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血-第9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拿这事来说吧,做好了,是皇帝陛下英明,中书大臣们贤良,别说他赵石得不着什么好处,和枢密院都没多少干系。

    一旦坏了事儿,瞧着吧,能有几个文臣站出来担着的?还得是他赵石和枢密院,兵部的这些人给擦屁股。

    留下骂名也就随他去了,但大家都有家有业,儿女成群,等百年之后,说不定就要祸及子孙,到时候,又找谁说理去?

    心里这般想着,嘴上却断不会这样说。

    “微臣只想出京散心,到没想到这一节,惭愧啊惭愧,陛下放心,过后臣便寻周大人商量一下,多做一些布置,只是……陛下的完全之策,是不是也跟微臣说说,也好让微臣做到心里有数不是?”(未完待续……)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开端

    大秦成武八年六月末,这一年的大考如期举行。

    秦人科举之制,已经算是很完善了。

    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和后周南唐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本来三年一次的大考,因疆域,朝政,人事等等原因,显得有些混乱,尤其是景兴末年到成武一朝的一段时间内,并无法保证能定期举行。

    而且,恩科开的很是频繁,这对大秦的读书人来说,利弊皆有,不用赘述。

    这种混乱表现出来,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春闱和秋闱,两个对读书人最重要的晋身大考,多在夏秋之交举行,日期上并不能做到名副其实。

    像今年春闱,便延期到了夏末,和官员入京述职的日子差不多重合在了一起……

    这让今年的长安城非常的热闹,不过却也忙坏了各个属衙。

    但好在今年没闹出成武五年那次大考那样的风波,一切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安安静静的,大考便结束了。

    之后张榜于皇城之下,上榜者欢呼雀跃,落第者失魂落魄,却没多少人有所异议。

    这一次上榜的士子,来自天南海北,再没弄的一家独大,士子们就算心有微词,也无法再像成武五年那般闹起来了。

    分蛋糕的好处就在于,大家多少都能得点甜头,就算有所不公,却也做到了起码的平衡……

    接下来就是殿试。

    大秦的殿试没那么复杂,差不多流于过场,甚至有些时候。皇帝陛下都不会亲自到场。会选派宗室主之即可。

    当然。这和大秦地处四塞,兵戈之事不止有着莫大的关系,这里不去说它。

    殿试很简单,礼仪上也很简陋,这一点自殿试成为常制之后,在大秦从来没有变过。

    皇帝陛下出考题,进士们做文章,进呈御览。若无重大事故,皇帝陛下其实也只是粗粗看一看,随即便会定下等次,其实是事先已经定好,不用皇帝陛下费心。

    这其实相当于皇帝陛下接见一次新晋官员,让这些官场新人们感受一下皇家威严,算是一种皇家恩赐,因为这些春风得意的进士们,很可能在之后的十几二年间,沉于下僚。再无面见天颜的机会了。

    殿试,并非在金銮大殿上举行。而是在挨着中书的文瑞殿中。

    这一天吉时,等候多时的进士们排着队唱名入内。

    数十人,差不多用了多半个时辰,再加上一大早就已经入宫等候,进士们各个脸青唇白,吃了些苦头。

    不过,对于读书人而言,这将是他们前半生当中,最辉煌的一刻,也许,同样也是他们大多数人一生中最辉煌的一刻了。

    所以,就算筋酸骨软,神思摇摇,也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

    进了大殿,威严肃穆之气,扑面而来,一个个读书人,按照之前被仔细告知并练习多日的礼仪,顺次叩拜于阶下,然后被领着,坐到殿中自己的席位上,聚集精神,准备应试……

    这个时候,什么风骨,浩然之气等等,都不太管用,这些官场新人在此时此刻,能不为气势所慑者,寥寥无几。

    往年,这些进士当中,必定掺杂有高官子弟,世家儿郎,他们的表现会正常一些。

    但今科嘛,真正底气十足的世家子,不见一个,即便有那么一两个出身不低的,这一科也不会被取中。

    不算是一水的寒门子,其实也差不了多少了。

    所以,能维持正常仪态者,都属难能,多数都如牵线木偶,脑中一片空白的走完了程序,至于什么君前失仪,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不过也没人苛责,殿中大臣不少,都沉默的看着,顺便制造着对这些乍登天门的士子们来说有如窒息般的气氛。

