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次贝蒂约我在图书馆见面,她推荐给我一些有关感恩节的书,其中有文字的、也有儿童图画书。她让我细读,下次课上再做讨论。她对我说:“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单学一种语言,只是知道一些皮毛。语言是一种工具,而文化才是实质,二者相辅相成。你现在英文已进步了很多,可以开始了解一些美国的文化和历史,当你深入了解了它们时,你才真正地懂得美国。”这就是贝蒂的新计划。
一、勤慎肃恭(9)
我照着她说的办了;因此了解了有关感恩节的历史。原来,感恩节起始于两百年前,当第一批拓荒者登上新大陆的时候,经历了第一个严冬,饥寒交迫。当时心地善良、待人诚恳的印第安人拿出自己过冬的食物,与探险者共享,这样他们才度过了难关,并生存了下来,迎来了第二年的丰收。为了感谢印第安人,新移民搞了一个感恩节,并流传到今天。所以感恩节不光是吃火鸡庆丰收的日子,更是向天下所有的恩人说感谢的日子。
在我明白了感恩节的含义后,贝蒂邀请我们全家,外加她的一些朋友,一起到她家共同庆祝这个传统的节日。她亲手为大家准备了一顿丰富的感恩节大餐。在我们用餐之前,大家一起十分虔诚地感谢仁慈而伟大的上帝,感谢辛勤养育我们的父母,感谢可敬可爱的师长,感谢诚心相待的朋友,更感谢上苍让我们这些人有缘相聚在一起。
感恩节之后,贝蒂用同样的方法,向我介绍了美国大大小小的许多节日。我从贝蒂那里不仅了解了一些美国的历史,同时也了解美国的很多风土人情。
比如:圣诞节。感恩节刚刚过去,人们就开始张罗圣诞节了。圣诞节是耶稣诞生的日子,是美国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是家人欢聚一堂的美好时刻。离圣诞节还有一个月时,人们就开始往家里拉圣诞树,并用五颜六色的彩灯、彩球、彩带把圣诞树装扮起来。
许多精明的商人也开始利用一年一度的难得的机会大做广告,推销各种各样的新式产品,像服装、玩具、家用电器等等。每一座商业大楼都是灯火彻夜通明。带着红帽的圣诞老人处处可见,亲切、温和、慈祥的笑容感染着的每一个人。
清晨,商店刚一开门,人们便像开了闸的潮水一样,蜂拥而至,将商店挤得满满的。顾客们抱着大包小包,挤来挤去,个个脸上挂着笑,心里淌着蜜。
人们就这样一直忙着,准备着。直到圣诞节的前夜,全家人聚到一起吃一顿丰盛的传统式圣诞节晚餐。长年在外的孩子们也往往都在这一天赶回家,带来无限的祝福和惊喜。
对于孩子们来说,圣诞节的快乐是来自于圣诞老人的。他们一心一意地盼着圣诞老人的光临。有心的父母,会在孩子入睡之前,帮孩子在客厅的桌上放上半杯牛奶、几块黄油饼干,准备慰劳圣诞老人。当孩子们带着美梦入睡之后,父母又会替“圣诞老人”吃掉一点点备好的小食品,再轻手轻脚地将事先买好的玩具包上美丽的彩纸,上面写着每个孩子的名字和圣诞老人的签字,摆放在圣诞树下。童话竟然是这样的出神入化。
圣诞节的清晨,每个人都可以在圣诞树下找到写着自己名字的礼物。礼物都是互赠的,带着美好的祝愿。在这一天里,所有的教堂都会举行各式的庆祝活动,感谢上帝将幸福和光明带到了人间。
除了这些具有纪念意义的节日以外,我和贝蒂还一起度过许许多多的愉快时光。在那琳琅满目的商店里,在那引人入胜的影院里,在那味道鲜美的餐厅里,在那趣味盎然的博物馆里,在那林林总总的书店里,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夏日里,我们一起在林阴道上散步;严冬时,我们一起去公园赏雪。
时光在我们的欢声笑语里流逝。通过贝蒂的介绍,我的美国朋友日益增多,再加上在贝蒂的耐心诱导下,我不断地加深和体会了美国社会的不同层次,我的语言学习也随之变得更加充实丰富,多姿多彩。
从实践中,进一步证实了贝蒂所说的:语言不是孤立的,它和文化是紧密相连而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
贝蒂这样尽心尽力地教我学英文,是分文不取的;只是她请我用同等的时间教她中文,作为交换的条件。那还是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美国人还很少有对中文感兴趣的。我也问过贝蒂为什么要学中文?她当时解释说:她先生是搞外贸的,在繁多的生意交往中,有一部分是中国方面的生意,并且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刻造访中国,所以她想先学一些简单的中文会话,以备所需。
一、勤慎肃恭(10)
后来我了解到,其实她先生所做的中国生意是很有限的一部分,去中国的事也真是个“可能”而已。而为了一件“可能”的事,就愿意下苦功学中文,我想,这就是贝蒂。事实上,从贝蒂平日的行事作风上看,去中国访问的事能否成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总能从自己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一种新的希望,并为此而付出不懈的努力!
