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质旅行 -作者:夏树芳-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运用阴影线时也需注意以下几个要点:①方向性。阴影线的起伏必须保持与景物表面的起伏一致,掌握“线条随面走,面变线亦变”的原则。
  ②疏密性。线条的疏密是表示光线明暗的办法之一,明处用线要疏,暗处用线要密,最暗时甚至涂黑,尽量符合阳光照射于景物上的实际情况。
  ③灵活性。在注意景物科学性的基础上,要考虑到美化图面,如何合宜地运用阴影线颇有讲究。也就是说,阴影线的长短、疏密、曲直、断续等技法的运用要灵活掌握,以美化和令人悦目为标准。这方面的功夫,只有在素描技巧比较熟练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提高。
  此外,地质素描除了表达地质景物的最基本特征外,有些图幅还可适当配合一些衬托物体,诸如林木、野草、村舍之类。其目的有三:一是作为景物的比例尺,经常作为衬托物之用的有人物、动物之类;二是为了美化图面,不使有孤单枯燥之感,如道路、草木、屋舍之类;三是为了作特殊背景、专门说明某个问题的,如泉水出露、水草丰盛之类。总之,画衬托物时要求考虑构图的整体效果,切忌不适当的堆砌、虚空和不协调等弊病,因此,衬景物也宜选择。
  3。地质素描的基本步骤地质素描的基本步骤,实际上跟美术素描的基本步骤是相同的。大体如下:①选定素描对象的范围,在白纸上划出需要作画的图框,确定主要地质体的位置,一般放在中心位置上或其他合适的位置上。
  ②安排主要对象和次要对象的大小比例关系及相对位置的关系,在图框内勾出其范围。
  ③勾勒地质体(或景物)的轮廓线,这主要是抓住外形的轮廓—如山脊、河床、陡崖、阶地(台地)的边缘、河岸、层面、大裂隙之类。素描勾勒时,先近后远。近处画得细致、清晰、浓重;远处画得粗略、轻淡、隐约。画轮廓线时尽量注意透视原理来运笔。远近景物交汇之处,应有意识地在图面上留出空隙,使视线有开朗深沉的感觉。
  ④在轮廓线勾勒就绪的基础上,加阴影线。这一步主要是掌握景物形象的立体感,使之逼真如实。
  ⑤适当画些背景或衬托物,用以美化图面。
  ⑥为了清楚地表达图内的内容,可在地质体附近或景物附近标上必要的文字,如村庄名称、地层年代符号或其他地质符号之类。
  ⑦最后写上图名、地名、方位、测量数据、比例尺以及其他必要的说明。
  ⑧通常这类素描图是在野外用铅笔完成的,如为长期保存,需要加墨线的话,则可带回室内再整理着墨。
  4。地质素描实例地质素描的内容颇多,几乎所有的地质现象和地质作用都可作为猎取之列。按其基本内容,最常见的素描,大致有下列各类:(1 )地层素描地层素描多用于剖面图的测制方面,是实测剖面图和信手剖面图的重要补充手段,通常作为近景插图之用。
  地层素描的对象即地层,包括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因此,首先要注意岩石性质的不同,在素描图上表现出来的内容要点亦应有所差别。比如沉积岩层以清晰的层理为要点;火成岩类以致密块状伴以节理现象为重点;而变质岩系地层则以褶皱及其复杂的微细构造为要点。
  其次,岩层中的结构和构造特点也应尽量在素描图上表达出来。如岩性软弱的岩层(页岩、泥灰岩、薄层灰岩之类)应描绘出柔曲易褶的特点;刚性较强的岩层(如砂岩、石英岩、火山岩类)应描绘出裂隙发育、块状坚实的特点。
  若沉积岩层层面上有波痕起伏,岩层露头上可见结核或火成岩体的球状风化等,都需细心运用阴影线方能表达其效果。
  如遇砂岩中有交错层理发育、序粒层理发育,作局部素描时,可以采用些夸张的技法,使其特征清楚可见,是允许的。
  如有好几条不同时期或不同成分的岩脉相互穿插时,若单纯用美术技法素描,必然无法分辨它们之间的先后关系,此时,则可创造一些或按地质图例所规定的花纹将这些不同的岩脉分别出来,才能达到科学所要求的效果。
