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东坡刚到黄州的时候,很多人只晓得他的名气,认不得人。一天,他带着侍妾王朝云进城去。走到高升店,听说一群要进京应试的举子在店里吟诗作赋,心头痒痒,便想进去看看。哪晓得被门口正在做针线活的老板娘挡住了,说:“举子老爷作诗,不准闲人进去。”苏东坡说:“我也喜欢诗,想去凑个热闹。”老板娘把苏东坡上上下下瞄了几眼,看他素衣小帽,心想,这老头儿酸不溜湫的还想做诗?于是,鼻子一哼说:“会做诗嘛做一首给老娘听听,看是白菜丝还是萝卜丝?”苏东坡哪里受得了这份气,正要冒火,忽然从店子里走出来几个举子。他们看了看苏东坡,便请苏东坡随便来一首小诗。苏东坡也不推辞,说:“你们出个题。”一个举子指着老板娘用的针线说:“就以这针线为题。”苏东坡哈哈一笑说:“这些针头线脑的小诗,就叫我那丫鬟去做吧!”朝云一听,晓得苏东坡是要她亮一手,随口说道:“二分白铁打磨成,一拱一拱往前行,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众人一听,大吃一惊。忙问姓名,才晓得这老头儿就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
第一节 思想家辈出的时代(7)
王安石
——思想深邃的激进派
人物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学派
“荆公新学”学派(即王安石学派)的创建者。
王安石既是著名的哲学家,又是伟大的政治改革家。由他创建的“荆公新学”熔儒释道于一炉;偏重义理之学,以求通经致用,是荆公新学一以贯之的特质。荆公新学彻底反对章句训诂之学,以阐明经义道德,窥性命之端著称。新学敢于打破汉唐注疏传统,提倡创新的学术精神,由此催生了“熙宁变法”。
生平
王安石生于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他出生在一个“仕则有常禄,而居无常产”的小官吏阶层的家庭里。他的父亲名叫王益,一生只做了几任地方州县官吏,由于他在家乡“无田园以托一日之命”,所以在外地做官,都是携带家眷子女同行。王安石的少年时代是在父亲身边度过的。随父四方流转,王安石的眼界为之开阔,养成了不同于一般官宦子弟的个性。
他在17岁的那年夏天,随父到了江宁府,猛然醒悟到时光在不停地流逝,人在少壮时不树立大志,则年老时必将会一事无成。于是他谢绝了婚丧庆吊一类世俗事,发奋学习。并常以契和后稷这些古代贤人自期,希望能和他们一样辉映于史册。王安石最可贵之处是学而不死,活学活用,立志不作俗儒和书呆子。他不会就学,不懂便问,力求甚解。不以儒家经典为限,广泛涉猎百家诸子之书。王安石除了广泛阅读书本知识,还喜欢做些调查访问,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实践经验的“农夫女工”,更是无所不问,借以验证书本知识的正确性、完整性。这样,王安石不但对于古代典籍具有比较深透切实的理解,对于现实社会问题的体认,也远远超出与他同时代的那些官绅士大夫们了。
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22岁的王安石中了进士,从此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活。从踏上仕途到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这二十年里,王安石绝大部分时间都充任地方官吏,他作过答书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最后几年,他才被调到京都开封。
地方官吏的生活,使他对北宋王朝吏治的腐败、大地主大官僚加剧兼并土地、中小地主破产以及农民生活痛苦等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比如,他在知鄞县时,亲眼看到原来无水旱之忧的鄞县,“旱则连年”,原因是“吏者因循”,原来的水利设施荒废失修。又如,提点江东刑狱这一职务,使他有机会认识北宋吏治的腐败。
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王安石设幄讲学。通过讲学,王安石周围聚集了一批中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形成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学学派。这批青年知识分子中的王方、陆佃等后来都成了王安石推行新法的得力助手。
公元1067年,宋英宗死,宋神宗继位。正处于血气方刚、富于进取之年的王安石,敏锐地看到北宋社会危机四伏的现实,提出了变法革新的主张。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并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
在改革中,他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
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王安石的变法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缓和了阶级矛盾,对社会的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他作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当之无愧。但是,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次年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
