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嘘唏不已,但是他们总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地选择了孤独。随着
年岁的增长,在这方面做到 “让自己遵循理性”变得越来越容
易和自然。当一个人到了 60 岁的年龄,他对孤独的渴望就已
经真正地合乎自然,甚至成为某种本能了,因为到了这个年纪,
一切因素都结合在一起,帮助形成了对孤独的渴望。对社交的
强烈喜好,亦即对女人的喜爱和性的欲望,已经冷淡下来了。
事实上,老年期无性欲的状态为一个人达致某种的自足无求打
下了基础;而自足无求会逐渐吸掉人对于社会交往的渴望。我
们放弃了花样繁多的幻象和愚蠢行为;活跃、忙碌的生活到了
此时也大都结束了。这时,再没有什么可期待的了,也不再有
什么计划和打算。我们所隶属的一代人也所剩无几了。周围的
人群属于新的、陌生的一代,我们成了一种客观的、真正孤零
零的存在。时间的流逝越来越迅速,我们更愿意把此刻的时间
投放在精神思想方面。因为如果我们的头脑仍然保持精力,那
么,我们所积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逐步经过完善了的思想见
解,以及我们所掌握的运用自身能力的高超技巧都使我们对事
物的研究比起以往更加容易和有趣。无数以前还是云山雾罩的
东西,现在都被我们看得清晰明白;事情有了个水落石出的结
果,我们感觉拥有了某种彻底的优势。丰富的阅历使我们停止
对他人抱有太高的期待,因为,总的说来,他人并不都是些经
我们加深了解以后就会取得我们的好感和赞许的人。相反,我
们知道,除了一些很稀有和幸运的例子以外,我们碰到的除了
是人性缺陷的标本以外,不会是别的东西。对于这些人我们最
好敬而远之。因此,我们不再受到生活中惯常幻象的迷惑。我
… Page 158…
148 人生的智慧
们从一个人的外在就可以判断其'147'为人;我们不会渴望跟这
种人做更深入的接触。最后,与人分离、与自己为伴的习惯成
为了我们的第二天性,尤其当孤独从青年时代起就已经是我们
的朋友。因此,对于独处的热爱变成了最简单和自然不过的事
情。但在此之前,它却必须先和社交的冲动作一番角力。在孤
独的生活中,我们如鱼得水。所以,任何出色的个人——正因
为他是出色的人,他就只能是鹤立鸡群、形单影只——在年轻
时都受到这必然的孤独所带来的压抑,但到了老年,他可以放
松地长舒一口气了。
当然,每一个人享受老年好处的程度,由这个人的思想智
力所决定。因此,虽然每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享受到老年期的
好处,但只有精神卓越的人才最大程度地享受老年的时光。只
有那些智力低劣和素质太过平庸的人才会到了老年仍然像在
青年时期那样对世俗人群乐此不疲。对于那个不再适合他们的
群体来说,他们既啰嗦又烦闷;他们顶多只能做到使别人容忍
他们。但这以前,他们可是受到人们欢迎的人。
我们的年龄和我们对社交的热衷程度成反比——在这里,
我们还可以发现哲学上的目的论发挥了作用。一个人越年轻,
他就越需要在各个方面学习。这样,大自然就为年轻人提供了
互相学习的机会。人们在与自己相仿的人交往时,也就是互相
学习了。在这方面,人类社会可被称为一个庞大的贝尔·兰卡
斯特模式的教育机构'15' 。一般的学校和书本教育是人为的,因
为这些东西远离大自然的计划。所以,一个人越年轻,他就越
感兴趣进入大自然的学校——这合乎大自然的目的。
正如贺拉斯所说的,“在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完美无
… Page 159…
第五章 建议和格言 149
瑕”。印度的一句谚语说:“没有不带茎柄的莲花”。所以,独'148'
处虽然有着诸多好处,但也有小小的不便和麻烦。不过,这些
不便和麻烦与跟众人在一起时的坏处相比却是微不足道的。因
此,一个真正有内在价值的人肯定会发现孤身的生活比起与他
人在一起更加轻松容易。但是,在孤独生活的诸多不便当中,
一个不好之处却并不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正如持续呆在室内
会使我们的身体对外界的影响变得相当敏感,一小阵冷风就会
引致身体生病;同样,长期离群索居的生活会使我们的情绪变
得异常敏感,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话语,甚至别人的表情、
眼神,都会使我们内心不安、受伤和痛苦。相比之下,一个在
熙攘、繁忙当中生活的人却完全不会注意到这些鸡毛蒜皮的事
情。
如果一个人出于对别人的有理由的厌恶,迫于畏惧而选择
