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通俗易懂,即便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村妇,听了从说书先生那里流传出来的唱词,兴致来了也能哼上那么几句。
阳春白雪固然高雅。但能够欣赏的人太少了。
所以她想要最大限度的获取文气,下里巴人才是她的创作方向。
而下里巴人当中,那些刀光剑影的武侠小说,在这个时代似乎有点水土不服。
所以经过考虑之后,她决定先不写武侠小说了。
而是沿着《梁祝》这样一个成功的方向,继续前进。
与《梁祝》齐名的民间爱情故事。还有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与白蛇传。
这三个故事在后世改编最多的是白蛇传,然后是牛郎织女,而孟姜女哭长城,可能是年代太过久远,又或者传奇与神秘性差了一点,改编的极少。
因为影视小说的频繁改编,聂小倩自然而然的便将目光落在了白蛇传上。
作为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白蛇传早在唐代的传奇里面就有了故事原型。叫做《白蛇记》,在《太平广记》里面很容易就能翻阅得到。
这个《白蛇记》,当然不是汉高祖刘邦斩蛇方起首那个《白蛇记》,而是讲的一位姓李的公子,贪图一个白衣少妇的美色,到白衣少妇家与白衣少妇旦夕欢饮同宿,过了三天,回家没多久。就整个人悲剧的化作了一滩血水。
后来姓李公子的家人发现,原来那白衣少妇是一条蛇妖所变。
这个说不上曲折。但很是离奇的故事里,白娘子幻化成美女谋害男人;妖气冲天,是一活脱脱的蛇妖形象。与后世的白蛇传相比,除了都是一条白蛇,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在这个对比上,她感觉有点像蒲松龄老先生写的《聂小倩》与后世的电影《倩女幽魂》。
同样都有一个聂小倩。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故事。
《白蛇记》因为情节离奇,出现之后就不断演变,以以评话、说书、弹词等多种形式出现,到了南宋说书人的话本里,才有了后来《白蛇传》的影子。
不过这个南宋的版本里。许仙还不是许仙,而是叫做许宣。
《白蛇记》里,白蛇的妖怪气象,显露无遗,故事乏善可陈,即便是《白蛇传》,也主要讲的报恩,礼教说教意味较深,太俗了。
所以聂小倩想要写的不是这古时历朝历代的哪一个版本,而是打算改编后世的电视剧经典《新白娘子传奇》。
《新白娘子传奇》里面,白娘子不但冰清玉洁,而且仁慈善良,有着救苦救难菩萨心肠,只要一想起来,就是历历在目。
她相信,这样有感染力的白娘子,只要能将其形象演绎到纸上,是不可能不受欢迎的。
当然,她要是改编出来了,便不会叫《新白娘子传奇》,而是直接叫《白娘子传奇》。
确定了要写《白娘子传奇》,浓墨也是恰恰磨好,聂小倩拈起狼毫,蘸墨挥动,下笔就是一行数十字。
救苦救难观世音,峨嵋金顶现金身。
善男信女来膜拜,慈航普渡有缘人。
既然要延续《梁祝》的路子,这部《白娘子传奇》里面,诗词自是少不了。
诗词不必有多么的高妙,只要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即可。
聂小倩自身的文才就是极好,又有后世的各种诗词作参考,所以这抬头的行文诗,在她的笔下有如行云流水一般,汩汩流淌而出。
青城山下白素贞,洞中千年修此身。
勤修苦练来得道,脱胎换骨变成人。
一心向道无杂念,皈依三宝弃红尘。
望求菩萨来点化,渡我素贞出凡尘。
……
胸有成竹的聂小倩写过行文诗,文不加点,从小白蛇深山修炼,牧童救蛇,白蛇修炼千年,狼毫蘸墨就是一路滑将下去,很快便写到白娘子艺成出山,到了西湖,与许仙有缘千里相会。
不知不觉,月影西移,雄鸡晓唱,天边露出了鱼肚白。
写了整整一宿,聂小倩搁笔,走出书房。
