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园诗话[上]_[清]_袁枚-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ド献恪!薄鞍咧褶沽芯啥鳎驽诮诔で楦N饽锟岚孪愫茫龈鼋蚶岷邸!薄扒У懔鹆О私峭ぃ3睾恰L焐黄细枋粲肭斯阕!薄盎暮煅澜谂姆保ド椒ú慷沸路辉牙赡晟俸侮希Q嗤で敖弦环!薄奥デ坝耔频泛煅溃毕乱扑鞯悴琛J宓臂淠晟倥母滩迓坊ā!薄跋媪被眯铝梗麓羲恪:檬且恍形阼晔鳎哒谥轸匙锬铩!庇帧段骱裰Α吩疲骸盎捩茸苋缭疲覆菪履啻氐埂9路吆喂囟拢で嗾显劳醴亍!薄袄婊ㄎ拗鞑萏们啵鹇聘璨写澉炷;甓舷粝羲砂芈罚烀酚晗挛髁辍!比恕吨裰Α罚怨诰皇薄S郑烫肺缜拧逗缜胖裰Α吩疲骸扒嘞滩萘接朴疲频鼗ǔ∫兹浅睢T掳涤窆橙松⒑螅溆┓缮鲜ァ!薄懊准音匙又磺偈椋锼绿矶哂唷R淮芟夜殍恚疟吡蹦簧系瞥酢!薄坝稳苏骄萍掖那楦闪N闯鏊厝睦铮壹铱笳洹!薄安谎岢醢纾傲窒嘁邪倩ㄉ@婧煨影仔萸峄剑钡追廊巳闲∶!薄胺êG磐肪瓢肜唬已袒鹁∮嗷丁Pλ芸退放话脲毫辈圜蘅础!
四八
  岳大将军钟琪,为一代名将;容状奇伟,食饮兼人,而工于吟诗。丙辰赦归后,种菜于四川之百花洲。尹文端公赠诗云:“他日玉书传诏日,江天何处觅渔翁?”未几,王师征金川,果复起用。《过邯郸题壁》云:“只因未了尘寰事,又作封侯梦一场。”周兰坡学士祭告西岳,所过僧壁山岩,见题诗甚佳,字亦奇古,款落“容斋”,不知即岳公也。
四九
  明将军瑞殉节缅甸,赐谥忠烈,工于吟诗。《雨中过石门》云:“自怜马上囊键客,独立溪边问渡船。”《元夜归省》云:“陌上晚烟飞素练,渡头残雪踏银沙。”《送弟瑶林使乌斯藏》云:“寒分百战袍,渴共一刀血。”皆名句也。弟明义、字我斋,诗尤娴雅。其《醉后听歌》云:“官柳萧萧石路平,欢场回首隔重城。可怜骄马情如我,步步徘徊不肯行。”“凉风吹面酒初醒,马上敲诗鞭未停。寄语金吾城慢闭,梦魂还要再来听。”又,《偶成》云:“东风不解瞒人度,才入竹来便有声。”《早起》云:“平明钟鼓严寒夜,不负香衾有几人?”将军三娶名媛,皆见逐于姑,有放翁之恨。最后娶都统常公季女,伉俪甚笃。征缅时,夫人送行诗,有“但愿同凋并蒂莲”之句。公果死节,而夫人亦自缢。
五O
  京师故事:凡缙绅陪吊于丧家者,闻前辈至,则易吉服相见;然有易有不易者,以来客之未必皆前辈也。余陪吊于座主甘大司马家,忽闻徐蝶园相公来,则满堂尽吉服矣。公名元梦,康熙癸丑进士,与韩慕庐同年,满朝公卿,皆其后辈。时年九十余,短身赤鼻,面少须髯。诗宗盛唐。《送人出塞》云:“君到居庸北,应怜一雁回。沙平疑地尽,山豁讶天开。落日重关闭,秋风万马来。勉旃从此役,莫上望乡台。”大学士舒公赫德,其孙也。
五一
  苏州逸园,离城七十里,在西碛山下,面临太湖,古梅百株,环绕左右,溪流潺潺,渡以石桥;登腾啸台,望飘渺诸峰,有天际真人想。主人程钟,字在山,隐士也。妻号生香居士。夫妇能诗。有绝句云:“高楼镇日无人到,只有山妻问字来。”可想见一门风雅。予探梅邓尉,往访不值。次日,程君入城作答,须眉清古,劝续前游,而予匆匆解缆。逾年再至苏州,程君已为异物。记其《杂咏》一首云:“樵者本在山,山深没樵径。不见采樵人,樵声谷中应。”
五二