  地层接触关系的素描,往往是地层素描中的重要内容。如果上下两层间呈现角度不整合现象,素描时容易画得清晰。但如果上下两层间呈整合或假整合接触时,甚至是低角度不整合时,用素描表示出它们的接触关系特点就比较困难了。画得不好,上下两层无差别,看不出发生变化的地质现象,素描就失败了。那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候,我们应该仔细揣摩假整合面或整合面上的微小变化,将这些微细特征给予必要的夸张,使其明显起来。例如发现有薄的、易揉皱的岩层,或者具有粉末状的风化面、底砾岩、不大平整的岩层面之类,都可以视为夸张的对象,着意加工,使人们看见它就能了解到这是由上下两套不同层位的岩层在此接触的景象。假如在这类接触带上有植物生长,则可借助作衬景托物之用,也是可以的(图7。4 )。在图上写一句说明就清楚了。
  地层的含矿性,必须在素描中正确地表达。由于含矿层在露头上往往与其他岩层的坚硬性有所差异,风化以后显示出凹凸不平的情况,如煤层、石膏层较之相邻岩层易风化剥落,或易溶蚀成凹穴,故素描这些含矿层时,可以着意加工其外形特征,特别在运用阴影线时,尽量使其突出。
  画地层素描时,最伤脑筋的是:遇到几层岩性差别不大,而分别属于不同时代或不同单位的地层,例如黄土高原上的新生代后期地层基本上是土状堆积物,但分属于不同层位,素描时必须予以分开。若“忠实”地素描,是无法分开的,这样,只好运用不同的花纹代表不同时代(或层位)的土状堆积地层了(图7。5 )。一般运用花纹素描时,最好遵照统一的图例符号,不宜随意创新。
  (2 )构造地质素描构造地质素描的主要对象是褶皱、断层、节理及其他构造地质现象。素描时除抓住其外形特征以外,更要注意其产状要素的准确性,这样才能较好地取得直观效果。
  ①褶皱素描。地层发生褶皱,不会是单一岩层发生的,而是成套的、众多的岩层发生褶皱的。因此,素描未动笔前,要先琢磨一下哪一层可以作为“标志层”,以此追索整个褶皱的形态,并确定其褶皱的名称,诸如背斜、向斜、箱状褶皱、伏卧褶皱等等。然后,再仔细琢磨这个“标志层”的岩性特点以及如何表达的素描技法。这样,把这个“标志层”置于图框的合适位置上,按其起伏与延伸方向勾勒出这个“标志层”的褶皱形态。接着,再找次要的“标志层”素描。有这样两三个“标志层”的控制,就可以把整个成套岩层的褶皱格局定型了,或者说,某褶皱的骨架已经勾勒搭建成功了。于是其他岩层就可以顺着这些“标志层”的起伏形态进行素描了,在轮廓线的基础上,加阴影线,图面结构就呈现出来了。当然,“标志层”的素描可以着意加工,其他岩层则作衬托,就像红花与绿叶的关系一样,不能偏废(图7。6 )。
  ②断层素描。跟褶皱一样,断层也不会发生在单一岩层中,总是一组岩层一起发生断裂的,所以,素描断层现象之前,也应先找出它的“标志层”。以此追索断层的上下盘及其错动关系,确定断层的形态特征及其名称(图7。7 )。
  当素描断层时,先将断层面(线)画在图框的适当位置内,勾勒时宜注意断层面的产状,特别是倾角的大小、断距的大小及其比例关系,必须尽量符合实际。然后画出“标志层”的上下盘位置,这样,这个断层的性质及其格局就基本上控制住了,画“标志层”时,也宜仔细琢磨一下岩性特征及其运笔时的技巧,要在画面上突出显眼。
  为了美化图面或强调某一方面的特点,可以画些作比例尺之用的衬景,如人物、房屋、草木之类。
  如果断层的规模较大,在断层带附近出现拖曳褶皱、断层角砾岩、发育大量岩脉之类,则可以进行选择性的取舍,作删除或夸张的画法,不必拘泥于如数素描,能说明问题就行了。
  如果断层发生在厚层的、岩性均匀的地层(如石灰岩)中,而其断距不大,很难画清楚它。此时,应注意断层带上的微特征(如断层角砾岩、断层糜棱岩之类)
  以及断层两壁上留下的错动或位移的痕迹,素描时可以将这些微痕迹作些夸张处理,使其形象清晰。
  如果有些岩性特征与微构造痕迹仍难以用素描表达,则可在素描图的断层线两侧加上箭头,以示上下盘的动向。
