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铃半剑-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声“玉哥哥”人耳,公孙玉觉得与卞灵箔临去之时的那一声“玉哥哥”,是毕生所听到最亲切的声音!何况这戴夭仇除了左眉梢头,多了一颗小小黑痔以外,活脱脱的宛如心上人卞灵筠男装相对。
  想起她在祁门废园,月夜传书之事,恩师的血海深仇,顿上心头,伸手一摸腰间的恩师遗物,半支断剑,和六调神君的一枚金铃,剑眉轩动,目现神光,向戴天仇说道:“你我兰谱既定,从此金石盟坚!愚兄血仇在念,日夜不安,那部‘柔经’,委实对我报仇之事,关系重大,贤弟尊师,可是只说这‘盘蜗剑’与‘柔经’颇有关联”别无其他较为明确的指示么/
  戴天仇自桌上取起“盘螭剑”,递与公孙玉说道:“当初恩师训示之时,小弟也曾问及此剑与‘柔经’,究竟有何关联?及‘柔经’又是怎样一部武杯秘笈?思师答以当年仅闻人言有‘欲得柔经,先取盘缠’之语,究竟有何关联,则无所知,不过本门武功,别具神妙,且与‘柔经’所载的脉络不同,无其大围。所以只需求剑,下必寻经!如今剑已在此,玉哥哥的无极一门,既勺那‘柔经’渊源极深,多把玩几日,或可气矾相通,参详出这一剑一经的关联所在!”
  公孙玉知道戴天仇连盘煽剑都肯借给自己。决不会保留秘密,不肯说出,遂手笼剑柄,轻轻往外一独,一阵极清极脆的龙吟起处,顿时银光夺目,手横一泓秋水。
  剑身长约二尺八九,锋刃之间,如萧云雾,精芒腾彩,隔着多远,便觉有点梗骨森肌!除了的确是柄希世神兵之外,无论如何,也看不出与那部武林宝笈“柔经”,有何关联所在。
  剑柄镌作螭身,柄端就是螭首,两粒眼珠,略为外凸,一红一黑,奔奔有神,显然也是出诸名匠之手。
  看完室剑,再看剑鞘,仍然找不出丝毫疑点。戴天仇见公孙玉面带愁色,大笑说道:“这对剑求经一事,不是急遽之间便可参详得透,小弟恩师对我爱之甚深,督之亦切,必须立即赶回湘南九巍山摘星峰头,如期复命,所以一盟韧定,小别即临,颇觉得有点黯然伤神!想要求玉哥哥暂民收藏此剑,就以这扁舟一时,送我横渡鄱阳,彼此先图一日快叙如何?”
  公孙五闻言,脸上不禁微微一热,心想倘非巧遇这戴天仇,又承他慨借盘螃剑,告知线索,自己便踏遍天涯,也不一定找得到“柔经”的丝毫踪迹!六调神君之约.长达十年,九崇山还剑之期,也有三月,目前问须亟亟?自然是先与这新交盟弟,快叙为是。
  二人嘱咐船家,一面横渡鄱阳,一面在云影波光之下,意气飞扬的倾杯快叙。
  同样的文武双全,丰貌又复相若,就这小舟一日之聚,相互间的情感,业已极深,尤其是公孙玉,因为戴天仇面貌酷似心上人卞灵筠,坐对温言谈笑之下,更减却几分相思之苦!
  船到德安,戴天仇推杯起立,眼圈微红,星睁含泪的向公孙玉凄然笑道:“知音甫遇,便唱阳关,人世间销魂之事,莫过于此!玉哥哥,距今日开始的三月之间,我天天均在九嶷山摘星峰头凝睁相待,你不要令我望……眼……欲……穿!”
  戴天仇神情凄苦,先前的英风豪气,全化作别绪离愁,边说珠泪边落,最后的“望眼欲穿”四字,几已泣不成声,青衫微摆,甩脱公孙玉抚在他肩头上一只右手,突展绝世轻功,一跃四文,头也不回的,便自疾驰而去。
  公孙玉心头也是一番凄楚,望着戴天仇飘飘而逝的后影,几自含泪茫然。
  暗想初会这位盟弟之时,觉得他似比自己豪迈,怎的这临歧分手之际,突然又柔弱得如同女儿?可见得“情”之一字,不知磨尽古今天下多少英雄?魔力大得委实不可思议。
  张悯久久以后,付清船资,带着那柄盘螭剑,下岸投店,晚间无事,自然地又抽出宝剑,不住拂拭把玩,但在把玩之间,忽然发出玄想。
  暗想这柄剑,既据传说与“柔经”有关,自己何不就在“柔”字以,试探一下?