贝蒂做学生像做老师一样认真、刻苦、一板一眼。由于当时我们都缺少中文教材,我只好将一本出国时带来的、给小女儿买的少儿中英文对照读物作为基本教材使用。那本书不仅内容浅显易懂,而且还包括图片、英文和中文,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一种很可行的形象教学方法,贝蒂如获至宝。
贝蒂按照她自己的一套特有的学习方法来学中文。在我反反复复的更正下,她将每个字的发音,把注音认认真真地记下来,然后再反复地读给我听。每个词,她都要求我给她讲解词意和用法。尽管贝蒂在中文的发音上与其他老外学中文一样有着许多共同的毛病,但她的悟性极好,学习中文的速度快得惊人。
可惜的是,在这个以蓝眼睛、黄头发、白皮肤为主的国家里,我无法很形象地介绍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一切有关古老中国的描绘只能成为纸上谈兵。唯有中国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我可以尽我所能做一些请贝蒂尝尝。不用说,贝蒂全盘照收;赞赏有加。
最后,从我做、她吃慢慢地发展到我做、她也做。还记得,贝蒂开车带我到当地的一家东方店,买足了所有做春卷用的原料。然后,在贝蒂家的厨房里,我从做馅到包再到炸一步步地示范,并手把手地教她。当她终于吃上自己做的春卷时,脸上浮现出一种十分得意的笑容,俨然她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人了。
那年,我过生日时,贝蒂送给我一份包装十分精美的礼物。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那层银灰色的包装纸,呈现在眼前的却是一本发黄的旧英文书。贝蒂说那是她特意在旧书店找到为我买的,希望我能喜欢。我轻轻地打开书的扉页,上面写着贝蒂的赠言“只要你有梦想,你就一定会实现”。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认认真真、逐字逐句地读一本英文自传体的书。
这是由一位年轻的中国女人用英文写成的自传。作者在书中叙述了自己的故事。她自幼因病而变成盲人,但是她后来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在广东和香港的学业。应邀到美国留学四年半,再回香港执教。作者以流畅的文笔谈了许多家庭趣事,谈了她所爱的人,更谈了她作为一个残疾人的内心世界。这是一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全书大约三百多页,从文字到语法上,都浅显易懂,非常适合我当时的阅读能力。
读完这本书,我也就明白了贝蒂的良苦用心,明白了她送给我这本书的真正含义。她是想以此再一次告诉我“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贝蒂是个好老师,好就好在她教书更教人。对于我这样一个新移民的求学者,贝蒂明白,首先帮助我做好心理建设是头等大事。一个人忽然来到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外加上语言障碍,举手投足都在一片茫然之中,自信心当然会受到挫伤。对这样的人来讲,首要任务是增加、巩固自信心。有了自信心的人,在美国面对学业、工作、生活、朋友等各种新环境和新问题时,便会有条不紊、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相反,则会一事无成。
所以,贝蒂在教我的过程中,总是以鼓励为主。她平日的语言都是那样朴素、温和,但却有着一股精灵的机智见识,总有着耐人寻味的道理,总像是四季的晴天那样,能替我排忧解难,使我快乐和自信起来。
在做贝蒂学生的同时,我还自学了托福需要的课程,并参加了考试,由此加大了我的英文词汇量。另外,我还在大学里选修了为期三个月的美国护士助理的培训课。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在理论课上,我用英文系统地学习了人体的八大系统、老年的常见病及其护理等知识,然后是临床实习。当三个月的课程结束后,我参加了十分严格正规的笔试和操作考核,并得到了学校颁发的美国护士助理的证书。
