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死人经-第6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是为报答我祖父的恩情而这么做的。”

    对面的人仔细思考这种说法,判断其可信程度,“这么说杨元帅将乾坤推移交给了顾家,而你已经学会了?”

    “事情比这要复杂一些。”

    “哦?”

    “事实上。骆家的乾坤推移与顾氏的合和劲有着相同的来源,内容基本相同,只不过两家人极少交往,一个在江湖扬名,一个在朝堂为官,谁也不了解对方的武功,直到我的祖父与骆家剑客比武战败之后,他才生出疑惑,至死也想不明白。他尤其不明白,基本相同的功法,为何骆家人会比他更厉害。”

    “同样一种功法,每个人能修炼到的程度都不一样。”

    “当然,可是我的祖父自认为应该是修炼得更好的那一个。”

    “呵呵。”那人轻笑,却没有蔑视的意思。

    “杨元帅是一个有恩必报的人,他向病床上的老将军承诺,将会想尽一切办法为他拿到乾坤推移。弄清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的确是杨元帅的性格,这么说他离开顾氏重入江湖。着力营造大侠的形象,其实都是为了接近骆家庄?”

    “嗯,唯一的知情者是我祖父,可他很快就去世了,杨元帅因此受到顾氏的误解,连他的亲弟弟也认为他是背叛者。”

    那人又沉默了一会。“果真如此的话,杨元帅比我想象得还要令人尊敬,我早就有一种感觉,他并不是真心实意想当大侠。”

    “他与顾家关系密切,若不走这条路。永远不会得到骆家的信任,他成功取得大侠的名声,然后就一直等待机会。”

    “等待与骆家有关的纠纷。他为什么不制造一起麻烦?嗯,骆家在江湖中神通广大,任何阴谋诡计都逃不出他们的眼睛。”那人自问自答,声音里流露出历尽沧桑的感慨。

    “他终于等到了机会,以为奴的名义进入骆家庄,取得骆家上下的信任,除了骆平英。”

    “嘿,卧心尝胆,三年为奴,只有杨元帅能做出这样的事。他拿到了乾坤推移,然后呢?交给了顾氏后人,也就是……你父亲?”

    “没错,所以我父亲知道真相,在最危险的时候让我去投奔杨元帅,可惜阴差阳错,我跟他错过了。”

    “但是乾坤推移在你手里吧?”

    “曾经在我手里,我把它记熟之后毁掉了。”

    那人听得入迷,已经忘掉最初的目的,顺口问道:“顾骆两家的功法真的一样吗?”

    “基本一样,至于原因我就不知道了,那肯定是很早以前的往事。”

    “那顾老将军的疑惑呢?他为什么没练过骆家的人?”

    顾慎为沉默了一会,他以肯定语气说出的这些话,其实都是猜测,在最近的两场比武之后,他对两家的功法都有了直观的感受,由此推断出整个故事。

    “因为骆家比顾氏多一份速成秘诀。”

    那张记载着速成法门的白绢根本就不是顾家遗物,顾慎为也是在昨天才终于想明白的,顾家并非江湖人物,根本用不着以奇特的方式保存武功秘笈,更用不着藏在花盆里,父亲顾仑一定非常犹豫,不想要这份本不属于自家的东西。

    “我相信你了。”那人说,“我会告诉你林小山的儿子在哪,还会告诉你各派齐聚京城的秘密,但是到此为止,我不是杨元帅,报恩得适可而止。”

    “很好,姬三公子。”顾慎为说。(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比武

    姬三姬扶摇,一度是嵩山派掌门的最有力人选,却因为太过轻狂而付出了代价。

    他与青年高劲的一场酒桌争吵,出人意料地演变为一场江湖风波,最后,他成为各方当中最大的失败者。

    高劲保住了部分尊严,杨元帅与骆家庄得到了大量名声,姬扶摇却输掉比武、没了面子,在风波达到**的时候,又与高劲一样遭到遗忘。

    两名无知青年的形象,早已被更高大的江湖人物所掩没,当杨元帅走进骆家庄,在各派掌门面前立誓为奴赎罪的时候,事情的起因已经不重要了,传言与佳话都留给了真正的侠客与剑客。

