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英语神厨-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被人承包了,我们的工资是由承包车间的人来发的,工厂根本不管。这让我很郁闷,但也没有办法,总要先找一个栖身之地。

过了一段时间,工厂要盖一个新车间,我自告奋勇地给厂长写了一份申请书,要做车间主任。我说自己能够管理好一个车间,技术方面也没问题。厂长不太放心我,不想让我干,我知道他是不太信任我,于是我熬了几个晚上写了一份报告,提出我的一些管理设想。这个报告把厂长打动了,他没想到一个普通工人还能写出这种东西,他同意让我试一试。接下来的半年,我管理着车间的50多个工人,工作得很不错。当时,还有另外的一个人竞争这个职位,他是老员工,已经干了八年,技术很熟练,但是他不懂管理,也不会写分析报告。厂长没有提拔那个人,而是用了我这个刚去三个月的毛头小伙子。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知识的力量,那位老员工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

这是我第一次和别人竞争,虽然我争取到了车间主任这个职位,但是我心里非常不安。山里人的善良和淳朴的本性使我感到有点内疚,所以,有空儿的时候,我就和那个人聊天,或者请他喝酒。我不谈那个敏感的话题,只是谈论人生和故乡。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不仅打消了对我的敌视,而且我们成了好朋友。他说:“张立勇,你比我强。我没有你的才能,更没有你的胸怀。”

但即使我做了车间主任,薪水也并不是很高。这个工厂规模小,效益不太好。更要命的是,我们的住宿条件非常差,30多个人住一间房子,人挨人打地铺。记得当时我的老乡因为架蚊帐差点儿和四川的同事打起来。

我打听到附近有个玩具制造厂在招人,赶紧报了名。这个工厂是台湾跟美国合资办的,有600多人。刚开始我是冲着高工资去的,但没想到的是,我在这儿遇到了一些改变我今后人生道路的事情。厂里的玩具都是要出口的,包装箱上全是外文,很多人都看不懂,常常把箱子放错地方。他们总是来问我一些单词是什么意思,虽然我高中没毕业,但比起其他人学历也算高的了。有些简单的单词我认识,有些不认识的我就查高中课本后面的单词表,意思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当同事们用钦佩的眼光看着我时,我真的很有成就感。我没想到自己的英语知识会用到这个地方,于是我有空儿就捧着英语课本看,其他一些人看到我学习之后,受到感染和启发,也和我一起学,但是这样的人很少。

玩具厂经常会有一些外国人来参观,一天,我们正在搬运包装箱,迎面走来几个美国人,他们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说了一大串英文。我当时感觉能听懂一两个单词,但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其他同事都没在意,但我却觉得很尴尬:我本来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可以卖弄一下的,没想到连外国人说什么都搞不懂。美国人身边有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国人向我们解释说:“老外说我们中国人很勤奋,做的玩具很好。”然后回过头又与美国人谈笑风生,十分潇洒。我当时非常羡慕,如果我也能像那位翻译一样多好啊。

接连几天我都郁郁寡欢,我在设想自己有没有可能把英语学好,成为一名翻译。别人能做到的,我为什么做不到,我就不相信人和人有多少差别。我从小的犟劲又上来了,我相信自己能做到,虽然没有学校的环境了,但我可以从头再来,一切不都是靠自己吗?于是,我开始制定学习计划,而不是仅仅把一丁点儿可怜的英语知识作为炫耀的资本。

在外打工的生活让我很不快乐,也很累,有时候还会感到孤独。在这种情况下学习纯属一种压力,但我要求自己必须学习。有一句话叫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但是在这个地方我提不起兴趣,我想通过学习改变条件,换份工作,我想做一名翻译,这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念头很强烈。这是压力,也是我的动力。

我在广州住的第一个宿舍里的人全是打工的。他们来自湖南、四川、江西、湖北等等。一个大宿舍有将近30个人,那种嘈杂有时候使人难以忍受。后来我也住过6个人的房间,但也好不到哪儿去,6个人里面,不是烟鬼就是酒鬼,把宿舍搞得乌烟瘴气。更要命的是,工厂的管理一点儿不规范。我们8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天要工作13个小时。加班的时候时间更长,为了赶一个交货期,有时候要工作24小时,我们都快成机器了。在这种地方学英语简直是一种折磨,但每天下班后我仍会硬着头皮看一会儿英语课本。