改革家历来命运多舛。从秦国的商鞅,唐朝的刘晏,到明代的张居正,晚清的谭嗣同,他们或受车裂,或被砍头,即使本人已死,还得被政敌开棺戮尸。当然也不是全都如此,也有寿终正寝的,也有忧郁而死的。王安石就属这一种。他给积重难返的北宋王朝开了一剂良方,却由于操之过急,用人不察而失败。
公元1085年,宋神宗死,年幼的宋哲宗继位,高太后临朝听政。不到一年,王安石苦心孤诣制定和推行的新法尽被废黜。公元1086年,王安石饮恨逝世,他的生命几乎是与新法一起结束的。
王安石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他却流芳千古,这不仅因为他是一位改革家,而且还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和散文都很著名。他还写了不少深刻反映人民疾苦和社会问题的诗歌,风格雄健,遣词精练,常用散文句法写诗,对后来宋诗发展影响很大。
王安石的新学思想
王安石一方面吸收老子的道德为己服务,另一方面又指出,老子之不足在于唯道是称,过分强调了道的自然无为,而忽略了道在社会生活层面的功用,没有重视礼、乐、刑、政等形器方面的内容。事实上,道是体用一源,本末相依,既言自然,也涉人为,所以仅言自然是不够的,还应该注意形器方面的因素,充分发挥礼、乐、刑、政等社会政治制度和措施的作用。
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王安石注《老子》之目的,是对老子之道论进行一番改造,将儒家的政治学说与老子之道统一起来,从而为自己的政治活动寻找理论上的依据:“他从本末体用的观点来论老子,而最终必然要归结到现实的政治改革中去。”
北宋国家的“积贫”、“积弱”局势,使他产生了改革现状的思想。而如何变革现状的问题,又迫使他深入地去探索世界的本原是计么,世界是运动变化的还是静止不动的,社会的基础是什么等抽象的哲学问题。对哲学问题的深邃思考,终于为其政治改革主张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政治改革家和哲学家双重身份,使他既不像某些哲学家那样偏重于从理论兴趣去探讨哲学问题,又不像某些改革家那样出于纯实际的考虑去解决现实问题。
第一节 思想家辈出的时代(8)
在思想上,王安石是北宋唯物主义哲学路线的重要代表,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他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他的运动观可概括为:万物皆变;物变万殊;运动变化的基本形式为新故相除。王安石“山川有理有崩竭”这句诗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王安石全部哲学体系最重要的命题。它表达了一个十分深刻的思想:事物,即使是高山大川,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才是合理的,反之,如果事物是僵死的、不动的,则不合乎道理。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从五帝到北宋历经3500多年。这期间朝代兴衰更替数以百计,都与人才问题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王安石辅佐神宗推行新政,振兴北宋,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人才思想。
针对北宋的国情,王安石明确指出人才是“国之栋梁”,“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他主张革新教育制度,把学校办成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他坚持以德才兼备为选才标准,反对以出身、资历论人才;他力主用才应用其长而避其短,并且“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以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王安石认为: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即使是自然天赋极为奇特的人,如果没有教育,也很难成才。他曾写出《伤仲永》这样一篇短文,在情节 上虽有夸张、离奇之处,反映的思想是比较正确的。尤其是王安石把“不受之人”看成是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源,切中了问题要害,并通过这个典型,以小即大,深刻地揭示了教育对人才成长有重要作用这一普遍规律。
相关人文景点
半山园:王安石故居半山园在南京清溪路附近的半山亭,今海军军事学院内。王安石生在江西,却与金陵有着不解之缘。他在金陵度过青年时代后,又来此两度守孝、三任知府,前后生活了20年,逝世后葬于钟山脚下。
1076年,56岁的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不久,与保守派发生争端,遂于是年10月复求罢相,赵顼应允,给王安石一个“判江宁府”的官衔。回到金陵后,王便一直没去衙门视事,第二年六月辞官,在城东门到钟山途中的白塔为自己建造了这所居室。
1084年,王安石得了一场大病,神宗派国医到江宁府给他治病。病好以后,他上书皇帝请求以自己的住宅改建寺院,神宗赐额“报宁排夺”,又称半山寺。
明代半山国划入皇宫禁地范围内,清道光时两江总督陶澍在半山国故址重建半山寺。咸丰时被毁,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宣统时重修。
故事:王安石巧对联成双喜