    高劲因此意兴阑珊,回家重走仕途,姬扶摇当时却无法平息心中的怒气,并将全部憎恨都转到杨元帅身上,正是这个人的出现,导致他一败涂地,嵩山派上下对他的态度由频频点头变为暗中摇头,他说出的话也不再受到重视,人们或者假装听不到,或者给出同样的回答:“这件事还是问问本派尊长的意思吧。”

    掌门之位渐行渐远,为了让它重新靠近自己,姬扶摇决心洗去身上背负的耻辱。在嵩山派后山,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苦练本门绝学,本来应该多练几年的,可那时杨元帅的年纪就已不小,姬扶摇害怕自己会无意中失去良机。

    他出山了,先是去了一家恶名昭著的山寨,用三条人命和十七名伤者,证实自己的武功已无破绽,然后去找当时尚在骆家为奴的杨元帅,要跟他比武。

    杨元帅拒绝了,声称自己无权与任何人比武。

    姬扶摇当然不肯就此放弃。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如果杨元帅不露面,他就去找高劲决斗,让杨元帅的侠义之举有头无尾。

    杨元帅终于屈服,只提出一项条件,比武时不要邀请任何观众。他若是输了,自会公告江湖。

    姬扶摇虽然痛恨杨元帅,但是相信他的诺言,同意这项条件,当晚子时,两人在一处僻静的树林里比武。

    比拳掌,五十余招之后,姬扶摇不慎判断失误,惜败。

    比刀剑。第四十三招的时候,姬扶摇被地面树根绊了一下,惜败。

    比轻功与暗器,姬扶摇连发五枚飞刀,自愿认输,那不是他的强项。

    最后比内功,两人僵持到天边放亮,杨元帅收掌。说自己老了,得休息几天。姬扶摇累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只能点头应允。

    回到住处之后,姬扶摇茶饭不思,努力回想昨晚的比武场景,从中发现自己的若干失误,一一加以弥补。三天之后,两人再次相约比武。

    姬扶摇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将是一连串比武的开端,整整六个月,两人在树林中比武至少七十场。每两三天一次。

    与姬扶摇的预料完全相反,他的武功没有见长,反而变弱了,在杨元帅手下坚持的时间越来越短,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无论刀剑拳掌,他竟然无法突破十招,这时他才明白,原来第一场比武时杨元帅没有使出全力。

    他咬牙坚持,像一只小老虎在疯狂地撕咬大象。

    大象不为所动,每次比武都如约而至,慢慢地杨元帅开始指点一两句,每次都能说到要害之处,姬扶摇当时不屑一顾,过后仔细想想,从中获益不少。

    就这样,比武以奇怪的方式继续进行,姬扶摇心中的憎恨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敬仰与好奇,他好奇杨元帅花这么多精力与自己比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还好奇这位大侠能坚持多久。

    杨元帅会永远坚持下去,不急不躁,只要姬扶摇送来时间,他必然提前赶到,像是最能吃苦最守规矩的晚辈弟子,如果遇到事务缠身,杨元帅总是写一封信加以解释,绝不给人以厌烦的感觉。

    最后是姬扶摇退出了,他终于肯承认自己与杨元帅的差距,不只是武功,还有意志、性格与聪明才智,他没有一样比得上这位杨大侠。

    姬扶摇心服口服,甚至愿意下跪磕头,拜杨元帅为师。

    杨元帅没有同意,他说:“你是嵩山派弟子,从始至终你用的也都是嵩山派武功,我所告诉你的只是一些比武窍门与经验,这些东西不属于任何门派,人人可学,你领悟了,它们就是你的,与旁人无关。”

