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糠,舂之易,而食之不噮而香。香,美也。噮,读如■厌之■。如此者不饴。○《御
览》八百四十二作“■”。窃疑上注“读如■厌之■”当在此句下。据《御览》,噮音北县切,决不
当读■也。先时者,大本而华,茎杀而不遂,遂,长。叶■短穗。○“藁”,《御览》
作“高”。后时者,小茎而麻长,短穗而厚糠,小米钳而不香。小米故厚糠也。○
“米钳”,《御览》作“米令”,注云“令,新也”。
得时之稻,大本而茎葆,长秱疏穖,穗如马尾,大粒无芒,抟米而薄糠,
舂之易而食之香。如此者不益。益,息也。○旧校云:“‘益’一作‘蒜’。”案:《御
览》八百三十九作“■”。注“益,息也”,义亦难晓。先时者,本大而茎叶格对,对,等
也。短秱穗,多秕厚糠,薄米多芒。后时者,纤茎而不滋,厚糠多秕,■辟米,
不得恃辟,小也。“恃”或作“待”。○《御览》无“■”字,字书无考,下作“辟米不大”,注
止“辟小”二字,正文“得恃”及注“恃或作待”皆无。定熟,卬而死。
得时之麻,必芒以长,疏节而色阳,小本而茎坚,厚枲均,后熟多荣,
日夜分复生。如此者不蝗。蝗虫不食麻节也。
得时之菽,长茎而短足,其荚二七以为族,多枝数节,竞叶蕃实,二七,
十四实也。○“荚”旧讹作“■”,今从《初学记》、《御览》改,下讹作“英”,亦并改。大菽
则圆,小菽则抟以芳,称之重,食之息以香。如此者不虫。虫不啮其荚芒也。先
时者,必长以蔓,浮叶疏节,小荚不实。后时者,短茎疏节,本虚不实。
得时之麦,秱而颈黑,二七以为行,而服,薄■而赤色,称之重,食之
致香以息,使人肌“肌”或作“肥”。泽且有力。如此者不蚼蛆。先时者,暑雨
未至,“至”或作“上”。胕动,蚼蛆而多疾,胕动,病心。胕,读如疛。○洪氏亮吉 《汉
魏音》引此注云:“胕读如疛。”案:“肘”如“疛”,音同,知“胕”“肘”本一字也。今本“疛”
作“痛”,误,从旧本改正。《亢仓》“胕动”作“胕肿”。其次羊以节。后时者,弱苗而
穗苍狼,○案:苍狼,青色也。在竹曰“苍筤”,在天曰“仓浪”,在水曰“沧浪”,字异而义皆
同。薄色而美芒。
是故得时之稼兴,兴,昌也。失时之稼约。约,青病也。茎相若称之,得时者
重,粟之多。量粟相若而舂之,得时者多米。量米相若而食之,○旧校云:“一
作 ‘以为食’。”得时者忍饥。忍犹能也。能,耐也。是故得时之稼,其臭香,其味甘,
其气章,气,力也。章,盛也。百日食之,“百日食之”者,食之百日也。耳目聪明,心
意睿智,睿,明也。四卫变强,四卫,四枝也。■气不入,身无苛殃。苛,病。殃,咎。
黄帝曰:“四时之不正也,正五谷而已矣。”五谷正时,食之无病,故曰“正五谷而
已”。
… 98…
吕氏春秋附考
序 说
《吕氏春秋·序意》:维秦八年,岁在涒滩,高诱注:秦始皇即位八年。秋,
甲子朔,朔之日,良人请问十二纪。文信侯曰:“尝得学黄帝之所以诲颛顼
矣,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汝能法之,为民父母。盖闻古之清世,是法
天地。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
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天曰顺,顺维生;地曰固,
固维宁;人曰信,信维听。三者咸当,无为而行。行也者,行其理也。行数,
循其理,平其私。夫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三者皆私设精
疑情。则智无由公。智不公,则福日衰,灾日隆,以日倪而西望知之。”此
《吕氏》十二纪原序,且其言近道,故以为冠冕。
《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太子政立为王,
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
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
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
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
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
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案:不韦著书之由,惟此最详且确,
太史公曰:“孔子之所谓‘闻’者,其吕子乎!”真能灼见不韦本意。后之言《吕氏春秋》者多失之。
《十二诸侯年表》,吕不韦者,秦庄襄王相,亦上观尚古,删拾《春秋》,