庆历二年,踌躇满志的王安石赴京赶考。带着书童,晓行夜宿,赶往东京汴梁。这日到了江宁的马家镇,恰逢该镇首户马员外在征联择婿。原来,马员外是家有万贯钱财,只有一女。此女不仅俊秀,而且自幼熟读《四书》、《五经》,琴棋书画是无所不通。马员外视女为掌上明珠,依女以文择婿。据当地人说,一共有三关。第一关,即是门上所挂两盏硕大走马灯,一盏上书: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步”为仄声,当是上联。王安石一看,赞叹道:真是好句。可惜我没有时间在此地耽搁,如有时间,一定要会会这位才女。感叹自己无缘,只好与书童继续赶路。
王安石会试时,飞书走檄,斐然成章,第一名交卷。主考官是当代著名文豪欧阳修,时任参知政事、太子少师。他见王安石少年英俊,不由心中欢喜。便问到:答题如何呀?王安石道:学生自认尚可。欧阳修一指厅外的飞虎旗道: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知是主考官出联,联尾的“身”乃平声,应为下联。以下求上,往往难度较大。转念一想,不由心中“呀”了一下,便答道: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欧阳修一听,好对,大喜。尔真乃才思敏捷也。王安石却心中暗想:那才女是吾之贤助也。
拜别主考官,王安石日夜兼程,赶往江宁马家镇。赶到马府门前时,看见两个家人无精打采,站立门旁。面前有一案,案上笔墨纸砚齐备。王安石拿起笔来,龙飞凤舞,一挥而就。一个家人懒怏怏拿起,送入大堂。
马员外看后喜出望外,请王安石入堂,以晚生拜见马老。小姐在内隔帘观看。但见王安石英俊年少,气宇轩昂,话声朗朗,已是喜上眉梢。也是王安石满腹经纶,后两关自然轻松而过。两情相悦,终身立定。正在此时,又有飞报传来,王安石为钦定第四名进士。王安石此时喜不自禁,抓起笔来,在红纸上大书连体喜字,家人、丫环纷纷拿去,到处张贴。这就是后来中国人在办婚事时,到处张贴大红双喜的由来。王安石仍觉意犹未尽,又写一对联: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
从此,王安石外有欧阳修教诲提携,内有马小姐贤助辅佐。终于成为宋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第一节 思想家辈出的时代(9)
司马光
——资于治道;鉴于往事
人物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身后追赠太师,封温国公,谥文正。
学派
儒学大家,宋代理学的开创人之一。
司马光不仅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和中国古代杰出的大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很有名气的儒学大家。朱熹在《六先生画像赞》中把他和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同尊为北宋理学“六先生”。由此可见,在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初期,司马光是居于重要地位的开创人之一。
生平
司马光的先辈和堂兄六七人都是进士出身,他们多是好学之士,爱好诗文,其家族世代书香,“笃学力行”,是一个具有文化传统和学问素养的家族。他自小就受到了很好的熏陶。司马光就是生长在这样一个贵胄之家和书香门第,又是在品行端方,为官清廉,深有素养的父亲司马池的严格培育下成长起来的。
父亲司马池对子女的家教很严,他有3个儿子,司马光最小,但他并不溺爱,从小就注意从多方面进行严格的教育,使他从小就养成了诚实、节 俭和刻苦学习的良好习惯。有一次,司马光想吃青胡桃,姐姐给他剥皮,没有剥开,就走开了,一个心灵手巧的女仆先用开水烫了一会儿,就剥开了,后来姐姐走来,问他是谁剥开的,司马光谎称是自己剥开的。这话被父亲听到了,便严厉地训斥他说:“小子何得谩语!”此后,他再也不说假话了。这时他只有五岁。许多年后,司马光做了官,有人问他待人律己以何为重?他答的是一个“诚”字,再问他从何做起,他说:从不说假话做起。由于他以诚为一生处事的信条,后来的朱熹说他是“脚踏实地之人”。
6岁的时候,父亲就教司马光读书,还常常讲些少年有为,勤奋好学的人的事迹来鼓励他努力上进,使他逐渐养成了勤奋学习的习惯。开始读书时,他不懂书中的意思,记得不快,往往同伴都背熟了,他还不会,于是他便加倍努力,不参加游戏活动,独自苦读,直到烂熟为止。他懂得时间的宝贵,不贪睡眠,用一截圆木做枕,称为“警枕”。每天晚上,“警枕”一滚动,他便立刻起来,开始读书。7岁时开始学习《左氏春秋》,“大爱之”,刚听老师讲完,便讲给家里人听,即能“了其大旨”,从此,“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这样,他到15岁时,所写文章已被人称许为“文辞醇深,有两汉风”,并且学得很扎实,以至“终身不忘”。到成年以后他一直保持着这种刻苦学习的习惯,尽量不放过一点学习时间,甚至在马上,或夜不成寐之时,他不是读书,就是思考问题。
司马光20岁时中进士甲第,可谓功名早成。但司马光立志以仁德建功立业,不求虚名。因此,步入仕途后的司马光,继续广泛深入地学习,达到了无所不通,音乐、律历、天文、术数皆极其妙的渊博程度,其中最用心力的是对经学与史学的研究,尤其对古籍阅读极广,考察极细,可谓通习知晓,烂熟于胸。他随读随作札记,仅26岁一年所写读史札记,便多达30来篇,就中萌发了删削卷帙浩繁的古史成一部编年体通史的著史想法,以方便阅读,而更为深沉的动力,则是政治的需要。
当时,北宋建国近百年,已出现种种危机,具有浓厚儒家思想的司马光,以积极用世的态度,连连上疏,陈述自己一整套的治国主张。在他本人的从政活动中,亦能坚持原则,积极贯彻执行有利于国家的决策方略,尤其在荐贤斥佞的斗争中,他犯颜直谏,面折廷争,从不顾及个人安危,被称为社稷之臣,神宗也感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