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重培养孩子能力的教育方法。本国语教育指的是教育孩子们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言。在教育中,孩子们不断地增加着掌握的新词汇,从而达到了刺激内在能力的目的,当他们熟练掌握了一定水平的词汇量时,潜能就可以有效地被激发出来,进而挖掘出更多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强化语言教育能够不断提高孩子的能力。另外,大量的事实证明,这个教育方法是卓有成效的。
人们在不间断地让孩子学习本国语的过程中,不会因为他们学不好而责骂,也不会有孩子因为讨厌说话半途而废,更不会有孩子由于学得好而产生优越感,或学得不好而产生自卑感,而且,人们教育起来也不需要费力,这种生命力极其旺盛的教育方法难道不是最理想的?我们通过语言教育能够知道,所有的孩子不一定都是天才,但那些成就非凡的学生就是我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这也是我所发现并提出的“才能教育法”的全部秘诀。
音乐教室的樱子??
?
?
才能教育还有另外一个秘密,前面已经说过,人类的才能规则呈现的是递减方式,年纪越小,潜能反而越大,当孩子长到一定阶段,才能发展的空间就开始逐渐降低了。我想以自己最熟悉的音乐来阐述这个道理。美国教育家曾经得出结论,8岁是孩子练习小提琴的最好时机,但是,我通过自己的30多年教学经历发现,从8岁开始学小提琴已经太晚了,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大致完成了头脑的发育,才能发展空间已经不大了。如果在孩子二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小提琴,那么,他们取得的成绩是非常惊人的。事实证明,后来那些占据了世界各国著名交响乐团第一把交椅的孩子,比如丰田根二、小林健次、玲木秀太郎等等,都是二三岁时就跟随我学习的孩子。不过有些人持有另外一种看法,他们认为,小小的孩子头脑还没发育完全,这时就开始繁重的学习,着实非常可怜,不如等他们各方面都发育完善以后,具备了较强的承受力时再学习,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想法听起来似乎不无道理,可惜非常遗憾,它完全是错误的,而且大错特错。
一点不假,那些上学的孩子经常觉得疲惫不堪,父母们也觉得孩子还小,用不着对他们太严格,应该尽量保证他们睡觉、玩耍的时间,但是,不到6岁的孩子和他们的情况大不相同。这些小孩子不仅不会觉得认真学习很疲倦,反而兴趣越来越浓,因为婴幼儿和成人的大脑构造之间的区别较大,他们的精神力属于吸收型,而且力量大得让现在的研究者无法完全明白。比如,如果想让一个7岁以上的孩子准确地记住单词,必须反复数次他才能完全记住,三四岁的孩子则只需要一次就够了。这个时期的孩子最能以自然的方式接受教育,因此,这个时期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最特殊而敏感的时期。如果父母仅仅因为害怕孩子太辛苦而错过了这个可以让孩子高速成长的机会,那么当孩子更大一些时,他可能发挥出的才能已经基本上丧失了伸展的可能性,智商也不可能再提高。如果这时候让孩子努力学习,恐怕他们除了疲劳和辛苦之外,不会得到任何其他的效果。当然,早期教育也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孩子刚开始学习时会感到很困难,进度没有提高。但是无论如何要记住,这个时候正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要不泄气,继续坚持下去,就会有出人意料的惊喜。
樱子刚开始学习时也遇到了这种情况她是我的女儿。?那时候,刚刚两岁半的樱子经常听我拉琴,并表现出兴趣浓厚的样子,因此我决定,让她进入学校开始小提琴的正式学习。当我做出决定以后,妻子仍然犹豫不决,她说:“樱子还小啊,是否行得通呢?”我信心十足地说:?“没问题,年龄越小越好。我17岁才开始学习小提琴已经太晚了,这已经成为我的终身遗憾!我可不希望孩子们和我有同样的感觉。”樱子是所有学琴的孩子中年纪最小的,除了年纪之外,她的个子也很小,根本拿不动正常的小提琴,我只好特意为她订做了一把儿童小提琴。小小的樱子站在孩子们的队伍末尾,非常严肃认真地拉着她那把特制的小号小提琴,那样子看上去实在是可爱极了!樱子刚开始学习时进度的确很慢,仅仅是让她掌握基本的指法就费了不少工夫,而且她人小,力气也小,因此不可能要求她像其他孩子一样长时间地练习。后来学习音阶与和声时,樱子所花的时间也比其他孩子长。最后,当其他的孩子都已经开始学曲子了,樱子还在练习和声。