  诗家活对最妙。宋人《赠某》云:“每怜民若子,还喜稻成孙。”真山民咏《杜鹃》云:“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华亭李进《哭友》云:“诔词作自先生妇,遗稿归于后死朋。”王介祉咏《牡丹》云:“相公自进姚黄种,妃子偏吟李白诗。”李穆堂《贺安溪相公生子》云:“其间原必有,几日辨之无。”沈淑园《登陶然亭》云:“每来此地皆重九,有约同游至再三。”胡宗绪祭酒《赠友》云:“两人拍手齐大笑,一路同行到小姑。”皆活对也。
  扬州为盐贾所居,风尚侈靡。崔尚书应阶诗云:“青山也厌扬州俗,多少峰峦不过江。”郑板桥诗云:“千家生女先教曲,十里栽花当种田。”
五四
  常熟陈见复先生为海内经师,而诗极风韵。《悼亡》云:“出门交寡入门求,晤语居然近上流。寂寞于陵停织屦,他时谁与谥黔娄?”“何必他生订会期,相逢即在梦来时。乌啼月落人何处?又是一番新别离。”中进士,不殿试而归,曰:“马力健知游冀北,橹声柔觉到江南。”“题名浪逐看花伴,去国还同落第人。”
五五
  钱稼轩司寇之女,名孟钿,嫁崔进士龙见,为富平令。严侍读从长安归,夫人厚赠之。严问:“至江南,带何物奉酬?”曰:“无他求,只望寄袁太史诗集一部。”其风雅如此。因诵其五言云:“啼乌空绕树,残梦只随钟。”有《浣青集》行世。其号“浣青”者,欲兼浣花、青莲而一之也。夫人通音律,尝在秋帆中丞座上,听客鼓琴,曰:“角声多,宫声少,且多杀伐之音。何也?”问客,果从塞外军中来。余庚申夏,乘舟北上,遇稼轩南归:时未中状元也。见其手抱幼女,才周啐,今四十八年矣。在杭州见夫人,谈及此事。夫人笑云:“所抱者,即年侄女也。”余故题其诗册有云:“尔翁南下赋归欤,值我新婚北上初。水面匆匆通数语,怀中正抱女相如。”
五六
  诗有有篇无句者,通首清老,一气浑成,恰无佳句令人传诵。有有句无篇者,一首之中,非无可传之句,而通体不称,难入作家之选。二者一欠天分,一欠工夫。必也有篇有句,方称名手。
五七
  杭州布衣吴颖芳,字西林,博学多闻,尝自序其诗曰:“古人读书,不专务词章,偶尔流露讴吟,仅抒所蓄之一二。其胸中所贮,渊乎其莫测也。递降而下,倾泻渐多。逮至元、明,以十分之学,作十分之诗,无余蕴矣。次焉者,或溢其量以出。故其经营之处,时露不足;如举重械,虽同一运用,而劳逸之态各殊。古人胜于近代,可准是以观。”予尝试武童,见有开弓至十石而色变手战者。晓之曰:“汝务十石之名,而丑态尽露;何若用五石、六石之从容大方乎?”颇与吴言相合。
  西林与杭、厉诸公同时角逐。及诸公俱登科第,而西林如故也。故咏《笋腊》结句云:“回头看同队,一一上云烟。”又,《答客至》曰:“田间住却携锄手,来与诸公话白云。”
五八
  诗须善学,暗偷其意,而显易其词。如《毛诗》:“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唐人学之,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是也。唐人诗云:“忆得去年春风至,中庭桃李映琐窗。美人挟瑟对芳树,玉颜亭亭与花双。今年花开如旧时,去年美人不在兹。借问离居恨深浅,只应独有庭花知。”宋入学之云:“去年除夕归自北,行李到门天已黑。今年除夕客南方,雪满关山归不得。老妻望我眼将穿,只道今年似去年。古树夕阳鸦影乱,犹同小女立门前。”
五九
  白香山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若使当时身早死,两人真伪有谁知?”宋人反其意,曰:“少年胯下安无忤,老父圯边愕不平。人物若非观岁暮,淮阴何必减文成?”