  念头虽然打定,但因剑是纯钢所铸,覆去翻来,也找不出丝毫合于”柔”的听在。
  公孙玉外表温和,其实秉性极刚,既然想出这种??头,便非要做到完全彻底不可。
  左手持剑,竟自丹田叫足内家真力,除了剑刃之上,到处均以右手食拇中三指运甲金刚指神功,试探虚实。
  捏来捏去,依然通体坚钢,但捏到剑柄之时,居然被他捏出一点异处。
  原来剑柄螭首一红一黑的两粒眼珠之中,红珠以与剑成一体,坚实异常,那粒黑珠,却在公孙五金刚指神功硬捏之下,仿佛略有弹性?
  这一来公孙玉不禁狂喜,耍想把那螭首黑珠,挖出察变,但因剑是盟友之物,这粒黑珠,果与“柔经”有关,倒还可说,倘若只是自己幻想,无端损坏人家的稀世神物,却以何言交代?
  但转念一想,盟弟戴天仇谋取盘螭之意,是欲仗此神物,练剑报仇,所以重在锋刃能够切金断玉,并不重在装饰美观,而“柔经”
  能得与否,则关系自己师仇太大。仔细权衡之下,终于决定还是一试为当。
  主意既定,遂找来一柄尖锐小刀,潜运真力,慢慢将那螭首的黑色眼珠挖出,原来那黑色眼珠,也是一颗圆形精钢,毫无异状,但眼珠以下,却垫着一层黑色柔软之物。
  公孙玉发现自己所料不差,这螭首黑色眼珠之下,果有秘密,心头不由一阵卜卜乱跳,极度小心的,慢慢将那黑色柔软之物,挑出一看,竟是一张极薄羊皮。
  公孙玉手捧这块招叠成长方小块,藏在盘螭剑柄之中的黑色羊皮,跪倒默祷,祈求恩师天南三剑的在天之灵,佑助自己早得“柔经”,练成绝艺,好往云南六调,找那六调神君万侯午,报仇雪恨。
  默祷完毕,公孙玉战兢兢的打开那叠羊皮一看,不由目瞪口呆,原来那黑色羊皮以上,只在方格白线之中,画着一个七彩圆圈,和八个淡黄小字。
  那圆圈的最外一层,是作黄色,逐渐往里的次序是红、青、紫、蓝、橙、最中心却是针尖大小的一点白色。
  写在这七彩圆圈以外黑色方格之中的八个淡黄楷书是:“空外之空,色中之色!”
  公孙玉费了不少手脚,所得的却是这么一张莫明其妙的黑色羊皮,未免太已失望!找了一些棉花,填人剑柄,仍把那粒黑色眼珠,小心装好,便对着这张羊皮,痴痴发愣!一张黑色羊皮,一个黄红、青、紫、蓝、橙、白的七个圆圈,和两句佛家褐语似的“空外之空,色中之色!”要说就凭借这点启示,便足以找得那部武林秘英“柔经”,未免大已虚无飘渺,但由这黑色羊皮藏得极端隐秘的程度看来,却又分明具有莫大价值。
  公孙五迷茫了整个一夜,终于自我安慰的认为盟弟戴天执之师,既然说过曾闻“欲得柔经,先取盘螭!”之语,而这盘螭剑中所藏奥秘,也已被自己发现,则总算离心目中所渴想的“柔经”,近了一步。
  仔仔细细的,把那张黑色羊皮,藏在怀中,一夜苦苦思索,人已颇觉疲乏,这一觉睡得倒十分香甜。
  醒来两眼方睁,那六彩圆圈,和空色色空等字样,便义自然而然盘旋脑际,公孙玉越想越觉迷惑,想到后来,几乎目光所及之处,全是那些六彩圆圈,团团乱转。
  赌气起床吃了一点点心,暗想这盘螭剑中奥秘,既已发现,何必还要等到三月期满,不如立时赶到湘南九峰山摘星峰还剑,并将这哑谜,与盟弟戴天仇,共同参详,或者向他师傅请教,可能有得,也说不定?
  公孙玉自幼孤苦,好容易新交了这位年貌相若,气味相投的盟弟,自也不舍尚未快聚便告分离,何况一夜之间,便触动灵机,自盘嫡剑柄以内,找出这张黑色羊皮,真想一步即赶到九赛山,好使盟弟骤然惊喜,并叙述自己这件得意之事。
  夕阳余辉照得枫林,独映江宝山的光辉,小楼上双生姐妹花,中间摆着淇抨,刚沏的龙井茶,透出清香。看棋抨上落的棋子,只稀疏的布在左右上角。
  穿着白衣的姐飒卞灵筠,玉手食中二指扶着白子,并末落子,微仰螓首问道:“你把盘螭剑借给了玉哥哥,他就去找柔经去了?”
  “姐姐这话你问了多少遍了,就是这样呀!”
  “到底找到了没有?就是什么样啊?”