就这样过了大约一年,樱子还不能完全演奏《小星星变奏曲》,和她同时开始学习的孩子都已经超越了她。就连进步最慢的也能当众演奏练习曲了,除了樱子一个人始终在练习《小星星变奏曲》,似乎没有一点进步。但是,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我从来不认为这种状况有什么问题,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这个阶段是幼儿学习的必经之路。这时候,妻子开始着急了,尽管她一直没有干涉我的教学,从来不多说什么。直到有一天,她到教室接樱子回家,听到樱子还在没完没了地练习《小星星变奏曲》,她终于忍不住了,一到家就开始抱怨起来。“哎呀,我实在觉得很难为情,其他的孩子们都有不同的进步,只有樱子一个人永远在练习同一首曲子。不错,樱子非常聪明,不过,她的年纪还是太小了,不如现在让她先停一段,等她大些再开始学习,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妻子说着说着就哭起来:“而且,现在的樱子还没小提琴高呢,每天还要不断地练琴,实在是太辛苦、太可怜了!”
对于母亲疼爱女儿的想法我当然可以理解,但这种思想同时也是错误的,必须根除,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我立刻给妻子解释:?“你用不着不好意思,樱子怎么会没有丝毫进步呢?从前她压根儿就不知道小提琴是什么东西,现在不是已经会拉小提琴了吗?她不是已经学会了《小星星变奏曲》吗?难道这些不是进步吗?虽然她现在的进步很小,但总算没有停滞不前啊。中国人有句'欲速则不达'的古话,还有一个'拔苗助长'的故事,这些都是很有道理的。你不要着急,如果父母急于求成,如何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呢?所以,你千万不能有这种想法。”“可是,樱子小小的年纪却要承受那么大的压力,我实在不忍心。”
我忍不住笑起来:“虽然你是个慈爱的母亲,但不是个好母亲。”妻子很生气,反问我:“此话怎讲?我哪一点配不上好母亲的称号?”?“真正为孩子着想的妈妈才算得上是好妈妈。你自认为樱子学琴很辛苦,其实樱子才没有这种感觉呢。真正辛苦的是教室里那些8、9岁的孩子,你也看见过他们学琴的情况,常常因为练琴而哭哭啼啼。难道你没发现,樱子在教室多么快乐?另外,她喜爱小提琴的程度已经到了连睡觉时都要抱着的地步。现在正是樱子学习的最佳时机,只要持之以恒,肯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也许是吧!”妻子有点明白了,“我们的樱子练琴时从来不哭,她还常对我说演奏小提琴是件好玩的事,她学得也很轻松。”“情况就是这样。总之,你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让樱子继续到音乐教室,继续学习小提琴,哪怕是让她在这种环境中玩耍也行。”“好吧!”妻子终于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这件事情过去后,我一直鼓励妻子把樱子继续带到教室里来。一个月后,樱子终于完全学会了《小星星变奏曲》,开始学习另一首曲子《蝴蝶》。樱子只用了5个月就学会了它,比以前快多了。接下来学习的《变奏曲》,樱子只用了3个月。虽然后来学的曲子越来越难,但樱子的学习进度越来越快,我深刻地明了,她在掌握一首首曲子的同时,心中隐藏的音乐幼芽也开始慢慢发展、慢慢壮大了。虽然樱子现在还只能作出一些粗糙简单的演奏,还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但她的发展已经迈出了快速的步伐。曾经和樱子同时学习的孩子尽管依旧遥遥领先,但现在,他们应该能够听到樱子尽力追赶的脚步声。
在那段时间内,当一些母亲听到自己的孩子被樱子追上的消息后,总是在我和妻子面前瞪着眼睛,发出讶异的感叹:“哎呀,樱子的进步太神速了!”樱子4岁时,第一次参加了汇报会上的登台表演。她演奏的是《加袄特舞曲》,一起学习、年纪比她大的孩子演奏的则是“瓦尔第的第三乐章”。当我在台下聆听他们演奏的优美乐曲时,真的觉得十分开心。我坚信,终有一天,樱子也会拉出这样的曲子,一旁的妻子则高兴得哭起来了。樱子接下来的进步速度越来越快,当她超越以前那些比她强的孩子时,所有的人都会发出疑惑的感叹:“樱子现在的进步怎么这么快啊?”妻子看到这种情况后非常感动,也非常庆幸自己当初的决定。她真心实意地给女儿道歉:“实在对不起,妈妈那时候差点害了你!”至此,?妻子终于完全明白了早期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并成为这种教育方法的坚决拥护者,还经常向家长们宣传这种方法呢。樱子在小学二年级时开始学习莫扎特的第四乐章的练习曲目,这时的樱子已经是孩子们中的顶尖人物了。
每个学生的母亲都不断地夸奖我,她们说:“樱子实在太出色了!铃木老师,您是否有什么秘诀呢?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樱子一样出色,请您介绍一点经验吧!”