我在纸箱部上班,我的工作是送货。我们生产的玩具都用大纸箱包装,一个纸箱子10多公斤,10个一打,要打好包送到另外一个玩具厂。用汽车拉过去后,还要卸货,我们要把纸箱子扛到三楼。那个门很矮,每次我都要低着头把100多斤的纸箱子扛进去,累得满头大汗。干了一段时间后,我一下子病倒了,在床上躺了一个月。

工作的艰难让我在这个充满商业气息的城市里有些浮躁。很多问题我还弄不明白。生活中到处都是人情的冷漠。我卧病在床的时候,自己的积蓄花光了,害怕父母担心,又不能让家里知道我在生病,我就四处借钱度日。跟A借不来,跟B借不来,向C还是借不来。平时觉得关系不错的朋友,在关键时刻都让我很失望。

在广州的三年,我不会坐公共汽车,不会开空调,城市里现代化的设备不会用,有的时候会很尴尬,恍若隔世一般,真像外星人来到了地球上一样。我们没有星期六、星期天。在这三年的时间,我不再在乎表面的东西,高楼大厦也好,汽车也好,都是一种文明的表象。在城市文明中间,人变得更现实,不会有虚荣感了。我觉得在这里没有什么东西是我的,我只是在这儿打工,工厂不是我的,房子不是我的,就连一张床一张桌子都不属于我。我一点归属感都没有。而且,我随时都有危机感,随时都可能被开除。工作如果不好好干,就会失业,就要重新去找工作,这个在广州太正常了。沉重的工作换来的是微薄的报酬,我记得第一次寄钱只给爸爸妈妈寄了90元。这些压力只能让我更加珍惜工作,让我更加努力学习英语,这是改变我生活的唯一出路。

回家过年的时候,我碰到一些同学和朋友,大家在一块儿都很感慨。我觉得自己必须要改变了。

2。北京的新生活

张立勇

来到北京,我感觉又上学了。

人生的第一次总是难忘的。蓦然回首,我似乎经历了太多太多人生的第一次。无论是甜蜜还是忧伤,只要是第一次,它都会如同雕塑一般在我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很喜欢收藏记忆,收藏记忆中第一次给我带来的体验和感受。

一个远房叔叔帮我找了一份工作——在清华食堂做厨师。我当时一听,清华?这不就是我梦想中的圣地吗?接到叔叔的电话,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随后的几天,我急急忙忙辞掉了玩具厂的工作,买了一张北上的火车票。1996年6月7号,我从广州来到了北京,这是我第一次来北京,也是第一次坐火车。上火车前,我的广州朋友告诉我,上火车别随便跟人瞎聊天、搭话,要看好自己的东西,吃饭别吃的太多,也不能不吃,少吃点,少喝点水,别老上厕所等等,这些话让我感觉坐火车是一件很危险的事。现在想起来很好笑,但在当时我确实充满恐惧。我在火车上整整待了41个小时。

6月的天气已经很热了,但为了体面一点,我穿了一双黑色的皮鞋,背着个大黑包,里面装着我的衣服和高中所有的课本。

刚下火车,我有点儿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也分不清东南西北。我茫然地站了一会儿,立刻决定随大溜。我跟随着人流走到了出站口,还好,否则我一个人是找不到出站口的。我那个叔叔的弟弟在清华大学工作,他也没来接我。因为他上班太忙,很难请假,他告诉我到了以后给他打电话。自从有了在广州打工的经历之后,我就理解了工作的含义。这是人的立身之本,一个人必须遵守工作的规范。当时还是投币电话,我不太会使;我站在那里鼓捣了半天,额头上都冒出汗了,才把电话打通。叔叔告诉我,坐320路公共汽车。放下电话,我提着两个行李包,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最后找到了320路公共汽车的站牌。上车的时候,售票员对我说:“嘿,刚上车的小伙子,行李也要买一张票。”我不知道她在说谁,所以没有理睬。售票员似乎有点生气,她提高声音说:“说你哪,提着两个包的。”我赶紧又买了一张票。可能她把我当成了油滑刁钻的人,故意想逃票。

