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立三之谜-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安源煤矿,她更把李立三生前十分想念却又始终未能再踏上这块土地的一腔情怀,虔诚地带了回来。与工友们在一起,李莎脑海里时时浮现的是丈夫当年叱咤风云的英姿!在看望当年同李立三一起领导工人运动的老同志时,她满怀深情地说道:“我是第一次回婆家,家乡的父老兄弟姐妹们待我很热情,还夸我是个中国人民的好儿媳妇,我感到特别高兴。”
  在李立三故居陈列开放典礼大会上,李莎终于有机会代表自己、更是代表李立三生前一直未竟的心愿,发表了感人肺腑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大会,纪念立三同志诞生八十五周年,同时正式开放立三同志故居,对我个人和我们全家几代人都是大喜的日子,也是终身难忘的日子。我对于今天能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见面,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里是我的爱人、战友——立三同志的出生地,他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就在这里,立三同志受到了革命的洗礼和很好的锻炼,并从这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因此,立三同志也非常怀念这里。
  据我所知,建国以后,立三同志总是希望能够有机会到安源来看看大家。但是,他始终是想来而又不能来。即使是在1954年他回到了醴陵,1965年他上了井冈山,也没有到安源来。这是立三同志终身的憾事。我相信大家对此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立三同志生前没有实现的愿望,今天由我来代替他实现了。因此,我要趁此机会向在座的同志表示亲切的问候,通过你们向安源的全体工人同志们转致我的问候和最良好的祝愿。
  同志们都知道,立三同志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但他始终是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他对党和人民也是无限忠诚的。虽然我和立三同志在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但是,他很少谈到在安源的工作情况。每当有人向他了解安源罢工斗争的情况时,也总是详尽介绍少奇同志在斗争中的功绩,很少谈到他自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立三同志的一生有了一个公正的论断。现在,党中央又批准把立三同志的故居修复陈列,我们全家都非常感激。如果立三同志在天有知的话,他也会得到慰藉的。我完全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同志们将会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把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搞得更好,去完成立三同志生前未完成的事业。
  请允许我祝愿醴陵人民、立三同志的同乡和战友在第三次腾飞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请允许我个人并代表我的全家,对省、市、县各级领导以及参加故居的筹建和修复工作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请允许我和我们全家感谢参加这次隆重集会的全体同志。
  谢谢大家!
  在与李莎的交谈中,无时无刻都会感到她对中共中央充满无限感激之情和对胡耀邦同志的深切怀念。这充分表现在1986年7月12日她写给胡耀邦同志的一封亲笔信中。信的原文是:
  耀邦同志:
  前天有幸见到您,对我关心备至。昨天,中办的同志来,答应立即帮我解决房子问题。北戴河休假问题已经解决,我明天就去休假。这一切,使我非常感动。您日理万机,繁忙中亲自过问我的事,又深感不安。
  我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得到您和中国党组织的周到关怀,我知道这是党和人民对立三同志的怀念,也是对我的鼓舞。您在立三故居成立时,还亲笔为故居题了匾额,立三有灵,当感欣慰于九泉之下。我知道中国有“草环相报”之说,这是表示一个受到知遇之恩的人的心情的,我也怀着同样的感情,将于有生之年,努力工作,把我的全部精力献给立三同志的祖国(也是我的第二故乡),以报您和中国党对我的关怀和照顾。
  祝您健康!