我笑着回答:“你们太过奖了,不过,我除了让她从小就开始了才能教育以外,并没有别的秘诀能够告诉你们。”的确如此,樱子取得神速进步的原因之一就是她的起步时间非常早。如今的孩子从3岁开始进入音乐教室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但2岁零6个月就进入音乐教室在当时确实是无法想像的事情。如果将孩子能力发展的进程用一条曲线来表示,那么结果是,学习的年纪越小,开始的成绩差不多都呈现平行状态,一旦出现上升曲线,它就会呈现急速上升的状态,最好的例子就是樱子学琴的过程。
循序渐进的梦二??
如果有人因为看了樱子的经历得出这个结论:只要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先行一步就能取得真正的进步,那么,他们的想法已经完全错误了。因为,只顾让孩子盲目地追求进步的速度,而不重视他们的基础,对孩子来说反而更有害。当孩子还未完全掌握一种能力,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时,如果家长急于进入更高的阶段,只会让好不容易才萌芽的能力慢慢丧失。这种骄傲自大的心理导致了急于求成的处事方法,家长们时常犯这种错误,当初,我妻子差点犯了这种错误,这一点前面已经说过。我一向认为,教育应遵循这个原则只有踏踏实实地培养和完善了一种能力,才能够迈向更高的阶段。如果忽略这一点,那些进度慢,但有着扎实基础的人很快就会超越过去,因为他们的进步很稳当。可见,成功地培养能力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与进步速度的快慢无关,进步速度快未必有实际的效果。另外,速度并没有大家想像中的那么重要。我们应该相信,只要心平气和地保持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默默前进,那么,任何人都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地,而且,很可能比那些心浮气躁的人到达得更快。
不论何事,从始至终就一味追求进步,总也得不到满足,这是感觉灵敏的人经常犯的毛病,他们的宗旨是:越快越好。也许在其他的领域这是个真理,但在才能教育领域却行不通。我的想法是:不论是谁,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应该感到轻松和容易。能力培养应遵循这个宗旨。人们总喜欢说:“能力的开发意味着挑战自身能够达到的更高实力。”这种说法极度具有迷惑性,听上去好像也很有道理,但是,它是完全错误的,尤其在教育孩子时,决不能有这种想法,因为它会害了孩子。仍然用我最熟悉的音乐来举例说明这个问题吧,这样或许更能让人理解。很多人学小提琴时不肯用心练习音阶,总是一开始就想直接学曲子,他们觉得这样的效果更好。一般情况下,如果能用小提琴拉一首曲子,那么,其他的曲子也很容易学会,完全可以一首接一首地拉下去。这样的学习方式确实效果显著,因为可以向人炫耀,会拉这个曲子,会拉那个曲子,不管什么曲子都能轻而易举地拉,但是这么拉出来的曲子的效果往往不堪入耳,没有一个曲子拉得出色。就这样持续不断地拉上几年,就算是个音乐神童,也会变成一名低级平庸的演奏者,那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我的一个学生不久前寄来了一封信,他在信中给我报喜,因为他考上了音乐学院。他说:“当初我怀有急于求成的态度,幸亏老师教导有方,及时帮我改正了错误,不然,我到现在仍然可能在音乐学院的大门外徘徊啊!”这个写信的学生就是竹之梦二,他从6岁就跟随我学习,我现在仍记得当年他来拜访我的情形,那时候,他长得胖乎乎的,和父母一起来找我。我正呆在教室,于是就在这里接待了他们一家三口。简单的寒暄过后,梦二便急切地对我说:“老师,请您收下我吧,我想跟您学拉小提琴。”梦二的父母也在一旁期望地看着我说:“是呀,请铃木老师收下梦二这个学生吧!就连做梦,他都想着拉小提琴呢!”