了孤独的生活,那么,对于孤独生活的晦暗一面他是无法长时
间忍受的,尤其正当年轻的时候。我给予这种人的建议就是养
成这样的习惯:把部分的孤独带进社会人群中去,学会在人群
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独。这样,他就要学会不要把自己随时
随地的想法马上告诉别人;另外,对别人所说的话千万不要太
过当真。他不能对别人有太多的期待,无论在道德上抑或在思
想上。对于别人的看法,他应锻炼出一副淡漠、无动于衷的态
度,因为这是培养值得称道的宽容的一个最切实可行的手段。
虽然生活在众人之中,但他不可以完全成为众人的一分子;他
与众人应该保持一种尽量客观的联系。这样会使他避免与社会
人群有太过紧密的联系,这也就保护自己免遭别人的中伤和侮
辱。关于这种与人交往的节制方式,我们在莫拉丹所写的喜剧
… Page 160…
150 人生的智慧
《咖啡厅,或新喜剧》中找到那值得一读的戏剧描写,尤其在
剧中第一幕的第二景中对 D.佩德罗的性'149'格的描绘。从这
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社会人群比喻为一堆火,明智的人在
取暖的时候懂得与火保持一段距离,而不会像傻瓜那样太过靠
近火堆;后者在灼伤自己以后,就一头扎进寒冷的孤独之中,
大声地抱怨那灼人的火苗。
第十节
嫉妒之情对于人来说是自然的,但与此同时,它既是一种
罪恶,又是一桩不幸'16' 。因此,我们应该把它视为破坏我们幸
福的敌人,应该像对付恶魔一样地消灭它。塞尼加以美妙的言辞
给予了我们指示:“如果不跟别人作比较,那我们就会为我们所
得到的感到快乐;如果由于别人比我们更加幸运而内心不安,那
我们将永远不会快乐。”另外,“如果你看到很多生活得比你好的
人,那你就想想有多少处境比你糟糕的人吧。”所以,我们应该
多想一想那些处境比我们更为恶劣的人,因为那些生活得比我们
好的人只是看上去比我们更好而已。甚至在实际灾祸降临在我们
头上的时候,最有效的安慰——虽然这和嫉妒出自同一源头—
—就是想到那些遭受了更加巨大的痛苦的人,其次就是多跟那
些和我们处于同一处境,亦即同病相怜的人交往、接触。
关于嫉妒的主动一面,就谈论这些。至于嫉妒的被动一面,
我们应该牢记:没有哪一种恨意能像嫉妒那样难以消除。因此
缘故,我们千万不要无休止地给它以强烈的刺激;相反,我们
最好放弃享受这种快感,一如其他许多的快感乐趣,以免遭受
其带来的后果。在这世上有三类贵族:1.基于出身和地位的
… Page 161…
第五章 建议和格言 151
贵族;2.基于金钱财富的贵族;3.精神思想方面的贵族。'150'
最后一类是真正至为高贵的;只要给予他们时间,他们的尊贵
就会得到人们的认可。腓特烈大帝就曾经这样说过:“具有优
越灵魂的人占据和帝王同等的地位。”他对内廷总监也说这一
番话,因为内廷总监很反感地看到部长大臣和元帅们与内廷总
监坐在同一张桌子吃饭,而伏尔泰却被安排坐在只留给国王和
王子的桌子。在这三类贵族的周围聚集着一大群心怀嫉妒的
人,这些人私下里都因为别人拥有的尊贵而感到内心痛苦。当
他们再没有必要畏惧这些尊贵者时,他们就会煞费苦心地变换
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尊贵者知道:“你们并不比我们强得了多
少!”不过,他们作出这些努力恰恰暴露了这一事实:他们其
实对与此相反的说法深信不疑。容易引起别人嫉妒的人理应采
用的办法就是跟嫉妒者保持相当的距离,尽量避免与他们接
触,以便双方之间始终保留一道巨大的鸿沟。如果不可能做到
这一点,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受到嫉妒者的攻击时,能够
保持最大限度的从容镇定,因为导致嫉妒者发起攻击的原因足
以抵消了他们的攻击,这是一般实用的对付办法。与此同时,
这三类贵族之间各自却相安无事,并没有嫉妒的产生,这是因
为他们都拥有各自的优势而达致平衡。
第十一节
我们在实施某一计划时,应该先把这一计划深思熟虑一
番;尽管每一个细节都已详细考虑完毕,我们仍然需要为人类
知识的有限和不足留下余地。因为总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我们不
可能考虑到的或者无法预知的情况;这些情况一旦出现就会打
… Page 162…
152 人生的智慧
乱我们的全盘计划。这种顾虑会在消极的一面影响我'151'们,
提醒我们在处理重大事情时,如果没有必要不能轻举妄动,“一
动不如一静。”但一旦我们作出了决定,并且已经付诸行动,
那么,下一步就是静待结果,让事情自然发展。我们就不要老
是自寻烦恼地不断回头考虑已经付诸实行的事情和担忧可能