她是鬼身,倒没觉着有什么累的,就是心生动根,想要出来走走。
蒙蒙发亮的清晨,院子里还凝结着晶莹的露珠的花草,散发着清新的味道。
聂小倩往外面走去,脚踩在青石板上,仿佛沾染上了透石而出的湿气。
走出后院,到了主殿。
桕烛檀香,青烟缭绕,置身其间,极是舒服。
她并未停留,抬脚出了主殿,到了庙门外,便是一片小广场。
走到广场边上,站在悬崖旁,山风猎猎,衣袂飘飘,青丝随风而舞,聂小倩举目眺望,但见远方高山峻岭,云海天浪,雄奇壮阔。
聂小倩不由被吸引,心胸一时激荡,豪气即起。
“姐姐……”
正要吟唱点什么抒发胸臆的聂小倩听到熟悉的叫声隐隐约约,从山下传来。
低头去看时,便看见在半山腰处,一个小小的身影牵着一头牛,迤逦而上。
要说有什么人能这么早,会这么早到庙里来,除了平安这个小庙祝,想必不会有谁了。
平安走的急,终于爬上来后,小脸一脸的红晕,满额头的密汗。
他上气不接下气的拍拍拍拍阿黄的脖子,示意它自个去找吃,便走到聂小倩的跟前来:“姐姐。”
聂小倩微笑着点点头,递给他一张素帕。
平安摆手说不要,用袖子擦了擦,咧嘴笑道:“娘亲让我来谢谢姐姐,她很喜欢那些蜜饯果子。”
“嗯,喜欢就好。”聂小倩不置可否,随即想到时间还早,就问平安吃过饭没有。
平安说没有,就与聂小倩一起往后院里去。
不同于聂小倩不食人间烟火,平安年纪虽小,却是吃货里面的薛仁贵,比苦力劳作的成年人在食量上都不遑多让。
后院设有厨房,煮饭家什,柴米油盐酱醋茶都一应俱全。
不仅仅是为了方便庙祝在庙里过日子,还预备着香客上山留宿。
“做饭这样的小事,不敢劳烦姐姐。”
虽然聂小倩就在身旁,但平安并没有让她帮忙,所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事实上聂小倩在厨房里是颇感局促的,因为她发现自己好像是不会做饭的。
“还好我是不用吃饭的。”
然后聂小倩很是庆幸的离开了厨房,来一个女鬼远庖厨。
随着炊烟的袅袅升起,谷娘庙的人气慢慢的旺盛了起来。
今日天晴日朗,和风轻送。
到谷娘庙来的香客游客不少,于是没多久便有人发现后院里的聂小倩。
自从昨日从郭北县回来,她就没有再隐过鬼身。
要写小说,总不能隐了鬼身,让一支笔凭空游弋。
若是真那样做了,谷娘庙闹鬼的传闻恐怕要轰动整个千灯县。
对于谷娘庙突然多出来,这样一位仿佛画里走出来的女香客,众人自然极是好奇的,很快就打听到了平安那里。
身为庙祝,平安推脱不过,得了聂小倩的叮嘱,只答说:“那是聂姐姐。”
原来是小庙祝的姐姐,不过这聂姐姐究竟是哪位聂姐姐,芳名如何,芳龄几何,其他人再要仔细追问,他便得道高人一般,一切尽在不言中的笑而不语了。
聂小倩不是无名之辈,她的聂大家之名,早已随那五部小说的传扬,传遍了大江南北。
有一段时间,不知有多少人想要寻找这位聂大家,见识其人,探讨学问,都是很正儿八经的理由。
在一众香客当中,不可能没有一两个读过她的小说,进而想要认识一下她这个人的。
要是让他们或者她们知道了她在这里,想必不会再得清静。
她现在就是想要静下心来,好好写出几部受欢迎的作品,赚取文气强大起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五章 红娘牵姻缘一线
(六千又来了,推荐票还有吗?)
青灯黄卷伴更长,花落银虹午夜香。
聂小倩整日里独坐后院,取青灯和风为伴,笔耕不辍。
在其他香客眼里,她却是很被迫青灯古卷度流年的无奈。
私底下谈起,不免就会叹息一番,如此女子,竟然落得这么一个凄苦的境地。
于是对她的种种身份,随着时间一日一日过去,也就慢慢的消弭了。
聂小倩对于这些猜测,略有耳闻。
她如今不是在兰若寺的那个时候了,谷娘庙里无拘无束的,又怎会是凄苦无奈。
只能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能自由进出书房的平安自然不会像其他人那样,以为聂小倩在抄写经书。
因为见聂小倩得空了就写,没有一刻停歇,他也是有些好奇:“姐姐,你在写什么?”