六O
  毗陵王艺山明府,女玉瑛,字采薇,嫁孙星衍秀才,伉俪甚笃,年二十四而夭。秀才求予志墓。其《舟过丹徒》云:“幽行已百里,村落半柴扉。只鸟时依树,孤萤不上衣。月高人影小,潮定橹声稀。沿水星星火,归惊宿鹭飞。”其他佳句,如:“户低交叶暗,径小受花深。”“研墨污罗袖,看鱼落翠钿。”“虫依香影垂帘网,蛾怯晨光堕帐纱。”“一院露光团作雨,四山花影下如潮。”皆妙绝也。秀才后中丁未榜眼;采薇竟不及见,悲夫!
六一
  李北海见崔颢投诗曰:“十五嫁王昌。”骂曰:“小儿无礼!”秦少游见孙莘老投诗曰:“平康在何处?十里带垂杨。”孙骂曰:“小子又贱发尸二前辈方严相似,而考其生平,均非能作诗者。
六二
  镇江布衣李琴夫咏《佛手》云:“白业堂前几树黄?摘来犹似带新霜。自从散得天花后,空手归来总是香。”咏佛手至此,可谓空前绝后矣。
六三
  余少贫不能买书,然好之颇切。每过书肆,垂涎翻阅;若价贵不能得,夜辄形诸梦寐。曾作诗曰:“塾远愁过市,家贫梦买书。”及作官后,购书万卷,翻不暇读矣。有如少时牙齿坚强,贫不得食;衰年珍羞满前,而齿脱腹果,不能餍饫,为可叹也!偶读东坡《李氏山房藏书记》,甚言少时得书之难,后书多而转无人读:正与此意相同。
六四
  黄石牧太史言:“秦禁书,禁在民,不禁在官;故内府博士所藏,并未亡也。自萧何不取,项羽烧阿房,而书亡矣。”年家子高树程咏《萧相》云:“英风犹想入关初,相国功勋世莫如。独恨未离刀笔吏,只收图籍不收书。”
六五
  扬州转运使朱子颖,工画能诗。王梦楼为诵其佳句云:“一水涨喧人语外,万山青到马蹄前。”
六六
  老年之诗多简练者,皆由博返约之功。如陈年之酒,风霜之木,药淬之匕首;非枯槁简寂之谓。然必须力学苦思,衰年不倦,如南齐之沈麟士,年过八旬,手写三千纸,然后可以压倒少年。
六七
  上官仪诗多浮艳,以忠获罪。傅玄善言儿女之情,而刚正嫉恶,台阁生风。扬子云自拟《周易》,乃附新莽。余中请禁探花,而后以赃败。席豫一生不作草书,而荐安禄山公正无私。
六八
  余门生谈羽仪,字毓奇,家富而好买书;自署一联曰:“闭户自知精力减;贮书还望子孙贤。”
六九
  宋严有翼诋东坡诗,“误以葱为韭,以长桑君为仓公,以摸金校尉为摸金中郎。”所用典故,被其捃摘,几无完肤。然七百年来,人知有东坡,不知有严有翼。
七O
  用事如用兵,愈多愈难。以汉高之雄略,而韩信只许其能用十万。可见部勒驱使,谈何容易!有梁溪少年作怀古诗,动辄二百韵。予笑曰:“子独不见唐人《咏蜀葵》诗乎?”其人请诵之。曰:“能共牡丹争几许,被人嫌处只缘多。”
七一
  某太史掌教金陵,戒其门人曰:“诗须学韩、苏大家,一读温、李,便终身入下流矣。”余笑曰:“如温、李方是真才,力量还在韩、苏之上。”太史愕然。余曰:“韩、苏官皆尚书、侍郎,力足以传其身后之名。温、李皆末僚贱职,无门生故吏为之推挽,公然名传至今,非其力量尚在韩、苏之上乎?且学温、李者,唐有韩倔,宋有刘筠、杨亿,皆忠清鲠亮人也。一代名臣,如寇莱公、文潞公、赵清献公,皆西昆诗体,专学温、李者也,得谓之下流乎?”