集六国时事,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为 《吕氏春秋》。
《太史公自序》:不韦迁蜀,世传《吕览》。《正义》曰:即《吕氏春秋》。
《汉书·司马迁传》: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苏林曰:《吕氏春秋》篇名
八览、六论。
郑康成曰:《月令》……本《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之首章也。以礼家好
事抄合之,后人因题之名曰《礼记》。《三礼目录》。
又曰:吕氏说月令而谓之“春秋”,事类相近焉。《礼运》注。
蔡邕曰:《周书》七十一篇,而《月令》第五十三。秦相吕不韦著书,
取“月令”为纪号。淮南王安亦取以为第四篇,改名曰“时则”,故偏见之
徒,或云“《月令》,吕不韦作”,或云“淮南”,皆非也。《蔡中郎集》。
司马贞曰:八览者,《有始》、《孝行》、《慎大》、《先识》、《审
分》、《审应》、《离俗》、《时本书作“恃”。君》也。六论者,《开春》、
《慎行》、《贵直》、《不苟》、《以本书作“似”。顺》、《士容》也。十二
纪者,记十二月也,其书有《孟春》等纪。二十余万言,三十余卷也。《史记
索隐》○案《汉志》及《隋》《唐志》皆“二十六”,此及《子钞》与《书录解题》俱作“三十”,
误也。
唐马总曰:吕不韦,始皇时相国,乃集儒士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暴
于咸阳市,有能增损一字与千金。无敢易者。《意林》。
宋黄震曰:《吕氏春秋》者,秦相吕不韦耻以贵显而不及荀卿子之徒著
书布天下,使其宾客共著八览、六论、十二纪,窃名《春秋》。高诱为之训
解。淳熙五年冬,尚书韩彦直为之序,谓:“士之传于天下后世者,非徒以
其书。夫子之圣则书宜传,孟子之亚圣则书宜传。过是而以书传者,老聃以
… 99…
虚无传,庄周以假寓传,屈原以骚传,荀卿以刑名传,此句似有讹脱。或是“荀卿
以性恶传,韩非以刑名传”。司马迁以史传,扬雄以《法言》传,班孟坚以续史迁
传。然概之孔、孟宜无传,而皆得并传者,其人足与也。 《吕氏春秋》言天
地万物之故,其书最为近古,今独无传焉,岂不以吕不韦而因废其书邪?愈
久无传,恐天下无有识此书者,于是序而传之。”括苍蔡伯尹又跋其书之后
曰:“汉兴,高堂生、后仓、二戴之徒取此书之十二纪为《月令》,河间献
王与其客取其《大乐》、《适音》为《乐记》,司马迁多取其说为《世家》、
《律历书》,孝武藏书以预九家之学,刘向集书以系《七略》之数。今其书
不得与诸子争衡者,徒以不韦病也,然不知不韦固无与焉者也。”《黄氏日抄》。
宋高似孙曰:淮南王尚奇谋,募奇士,庐馆一开,天下隽绝驰骋之流无
不雷奋云集,蜂议横起,瑰诡作新,可谓一时杰出之作矣。及观《吕氏春秋》,
则淮南王书殆出于此者乎?不韦相秦,盖始皇之政也。始皇不好士,不韦则
徕英茂,聚畯豪,簪履充庭,至以千计;始皇甚恶书也,不韦乃极简册,攻
笔墨,采精录异,成一家言。吁!不韦何为若此者也?不亦异乎?《春秋》
之言曰:“十里之间,耳不能闻;帷墙之外,目不能见;三亩之间,心不能
知。而欲东至开晤,南抚多鞣倜遥被迟俣我缘迷眨俊庇锛 度巍
数》篇,“开晤”作“开梧”,“多弊鳌岸唷觥薄!兑饬帧匪刈鳌翱颉薄ⅰ岸帔‘”也。此所
以讥始皇也,始皇顾不察哉!不韦以此书暴之咸阳门曰“有能损益一字者与
千金”,人卒无一敢易者,是亦愚黔之甚矣。秦之士其贱若此,可不哀哉!
虽然,是不特人可愚也,虽始皇亦为之愚矣!异时亡秦者,又皆屠沽负贩不
一知书之人,呜呼!《子略》。
宋马端临曰:《吕氏春秋》暴咸阳门,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时人无
增损者。高诱以为非不能也,畏其势耳。昔《张侯论》为世所贵,崔浩《五
经注》,学者尚之。二人之势犹能使其书传如此,况不韦权位之盛,学者安
能牾其意而有所更易乎?诱之言是也。然十二纪者,本周公书,后置于《礼
记》,善矣,而目之为吕令者,误也。《文献通考》。
宋王应麟曰:《书目》……是书凡百六十篇,以月纪为首,故以“春秋”
名书。十二纪篇首与《月令》同。《玉海》。
元陈澔曰:吕不韦相秦十余年,此时已有必得天下之势,故大集群儒,
损益先王之礼而作此书,名曰“春秋”,将欲为一代兴王之典礼也,故其间
亦多有未见与 《礼经》合者。其后徙死。始皇并天下,李斯作相,尽废先王
之制,而 《吕氏春秋》亦无用矣。然其书也,亦当时儒生学士有志者所为,
犹能仿佛古制,故记礼者有取焉。《礼记集说》。
明方孝孺曰:《吕氏春秋》十二纪、八览、六论,凡百六十篇。吕不韦
为秦相时,使其宾客所著者也。太史公以为不韦徙蜀乃作《吕览》。夫不韦
以见疑去国,岁余即饮鸩死,何有宾客,何暇著书哉?史又称不韦书成,悬
之咸阳市,置千金其上,有易一字者辄与之。不韦已徙蜀,安得悬书于咸阳?