  ③节理素描。节理素描比较容易,特别是岩层露头上的节理素描主要是把几组不同方向的节理表达清楚就可以了。这里,应该注意的是两组以上节理的交角大小画到图上时,应尽量使其符合实际。哪一组裂隙的宽度大些,哪一组裂隙的宽度小些也要符合实际。不过,交角的大小与裂隙的宽度也应符合透视原理,不应不顾景物的远近距离而机械地如实描画。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注意节理裂隙与层面或其他缝隙的相互干扰与分别,素描时为了清楚地表达节理特点,可以将其他缝隙排除,轻淡运笔,甚至不画它,这也是允许的。
  如果在火成岩发育区,柱状节理十分丰富,为了表达其“柱状”的立体感,不妨用俯视角度画(图7。8 )。这样,可以兼顾柱体的纵横切面,也就充分表达出两组以上节理的方向及其柱体的逼真形象。不同方向的节理面,宜用阴影线着力表达,使之具有强立体感。
  (3 )地貌素描这是一类视野颇大的素描图,从地质学观点考虑,主要是表现地貌特征与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的关系;有时也为了表达风化、侵蚀、冰川、火山、地震,气候等与地貌的关系,今将几种常用的地貌素描简述如下:①多层地形的地貌素描。多层地形指的是河谷阶地及剥蚀面。这是由于新生代后期大陆地区的地壳运动发生节奏性的升降运动,于是地表的侵蚀作用与堆积作用交替进行,从而出现了由河谷两旁的阶地以及分水岭上的剥蚀面所组成的多层地形。
  作此类素描图时,首先要判断视野范围内的多层地形有几层?哪些属于阶地的范围,哪些属于剥蚀面的范围?然后考虑取景的范围,把最有代表性的镜头画到图上去。第一步,先用几条淡档的横线勾画出“多层”的阶地面和剥蚀面,作为全画幅的控制线。第二步,运用透视原理勾勒出山容水貌的轮廓线。第三步,运用阴影线渲染山形、河曲、阶地、剥蚀面的立体形象,使具真实感。近景宜细致,远景可疏淡;陡坡、陡崖、陡坎宜浓影,缓坡平台宜淡影,甚至留白。第四步,衬以树林、村舍、曲径、人物、家畜之类以美化图面。最后可用文字在图面上写些必要的说明,诸如山名、村名之类,使读者一目了然,如亲历其境。据笔者的野外旅行经验,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尤其是在崇山峻岭中行进时,此类地貌素描图很有用处,至少可以减少很多文字记述,而且形象生动,便于直观(图7。9 )。
  ②岩性与地貌关系的素描图。此类素描图用于特殊地貌现象居多,例如石灰岩地区,因溶蚀作用而产生的岩溶地貌;如花岗岩或火山岩地区,因岩性坚硬,节理发育而产生陡崖峭壁、群峰林立的“黄山型”地貌或“丹霞型”(广东北部丹霞县境红层地区所见者)地貌。也有如大河谷地两岸,或盆地周围而出现的平丘缓岗地貌之类。
  动手素描之前,先要确定取景范围与取景角度,怎样能在方寸的纸面上容纳较多的地貌现象。第二步,勾勒出山脊、山坡、水岸、崖壁、洞穴之类的轮廓线。第三步,着阴影线,这是很关紧要的一步,据笔者的体会,可以仿借中国山水画技法的皴法来表示,比如火成岩(花岗岩或其他火山岩)区的地貌,要画出雄峙、峭拔、坚硬、苍健的形态和质感,可以参阅我国传统山水画中五代、两宋的荆浩、关同、李成、范宽、马远、夏圭等曾运用的豆瓣皴、钉头皴、斧劈皴、铁刮皴等技法表现(图7。10)。
  对于坚硬的、成层性较好的石英砂岩、厚层硅质岩、其他玄武岩、凝灰岩地层,着阴影时可以模仿南宋、李唐山水画中的斧劈皴技法。
  对于画石灰岩、白云岩及其他具溶蚀性岩石的地貌特征,着阴影线可参考云头皴法、破网皴法、鬼脸皴法、骷髅皴法、弹窝皴法。像“鬼脸皴”表现太湖石的质感——玲珑剔透尤佳。
  对于画变质岩的地貌特征时,可以仿雨点皴、豆瓣皴、芝麻皴、水斯皴、马牙皴等。
  这些皴法,在地貌的不同部位上应该交替使用,例如坡台斜面极宜用斧劈皴兼折带皴;而断层崖壁和整个山岳,又宜用矶头皴兼披麻皴;洞穴宜用卷云皴,破网皴等等。