一、勤慎肃恭(11)
5护理功绩点点滴滴
斗转星移,岁月悠悠,来美国的头一年就这样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学习中匆匆度过。
这一年里,我的英文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工作上也渐渐变得得心应手,周围的人也慢慢读懂了我这个黄皮肤、黑头发、独一无二的东方女人。
于是,我在做了一年的夜班工作之后,护士长把我调到下午班,即从下午3点到晚上11点。从黑到白,对我是个不小的肯定。最起码,说明我已一点点地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可以在白天与老人们用英文对答如流地护理和满足他们的需要了。
然而,新的工作是要付出更多代价的,最主要的是护理任务和内容的增多,以及工作节奏的加快。
下午班大致的工作程序是这样的:当老人们还在午休时,我们上下午班的护士和护士助理,就已经开始交接班了。这之后,我们每个护士助理都会从护士长那里领到一张单子。每张单子上大约都有8到10位老人的名字,这便是我们每个护士助理当日所要负责护理的老人。在每个老人的名字后面,详细地写着当天对每个具体的老人护理的特殊要求。在这其中,至少有四五个老人需要护士助理帮他们洗澡。
领到工作单之后,所有护士助理的脚步都不由自主地加快了。没办法,非快不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我们必须完成的护理任务。
协助我的10个老人午休后起床、如厕、洗漱、梳理,再给其中的5个人洗澡更衣,然后给他们喂晚饭、做晚间护理,最后帮他们上床入睡,忙是忙,累是累,但无论如何是能在指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的。
问题的关键是,在按部就班地履行护理计划的同时,又会遇到许许多多节外生枝的事,诸如:艾琳不肯洗澡、比尔德将大便拉在床上、凯布尔丢了假牙、戴西找不到鞋子、伊顿将饭碗打翻在地。好像全世界的乱子都在老人院里同时发生了。于是,我也就必须生出三头六臂,在同一个时间里处理不同的事。
我在做这些工作时,自始至终本着这样一个原则:有求必应,忙而不乱,面面俱到,我对我的要求是让我护理的十个老人的要求得到满足,在我当班的这一天里,人人看上去整洁、光鲜、舒适、快乐、美好和平安。
日久天长,人与人之间自然会生出一种对彼此的情感。我和我的老人们也是这样。我们相互尊重,相互体贴,相互关心。我在护理他们的同时,也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珍贵的东西,诸如美国式的待人接物的礼貌风俗、美国人对待人生的豁达和开明、美国人与人之间的幽默和风趣。当然,更多的还是从他们讲的妙趣横生的故事中,我学到了更多更实用的英文。
真的,我常常被发生在老人院里真实的故事所感动。
那一年的春天到了,春色一天比一天地浓起来。刚刚下过的几场春雨把大地全部洗刷明净,将漫长冬季那死气沉沉的残痕一扫而光。人的情绪也随之变得明快利索起来。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一个即将入院的老夫人——凯茜。
凯茜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多大年纪?快乐的?还是忧愁的?我们事先都不清楚。这是因为美国人在为自己的父母选择老人院时,往往要事先走访多家老人院。他们要了解各个老人院居住的环境、饮食的好坏、价格的高低;然后,经过他们的横向比较、权衡利弊之后才为父母选定一家他们认为最满意的老人院。
而在这些孝敬的儿女们参观老人院时,多数都由经理来接待,给他们做一些相关的介绍,并领他们到处走走看看。这项工作和我们护士助理毫无关系。
往往是到了老人入院的当天,我们有关的助理才会接到通知。刚好凯茜入院的这一天是我当班。我草草地看了看有关她的简介,那是由她的家庭医生写的——凯茜,女性,现年82岁,患有心脏病、轻度糖尿病。双目因眼疾作了手术,术后视力下降,目前近乎于失明。
一、勤慎肃恭(12)
盲人?!我和我的同事吃惊得大眼瞪小眼。我的脑子里马上出现的是沿街看到的导盲犬牵着老人,闲散地走着。而我也很快地意识到,从今以后我就是凯茜的那只导盲犬!