遭遇到的危险。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把整件事情抛诸脑
后,不用再去想它,因为我们可以确信在恰当的时候已经把一
切该考虑的都考虑清楚了,我们理应得到平静了。一句意大利
谚语提出这样的建议——歌德把它译为:“为马备好了鞍子,
就让它出发吧!”附带说上一句,歌德收集的许多谚语和警句
都来自意大利民谚。如果事情得到了糟糕的结局,那是因为所
有人为的事务都会受到偶然和错误的戏弄。苏格拉底——这个
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在处理自己个人私事时也需要得到
某种能够给予他警示的魔法的帮助,以便做出正确的事情,或
者起码以此避免差错。这证明了人的智力不足以保证事情的发
展结果。准此,这最先出自某个教皇的说法,即对于我们遭遇
的每一桩不幸,我们都难辞其咎——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这样
——并不是在每种情况下都绝对真实,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事
实的确如此。正因为人们对此真理有所感觉,所以,人们才尽
最大可能地遮掩和粉饰自己遭遇到的不幸,并且竭力装出一副
若无其事的样子:他们担心别人从他们的不幸遭遇推断出他们
的罪责。
第十二节
在遭遇到已经发生的、不可更改的不幸的时候,我们甚至
… Page 163…
第五章 建议和格言 153
不可以允许自己产生这样的想法:事情本来可以有另外的一
'152'个结局;更加不可以设想我们本来可以阻止这一不幸的发
生。因为这种想法只能加剧痛苦至难以忍受的程度,我们因此
也就是在折磨自己了。我们应该学习大卫王的榜样。他的儿子
患病在床时,他没完没了地向耶和华上帝乞怜、请求;但儿子
死了以后,他就打个响指,想都不再想死了儿子这件事情了。
那些难以放松自己心情的人,必须以命运论的观点安慰自己,
因为命运论告诉人们这样一个真理: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必然
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这一条规则也有它的片面性。在遭遇不幸时它当然
会有助于我们获得轻松和安慰,但如果我们的轻率、鲁莽要为
我们的不幸负上部分责任——通常都是这种情形——那么,对
当初如何才能防止不幸的发生进行一番反复的、令人痛苦的思
考,则是我们应该执行的某种有益的体罚,我们可以吃一堑长
一智,这对以后将来都大有益处。我们不应该在犯下明显的错
课以后为自己开脱责任,淡化或者粉饰错误,就像我们经常做
的那样。我们应该坦白承认错误,清楚明白这些错误的严重性,
这样,我们才可以下定决心在以后避免重蹈覆辙。当然,这样
做我们免不了要进行一番痛苦自责,但是,“不接受惩罚教训
就不可能进步”。
第十三节
对于一切涉及痛苦和快乐的事情,我们应该把牢想象力的
......
闸门。首先,我们不要建造空中楼阁。这些空中楼阁实在是太
..
昂贵了,因为用不了多久,伴随着一声叹息它们就会被夷为平
… Page 164…
154 人生的智慧
地。但是,我们更要小心不要夸大想象那些只是有可能'153'发
生的不幸,以免受到无谓的惊怕。如果不幸是完全极度夸大了,
或者干脆就是空穴来风,那么,梦醒以后我们马上就会知道这
些不过就是幻象而已,我们会为更好的现实而感到高兴,并且,
不管怎么样,我们就会对遥远的,但毕竟有可能发生的不幸有
所警觉。不过,我们的想象却不随便戏玩这类没有根据的东西,
实在百无聊赖的时候,我们想象顶多只是建造一些令人舒心愉
快的空中楼阁。构成我们那些阴暗想象的材料的确是在某种程
度上威胁着我们的不幸事情。我们的想象夸大了这类不幸和它
们发生的可能性,并且以骇人的色彩加以描画和渲染。从这些
噩梦中清醒过来以后,我们仍然无法马上甩掉这些噩梦,但做
过的美梦却马上就被我们忘掉了——因为这些美梦马上就遭
到了现实的驳斥和推翻;现实充其量只让人们保留着实现一线
希望的可能。一旦我们为阴暗的想象所俘虏,它们就会带来各
式逼真的幻影、形象——这些幻象并不那么容易消失,因为这
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毕竟存在,我们没有能力对其发生的可能
性作出估计。只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就会显得很有可能发生
了。这样,我们就向担忧、害怕投降了。因此,对任何关乎我
们痛苦和快乐的事情都应该以理性和判断力去观察和考虑,那
也就是进行冷静的、不掺带个人情绪的思考,运用纯粹的概念
在抽象中操作。我们不应该让思考掺杂着想象,因为想象