  为了美化图面,在基本地貌格局完成的基础上,可以适当配上一些树林、房舍之类。
  ③构造地质与地貌关系的素描图。主要是由褶皱、断层构造控制的地貌特点,所以在着手素描之前,先研究清楚此间的构造地貌,是受褶皱控制,还是受断层控制,或者是两者俱备,谁主与谁次之类的问题。然后抓住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构造地貌着笔(图7。11)。
  比如以褶皱为例,背斜为谷,向斜为山的地貌现象比较普遍;也有背斜为山、向斜为谷的正常地貌现象。在运笔之前,要把岩层在露头上的倾斜方向先抓住,再注意岩层的倾角大小与山坡坡度之间的关系,地层的倾向与山坡的坡向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要善于选择哪一部分地层最能清楚地表示出地貌特征者,即以此为重点解剖构造与地貌的关系,素描时也就以此为重点,把这部分素描画得形象逼真。然后配上其他的相应地层,使在总体上看得出“褶皱山”的地貌景象,也就是说,即使岩层露头不佳,也大体上能从若隐若现、断断续续的露头上看得出褶皱的整体与山形的轮廓关系就行了。
  第二类与褶皱有关的地貌现象是单面山和猪背山,它们都是单斜岩层组成的山形地貌。单面山的地层倾角在30°以下;猪背山的地层倾角在30°以上。素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山坡与地层倾角的关系,顺地层倾向的山坡缓,逆地层倾向的山坡陡。B。陡坡一侧往往暴露出岩层的倾向与倾角的大小;缓坡一侧则不清楚。C。有时在外貌上不易表达此种地貌特征(比如森林或植被覆盖得很密时),则可在山麓切出一块地质剖面示意图,在此处运用地质图例及符号标明地层的岩石性质、倾向与倾角、地层的时代之类,使读者更加清楚。
  此外,还常遇到未经褶皱的水平岩层的地貌,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大大小小的平台地形间以深深浅浅的峡谷或沟壑地形,素描此种地形的关键应放在如何表达切割水平岩层的沟谷上,只要把纵横交错的沟谷地形画清楚了,其他地貌景色也就自然出现了(图7。12)。
  与此类似,还有水平岩层区的穹隆地貌。素描时应注意两点:一是山脉呈环状排列,而水系呈放射状排列;二是穹隆以外的地层保持水平,穹隆内的地层以缓和的倾角表示,地形也以缓坡出现为标志(图7。13)。
  与断层有关的地貌现象也是相当普遍的,最显著的是断层崖和三角面山(图7。14),此外尚有地垒山、地堑谷、断块山等。
  画断层崖的主要所在是表现好崖壁的地貌特色,如刀劈斧削。几条纵向的轮廓线是全图的关键,动笔之前,要琢磨清楚。为了表达断崖的立体感,在轮廓线的基础上再加些辅助线。阴影线要稀疏一些,只是在断崖后面的山坡、崖顶、崖麓诸处,则加密一些阴影线,使崖壁显眼。
  画三角面山,宜作近远结合的透视法素描,三角面以上的山脊和山坡都需要清楚地表达,因为断层通过一系列山坡时,走向挺直,断壁陡立的三角形形象是三角面山地貌的主要特征,三角面的轮廓一定要勾勒清楚。两三角面之间的沟谷要加密阴影线,作为三角面的陪衬。山背,山坡也可用较浓的阴影线。这样,三角面山的地貌特征就能突出醒目了,至于三角面以下的河流、边岸、道路、田野之类,为了美化图面,可适当取舍。
  地垒山、断块山往往有阶梯状断崖出现,地形作相应的陡坡与缓坡相间。当轮廓线勾好以后,着阴影线时,陡坡宜浓密,缓坡宜稀疏。
  地堑谷,实际上往往由河谷两岸的两排三角面山及其上的阶梯状断崖构成,素描的方法可以参照上述,不需赘述。
  ④其他地貌素描图。往往是专门性的地貌素描,比如火山地貌,常见者有玄武岩台地,火山口的火山锥、熔岩流等遗迹。动笔之前,先要研究一下这些地貌的轮廓线,如何表达才能清晰醒目。画近景,尤其表达熔岩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