七二
  “传”字“人”旁加“专”,言人专则必传也。尧、舜之臣只一事,孔子之门分四科,亦专之谓也。唐人五言工,不必七言也;近体工,不必古风也。宋以后,学者好夸多而斗靡。善乎方望溪云;“古人竭毕生之力,只穷一经;后人贪而兼为之,是以循其流而不能溯其源也。”
七三
  乾隆丙辰,召试博学宏词。海内荐者二百余人。至九月而试保和殿者一百八十人。诗题是《山鸡舞镜》七排十二韵,限“山”字。刘文定公有句云:“可能对语便关关。”上深嘉奖,亲拔为第一,遂以编修,致身宰相。二百人中,年最高者,万九沙先生讳经;最少者为枚。全谢山庶常作《公车征士录》,以先生居首,枚署尾。己亥枚还杭州,先生之少子名福者,持先生小像索诗。余题一律,有“当年丹诏召耆英,骥尾龙头记得清”之句。诗载集中。
七四
  明洪紫溪自言:“三十年读书,才消得胸中‘状元’二字。”陋哉言乎!如欲状元之名副其实,则“状元”二字,胸中不可一日忘也。如倚状元为骄人之具,则“状元”二字,胸中不可一日不忘也。何待读书三十年哉?味其言,紫溪自以为忘,正其终身不忘之证。同年钱文敏公《胪唱第一口号》云:“自惭才出刘蒉下,独对春风转厚颜。”其胸襟出紫溪上矣!
七五
  郑夹漈极夸杜征南之注《左传》、颜师古之注《汉书》,妙在不强不知以为知。杜不长于鸟兽虫鱼,颜不长于天文地理,故俱缺之,不假他人以訾议也。余谓作诗亦然,青莲少排律,少陵少绝句,昌黎少近体。善藏其短,而长乃愈见。
七六
  《大雅》:“文王在上”。《毛传》:称文王受命而作。然则文王生而谥文乎?自以为“于昭于天”乎?郑笺“平王之孙”为“平正之王”,“成王不敢康”为“成此王功,不敢自安逸”,“不显成康”亦解为“成安祖考之道”:皆舍先王之谥法,而逞其穿凿之臆说。朱子驳而正之,是矣。
七七
  顾宁人曰:“夫其巧于和人者,其胸中本无诗,而拙于自言者也。”又曰:“舍近今恒用之字,而借古字之通用以相矜者,此文人之所以自文其陋也。”
七八
  人悦西施,不悦西施之影。明七子之学唐,是西施之影也。
七九
  皋陶作歌,禹、稷无闻;周、召作诗,太公无闻;子夏、子贡可与言诗,颜、闵无闻。人亦何必勉强作诗哉?