  “当时没找到,后来会找到的。”接着又说:“姐姐,还是你先告诉我,玉哥哥结交‘黑衣无影辣手神魔’申一醉的事情,那恶魔头可不是好相与的呢!”
  “结交辣手神魔,此魔还不是因为在盘螭剑中发现了奥秘之后呀!”
  公孙玉自发现盘螭剑中,获得启示柔经出处的奥秘,就急着要去九嶷山去会他的盟弟。
  星夜急赶之下,再加上一身内家绝艺,不惧虎狼宵小,自然容易错过宿头。
  这一座走到赣西接近湖南的武功山脉之中的主峰雷峰附近,已经是腊月中天的深夜时分。
  武功山脉,本极雄挺峻拔,雷岭巍然耸立,更足以做视群峰,山风极劲,猎猎飘衣,远峦近壑之间,并时常响起凄厉慑人的虎啸猿啼,枭鸣鹤唳。
  公孙玉觉得深山月夜,别具一种极其凄厉苍凉之趣,豪兴一发,不但不寻觅洞穴等地歇息,独自踏月疾行,并还借此锻炼轻功,专找那等断壁险崖,幽涧深壑之处落脚。
  这样一来,自然越走人山越深,公孙玉走到中天皓月渐向西沉之时,突然觉得时令正在炎夏,山风吹到身上,似乎不应如此冰凉贬骨?
  刹那间,山风越发转烈,眼前一暗,碧空之中,便已密布乌云,公孙玉知道骤雨即临,想起方才听得西南角上,传来一两声钟磐之音,可能有庙避雨,才一抬头打量,瞥见右前方蜂腰丛树以内,似有一角红墙,但那比蚕豆还大的雨点,业已漫空如注的倾盆而降!
  公孙玉知道瞥见红墙,但相距至少还有数里山路,不等自己赶到,衣履必已尽湿!
  遂在近处寻觅可以避雨之处,看来看去,看见身侧丈许以下的峭壁上,有株横生古松,巨干密叶,蟠虬如盖,公孙玉轻轻一跃,便至松巅,然后钻人枝叶避雨。
  这株古松根际,藤箩垂拂之间,仿佛还有一个大洞,公孙玉因悬崖绝壁的暗洞以内,往往藏有奇毒蛇虫,古松既可避雨,也就不必再行进去。
  不过避未多时,雨势越来越疾,雨点也越来越大,古松枝叶茂密,雨虽不能直接打进,但叶上积水,被那倾盆而降的骤雨所震,却宛如在古松之下,另外下了一阵大雨。
  公孙玉自技缝望天。彤云又厚又密,知道这雨不是一时可停。
  松上已难藏身,只得抽出盘螭剑,横护当胸,并暗凝内家真气,跃到洞口。
  跃下之前,便已拆了一根油脂极厚的松技,因天空星月,早为密云所掩,洞内乌黑无光,晃着身带火折,把松枝点燃,注目四外,谨慎小心的慢慢人洞
  洞口不大,洞内却不甚逼厌,但似有一股奇腥之昧,路径亦颇为弯曲,经过几个转折以后,公孙玉候然止步,目光射出诧异光芒,因为这洞中竟有出乎意料之外的稀奇之事!
  山洞已到尽头,洞中盘膝坐着一个黑衣老人,银须雪发,均达尺余,衣裳也破烂不堪,显见已有多年末出此洞。
  壁边散置着不少干粮,洞顶并还有一线山泉,渭泪下滴,老人身前却横着三根黑色巨木,颇似就被这三根巨木,困在其内。
  公孙玉这时距离巨木不过数尺,手内松枝火光照耀,老人分明知有人来,却仍大袖双垂,闭目不动!
  这黑衣老人虽无任何言语动作,但那坐如山岳的神情,一望而知决非寻常人物!
  公孙玉防人误会,先行收剑,然后恭身说道:“在下公孙玉,因避雨误入洞中,望老人家怨我冒昧干扰之罪!”
  公孙玉这一发话,黑衣老人似出意外,长盾微微一扬,但双目依然不睁,向公孙玉立身之处问道:“听你的语音,是个少年人,你从东来,还是西来?”
  公孙玉恭身答道:“在下由赣赴湘,路过这武功雷岭。”
  黑衣老人又道:“你既从东来,这洞的西南数里,有座尼庵,可曾去过?”
  公孙玉这才知道自己所见西南方的那角红墙,是座尼庵,因黑衣老人连问数语,始终双目未开,越发引起好奇之心,答道:“在下不曾去过尼庵,老人家似被这三根巨木,久困洞中,公孙玉略通武学,可有能替老人家效劳之处么?”
  那黑衣老人,问公孙玉可曾去过尼淹之时,右掌已在缓缓上提,但听公孙玉答以未去,又恢复了先前的冷漠神态,继续问道:“你既通武学,是武林中那一派门下?”