    姬扶摇拜别杨元帅,回到嵩山之后潜心习武,再也无心争夺掌门之位,即使凭借武功重新取得本门的极大尊重之后,他也没有表现出兴趣,而是全力支持弟弟姬扶危。

    杨元帅突然宣布退出江湖,姬扶摇比所有人都吃惊,也更失落,他原想能最后一次与其比武,不为争强好胜,只是表达敬意——那些窍门与经验令他终生受益。

    听说杨元帅远赴西域之后,姬扶摇甚至也打算搬去,可是正当他准备成行的时候,死讯传来。

    遥远的距离令消息迷糊不清,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杨元帅登门挑战,结果被杀。

    金鹏堡在中原没有名气,金鹏杀手更是无人理解的怪词,包括姬扶摇在内,绝大多数中原人都以身边的规矩去想象西域的比武,以为杨元帅死于技不如人,毕竟他的年纪已经很老了。

    因此高恩赐、姬扶摇这些对杨元帅感激不尽的人,都没想过要去西域替他报仇。

    姬扶摇同样行事低调,但他武功高强,隐然已是嵩山派第一人,名声慢慢在江湖中传播,人们早就忘了那个酒后轻狂的青年,只记得百战百胜的“摩天”姬三公子。

    姬扶摇被列入杨元帅施恩名单之中,是一件偶然,他与杨元帅比武之事虽然也有人听说,但极少有人知道他的转变,大多数人要么忘记了早年的事,要么还以为他痛恨杨元帅。

    秦夜明办事极为认真。到了最后阶段才对姬扶摇感兴趣,主要原因是他找不到合适的江湖人物充当情报来源,只得扩大调查范围。

    说服姬扶摇可比说服高恩赐难多了,光是表明身份根本没用,姬三公子详详细细问明前因后果,最后他说:“我可以帮助你。不是为了报答杨元帅,而是报答你的主人顾慎为。我竟然不知道杨元帅是被杀手暗害死的,顾慎为替他报了仇,我理应给予回报,因为那本是我的责任。”

    姬扶摇提供了江湖各派的情况,其中没有秘密,却给顾慎为节省了大量时间,这些信息是秦夜明花费十年也收集不到的。

    只是到了最后时刻,姬扶摇才决定透露一些秘密。以作为整件事的终结,他从顾慎为身上看到浓重的杀机,不愿再参与其中。

    “林小山的儿子不在萧王府,他被送到了城南的济生坊,那里专门收养孤儿。”姬扶摇说。

    “嗯。”顾慎为知道济生坊是什么地方。

    “你对林小山和他儿子一直没有表现出兴趣,这一招很有效,萧王府是昨天才把小孩送走的,你现在救人。轻而易举。”

    “嗯。”顾慎为不会随便透露自己的想法。

    “江湖各派齐聚京城,是因为掌门都接到一封书信。起码我敢肯定嵩山派是接到了。本派掌门看过信之后才决定亲赴京城,在那之前,他是打算让我带弟子来的。”

    “信中说什么?”

    “我不知道,掌门看完信就烧了,那一定是秘密,即使我是他哥哥。也不能泄露。”

    “就这些?”

    “就这些,你想弄清真相,只能找一位掌门亲自询问了,但是不要碰嵩山派。”

    “好。我要感谢你这几年来的帮助。”

    “如果我早知道你是什么人,绝不会向你提供一个字的消息。”姬扶摇语气冷淡。他此前对西域、杀手、龙王了解得太少,直到亲眼见到顾慎为,才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杀气,“可不管怎么说,你替杨元帅报仇,我欠你一个人情。”

    “顾杨本是一家。”

    “对我来说不是。”姬扶摇想了一会,继续道:“杨元帅的本事你学到几成?”

    “我所学的武功跟他完全不同。”

    “可惜。”姬扶摇叹了口气,如果杨元帅有传人,他就能实现比武的愿望了,“从今天开始,咱们不会再有任何联系了。”

    “好。”

    “我很高兴,嵩山派与你没有任何恩怨,我希望今后也不要有,也就是说,我希望你离嵩山派远一点。”

    “好。”顾慎为的回答仍然平淡,除非真的想杀人,他不会做出无谓的威胁,这是他与名门出身的姬扶摇最大的区别。

    姬扶摇站起身,感到一阵放松,同时也对自己刚才的生硬态度略感后悔,于是在告别之前又说出一件秘密,“程家庄里关着不少你的追随者,救与不救,你自己决定。”

    “我的追随者?”