八0
  《宋史》:“嘉祜间,朝廷颁阵图以赐边将。王德用谏曰:‘兵机无常,而阵图一定;若泥古法,以用今兵,虑有偾事者。”《技术传》:“钱乙善医,不守古方,时时度越之,而卒与法会。”此二条,皆可悟作诗文之道。  
八—
  崔念陵进士,诗才极佳;惜有五古一篇,责关公华容道上放曹操一事。此小说演义语也,何可入诗?何屺瞻作札,有“生瑜”、“生亮”之语,被毛西河诮其无稽;终身惭悔。某孝廉作关庙对联,竟有用“秉烛达旦”者;俚俗乃尔,人可不学耶?
八二
  宋曾致尧谓李虚己曰:“子诗虽工,而音韵犹哑。”《爱日斋诗话》曰:“欧公诗,如闺中孀妇,终身不见华饰。”味此二语,当知音韵、风华,固不可少。
八三
  某太史自夸其诗:不巧而拙,不华而朴,不脆而涩。余笑谓曰:“先生闻乐,喜金丝乎?喜瓦缶乎?入市,买锦绣乎?买麻臬乎?”太史不能答。
卷  六

  王荆公作文,落笔便古;王荆公论诗,开口便错。何也?文忌平衍,而公天性拗执,故琢句选词,迥不犹人。诗贵温柔,而公性情刻酷,故凿险缒幽,自堕魔障。其平生最得意句云:“青山扪虱坐,黄鸟挟书眠。”余以为首句是乞儿向阳,次句是村童逃学。然荆公恰有佳句,如:“近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可谓生平杰作矣。

宋沈朗奏:“《关雎》,夫妇之诗,颇嫌狎亵,不可冠《国风》。”故别撰《尧》、《舜》二诗以进。敢翻孔子之案,迂谬已极;而理宗嘉之,赐帛百匹。余尝笑曰:“《易》以《乾》、《坤》二卦为首,亦阴阳夫妇之义。沈朗何不再别撰二卦以进乎?”且《诗经》好序妇人:咏姜螈则忘帝喾,咏太任则忘太王:律以宋儒夫为妻纲之道,皆失体裁。

顾宁人言:“《三百篇》无不转韵者。唐诗亦然。惟韩昌黎七古,始一韵到底。”余按《文心雕龙》云:“贾谊、枚乘,四韵辄易,刘歆、桓谭,百韵不迁:亦各从其志也。”则不转韵诗,汉、魏已然矣。

  今诗称“篇什”者,本《左传》所谓“以什其车,必克”之义。“什”者,十人为耦也。《国风》诗少,可以同卷;《雅》、《颂》篇多,故每十为卷,而即以卷首之篇为什。

  晏子以二桃杀三士,事本荒唐;后人演为《梁父吟》,尤无意味。而孔明好吟之,殊不可解。秋胡一妒妇,刘知几《史通》诋之甚力。乃乐府外,前人又有诗云:“郎心叶荡妾冰清,郎说黄金妾不应。若使偶然通一语,半生谁信守孤灯?”

  杨用修笑今之儒者,皆宋儒之应声虫。吾以为孔颖达真郑康成之应声虫也。最可笑者,郑注“曾孙来止,以其妇子”,以“曾孙”为成王,“妇子”为王后太子。王肃非之云:“劝农不必与王后太子同行。”而孔颖达以为:“圣贤所训,与日月同悬。”其识见之谬如此,安得不误认王世充为真主乎?

  安徽方伯陈密山先生,讳德荣,人淳朴而诗极风趣。每瞻园花开,必招余游赏,不以属吏待。适阶下蚁斗,公用扇拂之,作诗云:“退食展良觌,逍遥步深院。树根见群蚁,纷纷方交战。呼童前布席,拂以蒲葵扇。顷刻缘草根,求穴各奔窜。伊有记事臣,载笔应上殿。大书某日月,两军正相见。忽然风扬沙,师溃互踏践。收队各依垒,蓄锐更伺便。人生亦倮虫,扰扰盈赤县。嗜欲各有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