  公孙玉肃立恭身答道:“先师元修,掌天南无极剑派!”
  黑衣老人,闻言先由嘴角浮起一丝神秘笑容,候然又往下一沉,诧声问道:“元修向称武林第一剑,内外功行,均练得极好,他是怎样死的?病死?还是死在仇家手内?”
  公孙玉因尚不知这黑衣老人来历,正在考虑应不应该说出实情之时,黑衣老人似已猜出公孙玉心意,说道:“你既有为难之处,不说也罢!我因这三根巨木,业已八年未出此洞,你既是天南无极门下,或者可能对我有助,用你本门无极气功的阴柔暗劲,先震后压,试试可能把第一根巨木弄断?”
  公孙玉因见这黑衣老人诺大年纪,竟困在这山洞八年之久,看情形仅有干粮食水充饥,太已可怜,自己既然遇上,理应助他脱难!
  这种侠义心肠一动,竟忘了先问对方来历,及黑衣老人语意神情,分明是前辈武林高手,区区三根巨木,为问不自己动手弄断?而且巨木与洞顶之间,空隙颇大,尽可脱身出洞,何必枯坐八年等种种疑团。便略凝真气,往那三根巨木之前走去。
  黑衣老人听得公孙玉举步,又复说道:“你休要看轻了这三根巨木,这是北海渺锣,坚逾钢铁,而且每根只许仅击一掌,既想帮我这忙,就必需照我话做,凝足十成真力,甲阴柔暗劲,先震后压!”
  公孙上闻言,不禁剑眉暗剔,心想自己得恩师武林第一剑元修道长的秘授心传,无极气功业已练到六八成火候,难道这种什么“北海渺锣”,一掌震断一根,还会不出全力不能办到?
  他心中虽然不服,但恐自己一时负气,误了黑衣老人大事,遂仍按老人所教,凝足十成真力,单以右掌搭佐第一根巨木,先用“隔物伤人”的阴柔暗劲,震酥木质,然后突奋阳刚神力,往下一压,巨木果然“檄锣”一声,应掌立折,但公孙玉自觉已把真力耗去六成以上,胸头微觉气喘!
  第一根巨木折断,黑衣老人的双眼突睁,两道冷电似的寒光,在公孙玉面上凝注!
  公孙玉因黑衣老人所言不虚,这种北海渺锣,其坚似铁,自己量力,对第二:根巨木,已难单掌震折!
  遂向黑衣老人,含笑问道:“老人家,这巨木可许双掌同震么?”
  这时洞外突然传来远远的隐约钟声,黑衣老人屈指计数,脸上神情似。见激动,向公孙玉皱眉说道:“只要能一次一根。谁管你单掌双掌?赶快下手,不要白费了不少气力,对我仍一无所补!”
  说到此处目光瞥见公孙玉腰问剑柄,不由微微“噫”了一声。
  公孙五虽然觉得这黑衣老人,语意之中,骄气特浓,但自己既然立意助他脱难,也就不再计较,双掌——搭第二根巨木,凝足功力、先震府压,生生义把一根北海渺锣神木震断!
  第二根巨木震断,黑衣老人吁了一口长气,自地上缓缓站起身来,因看出公孙玉已无余力,再震那三根巨木,遂问了一声:“你腰中之剑!……”
  话方至此,洞外突然传进——声奇异鸣啸,及一股腥香,远远钟声,也敲到近三响。
  公孙五连震两根北海渺楞神木,业已力尽精疲,再闻见那股腥香,神思一昏,便即不知人事!但方一朦胧之间,仿佛还觉得洞中卷起一阵狂风,耳边并听得黑衣老人一声暴喝!
  也不知过了多久时候,公孙玉知觉渐复,仿佛觉得身卧榻上,并隐有擅香香味,及木鱼赞叹之声。
  想起自己在洞中救那黑衣老人之事,不由大骇,猛睁双目一看,头脑仍觉晕眩,但已看出身卧一间方外人的掸室以内。
  方想坐起,心头蓦地一惊,原来四肢软弱异常,竞自毫无气力!
  他这一转侧,外间梵呗之声顿歇,竹帘起处,走进——位白发盈头的高年比丘尼,眼望公孙玉说道:“小施主,你可知道你在无意之中,盲目任侠,不但几乎把自己一条小命送掉,并险些儿使举世武林中人,又要个个终日提心吊服,再经受一场极难消弭的浩劫奇灾么?”
  公孙玉闻言,不觉大惊,那高年尼僧,微笑说道:“祸已闯出,待急无益、尚幸苍天有眼,你身怀神物利器不用,却硬用肉掌内功,震那桫锣巨木,第三根巨木未断,老魔虽遁,但如约没世不再杀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