车里乱哄哄的,我很担心坐过站;老在琢磨是不是快到了,所以我坐在车上,目不转睛地看着窗外的站牌。我看到人大东门,哦,人大到了。这个时候,我才有了一种安全感,因为这是我叔叔以前上学的地方。那天,我是中午10点到的,这个时间我怎么也不能忘记,我觉得那时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记录着我崭新的生活和我走向它的脚步声。到了中关村320路总站,已经离清华很近了。我步行从清华西南门走进了清华园。

清华的环境很好,令我好惊讶,我差点没有喊出声来。我看到那么多郁郁葱葱的树,那么多茂密鲜艳的花朵,我感觉头有点晕。它们是那么安静,那么肃穆,似乎怕打扰学子们一样。啊;我终于来到了梦中想来的地方,我贪婪地张大嘴巴,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校园里清新的空气,似乎想把这里的一切都吞进我的胃里一样。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否则对不起这么好的环境。我从广州来北京的时候就想好了,在这里要拿一个文凭。

晚上叔叔的弟弟带我去清华东餐厅吃饭,三菜一汤,有尖椒炒肉、木须肉、生菜,还有一个三鲜汤。我在广州的时候生活很差,天天吃豆芽,主食是米饭。老板为了降低成本,在伙食上面也克扣我们。我觉得自己的身体都像一根豆芽菜了。后来我见了豆芽菜就想呕吐,可能我的胃口被豆芽菜伤了。我这顿饭吃得很香,这是从广州以来,我吃的第一顿最可口的饭菜。

第一天晚上我和叔叔的弟弟住一起,两个人挤一张床。那时的印象很深,我睡在上铺,看到上面有很多管子。我问这是干什么用的?他说这是暖气管。看到那些弯弯曲曲的管道,我心里很不舒服,也很害怕,好像它们随时都会四分五裂似的。

第二天下午我去面试。面试的内容很有意思,他们问我是哪儿的人,有什么想法,为什么到这里来。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面试,心里很紧张。我说我喜欢干厨师这一行,这些话是我姑姑、叔叔教我这么说的。经理问我你有什么打算?我说想先在这里干两三年,学好技术再走。经理笑了,开玩笑地说:“干两三年就想跳槽啊!”后来她可能觉得我还挺机灵的,就让我试工。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你去给人家打工,还没干就想开溜,谁愿意要这样的人?但是,我的诚实和淳朴赢得了人家的好感。

清华的生活就在慌乱与迷惘中开始了,那是因为巨大的、甜蜜的幸福给我带来的慌乱和迷惘。我如同置身于梦境之中,竟然很小声很小声地、很傻很痴很稚气地对自己说:冥冥之中,可能我就是属于清华园的吧。

3。对平凡说“NO”

张立勇

一个人要有抵制环境诱惑的能力,还要有给自己创造学习环境的能力。

环境是很重要的。我从广州辞掉工作,就是想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当初广州的工作比我在清华的工作待遇要高好几倍。我在广州打工一个月能拿到1000块钱,而刚来清华食堂每月只有二三百块钱,这种情况持续了半年。辞去原来待遇比这要好三四倍的工作,做出从广州到北京的选择,我是看中了北京和清华的学习环境。

但事情总是没有想像的那么好,清华虽然很美,但我的小环境还是很差。原来在广州我曾经住过6个人的房间,现在变成10个人,想在宿舍看书是不可能的了。

原来广州那边的朋友是吃、喝、打牌、聊天、唱歌,可清华园里的同事也是一样。而且宿舍里连放随身听的电源插座都没有,只有照明灯。我甚至觉得这个小环境跟广州没有任何区别,甚至比广州还差。但是只要我走出宿舍就能体会到校园的那种浓郁的学习气氛,晚上自习教室闪亮的灯光让我感觉到学生们坐在那里看书,这一切都是对我的刺激和鼓励,给了我学习的动力。