聂小倩便饶有兴致的说:“想要看看吗?”
然后平安拿着《白娘子传奇》的开篇,很是高兴的到了一边去。只不过还没一会,平安就迫使郁闷的走了回来。
“不喜欢?”聂小倩问。
“嗯。”平安嚅嚅喏喏,不太想承认自己竟然会不喜欢聂姐姐写的故事。
都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比起颇是玄幻,甚至有几分离经叛道的《白娘子传奇》,平安似乎更愿意那些正统的四书五经。
当然,聂小倩认为,平安应该还处于喜欢童话故事的年龄,对爱情故事看不太懂,又怎么可能喜欢得起来。
《白娘子传奇》,本就不是写给小孩子看的。
繁花落尽。春去夏来。
《白娘子传奇》的文稿一张一张,层层相叠,渐叠渐高。
千年灵蛇白素贞,为报人恩入尘沦。
功德圆满归天界,寓言讽世满乾坤。
笔走龙蛇行文至此,白娘子的故事算是告一段落了。
聂小倩皓腕轻移。搁下狼毫,凝眸看着满纸荒唐,却是有些意犹未尽。
此时明月当空,清风徐来,松声涛涛。
谷娘庙门外,来了两个不速之客。
“秋生,快进来。”
一声轻唤,随即脚步声响起,虚掩的庙门被打开。两个人影悄悄走了进来。
只不过当人走进来后,听着呼呼的山风风声,看着清寂的院落,被唤作秋生的却有些迟疑了。
“剪云,这是谷娘庙,我们这般贸贸然闯进来,不好吧?”
“我打听过了,谷娘庙的庙祝是个叫平安的小童。他很少在庙里留宿。所以即便庙里有人,也只会是一个小童。不到十岁的小孩子。你怕什么。”
“我不是怕那个小庙祝,剪云,你听我说,谷娘灵验,经常显灵救苦救难,我们不好来打扰谷娘灵安。”
“我们就是借宿一宿。待一个晚上就走,谷娘救苦救难,与人方便,想必不会在意。”
“可是……”
“董秋生,这一路还没走出十里。你就左为难右为难了,你是不是不想与我一起走?”
“剪云,你不要多想,我怎么可能不想与你一起。”
“那就别这样摇摆不定,来,我们给谷娘磕头。”
话音落下,两人进了主殿,到了谷娘的神像前。
香草蒲团上,两人焚香跪下,低语祈愿。
“天地为鉴,山河为证,谷娘为凭,巧剪云与董秋生,织纤云以为誓,填银河以为约,携手相伴天涯相随,白头一生无悔。”
巧目微闭,双掌合十的巧剪云一番祈愿,回头去看董秋生,见董秋生神情愁苦,丝毫没有逃离樊笼的喜色与快意,本以为从此就能比翼双飞的她,心中的欢喜不由也淡了几分。
不过一想到已经远远的离开了那座吃人的陈府,她又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当即柔声说道:“生哥,我们走到这里,已经不能回头,犹豫只会自添烦恼。”
董秋生点点头,说:“云儿,这个我是知道的。”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
听着巧剪云与董秋生的对话,聂小倩不由在心里轻叹。
谷娘庙一有风吹草动便能一清二楚的她,在这两人刚踏进庙里的时候就知道了。
因为剪云与秋生这两个并不陌生的名字,她随即隐去鬼身,飘了出来。
当看到剪云的时候,她想起来了,这个女孩好像是陈府那个舞剑女子的丫鬟。
接着她便惊讶了,因为这两人怎么看怎么像是在私奔:你我私奔他所,免使相思之苦。
只不过这巧剪云与董秋生之间,也许确实是情投意合,但在私奔路上,所思所想似乎并未完全一致。
相对于巧剪云的大胆坚定,董秋生有些畏惧不前。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
聂小倩想起了《红楼梦》里的一些话,她不是谷娘,无法庇佑他们白头偕老,只是希望他们不会落得恨水愁山,泉泪冤海。