我很感动,如此热爱小提琴的孩子并不多见,于是我随口问他:“是吗,梦二?那你告诉老师,为什么如此喜欢小提琴呢?”梦二还没来得及说话,他的母亲就爱抚着他的头说:“自从我们带这个孩子去听了一场小提琴的演奏会,他就一直闹着要学小提琴。他爸爸懂一点小提琴的基础知识,于是教了他一些。不过,如果想学习正规的知识,还得请教您才行,请多关照吧!”
这时,梦二插了一句话:“我觉得小提琴太好听了,简直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尤其是巴赫的那首无伴奏的小提琴组曲。我一定要把这首曲子学会。”“那好吧,我同意收下你,现在就可以开始上课了。”梦二兴奋地拍着手说:“太好啦!那么老师,你是否现在就打算教我学习巴赫的无伴奏组曲?”我听了这句话,觉得有点发愣,如此心急的孩子也不多见,于是我对他说:“不行啊,不能一开始就学曲子。我们必须先练习最基本的东西,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你才会拉出动听的乐曲,否则,你拉出的不过是噪音,永远不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啦!”梦二心急地问:“到底要练多长时间才能拉曲子呢?”“进度是以你的学习情况来决定的,一般情况下,至少也需要两三个月。不过,学习通常都是循序渐进,先练习简单的曲子,然后慢慢加深难度。”这一下,梦二马上就急了:“老师,怎么要用那么长时间啊?我想立刻就开始学习巴赫的元伴奏组曲,多么动听的曲子,我要赶紧学会后拉给大家听,而且,我是专门为了这首曲子才来学小提琴的。”“梦二,”我耐心地说,“你应该知道,学习小提琴不可能是心血来潮、一时半会儿的事,自古就有”一口吃不成胖子,一锄挖不出金子“的说法。学习的过程是持久而漫长的,永远不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你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就无法学好小提琴。”
“可是,我只想多学曲子,曲子学多了一样可以练好小提琴,老师,难道我说得不对吗?”梦二的父母看见儿子和我争执起来,急忙叫住了他:“梦二,你什么也不懂,用心听老师说话。不要没完没了地顶嘴。你听见了没有?”梦二受了父母的斥责,不再说话了,但他仍然嘟嘟囔囔的,显出很不服气的样子。我知道,像他这样如此固执的孩子,如果不让他去碰碰壁,决不会相信我说的话。于是我说:“那好吧,梦二,既然你急切地想学巴赫的无伴奏组曲,那我先教你学会曲谱,然后你自己回家摸索着拉一拉,如果你拉出了一些感觉,你再回来找老师如何?”听了我的话,梦二高兴得欢呼起来,他学会曲谱和指法之后兴高采烈地回家去练习了。一周后,梦二又一次来教室找我。我假装非常高兴地对他说:“我们的小演奏家又回来啦,学得如何?一周内取得了什么成绩呢?”梦二泄气地说:“成绩不太好。”“哦,是吗?先拉一段给我听听吧,别管结果如何。来,拿出上一次的勇气。”梦二在我的鼓励下终于开始演奏,但他只拉了两个小节,就无法继续下去了。而且,就连刚才演奏的两个小节也是漏洞百出,更说不上有什么优美的音色,完全听不出巴赫的无伴奏组曲的优美之处。
梦二也觉得自己拉得很差劲,他红着脸低声说:“老师,我错了,请您原谅,从现在开始,我要跟着您好好学习基础。”“梦二,你不要灰心。相信老师的话,只要有坚持不懈的耐心和毅力,总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