    赵石孤零零的站在御阶之下,颇为无聊的瞅着这出戏码演下去,在他眼中,这些宽袍大袖的读书人,都是一个个倒霉蛋,说是生不逢时,都是轻了,他们赶上的这个时机,真的是糟透了。

    多年苦读,一朝付诸流水,也不知过后这里面有几个人还能正常的走出去。

    枢密院就来了他一位,嗯,可以说,武臣就来了他这么一位,所以看上去很是孤单。

    不过,赵石心情其实还算不错,因为他来了,所以文臣们只能在他对面,挤做一团,看着有些好笑。

    殿上的大臣不少,同门下平章事周仿和赵石遥遥相对,两位参知政事次之,下面就是六部除了兵部外皆有来人。

    异乎寻常的隆重,也代表着会有异乎寻常的大事发生,只不过这些陆续入殿的读书人还懵然不知罢了。

    “闭殿……”随着太监尖细而又有穿透力的嗓音,文瑞殿大门缓缓关闭,再次敞开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这次朝廷开科取士的结束了。

    “赐座。”

    “谢陛下。”

    大臣们纷纷落座,殿试正式开始。

    考官出列,“请陛下赐下考题。”

    高踞于上的皇帝陛下摆了摆手,立即便有宫人捧着匣子来到拾阶而下。

    考官验示皇封完好,这才小心的打开匣子,取出早在多日之前,便封于其内的文卷。

    接下来,就该是考官宣示于众人了。

    但当考官的目光,落在文卷之上的时候,只要看着他的人,都能发觉,这位先是愣了愣,接着脸色便迅速苍白了下来。

    他无助而又茫然的抬头看了周遭一眼,显然整个人都懵了。

    赵石有趣的看着这一幕,他立马已经将这位考官归类到了倒霉蛋一列,这样的人,今后将没有任何前程可言了。

    这样的官场倾轧,赵石见的已经太多太多,要说这人只是无意间卷入其中,他是断然不会相信的。

    不过,这注定只是个小插曲,不会太过引人关注。

    殿试考题,终于从这位倒霉蛋嘴里念了出来……

    文瑞殿大门缓缓打开,迎入明媚的阳光。

    失魂落魄的进士们,鱼贯走出殿门,突然间,于人惊呼了一声,接着便是一阵混乱。

    有人摔倒在殿门之前。

    不过混乱很快平息了下来……

    大秦成武八年的大考,结束了。

    消息传播的很快,也引起了一片哗然。

    今科殿试的考题很特殊,付汝一县之地,以何治之?

    这边是今科殿试唯一的考题,对于进士们来说,这无疑是一道陌生到不能再陌生的题目。

    其实,这样的题目,别说是他们,即便是交给全天下的士子们,多数也要抓瞎。

    没有署理过县政,这个题目根本无法作答,你念过再多的书也没用,子曰诗云中,或许提到过一些,但你真要按照这些写下去,准备歪的不能再歪。

    这个题目很大,给你留足了想象的空间,却又处处陷阱,能在这个上面洋洋洒洒,侃侃而谈者,又来参加什么科考呢?

    进士们随都可以说是满腹才学,但答是那叫一个艰难,勉强为之之下,只能用乱七八糟来形容了。

    皇帝览之,理所当然的大怒。

    诘问之下,问的考生们一个个面红耳赤,语不成声。

    这还不算完,接下来,皇帝陛下宽容的给予了考生们又一次机会,若为府中辅官,可有一二良策,惠之于民?