这样想下来,她便打算显形,与两人打个招呼。
毕竟是要借宿的,她总不能当作没有看见。
然而就在这时,庙外传来一阵杂乱的马蹄声以及相互吆喝的呼叫声。
眼下的两人虽然比不上她的耳聪目明,但也是很快就听到了。
“生哥?”巧剪云下意识去看董秋生,想着这个她将来会与之相濡以沫的男子,会有何对策。
可只看到董秋生脸色一下大变,整个人害怕得发起抖来,连说话都带了一些颤音:“剪云,不好了,肯定是小姐追上来了。”
巧剪云此时也已经无法多做他想,只好安慰说:“生哥,小姐固然反对我们两人在一起,但未必就是小姐追上来了。退一万来说。即便是沿途追到这里,但也不可能知道我们进了谷娘庙。我们只要躲好了,他们是找不到我们的。”
将这些看在眼里的聂小倩,眉头不由微蹙,这董秋生,这般懦弱。没有半点男子汉大丈夫敢作敢当的气概,还不比上巧剪云一个女子。
她不知道巧剪云会看上董秋生,就是贪图董秋生的老实憨厚本分,但这些老实憨厚本分,在这种时候又能有什么用。
随着外面的动静越来越大,大队人马随时冲进来,里面的两人越来越是不安。
“剪云,我们是逃不了的了,不如出去。主动向小姐求情。”
“小姐是最反对我们在一起的,你以为一把鼻涕一把泪就能求饶得了?如果真的这样能成,以我与小姐的情分,我早就得了她的允许了,我们又哪里用得着逃成这般狼狈?”
“那怎么办?”
董秋生六神无主,巧剪云拉着他,想要找个地方躲起来。
聂小倩知道再不能等了,便到后院显了形。走出来,直接对两人说道:“随我来。”
因为她出现得太过突兀。而主殿里光线太过昏暗,吓了两人一跳,巧剪云还勉强保持镇定,董秋生脸色已经被吓得煞白。
巧剪云努力去分辨,但分辨不出来人是谁,略有些害怕的问道:“请问您是哪家的大小姐。因何在此?”
聂小倩脚步未停,随口答道:“相逢就是有缘,若是不想被捉拿回去,便随我来。”
两人互视一眼,只觉到了山水穷处。已是没有办法。
在巧剪云的催促下,董秋生跟随着走了上去。
刚刚进到后院,前门被猛地推开,一行十数人鱼贯而入。
到了后院的小厅里,灯火通明,两人倒是终于见到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好心人的真面目。
只见其白衣袅袅,青丝流华,空濛轻灵,清素幽雅同晚秋之霜,飘然出尘,置身陋室之中,平添九分光彩。
巧剪云不由在心里道:小姐长得已经极是好看,没想到世上还会有这般美貌女子,究竟是哪家的大家闺秀,之前怎会从未听说起过?
董秋生则是自惭形秽,将脑袋埋在胸膛里,不敢抬头直视。
聂小倩不知道他们在想着什么,见他们进来这里后有些局促不安,还以为他们在害怕外面来人,便说:“这里没有其他人,你们暂且在这里避一避,至于外面的人,你们不必理会。”
巧剪云回念极快,听到聂小倩的话,知道这个未知名的女子确实是在帮他们,连声道谢:“多谢姐姐的援助之情,巧云与生哥感激涕零。”
董秋生这个时候终于是回过了神来,迫使慌乱的跟着一起道谢。
聂小倩对此不置可否,说:“你们不必如此,安心待着,我去去就来。”
说完,她转身离开,出了后院。
待聂小倩离开,巧剪云与董秋生莫名的有些心安。
董秋生此时终于不再那么慌张,他不敢回想聂小倩,好奇的打量着后院的小厅,想了想说:“巧云,这位姑娘好像是住在这后院里的,不会是谷娘庙的庙祝吧?”
巧剪云点点头还在思索着聂小倩究竟是谁,闻言说道:“谷娘庙只有那个小庙祝,从未听说有其他庙祝的。这位姐姐大概是借宿在此,恰巧遇着我们的事,不忍见我们落难,便施以援手。”
董秋生点点头,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