                                        李莎
  1986年7月12日

5。咬定青山不放松
   在李莎家的客厅中,高悬着李立三生前最喜爱并留下的清人郑板桥的4幅湘绣墨竹,其中一幅就是那首著名的《竹石》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李莎和李立三的一生,也就如同这丛咬定青山的翠竹,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仍然枝干挺立,根深叶茂。
  被监禁11年半的李莎,从山西运城回到北京时已是近65岁的老人。她原有的住房被别人占去了,只得寄居在女儿那两间旧房里。她犹如枯木逢春,重新焕发了青春与活力,顾不上安排家庭琐事,就又精神振奋地投入了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
  长期的教育实践,李莎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讲课、答疑、编写和审定教材、辞书,她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古稀之年的李莎,每周还给学生上l6节课。繁忙而紧张的工作,排满了她的日程表:给研究生上课、为进修班辅导、编写俄语教材、俄语辞典,主编《当代苏联文学原著选读》,为《俄汉同义词词典》定稿,受国家教育部门的委托,为全国部分高校俄语教师举办讲学班,参加《周恩来选集》俄文版的审定工作,撰写一篇篇学术论文等等。她是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全国政协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届委员,经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所以,她特别感叹时间不够支配。她说,要是一天有48小时或者发明一种不需要睡觉的药该有多好!1993年1月31日(癸酉年正月初九)下午,李莎在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在北京外语学院举行的北京校友联谊会春节茶话会上有一段精彩的讲话。
  “我已快80岁了,还不服老。”她说,“你们始终保持着年年聚会的传统。遗憾的是,老人越来越少了。这里很多人大概都不认识我,因为我是早在解放前开始工作的,是在47年、48年及49年的几个月。现在在场的人中间几乎看不到当年跟我一起学习过的以及工作过的那些老同志。真是岁月无情,时光飞逝,自然规律不断发生作用,老人逐渐离去,令人惋惜。但我想我们还是应该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有精力工作。如果说我在你们之中我的年纪是最大的,我想这是不错的。但我仍然还想做个有用的人,还不服老,愿意继续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我认为,你们中的许多人也应该这样想:我还不老,我还有精力,我能够为自己的祖国做贡献。”
  1997年5月15日,是李莎在华从事教学工作50周年。这天,国家教委、外国专家局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举办了隆重的庆祝活动,以表彰她在50年教学生涯中为我国培养外语人才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2003年3月20日,是李莎九十华诞的吉庆日,她刚刚从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岗位上退下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为李莎举行了九十岁生日庆祝会。
  这天下午,精神焕发的李莎在孩子和亲友的陪同下来到全国总工会的“职工之家”。一间宽敞明亮的大会议室里,正中间挂着一幅大“寿”字,前面摆放着一大盆盛开的蝴蝶兰鲜花。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书记伍绍祖代表全总和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祝贺李莎生日快乐、健康长寿。伍绍祖在祝词中表达了对李立三和李莎的坚贞爱情及李莎的革命经历的赞誉,充分肯定了李莎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的积极贡献。伍绍祖最后说道:李莎同志虽然在组织上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她把一生都无私奉献给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她以实际行动表明她是一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国际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
  全总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俊九出席了庆祝会,向李莎敬献了用九十九朵红玫瑰鲜花组成的花束,亲切接见了李立三的子女亲属及生前工作人员。全总副主席倪豪梅为李莎披上了代表吉祥如意的大红唐装寿字服。生日庆祝会气氛热烈而温馨。
  李立三的大女儿李英男代表妈妈致词,深深地感谢党的各有关组织几十年来对妈妈的关怀照顾和爱护。她特别回顾到23年前的今天,中共中央为爸爸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同时为爸爸妈妈平反恢复名誉,是送给妈妈的最好的“生日蛋糕”。
  欣逢盛世,中华民族的腾飞指日可待。而今的李莎,终于为能亲眼目睹我国民族团结,经济繁荣,政治安定,人民生活蒸蒸日上而无比兴奋。出于对丈夫的爱,对中国革命事业的爱,她虽历经坎坷,却痴心不改,矢志不移,时刻都以能作为一个真正革命家的夫人而自豪,以能作为一个中国公民而骄傲!
  她不止一次地告诉笔者:今天的中国,不正是像李立三同志这样的一大批革命者前仆后继,为之奋斗终生并始终无怨无悔所追求与企盼的吗?!
  是啊,面对今天,李立三当可含笑九泉!
  而回溯他虽短暂却绝不平凡的68个人生春秋,李立三也的确无悔此生!
  同时,也只有中国这种曲折往复、历经无数坎坷与艰险而又始终波澜壮阔的革命和建设的特定历史,才产生并锻造了一个特定的李立三!这,就是解读李立三之谜的全部钥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