    这次,皇帝陛下没让考生们一一作答,而是寻来了早已定好的等次,只问头甲三人。

    结果可想而知,硬着头皮作答的三人,除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这样的罗圈话之外,再无任何出人意料的答案。

    皇帝陛下大为不满,怒火更盛,但还是强自“压住”,让同门下平章事周仿出题再考。

    周仿的出身不用多说了,于是拿出了大秦律,随口道了几个府县内常见的案子,让考生判之。

    实际上,周仿算是非常的厚道了,他们知道皇帝陛下要做什么,中书这里也已经做好了准备,但临到了来,还是动了恻隐之心,想给这些读书人留下几分余地。

    在他看来,读书人若不读秦律,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能说得通,做到有据可循,也许这一科上来的读书人,之后的处境不会那么凄惨。

    事实上,他想的确实不错,这些读书人或多或少的都读过秦律。

    但也只止于此罢了,不管什么时代的律法,都是千头万绪,用不到的时候,没有人会刻意去通读这个东西,在突然被问及的时候能确切的知道,在秦律中有这么一条,已经算是不错不错的了。

    读书人们会去背诵论语,春秋,也不会去仔细诵读秦律,因为那除了偶尔能炫耀一下之外,对科举没多大用处。

    哪怕他们中间有人当过幕僚,也一定会对秦律有一定的认识,可惜,以科举为目标的他们,从来不会轻易出幕,一旦入幕,身上便也有了污点,为谋求正途出身的士子所不齿……

    这就是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未完待续……)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篇章

    结果差点没把周仿的鼻子给气歪了,三位从千万人当中杀出来的才子,没一个争气的……

    在他看来很简单的案子,以常理,依人情,按秦律,三个饱读诗书的“泱泱大才”,判定的结果竟然是三个模样,这还不算,结案时给的判词,让周仿很想吐血三升,更想问问几位读书人,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有你们这样制造冤假错案的?

    实际上,中书对于皇帝想要改革科举之制,虽有抵触,但总体来说,还是支持居多。

    因为此时中书太需要政绩了,而朝廷也确实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自大秦按照后周南唐之制,制定了自己的科举制度以来,弊端早已渐渐显现。

    那就是从科考晋身而来的人才,用的越来越不顺手,翰林院渐渐开始臃肿了起来,有名望,有才干的地方官吏,反而见少。

    尤其是景兴年间,随着疆域的扩展,得用之人却是捉襟见肘,连开科举之下,又让地方官吏的素质显得过于良莠不齐。

    这也是一直困扰着大秦君臣的顽疾。

    因为培养一个合格的官吏,太过缓慢了,科举上来的读书人,少则四五年,多则十多年,才能真正融入到大秦官场之中。

    这个过程不但缓慢,而且痛苦,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练,完全无法跟得上大秦领土扩张的速度。

    这无疑也限制了大秦的步伐,在景兴末年,这个迹象有所缓解。但到了成武年间。却越发的凸显了出来。

    在科举还没有走进死胡同的今天。大秦的君臣们,开始渐渐思索起如今科举制度的利弊,并打算为之改变了。

    怎么变,才能合乎大秦的利益,怎么变,才能减少阻力,怎么变,才能让科举制度更加完美。

    这个问题藏在大秦君臣的心里面。并没有集思广益,只是定出了大概的方向。

    而这很简单,恢复唐制而已。

    这无疑会减少朝廷的权威,让读书人目光更加开阔,这对朝廷而言,并不算一件好事。

    作为统治者,大秦的君臣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因为这也有例子可循,后周和南唐虽然日渐衰落,朝争不止。但两国的统治基础,却极为牢固。根源上,正是在科举之制上。

    进士科,在唐时之位诸科之一,而今一家独大,弊端是有,而且非常之重,但好处也显而易见,读书人对朝廷的忠心,非是唐时可比。

    什么是教化,其实这就是教化。

    但在大秦诸般军政大事日新月异的今天,科举制度的好处,在大秦君臣眼中,便也不再那么有吸引力了。

    无论是成武皇帝陛下,还是以周仿为首的中书重臣,在这件事上虽有分歧,但却都有志一同的认为,改革科举之制势在必行。

    人才这个东西,本来也不是几篇文采飞扬的文章可以决定的……

    周仿失望的退下,没有开口呵责,其实已经算是他这人厚道了,其实在他心里,眼前这些读书种子,真的是丢尽了天下读书人的脸面。

    拉出个乡间老农了,可能都比他们有用的多,人家至少在田亩之事上,能精打细算不是?

