩来的意见。
  “党内斗争不能这样做。”周恩来立即劝阻。
  张国焘在会上遭到大家的反对,仍不想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我一直认为南昌暴动没有成功的希望。”故而分别找人单独谈话,进行个别拉拢。
  张国焘首先把目标对准了提出这次起义的发起者、起义态度最坚决的李立三。两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长时间的交谈。
  张国焘曾在《我的回忆》中写道:
  最先与我长谈的是李立三。李最坚强的论点是一切都准备好了,时间已来不及作任何改变。李立三认为不能停止暴动,要点有二: 第一不能违反与贺龙所订的密约;第二如果改变计划,我们原来发动暴动的意图已无法保持秘密……
  李立三也对我详细地说明,深恐暴动计划的秘密泄露,知道这秘密的人已经很多;在人员的调动上,宣传的语气上,和若干人表示出的态度上,现在都易使人觉察。他曾警告说,即使张发奎真诚愿意与我们合作,一同回师广东,决心在那里重建国民革命根据地,依现在的情势看也是没有指望了;因为张发奎到达南昌后知道了我们曾策划暴动反对他,哪有不翻脸对付我们的道理……其他同志与李立三也大致抱同一态度。
  30日争论数小时。因特立(张国焘)代表中央意见,不能以多数决定,故未解决。到31日晨,再开会议,又辩论数小时。此时,得知第4 军参谋长叶剑英从庐山到达九江,通报了他29日参加汪精卫、孙科、张发奎在庐山召开“清共”会议的情况:(1)严令贺龙、叶挺限期将军队撤回九江;( 2)封闭九江市党部、九江书店、九江《国民新闻报》馆,并逮捕其负责人;(3)第二方面军实行“清共”,通缉恽代英、廖干吾、高语罕等人。
  此时,又接张发奎来电,称其“准一日到南昌”。同时得知汪精卫、孙科都一同来南昌。在这种紧急情况下,中央特使张国焘只能默认这个现实,才表示服从多数意见。经过这一折腾,使原定于7月30日晚举行起义的时间,不得不改为7月31日晚4点(即8月1日晨4点)举行。
  当日下午,朱德把敌两个主力团的团长和一个副团长请到家里来“做客”,用巧妙的方法拖住他们,为起义战斗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之八、激战4小时 占领南昌城
  正当起义准备工作在顺利进行的时候,31日晚20军1师1团3营副营长赵福生叛逃泄密,原定计划不得不临时改变,提前两小时举行起义。实际上,当晚12点半即打响了起义的枪声。起义军2万多人,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歼敌3000多人,缴获枪支5000支,子弹70万发,大炮数门,占领了南昌城。起义取得了胜利。
  为了争取和团结国民党中一部分愿意继续革命的分子,揭露蒋介石和汪精卫集团背叛孙中山革命精神的丑恶面目,这次起义仍使用国民党左派的旗帜。所以,起义胜利后,8月1日上午在原江西省政府所在地西华厅,召开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及各省区特别市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选举产生了革命政权机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革命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如下:
  革命委员会
  │
  委
  员
  │
  苏江彭叶周李张彭吴林恽谭邓张陈郭于宋徐张黄朱何经贺
  兆   恩立国泽玉祖代平演发友沫右庆特曙琪晖香亨
  征浩湃挺来三焘民章涵英山达奎仁若任龄立时翔日凝颐龙
  │
  主
  席
  团
  │
  主
  席
  郭 贺 恽 谭 张 宋 邓
  沫   代 平 发 庆 演
  若 龙 英 山 奎 龄 达
  │
  ┌─┬─┬───┬─┴──────┬─┬─┬─┐
  总 政 党   参        秘 财 宣 农
  政 治 务   谋          政 传 工
  治 保 委   团        书 委 委 委
  部 卫 员   │          员 员 员
  主 处 会   委          会 会 会
  任 长 主   员        长 主 主 主
  席              席 席 席
  郭 李 张 刘 周  贺 叶 蔡 吴 林 恽 张
  沫 立 曙 伯 恩      廷 玉 祖 代 国
  若 三 时 承 来  龙 挺 锴 章 涵 英 焘
  「兼「第     「后
  团 二      改
  参 方      邓
  谋 面      演
  长」军」     达」
  革命委员会对有关人员的任职进行任命,李立三被任命为革命委员会委员兼任政治保卫处处长、工农运动委员会委员、战时经济委员会委员等职。
  陈赓后来曾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我和李立三同志等在市区逮捕了一批反革命分子,当天夜里又负责解决了江西省银行。”
  革命委员会于8月2日下午1时在贡院侧举行了就职典礼。 李立三担任司仪,按照就职仪式,各委员、各代表、各民众团体分别就位,全体肃立,向党旗、国旗、总理遗像行三鞠躬礼。各委员授印毕,即宣誓就职。
  之九、南进广东途中 李立三第三次被开“追悼会”
  起义军按照临时中央常委在起义前关于回广东去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的决定和参谋团关于由赣东经寻邬直取东江的路线,从8月3日开始撤离南昌,取道临川、宜黄、广昌,南下广东,以期恢复广东根据地并占领出海口,取得国际援助,重新举行北伐。
  李立三作为革委会政治保卫处处长,最后于“5号从南昌出发”, 当日发布了“八一起义军的告示”:
  照得本部本军 富于革命精神
  此次南昌起义 原为救国救民
  转战千里来粤 只求主义实行
  对于民众团体 保护十分谨慎
  对于商界同胞 买卖尤属公平
  士兵如若骚扰 将其捆送来营
  本军纪律森严 重惩绝不姑徇
  务望各安生业 特此隆重声明
  政治保卫处直属起义军总指挥部领导,主要任务是镇压反动派,负责总指挥部的安全、保卫以及宣传、筹款和运输等,是一个最庞大的机构,包括有400多人的一个连的士兵在内,并照料着500名左右的伤病官兵,加上夫役,总共有2000多人。这样,整个部队,拉成一条很长的行进线,先锋快到了潮汕,而后卫却还在长汀、上杭一带。而李立三一面要参与前委和总指挥部关于战略方针和具体政策方面的讨论和制定,一面又要亲自指挥政治保卫处的工作和战斗,成了全军上下、前后左右无处不在的人物。
  起义部队打下江西瑞金后,随后分成四路继续南下,李立三负责指挥第三路。就在起义部队一部开进福建长汀时,发生了李立三第三次被开“追悼会”的故事。
  这一天,周恩来正与刘伯承、叶挺、贺龙等研究南进军事计划,突然张国焘闯了进来。周恩来抬头一看,见张国焘脸上表情很悲痛,惊问道:“特立,出什么事了?”