    “十里坪暗杀各派弟子的时候,西域来的杀手们混在一群中原人当中,那些人都去过北庭,据说得到过你的恩惠,他们被假龙王所骗,参与劫人,没想到却是一场杀戮。事后杀手们消失了,这些人四散逃亡,又被抓了回来,许多人都知道,可我瞧你未必知道。”

    “我不知道。”顾慎为的消息来源颇为狭窄,他了解许多最机密的事情,却不了解江湖中的正常事件。

    崆峒派被认为是叛徒,所以他们大概也没听说过。

    离开客栈,顾慎为来到自家老宅,约定的一个时辰刚好过去,苏蔼已经等在了那里,过去的一小段时间里,他的确学到不少东西。

    “京城东南有一座济生院,紧挨城墙东南角,很好找,里面有一个四五岁的小孩,昨天才送去的,叫林新,你去把他带走,送到怀西馆,交给初南屏和铁玲珑。”

    “是。”苏蔼没有多问,初、铁二人与璧玉国不和,但他知道顾慎为不会下达无法完成的任务。

    “你要小心,那里可能会有陷阱,发现异常就放弃任务。”

    “是。”

    “明天再见。”顾慎为觉得苏蔼已经通过考验,有资格知道更多的事情,所以补充道:“我要去请一位能说话的掌门。”(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器杖

    苏蔼第一次在战场以外杀人。

    他向水底更深处潜游,然后一动不动,四周一片黑暗,只有和缓的水流从身边经过,接着是一阵搅动,他从来没做过类似的训练,这时却无师自通,举起狭刀,向上方的目标刺去,速度不快不慢。

    狭刀刺中了某样东西,剧烈的扭动差点让刀脱手,苏蔼迅速收回兵器,向来时的方向游去,直到憋得胸口发闷,才浮到水面上,仰头露出鼻孔,吸了几口气,重回水下,再没回头观望过。

    无人追赶,苏蔼上岸,靠着城墙站立片刻,等身上的水滴的没那么多了,才攀墙进入城内,一路上小心翼翼,提前来到顾氏老宅,在荒草丛中等候顾慎为,突然间心潮起伏,既有得意也有恐慌,怀疑今晚“学到”的技巧并不符合教头的期望。

    顾慎为到了,没有询问他的表现,也未加评判,而是马上给予他另一项任务。

    苏蔼将狭刀还回去,顾慎为却将刀鞘也交给他,“你更需要它。”

    苏蔼难以平复心中的激动,再次分头行动之前,他问:“什么时候可以用它?”

    “当你感觉到危险的时候。”顾慎为不记得自己从前有过类似的疑惑,当然,中原京城也不是璧玉城,在这里杀人是官家的特权,普通人不得染指。

    “可我怎么知道……这个人的关系是不是被斩断了?”

    原来他在担心这个,顾慎为想了想,“很简单,当对方抛弃规则来杀你的时候,肯定以为斩断了你的关系,与此同时他也斩断了自己的关系。”

    苏蔼过了一会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杀手营造杀人氛围的时候。其实也在将自己置于死地,如果他在行动中被杀,死得理所应当,无论是家主还是雇主,都无法为他报仇。

    他弯腰致意,带着狭刀离开。

    济生坊的确很好找。苏蔼赶到的时候正好响过五更鼓声,再过不久,天就要亮了,四周一片沉寂,他却不知道该如何判断此地是否有陷阱。

    他知道名叫林新的儿童是谁,林小山与姜的故事他听过,与讲述者上官如一样,由此坚信顾慎为从一开始就不是坏人。

    苏蔼将思绪拉回目前的处境中,他无法判定济生坊里是不是有埋伏。更关键的是他不认识林新。

    林小山的儿子陷入萧王府时只有三岁多一点,相隔近一年时间,估计已经不记得多少事了。

    苏蔼在怀里摸了一下,还好,银子都在,没有丢失在河水里,零零散散应该有几十两,或许能买通某名仆役。将林新直接带出来。

    他决定等到天亮,于是站在街边屋檐下整理衣裳。尽量让它们再干一点。

    两名黑衣人从济生坊里跳出来,顺着街道奔跑,其中一人的胳膊下面夹着什么东西。

    那两人行动迅捷,苏蔼若不是偶尔抬头,很可能会与他们错过。

    苏蔼紧紧贴在墙壁上,望着那两人跑远。立刻做出决定,跟在他们身后。

    在街头,两人换掉黑衣,将臂下的东西放在一辆手推小车上,上面堆放着一些蔬菜。装作刚进城的菜农,公开在路上行进。

    天渐渐亮了,街上行人增多,苏蔼将狭刀贴在大腿上,尽量不惹人注意,远远跟随,路上买了几样早点,边走边吃。

    苏蔼对京城不熟,所以也不知道他们正在往哪里行走,将近一个时辰之后,前面两人终于到达目的地,推车从便门进入一所宅院。

    苏蔼继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