由此而言,必为相时所著,太史公之言误也。本传不误。不韦以大贾乘势市奇
货、致富贵而行不谨,其功业无足道者,特以宾客之书显其名于后世,况乎
人君任贤以致治者乎?然其书诚有足取者,其《节丧》、《安死》篇讥厚葬
之弊,其 《勿躬》篇言人君之要在任人,《用民》篇言刑罚不如德礼,《达
郁》、 《分职》篇皆尽君人之道,切中始皇之病。其后秦卒以是数者偾败亡
国,非知幾之士,岂足以为之哉?第其时去圣人稍远,论德皆本黄老,书出
于诸人之所传闻,事多舛谬,如以桑谷共生为成汤,以鲁庄与颜阖论马,与
… 页面 200…
齐桓伐鲁,鲁请比关内侯,皆非实事,而其时竟无敢易一字者,岂畏不韦势
而然耶?然予独有感焉,世之谓严酷者,必曰秦法,而为相者,乃广致宾客
以著书,书皆诋訾时君为俗主,至数秦先王之过无所惮,若是者皆后世之所
甚讳,而秦不以罪。呜呼!然则秦法犹宽也。
卢文弨曰:《玉海》云:“《书目》,是书凡百六十篇。”今书篇数与
《书目》同。然《序意》旧不入数,则尚少一篇。此书分篇极为整齐,十二
纪,纪各五篇;六论,论各六篇;八览,览当各八篇,今第一览止七篇,正
少一。考《序意》本明十二纪之义,乃末忽载豫让一事,与《序意》不类,
且旧校云“一作‘廉孝’”,与此篇更无涉,即豫让亦难专有其名。黄氏震云
“十二纪终而缀之以《序意》,主豫让”云,则在宋时本已如此,然以为主豫让者,其说亦误也。因
疑《序意》之后半篇俄空焉,别有所谓“廉孝”者,其前半篇亦简脱,后人
遂强相附合,并《序意》为一篇,以补总数之缺。然《序意》篇首无“六曰”
二字,后人于目中专辄加之,以求合其数,而不知其迹有难掩也。今故略为
分别,正以明不敢妄作之意云耳。
… 页面 201…
卷 帙
《汉书·艺文志》杂家:《吕氏春秋》二十六篇,秦相吕不韦辑智略士
作。
梁庾仲容 《子钞》:《吕氏春秋》三十六卷。《子略》。
《隋书·经籍志》杂部:《吕氏春秋》二十六卷,秦相吕不韦撰,高诱
注。
马总《意林》:《吕氏春秋》二十六卷。
《旧唐书·经籍志》杂家:《吕氏春秋》二十六卷,吕不韦撰。
《新唐书·艺文志》杂家:《吕氏春秋》二十六卷,吕不韦撰,高诱注。
《文献通考·经籍》杂家:《吕氏春秋》二十卷。此脱“六”字。
《通志·艺文略》杂家:《吕氏春秋》二十六卷,秦相吕不韦撰,高诱
注。
《郡斋读书志》杂家类:《吕氏春秋》二十六卷,右秦相吕不韦撰,后
汉高诱注。
《直斋书录解题》杂家类:《吕氏春秋》三十六卷,秦相吕不韦撰,后
汉高诱注。此与《子钞》卷数皆误。
《宋史·艺文志》杂家类:吕不韦《吕氏春秋》二十六卷,高诱注。
… 页面 202…
旧 跋
右《吕氏春秋》,总二十六卷,凡百六十篇,余杭镂本,亡三十篇而脱
句漏字合三万余言。此本传之,亏东牟王氏。今四明使君,元丰初奉诏修书
于资善堂,取大清楼所藏本校定。元祐壬申,余卧疾京师,喜得此书,每药
艾之间手校之。自秋涉冬,朱黄始就,即为一客挟之而去,后三年见归,而
颇有欲得色,余亦心许之。得官江夏,因募笔工录之,竟以手校本寄欲得者
云。镜湖遗老记。
… 页面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