  张国焘难过地说:“李立三牺牲了。”
  周恩来又追问了一句:“哪个看见了?”
  张国焘说:“他的贴身勤务兵,刚才赶到汀州,亲口对我讲的。”
  周恩来立刻对门外的一个警卫员说:“把李立三的勤务兵找来。”
  一会儿,李立三的勤务兵来了,一个虎头虎脑的小伙子,叫于柱儿。周恩来问他:“小于,你们李处长怎么了?”
  于柱儿眼含热泪,报告了李立三“牺牲”的经过:
  在一个叫黄蜂岭的地方,李立三接到报告,说有个重伤员快死了,想见见他。李立三急忙赶到这重伤员身边,一看还真是老相识,伤员叫王长发,原是武汉汉阳兵工厂的工人,起义时是个连长,作战非常勇敢。李立三当下难过地安慰了这位将死的工人战友,随后又把烈士的遗体掩埋好后,便与勤务兵小于继续追赶先头部队。他俩走到一个山湾时,李立三看见树丛里有些红果子,便说要采些野果带着充饥解渴,小于不让他去,李立三说:“你脚上都是泡,就在这里先歇歇吧。”
  说完就走了。结果等了好一会,不见回来,远处还响起了枪声。小于慌慌地大声喊叫着去找,结果看见红红的鲜果撒满一地,地上还有一摊血迹。这时,其他一些勤务兵也都赶到了,大家顺着血迹寻找,找来找去,找到一个悬崖峭壁,没了路,再往下一看,只见悬崖壁上的一棵树上,挂着一具尸体,几个人站在顶上看了半天,虽看不清那尸体的脸,但衣服却与李立三穿得一模一样。不用说,肯定是李处长了……
  小于把情况说完,周恩来皱眉问道:“这么说,李处长是被什么人杀害的,还不知道?”
  小于摇摇头说:“没看见。”
  贺龙说:“不用问了,八成是遇到土匪民团,或是敌人的散兵游勇。”
  贺龙讲完,谁都不说话了。好一会儿,周恩来沉痛地说:“我们党又失去一位好同志啊。”他又对张国焘说:“国焘同志,开个追悼会吧,你来准备一下会场。”
  张国焘若有所思地说:“立三同志捡了多少条命呀,那么多险情都一个个过去了,没想到竟这么窝窝囊囊地死掉了。”
  那天,追悼会在长汀城中正德中学操场举行。除悼念李立三外,还悼念南昌起义以来牺牲和病故的其他同志。由于一时找不到李立三等人的照片,便在围着黑纱的镜框里写上名字,李立三的名字居于正中。
  周恩来又一次为李立三主持追悼会(上次在巴黎),并以悲怆的语调为“英勇牺牲”的李立三致悼词。正当大家悲痛之时,不知谁惊喊了一声:“李处长回来了!”大家一看,果然是李立三走进了追悼会会场。他又黑又瘦,后面还带了10多个人。
  周恩来一看,激动地迎上去,抱住他的胳膊,高兴地说:“立三,以为你牺牲了,正为你开追悼会呢!”
  李立三哈哈大笑:“我到阎王爷那儿报了个到,阎王爷嫌我脾气糙,马克思也说我去得太早,都不收,我就又回来啦。”
  原来,李立三还真像贺龙分析的是遇到了土匪,只不过土匪头子没把李立三怎么样,反而一上去就被李立三打死了,那地上的血迹和那具尸体就是那个土匪头儿的。后来李立三被其他喽啰劫持,一路上慢慢摸清了土匪的底细,也都是穷苦人被逼上梁山的。于是李立三便充分发挥了一个宣传鼓动家的非凡本领,几番连哄带劝,游说鼓动,不仅自己性命无忧,还把这些小土匪动员来参加了起义军。他身后跟着的那10多个人正是这伙人。
  之十、张太雷传达“八七会议”指令 李立三离开军队前往香港
  9月24日,起义部队占领汕头,这里是预定的临时首都,准备在这里大展鸿图。周恩来撤掉了原警察局长许光英的职,同时任命李立三为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