    就眼前这些人,给他们快田地,没人帮手的话,十有**都得饿死。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罕见的在周仿脑海中掠过。

    已经被考的焦糊的进士们,尽都傻眼,几个今科的考官,也都面如土色。

    朝廷大变在即,风雨欲来的感觉,是如此的清晰。

    他们的感觉也确实没错,皇帝陛下的不满,几乎就挂在了脸上,而皇帝陛下最终的评语,也证实了这一点。

    “不知世事,不通庶务,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百姓何辜,将在尔等治下为生?文章做的再好,朕要尔等何用,难道朕之身边,还少了词臣不成?”

    一语之加,这些读书人的前程便也毁的分外彻底了。

    之后,赵石等人,很快也离开了文瑞殿。

    不久,长安满城风雨。

    科举乃国家论才大典,所有大秦的读书人,都盯着呢,它也毫无疑问,乃大秦统治中最基本,也最核心的那个支撑点。

    要想改之,做再多也不嫌过。

    很快,长安之中流言四起,士子们在酒楼茶肆中出没,文会也多了起来,谈论的都是今科大考的前前后后。

    群议汹汹之势渐起,但焦点之处,还在为今科考中之士子鸣不平,还没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地步。

    朝廷对今科士子的处置,也还没下来。

    但风波已在酝酿,世家大族,皆在约束子弟,战战兢兢,等待风浪的到来。

    这个时候其实还算平静,但京军各部,以及长安府衙等,都已严阵以待。

    七月初九,皇帝陛下下诏中书,命令中书众臣,议科举之制。

    最先倒霉的不用问了,正是今科几位考官,官儿不算大,却首当其冲,以渎职之罪罢官夺职,贬为庶民。

    接着,翰林院受到了申饬,国子监也被牵及,之后就是各级府学县学的主官,大多受到朝廷斥责,降级的降级,罚俸的罚俸。

    也就是说,大秦的学官儿们,差不多都受到了牵连。

    到了七月末,对西辽的战事正在收尾的时候,这场大秦自鼎革以来,最大的一场变革,终于扩散到了大秦各个角落。

    此时,这场变革再想收手,已经是完全不可能了。

    到了八月间,各地奏疏,如雪片般送入京师,这还要得益于成武七年那场动荡,那些守旧之老臣,纷纷退下去的结果。

    不过大秦中枢还是受到了有史以来,最为沉重的压力。

    一些自诩为正统,受益于科举旧制的各色人等,尤为活跃。

    这些年积累下来的不满,也呈爆发之势,形势并不乐观……

    这样的结果,连皇帝陛下也有些始料未及。

    实际上,还是太急了些,虽然经过了数载准备,但此时以周仿等为首的朝廷重臣大多立足未稳,地方上其实也在新旧交替之时。

    若再晚上两年,这场变革会进行的更加顺利。

    七月末,周仿入长安李府,与前同门下平章事李圃密探多时,随后,赵石等枢密院,兵部重臣被招入宫。

    八月间,朝廷招各地有名望之大儒进京,共商国事。

    谕令下到地方的时候,各地虽然大多已经进入冬季,但群情振奋之下,又觉朝廷终于听到了“民声”的读书人,被招之人纷纷启程入京。

    实际上,从古至今,甚至是后世,当权者已经玩弄了无数次这样的把戏,但是上当的人,还是那么的多。

    当这些满怀幻想的人们正行走在路上的时候,朝廷的使者纷纷出现在各地布政使,宣抚使,按察使等地方衙门之中。

    文书,私信,密诏等等,不一而足。

    九月间,长安诸贤毕集,读书人以为盛事,来往间,已不避于人,大有挟势以迫朝廷就范之势。

    长安城很热闹,但各路属衙渐呈联合之势,军政大权,皆紧紧握在有心之人手中,各地骚动,在各式各样的手段之下,逐渐平息了下来。

    各个地方的声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