来清华后,广州那边的一些朋友也和我联系过。他们有些人去的比较早,混得相对比较好了。好多人在那边买房成家立业了。他们原来做服装,给人家打工,到后来发展到自己开服装店,自己开服装工厂。他们知道我做事比较有创意,文化层次又比较高,特别想让我过去帮助他们打理生意,让我做经理;或者他们投资,让我开服装店。他们说:“你待在那里做厨师,简直是浪费!咱们一起创业,在广州和深圳这边,有很多发展的机会。”他们赚了不少钱,但是我告诉他们,我离开广州的时候并不是为了赚钱。否则,就不会来北京了。后来,还有人请我过去办印刷厂,所有这些我都拒绝了。

其实我也想去赚钱,但是我正处于学习的时候,不能中断。我的拒绝是对的。不能因为一时的利益就急功近利,还是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点。结果我的朋友亏了本,现在都破产了。他们的私欲膨胀,而且有几个钱就瞎闹。我以为人还是要学点扎实的东西,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做好每一件小事,这很重要。这些事情更坚定了我的看法。

看到清华学生穿梭在主干道上,背着书包,忙忙碌碌的身影,我就有了力量,不管再艰苦我还是要学习。我在宿舍是绝对看不了书的。同事们工作一天了,回宿舍后唱歌、打牌、喝酒、下象棋,都是非常正常的事。但是对我来说,我要学习,这样的环境对我就不太合适了,所以我常到路灯下去看书。

我刚来的时候,对清华不熟悉,迷了好几次路。后来,才慢慢熟悉了,知道教室在哪儿、图书馆在哪儿了。

有时同事约我去跳舞、聊天,我就跟他们说:“今天不行,我不去了。”他们问:“你要干什么?”我刚开始还不好意思跟他们说我要学英语,我就说想给家里写几封信。他们每次回来就说:“你不是要写信吗?你在看书啊,看什么书?英语啊,厉害!厉害!厉害!”他们从心里还是挺钦佩我,但是有一些人不理解我,认为我是厨师,学英语有点不务正业。也有同事劝我,下了班就好好休息,大热天不要待在屋里,出去玩玩。对于类似的邀请,我都抵制住了。

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学会了拒绝,甚至到后来的朋友请我喝酒、过生日、结婚我都说“NO”,说我不能去。一个人要有抵制环境诱惑的能力,还要有给自己创造学习环境的能力。灯光下、路灯下也可以看书。一个人要学会放弃,要学会拒绝,哪怕是一些人之常情的乐趣和世俗的幸福。否则,我们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偏离自己理想的目标。

1。我成了清华厨师

张立勇

第一次给清华学生卖饭,我有一种成就感。

第一天在清华上班时的情景,我记忆犹新。那天下午,我戴着一顶白帽子,穿着一件大白褂子走进食堂,我感觉很不舒服。我现在很喜欢自己的工作,但刚开始,我对这份工作没有太大兴趣。因为厨师穿的白衣服和白褂子,是我们农村办丧事时才穿的,好像不是很吉利,所以我特别不情愿戴白的帽子。而且,这个帽子我还不会戴,因为我脑袋比别人稍微小点,整个眼睛都被遮住了,戴起来特别难看。

第一次走进餐厅,我的工作是洗土豆——一包将近100斤的土豆。洗完土豆以后,再剥洋葱。洋葱这东西是辛辣之物,眼睛辣得受不了,鼻子呛得受不了。我一边用袖子擦眼泪;一边干活。但是我已经坚定了一个想法:不管工作有多累,有多苦,不管工资能拿多少钱,我都要好好干。因为只有在这儿脚踏实地好好干,才能在清华稳定地生活和工作,才能在清华很好地学习。所以我一直都表现得特别勤快,别人不愿意去干的脏活、累活我都抢着去干。

在洗菜间,我们一共有六个人洗菜。洗菜间都是白瓷砖铺的,比我老家里的房子还漂亮、还亮堂、还干净。切菜间和洗菜间都是分开的。很多菜都堆在那儿,摞得像小山一样高。我第一次看见那么多菜的时候,非常感慨:怎么这么多菜啊,我们家里一年也吃不了这么多土豆啊。接下来就是切菜。旁边的一位师傅提醒我:“看着点别切手,哎,慢点。”他的话还没说完,我就切到手了,当时鲜血直流,挺吓人的。这也给了我一个教训,从此我记住了,年轻人好胜心强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不谨慎是要付出代价的,尤其是自己不熟悉的工作。

虽然切菜看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