下午四时整,凯茜在女儿女婿的陪同下,准时来到了老人院。凯茜体态丰盈,面孔白皙,目光中不但看不出任何茫然和寂寞,反而流露出盈盈的笑意。优雅开阔的前额上,刻着时光碾过的印痕。她上身穿了一件乳白色的短衫,下身穿了条淡粉色的长裤,在上衣的外面,又加了件粉白相间的外套,脚上是一双白色的皮鞋,左手腕上戴了一串精美的用淡粉珠子串成的手镯。她走起路来,身体笔直,既没有82岁老人的苍老,也没有盲人的灰暗。相反,她的到来,倒像是带进来一束快乐的粉色光环。
当我领着她来到她的房间时,我告诉她,这是间既舒适又美观的房间。墙的四周是用那种最能使人心态平和的淡绿色漆成的。而窗帘是双层的,紧挨着玻璃的一层,是用半透明的白纱做成的,白纱外面是一层墨绿色的丝绒锤地窗帘。我告诉她女儿,下次来时可以给凯茜带个小电视和家庭老照片什么的,把这间屋子装点得更有居家的味道。
然后,我转身笑着对凯茜说,这里以后就是她的家了,希望她能喜欢。凯茜马上大声地回答我:“我喜欢,我喜欢,我视力虽不好,可我心里喜欢!”然后她又拉着我的手,好像是要肯定我理解了她的意思。她说:“我喜欢,就是我快乐。快乐是一种心境,是我自己决定和掌握的。这不在于这个房间的大小,家具的新旧,而在于我没来之前,我就决定喜欢这个新家了。”
凯茜确实是一个快乐的老太太。她眼睛虽不好,但耳朵却不聋,对外界的反应既敏感又准确。她在入院之后不久,就交了不少朋友。她对我们助理的工作,从不挑剔。凡是自己能做的事,绝不麻烦我们。
又一次,我和她聊天说到快乐,她说她自己一生的快乐原则是:心中不存憎恨,脑中不存担忧,生活简单,多些给予,少些期盼。
是的,那个时候,我初到美国,经济拮据,工作辛苦,心中常常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满。但是一位普通平凡的盲人老太太却用她的言行告诉了我,什么是快乐的真谛。快乐是一种思想,一种感受,天堂和地狱都在我心中。只要我想快乐,我就是一个快乐的人。而能够为自己快乐地活着,是一种洒脱,是一种成功和超脱的人生。
自从和凯茜成了忘年之交后,我的心情也慢慢地开朗起来了。然则,生活的真实性就在于它并不是处处皆美好。一家老人院就是一个大千世界的缩影,这里有着形形色色的老人。有快乐的凯茜,就有忧愁的桑德拉。
桑德拉是所有的护士助理都感到头痛的、难伺候的老人。
这里是有一定原因的。桑德拉多年来患有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患有强迫症的人,对自己的某些明知不合理却反复出现的观念、情绪和行为不能控制,无法摆脱。焦虑和痛苦常常驱使患者一次又一次地违背自己的意愿去重复那些毫无意义的观念和行为。
平日里,桑德拉的为人表现得十分拘谨,敏感多疑,胆小怕事,自卑自怜,过分注意生活中的细节。比如:平日里,她的房间和卫生间必须收拾得一尘不染,犹如生活在真空之中。各种生活用具也必须放在她规定的位置上,所有的衣服更要按她编的号码,纹丝不乱地放在柜子里。
不仅如此,最难办的是她每晚入睡前的晚间护理。晚上如厕之后,第一件事是刷牙,牙膏挤在牙刷上的多少,要由她来定。挤多一点,她说浪费;挤少一点,她又说刷不干净牙齿。接下来是洗脸的规则,她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